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9)
2023(7571)
2022(6031)
2021(5418)
2020(4830)
2019(10861)
2018(10759)
2017(21236)
2016(11290)
2015(12365)
2014(12170)
2013(12097)
2012(10791)
2011(9290)
2010(9645)
2009(9336)
2008(9442)
2007(8513)
2006(7399)
2005(6941)
作者
(31083)
(26177)
(26162)
(24301)
(16706)
(12315)
(11699)
(10224)
(9611)
(9399)
(8770)
(8733)
(8662)
(8188)
(7929)
(7862)
(7741)
(7508)
(7424)
(7368)
(6474)
(6461)
(6231)
(6031)
(5811)
(5785)
(5769)
(5744)
(5151)
(5118)
学科
(72893)
(70125)
企业(70125)
(60688)
经济(60627)
管理(55755)
方法(28700)
业经(24579)
数学(21479)
数学方法(21157)
(20577)
(19149)
(17810)
财务(17793)
财务管理(17785)
企业财务(16839)
技术(15309)
农业(14694)
(12853)
(12506)
企业经济(12018)
经营(11732)
(11444)
理论(11229)
(11071)
(10773)
技术管理(10474)
中国(10049)
人事(9586)
人事管理(9585)
机构
学院(166960)
大学(159037)
管理(75433)
(74620)
经济(73502)
理学(65482)
理学院(64989)
管理学(64017)
管理学院(63720)
研究(45662)
中国(38359)
(33961)
(31711)
(27434)
财经(27162)
科学(25460)
(25353)
(24663)
业大(23289)
商学(22306)
商学院(22101)
(22062)
农业(21313)
经济学(21223)
中心(21137)
经济管理(20704)
(19970)
财经大学(19869)
研究所(19576)
北京(19370)
基金
项目(107558)
科学(88256)
基金(81012)
研究(79439)
(68622)
国家(67971)
科学基金(62112)
社会(53184)
社会科(50596)
社会科学(50583)
(44056)
基金项目(42791)
自然(40774)
自然科(39990)
自然科学(39984)
自然科学基金(39358)
教育(36061)
(34419)
资助(33227)
编号(31160)
(29915)
(26444)
(23859)
创新(23646)
重点(23276)
(22809)
成果(22795)
(21961)
国家社会(21878)
人文(21502)
期刊
(85141)
经济(85141)
研究(43987)
管理(34483)
(30442)
中国(29125)
(26573)
科学(20412)
农业(18438)
技术(18183)
学报(18054)
业经(16920)
大学(15024)
学学(14675)
(14054)
金融(14054)
财经(13714)
经济研究(12693)
(12692)
技术经济(12374)
(11881)
问题(10762)
财会(10550)
教育(10216)
(9958)
统计(9906)
现代(9442)
商业(9093)
世界(8736)
决策(8385)
共检索到244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钱良群  
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下的企业在进行薪酬决策时,面临来自于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双重压力。如何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以达到两个市场的均衡,是企业决策者无法回避的难题。本文对比分析了薪酬决策的两种思路:“竞争型”与“合作型”,并通过实践案例指出,通过恰当的“沟通+承诺”机制设计和操作,企业和员工之间能够形成“合作型”的薪酬博弈关系,上述薪酬决策困境可迎刃而解。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文松  田雁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新建  郭玲  张雯  
员工对组织薪酬的分配偏好会影响他们对薪酬分配公平性的感知,进而影响其薪酬满意感。本文构建了企业薪酬分配公平性与员工薪酬满意感之间的关系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以160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技术验证了所提假设,证实薪酬分配的结果公平、程序公平、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对员工薪酬满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本文对企业改进薪酬分配公平性和提高员工薪酬满意感有一定的管理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文章从知识型企业员工的特点入手,提出了知识型企业员工薪酬设计的一般原则,认为知识型员工薪酬设计应采取内在薪酬多样化、职位薪酬动态化、员工福利弹性化以及期权激励虚拟化的薪酬策略,并对其实施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和平  
企业知识型员工具有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较高的流动性、较强的自主性和参与意识,更重视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仅重视货币性薪酬的常规内容,不太重视非货币性薪酬,显示不出知识型员工的特殊性,而实行全面薪酬激励,对满足员工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企业知识型员工实施全面薪酬激励时,应建立"二叉树"结构薪酬激励模型,重视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薪酬相结合,个人成就激励和组织激励相结合,薪酬激励和人才培养的长期性相结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建新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不同企业在纷纷推出优惠用户的举措,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明显的趋势即合作。竞争与合作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从“非赢即输”到“双赢”的必然选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妍  陈赛  张明  
通过建立员工异质性基础上的企业占优薪酬形式选择模型,比较两种薪酬形式的适用条件,并与员工同质情况下的结论比较,丰富了薪酬制度研究,为国内外企业薪酬形式选择差异提供了理论解释。结论表明:当员工异质且规避风险时,企业应当放弃计件工资,选择保险功能强的竞赛式薪酬;当员工异质性程度增强时,企业应当转而选择激励功能强的计件工资,但计件工资的激励效率会随着员工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只有切合宏观环境、企业发展状况、员工属性等因素的薪酬形式,才是适应和引领未来经济新常态的企业占优薪酬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湘喜  
交通施工企业集团生产经营难度较大,施工成本高,投入大,利润低,尤其是航务、航道施工企业,投入的船员多,人工成本较大。国家目前对航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投入,施工项目少,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在高成本低利润的情况下,为激励职工工作积极性,搞好企业内部分配,是交通施工企业集团管理者的首要工作。文章首先从共享薪酬理论出发,从多方面考虑计算企业的薪酬总额,让员工更好地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然后提出薪酬分配方案的制定程序,让交通施工企业的员工薪酬分配更加合理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妍  陈赛  张明  
通过建立员工异质性基础上的企业占优薪酬形式选择模型,比较两种薪酬形式的适用条件,并与员工同质情况下的结论比较,丰富了薪酬制度研究,为国内外企业薪酬形式选择差异提供了理论解释。结论表明:当员工异质且规避风险时,企业应当放弃计件工资,选择保险功能强的竞赛式薪酬;当员工异质性程度增强时,企业应当转而选择激励功能强的计件工资,但计件工资的激励效率会随着员工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只有切合宏观环境、企业发展状况、员工属性等因素的薪酬形式,才是适应和引领未来经济新常态的企业占优薪酬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牛鑫  
文章选取2010—2020年非国有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员工福利水平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探索员工外部薪酬差距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员工福利水平上升能显著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创新产出,其中高技术行业的正向促进效应强于低技术行业,中小企业的正向促进效应强于大规模企业;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会对员工福利与企业创新产出的正相关关系产生逆向调节效应,行业平均员工薪酬越高于本企业员工薪酬,仅提高员工福利来激励创新产出的效果越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伟  张毕西  王钧  
一个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中脱颖而出,除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份额以外,还要尽可能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而企业的薪酬制度又是决定员工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许多企业的薪酬体系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合理因素,这类问题阻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员工的薪酬绝对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支付手段,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成为激励员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颖  
通过使用1999—2012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检验了Perotti&SPier(1993)提出的企业负债策略影响员工薪酬的命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资本结构变化对企业内部收入分化的影响。分析显示:(1)资本结构提升会扩大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主要是资本结构对高管和普通员工收入非对称差异造成的;(2)无论高管是否有能力影响董事会决策,资本结构对高管收入具有8%左右的正面激励作用,而对普通员工的薪酬具有4%左右的负面影响;(3)资本结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内部劳动者的收入分化,但这实际上是企业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的一种策略性选择。资本结构以及激励标的物的差异,都会使高管在一定程度上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欣  许多爽  
本文根据创意企业的特点,在工作设计中提出了系统性、自主性与自由度3个分析维度,将工作设计与薪酬都视为激励的手段,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复杂性随要素难度提升而增加,创意员工能受此激励,但复杂性不能超出能力范围;薪酬激励强度与工作的复杂性成正比,同时可采用增加绩效工资与基本工资比值的薪酬制度,但对于复杂性过高的工作,则应降低其比值;工作的价值决定员工的薪酬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学敏  李桦  冯亚妮  
基于建筑企业178名技术员工问卷,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了建筑企业技术员工薪酬满意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满意度低于相应的技术施工人员和一般技术人员的水平,后两者薪酬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同级薪酬公平、同级薪酬满意、加薪对技术员工整体薪酬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工龄和单一的福利则对技术员工整体薪酬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国山  刁海璨  
近年来,一些高科技企业的知识型员工过劳、猝死和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学者们从工作压力等不同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探讨。本文引入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从工资水平和工作压力强度两个方面建立了科技企业和知识型员工的劳资双方多阶段动态薪酬博弈模型,并基于理论推演给出科技企业和知识型员工的博弈效益虚拟数值,进而得到模型的"高薪高工作强度"均衡解。文章揭示了当前高科技企业及其员工倾向于高薪高强度模式的内在机理,也解释了知识型员工采取极端行为的原因,为探究有效平衡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雇佣关系新模式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