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
- 2023(1211)
- 2022(985)
- 2021(949)
- 2020(675)
- 2019(1549)
- 2018(1514)
- 2017(2448)
- 2016(1515)
- 2015(1581)
- 2014(1676)
- 2013(1535)
- 2012(1447)
- 2011(1409)
- 2010(1504)
- 2009(1203)
- 2008(1109)
- 2007(1034)
- 2006(991)
- 2005(1043)
- 学科
- 济(5111)
- 经济(5108)
- 中国(3838)
- 教育(3707)
- 管理(1811)
- 业(1777)
- 地方(1685)
- 发(1611)
- 农(1533)
- 学(1533)
- 理论(1400)
- 发展(1393)
- 展(1371)
- 方法(1279)
- 企(1169)
- 企业(1169)
- 教学(1106)
- 数学(1083)
- 地方经济(1080)
- 业经(1076)
- 数学方法(1064)
- 农业(983)
- 技术(968)
- 革(902)
- 改革(845)
- 关系(823)
- 贸(780)
- 贸易(780)
- 教育改革(770)
- 高等(768)
- 机构
- 大学(20161)
- 学院(19091)
- 研究(9118)
- 教育(6698)
- 济(6195)
- 经济(6017)
- 科学(5443)
- 中国(5042)
- 范(5015)
- 京(4990)
- 师范(4964)
- 管理(4962)
- 所(4616)
- 研究所(4240)
- 理学(4134)
- 师范大学(4124)
- 理学院(4042)
- 管理学(3913)
- 农(3909)
- 管理学院(3871)
- 中心(3636)
- 技术(3486)
- 江(3467)
- 北京(3445)
- 院(3382)
- 职业(3086)
- 农业(3051)
- 业大(2981)
- 研究院(2753)
- 财(2678)
共检索到33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耀宗
《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10期在“焦点对话”栏目刊登了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先生等人的几篇学术争鸣文章。文章围绕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知识和学习、课程和教学以及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等核心问题,进行了争鸣。此争鸣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这一争鸣给长期各说各话或一边倒、随大流的学术界带来一瞥亮丽,使得我们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润洲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非是重视知识与轻视知识的问题,而是怎样看待、理解知识的问题。可以说,应试教育所秉承的是一种片面的知识观,必然导致一种片面的教育;素质教育则从整全的知识观出发,旨在建构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
关键词: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知识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敏 胡银泉
近期,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教授《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文引起了诸多课程专家纷纷提笔为素质教育正名。然而静观被指为"发霉的奶酪"的思想,诸多对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现状的质疑足以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深思。本文针对这一争论,探讨和分析当今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助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对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知识 认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有宝华
本文根据王策三先生的学术论文《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中所暴露出的诸多理论问题,结合人们在认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产生的疑惑,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知识教育观,以及新课程在继承与借鉴、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等四个维度,试图澄清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本文批驳了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敢于放弃陈旧、"发霉"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树立良好学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游安军 黎华
应试教育:是指学科课程设置单一、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的短期效应的选作教育模式.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有识之士针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多为应试教育及种种弊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发展对人才与教育的要求提出“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提高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体制或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实现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的根本性变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思乐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旨趣的教育 ,它明确地把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 ,表现了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素质的发展即人自身的创新 ,在此意义上 ,素质教育的核心得到凸显。素质教育的操作体系就是以学生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的体系 ,或称生本教育体系。实施素质教育 ,能有效地发挥学生作为教育资源的功能 ,并不断促进理想的教育生态的生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我国教育大政方针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成为公认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话语。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有些方面的改革探索还没有触及根本,要用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的办法来解决。面向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要再出发。需从四方面加强相应的工作:着眼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提高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着眼于提高身体心理素质,更加重视体育和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 中国特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枬森
在众多研究人的素质和素质教育的论著中,陈金芳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9月版)是一本别开生面的著作。它从古代到现代、从理论到实践,对素质和素质教育作了系统的考察、研究和论述,发人深省。教育是人对人的教育,教育学可以说是一门人学,《素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问世,无论对于人学理论的建设还是对于教育基本理论的丰富,都将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次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青松
《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从科学人文艺术相融合、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学习思考实践相推动三个层面上,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定位,揭示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在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安庆师范学院提出和实施"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新方案,全力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燕
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主干课程进入普通高等学院后,如果沿袭以往着眼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艺术教育模式,便难以达到强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必须对原有艺术教育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进行改造。本文从艺术教育怎样强化素质教育的作用、艺术教育塑造怎样的人、作为审美教育的艺术教育与政治教育之异同、艺术教育与科学创造的关系诸方面,探索了强化素质教育之艺术教育的特点。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格桑旺姆
美国的高教很难用一个定义概括起来。它糅合了欧洲的传统和本国特殊的政治、历史和社会环境,形成了特色浓厚的高教体系。其中的一大特色是她的多样性。直观来讲,美国大学有公、私立之分,比如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0f Virginia)是公立大学,弗吉尼亚州政府承担8%左右的经费,而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属私立大学,经费完全自理;还有研究型和教学型之分,芝加哥(University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夏颖
素质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对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个性化的高等教育和加强高等教育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中国特色、多样性、适应性和文化性等。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可以采取的策略有:以素质教育思想整合其他高等教育思想,完善以个性化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发展师生学习共同体,以及营造素质教育的文化环境等。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普及化高等教育 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素质教育: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必然文辅相为什么要提倡素质教育?它受什么主客观背景的推动?提倡素质教育是否意味着教育更接近了它的本质?这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一、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首先,这是知识激增的时代要求。在知识以3-5年增加1倍的高速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牛东红
从教育思想转变的视角 ,论述了高等教育发展观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表明 ,传统发展观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必须实现高等教育发展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确立均衡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协调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整合的教育观念。参 2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