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0)
2023(13095)
2022(11297)
2021(10560)
2020(8792)
2019(20352)
2018(19908)
2017(38313)
2016(21088)
2015(23947)
2014(24158)
2013(23907)
2012(23255)
2011(21321)
2010(21930)
2009(20567)
2008(20671)
2007(19258)
2006(17210)
2005(15850)
作者
(63417)
(53141)
(53104)
(50455)
(34084)
(25621)
(24226)
(20659)
(20266)
(19473)
(18163)
(17872)
(17024)
(16940)
(16767)
(16435)
(16250)
(15609)
(15544)
(15435)
(13601)
(13320)
(12961)
(12173)
(12127)
(12041)
(11987)
(11835)
(10892)
(10842)
学科
(93174)
经济(93068)
(59749)
管理(58079)
(44178)
企业(44178)
方法(35617)
(31822)
数学(30973)
数学方法(30538)
中国(28901)
地方(25487)
(23399)
农业(21776)
业经(20559)
(18926)
(18440)
(18265)
贸易(18252)
(17627)
(16555)
银行(16522)
(15984)
金融(15981)
(15947)
(14055)
(13746)
环境(13687)
(13597)
地方经济(13518)
机构
学院(309558)
大学(307919)
(129217)
经济(126267)
管理(113431)
研究(112764)
理学(95385)
理学院(94199)
管理学(92446)
管理学院(91834)
中国(87186)
科学(68287)
(66966)
(61464)
(58940)
(57187)
研究所(52810)
中心(52482)
(50822)
财经(46781)
业大(45263)
农业(44574)
(43932)
师范(43509)
北京(43170)
(42174)
(40439)
(40026)
经济学(39194)
(36372)
基金
项目(192940)
科学(150489)
研究(144132)
基金(136549)
(118384)
国家(117239)
科学基金(98947)
社会(89640)
社会科(84712)
社会科学(84687)
(76341)
基金项目(70865)
教育(66556)
(64448)
自然(61951)
自然科(60465)
自然科学(60446)
编号(60375)
自然科学基金(59372)
资助(57288)
成果(51633)
(46768)
重点(43871)
课题(42983)
(42882)
(39208)
发展(37807)
(37178)
(37095)
创新(36701)
期刊
(155455)
经济(155455)
研究(97615)
中国(70167)
(54499)
学报(48070)
(47439)
科学(44120)
管理(42123)
教育(39803)
农业(36523)
大学(36334)
(35683)
金融(35683)
学学(33890)
技术(27667)
业经(26414)
经济研究(24218)
财经(23409)
问题(20452)
(20212)
(19101)
(17139)
图书(15958)
技术经济(15787)
(15261)
世界(14996)
统计(14847)
国际(14834)
理论(14656)
共检索到494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代贵  王定祥  
2011年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由"解决温饱"进入"发展致富"新阶段。市场失灵导致贫困地区要素集聚能力弱、投资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导致扶贫移民数量大、增收难度大,城乡二元制度导致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差距大、农村要素资本化程度低,贫困人群知识技能缺乏导致其人力资本存量低,以及财政扶贫资金总量不足、配置效率低,使贫困地区普遍面临"在贫困中发展、在发展中贫困"的困局;加上贫困标准的提高,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应加大投入力度,增强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完善政策配套,提升易地搬迁扶贫效率;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武先  
改善民生、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政府的政治承诺。新阶段扶贫开发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综合性扶贫,贫困成因复杂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工作推进连片化,标准和要求更高,任务更加艰巨。要以人为本,着力扶"人";产业为基,着力扶"业";能力为要,着力扶"能";效益为重,着力扶"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春光  单丽卿  
农村产业扶贫政策作为国家在贫困地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核心是在农业生产层面对小农逻辑进行全面改造,即从"为生存而生产"向"为市场而生产"转型。但是,旨在"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的产业扶贫政策,并不能达成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乃至遭遇失败,产生了"小农境地"。本研究对一个贫困村的产业扶贫实践进行了历时和共时的分析,揭示了为何政策实践会陷入"动员—失败—再动员"的困境,讨论了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围绕"国家、农民和市场"关系,通过对产业扶贫政策的反思,发现国家在"改造农民"和"驾驭市场"方面面临的双重困境,原因在于政策定位和聚焦不合理。由此本文提出了产业扶贫政策应该进行"服务转向",即要以农业基础设施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凤荣  
青海是贫困问题突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居着汉、藏、回、蒙、土、撒拉等民族的562.67万人民,少数民族(264.34万人)人口占46.98%。消灭贫困不仅关系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而且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扶贫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本文针对青海特殊贫困成因,分析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今后扶贫开发的新思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乐章  
中国的贫困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村的贫困。本文利用第一手的调查资料,从农民的生存状况和政策需求出发,探讨了农村贫困的原因、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对扶贫政策的期望,得出了农民迫切需要扶贫、扶贫需要注重开发、扶贫要顺应农民需求的结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严以绥  
本文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新疆干旱荒漠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贫困问题进行分析,揭示贫困的关键是系统的封闭性,贫困的成因主要是:区位性贫困、观念性贫困和结构性贫困。提出了对应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国强  方相林  
探讨了“九五”期间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开发重点与对策。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了开放式扶贫方针,以开放促开发,实行三带、三促、三结合、两个主攻方向的战略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对外开放,加强劳务输出,搞好计划生育,缓解人地矛盾等是“九五”期间扶贫开发的重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宗义  张青  李毅  
扶贫开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文章采用Hicks-Moorteen指数测算了经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2012年国家对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调整这一政策冲击和2005-2016年相关经济数据,利用依据"准自然实验"的PSM-DID方法检验新阶段扶贫开发对我国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阶段扶贫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且影响效果具有持续性,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解释了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志  
"十一五"期间河北承德农村贫困山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产业结构单一、返贫问题等因素制约扶贫开发取得更大成果。通过产业化扶贫、科技化扶贫、劳动力转移扶贫等方式可有效消除制约因素影响,进一步巩固成果,促进农村社会进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霍学喜  石爱虎  
“九五”后四年扶贫攻坚的思路与反贫困对策——对陕西扶贫开发情况的调查与思考霍学喜石爱虎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既是中央政府既定的战略目标,又是遏制地区之间经济差距继续扩大,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树基  
反贫困的基本对策:区域化──甘肃老困地区扶贫开发研究李树基甘肃老区和贫困地区共辖30个县(市),分布在庆阳、平凉、定西、天水、陇南、临夏和甘南7个地(州、市)。多年来,这些贫困县在国家和省政府有力扶持下,通过分类指导,改善投资环境,开发区域性支柱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兰传海  
进一步加大环京津贫困带扶贫攻坚力度,对于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保障京津地区社会稳定,促进京津周边地区繁荣稳定,保障京津地区水源安全,构建京津生态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环京津贫困带扶贫开发基本情况、现阶段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就环京津贫困带扶贫开发的总体定位、基本思路、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扶贫机制创新、支持政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维杰  
扶贫开发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减贫的有效性方面,更体现在针对性和可持续性方面。一旦扶贫开发工作没有真正瞄准贫困群体,扶贫开发的成效根本无从谈起,因为扶持的对象不再是贫困(群体),而是其他甚至是富裕群体。本文根据对中国扶贫开发策略的演变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分区规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分析,指出了现有扶贫开发模式没有有效瞄准贫困群体的不足,提出了开展贫困村分类的建议及其贫困村分类的"指标打分贫困村分类法"和"二元检索贫困村分类法"。贫困村分类不仅能够使扶贫开发更加准确地瞄准贫困群体,极大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更能体现扶贫开发的公平公正,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牛胜强  
当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入了战略交汇和叠加期,扶贫开发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机制整合和工作统筹,科学构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和脱贫长效提升工程,以脱贫攻坚实效助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齐头并进、相互促进,通过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立新  
广西在助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脱贫时,由于这些地区区位环境、资源开发、人才、技术、市场对接,特别是发展产业时相关决策者观念的问题,产业扶贫工作处于一定的困境中,如有政策却达不到相应目标、有资源却无法规模开发、有资源却无人力、有产业却无市场、有产品却无品牌、缺投入、缺渠道,一部分产业无法可持续发展。要破解这个困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相关产业扶贫政策,加强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服务,特别是各种对接性服务,加大投入和培训力度,采用适当的运营模式推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