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3)
- 2023(8854)
- 2022(8088)
- 2021(7800)
- 2020(6513)
- 2019(15319)
- 2018(15412)
- 2017(30147)
- 2016(16548)
- 2015(18788)
- 2014(18863)
- 2013(18711)
- 2012(17081)
- 2011(15206)
- 2010(15150)
- 2009(13740)
- 2008(13333)
- 2007(11513)
- 2006(10136)
- 2005(8940)
- 学科
- 济(63322)
- 经济(63240)
- 管理(48267)
- 业(45562)
- 企(38388)
- 企业(38388)
- 方法(30337)
- 数学(26004)
- 数学方法(25638)
- 农(17416)
- 财(16345)
- 中国(16218)
- 学(14553)
- 业经(14325)
- 地方(13228)
- 制(11574)
- 农业(11555)
- 理论(11488)
- 贸(11375)
- 贸易(11371)
- 易(11025)
- 和(10973)
- 务(10709)
- 财务(10645)
- 财务管理(10621)
- 技术(10255)
- 环境(10187)
- 企业财务(10045)
- 教育(9662)
- 银(9376)
- 机构
- 大学(232414)
- 学院(230663)
- 管理(95877)
- 济(87137)
- 经济(85012)
- 理学(83183)
- 理学院(82284)
- 管理学(80861)
- 管理学院(80458)
- 研究(74656)
- 中国(55269)
- 京(50155)
- 科学(47839)
- 财(39905)
- 所(37581)
- 农(35091)
- 业大(34734)
- 研究所(34126)
- 中心(33938)
- 江(32847)
- 北京(32188)
- 财经(32159)
- 范(31320)
- 师范(31088)
- 经(29117)
- 州(27455)
- 农业(27287)
- 院(27197)
- 师范大学(25172)
- 经济学(24405)
- 基金
- 项目(159644)
- 科学(124778)
- 研究(118467)
- 基金(114613)
- 家(98926)
- 国家(98070)
- 科学基金(84399)
- 社会(71966)
- 社会科(68020)
- 社会科学(67998)
- 省(62518)
- 基金项目(61946)
- 自然(55852)
- 自然科(54499)
- 自然科学(54489)
- 教育(54039)
- 自然科学基金(53479)
- 划(52599)
- 编号(49746)
- 资助(47411)
- 成果(40647)
- 重点(35056)
- 部(34820)
- 课题(33622)
- 发(33387)
- 创(33001)
- 项目编号(30906)
- 创新(30630)
- 科研(30477)
- 大学(29868)
共检索到332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阳晓伟 庞磊 闭明雄
反公地悲剧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该理论为人们理解产权和资源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且颇有价值的视角。本文主要梳理了"反公地悲剧"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赫勒创建的反公地悲剧理论,布坎南等人对其进行的模型化论证,实验经济学家对反公地悲剧理论进行的验证等。最后归纳总结了反公地悲剧理论折射出的政策含义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
反公地 反公地悲剧 产权破碎 盖达尔之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关键词:
产权 反公地悲剧 国有资产管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阳晓伟 杨春学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在产权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公地悲剧是一种由于排他性产权缺失或太弱造成竞用性资源被过度使用的悲剧;而反公地悲剧则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它在产权结构上与公地悲剧存在明显区别。虽然在数理模型上可以推导出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对称的结论,但是该结论在实验经济学领域存在较大争议——在两种不同博弈情境下,被试者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社会心理学反应,结果导致反公地悲剧造成的福利损失比公地悲剧更加严重。
关键词:
公地悲剧 反公地悲剧 公平 效率 对称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庄淑蓉 严祥 陈睿山
“公地悲剧”是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治理的重要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公共资源过度使用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在自然资源学科领域尚缺乏对该理论的系统总结。回顾“公地悲剧”理论的核心内容,获取Google Scholar截至2020年底所有引用过《公地悲剧》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梳理研究脉络,从理论检验、产权制度分类、多元治理类型、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分析和全球性资源治理五方面归纳研究进展。其对中国的可持续治理启示有:探索制度的“多样化”;构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构协同共治共享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审视“公地悲剧”及其治理之道,对资源可持续发展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09年10月12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经济学及公共和环境事务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姆·E·威廉森,以表彰他们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姚颉靖 彭辉
从有关药品专利保护的"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文献中,可以梳理出药品专利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矛盾。专利制度通过赋予专利权人对其专利药品的垄断权,使得产权主体地位得以明晰,维护了药物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从而避免了"公地悲剧"。但目前医药产业"专利丛林"现象,极易造成专利成果利用不足和上游基础研究被闲置的"反公地悲剧";通过实施强制许可和建立专利联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一问题,但更为积极的思路在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最优的药品专利保护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彦东 李相合
"公地悲剧"是由于产权范围的不明确或空缺使公共物品过度使用的现象。"反公地悲剧"是和"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于产权分离特性所引起的公共物品被闲置而造成的浪费。笔者运用"反公地悲剧"理论对高校的公共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反公地悲剧"现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国高校的实际出发,提出实现高校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对策,以减少发生在高校这块"公地"上的"悲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迪莉娅
政府数据的深度开放需要破解"反公地悲剧"的困境。文章从"反公地悲剧"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反公地悲剧"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破解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反公地悲剧"的举措。
关键词:
反公地悲剧 政府数据 数据开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阳晓伟 庞磊 闭明雄
"公地悲剧"理论不仅是许多现代经济学教材的重要内容,而且具有突出的实践指导意义。虽然这一理论的雏形和正式证明在哈丁(1968)之前就已存在,但却长期被学术界所忽视。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促进人们获得对"公地悲剧"思想史更加完整的认识,系统梳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从而清理出这段"尘封"的思想史是很有裨益的。根据时间先后和认识程度递进的顺序,这段思想史可以被归纳为三个并不连续的阶段:古希腊、近代和1968年以前的20世纪。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祁志伟 方立丽
"公地悲剧"的出现引发了资源的不平衡和利益的不断追逐,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公地"中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公用权受到了挑战,最初个人的理性行为经过无限制地放大为一种集体的非理性行为,最终导致了悲剧的连续性。本文在侧重分析"公地悲剧"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行政许可证制度角度解决"公地悲剧"的观点,拟对利益在共用权中的演化进行修正,树立制度在社会问题中的位置。
关键词:
许可证制度 公地悲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三勋 王宏武 李智强
运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理论,分析了高校校办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难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难等现象的根源,指出了校办产业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产业管理体制、加强资产委托管理及完善学校产业投入撤出机制等校办产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红斌 庄三舵
"反公地悲剧"是公共资源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未被充分利用的现象,公立高职学院的实训资源也存在"反公地悲剧"现象。通过整合资源产权、优化资源配置、改革管理模式、实施信息化管理、实行绩效考评、强化队伍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实训资源陷入"反公地悲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燕京 张方杰
本文引入“反公地悲剧”理论对我国国企产权改革问题进行探讨。在探讨避免“反公地悲剧”路径选择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国企产权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一是对国企产权改革存在思想误区;二是国企产权改革未实质触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产权清晰;三是国企产权改革存在盲目追求法人主体所有权化的现象,导致国有资产的加剧流失。作者从“反公地悲剧”中得出对我国国企产权改革的几点启示:(1)澄清认识误区,以马克思产权理论为指导,坚决推行国企产权改革;(2)公正产权交易,加强监督管理,推动产权有序流动;(3)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根本上避免“反公地悲剧”。
关键词:
公地悲剧 反公地悲剧 国企 产权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严荣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愈益突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由于公共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反公地悲剧",而这种悲剧的产生又来源于公共组织的制衡设计原则和公共服务本身的特性。反公地悲剧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部门扯皮和推诿、不能有效回应公共需求的变化以及以部门利益阻挠公共利益的实现等。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应该从理念、制度以及具体政策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洁 张奋勤
反公地悲剧是指当每个权利人都行使排他权,从而使所有的权利人都无法行使使用权时,公有资源利用不足或闲置浪费的现象。在公共管理领域,如果提供某项公共产品的职能被分割给多个平行的政府部门,那么只要有一个部门行使否决权或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不够,也会产生公共产品不能提供或供给不足的反公地悲剧。此类悲剧在中国的出现主要是由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行政审批不规范造成的。减少政府部门平行管理造成的反公地悲剧,措施之一是精简合并职能相近、业务相似的政府部门,推行大部制改革,同时按照权力制衡的原则规范政府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