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0)
- 2023(15522)
- 2022(13211)
- 2021(12392)
- 2020(10793)
- 2019(24961)
- 2018(24805)
- 2017(47294)
- 2016(26075)
- 2015(29714)
- 2014(30198)
- 2013(29592)
- 2012(27677)
- 2011(24709)
- 2010(25159)
- 2009(23160)
- 2008(23434)
- 2007(21251)
- 2006(18426)
- 2005(16269)
- 学科
- 济(105022)
- 经济(104898)
- 管理(77655)
- 业(72486)
- 企(60886)
- 企业(60886)
- 方法(52013)
- 数学(45710)
- 数学方法(44880)
- 财(29686)
- 农(28316)
- 中国(27802)
- 学(23341)
- 业经(22022)
- 地方(20690)
- 制(20396)
- 务(19313)
- 财务(19230)
- 财务管理(19176)
- 理论(18652)
- 贸(18624)
- 贸易(18612)
- 农业(18570)
- 企业财务(18185)
- 易(18070)
- 和(16420)
- 银(16188)
- 银行(16148)
- 技术(16097)
- 行(15255)
- 机构
- 大学(374379)
- 学院(372505)
- 济(144140)
- 管理(142022)
- 经济(140662)
- 研究(123940)
- 理学(122188)
- 理学院(120724)
- 管理学(117935)
- 管理学院(117228)
- 中国(94360)
- 京(80409)
- 科学(79338)
- 财(68853)
- 农(66421)
- 所(64116)
- 中心(58994)
- 业大(58594)
- 研究所(57837)
- 江(57719)
- 财经(54168)
- 农业(52266)
- 北京(50634)
- 范(50401)
- 师范(49845)
- 经(49074)
- 州(46056)
- 院(44991)
- 经济学(43066)
- 技术(41790)
- 基金
- 项目(248854)
- 科学(194812)
- 基金(179125)
- 研究(177532)
- 家(157482)
- 国家(156139)
- 科学基金(133432)
- 社会(109817)
- 社会科(103888)
- 社会科学(103856)
- 省(98922)
- 基金项目(93886)
- 自然(89191)
- 自然科(87197)
- 自然科学(87172)
- 自然科学基金(85575)
- 教育(85109)
- 划(83817)
- 资助(75670)
- 编号(72011)
- 成果(59470)
- 重点(56762)
- 部(54971)
- 发(52021)
- 课题(51249)
- 创(50925)
- 科研(48449)
- 创新(47539)
- 教育部(46707)
- 大学(46611)
- 期刊
- 济(156340)
- 经济(156340)
- 研究(106548)
- 中国(77224)
- 学报(63346)
- 农(59457)
- 财(56667)
- 科学(55831)
- 管理(52269)
- 大学(48026)
- 教育(47581)
- 学学(44732)
- 农业(40287)
- 技术(36318)
- 融(32354)
- 金融(32354)
- 财经(26723)
- 业经(25313)
- 经济研究(24301)
- 经(22979)
- 业(21891)
- 统计(21159)
- 问题(20871)
- 图书(19655)
- 版(19402)
- 技术经济(19126)
- 策(19046)
- 决策(17246)
- 科技(17014)
- 贸(16983)
共检索到557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昱 郭广军
以第一轮“双高计划”建设56所高水平学校463个典型案例为样本,借助Nvivo12.0质性研究软件进行文本内容分析,全面梳理典型案例的内在结构、规范样式、成效表现等基本问题,分析检验各建设单位的典型案例与实现预期建设目标达成度。为全面做好“双高计划”建设成效评价工作,建议将典型案例评价作为成效评价的重要观测点,进一步提高典型案例在终期评价中的考核权重,进一步明确典型案例的内在结构与评价标准,进一步重视典型案例的日常总结、培训与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典型案例社会影响力的宣传推广工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露莹 刘晓
教师队伍建设是“双高计划”的基础性工作,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前提。通过对56所“双高”院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的统计分析和比较,发现文本中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集中于教师队伍结构、教师培育发展、教师团队建设、教师考核评价四个方面。经过对文本的系统分析,发现标志性成果建设、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教师培育的载体建设、教师团队的多模式建设、教师考核评价的建设特色是“双高”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同时,存在目前“双高”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拔尖人才的培育、教师团队的运行机制和成效评定、教师成果的示范引领力仍待提升等现实问题。未来推动“双高”院校发展应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建设水平、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样板、形成教师考核评价推进机制等方面进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窦佳佳 刘晓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既是满足国家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职业教育及其人才培养竞争力,从而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需要。通过对197所“双高计划”院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的统计分析和比较,发现“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打造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在应用研究、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服务能力不够和平台育人功能未完全发挥的问题,未来推动“双高计划”院校建设应从关照弱势区域、加强队伍建设、找准服务定位、系统设计平台等方面进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圆美 梁燕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对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构建高效对接、技能引领、共建共享、服务社会的分析维度,选取“双高计划”中197所建设单位的中期自评报告和项目检测平台数据为分析样本,发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育定位、学校反哺方式、服务社会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与质量提升。因此,进一步丰富我国高职学校校企合作实践经验,促进校企合作生态环境优化,需从融合运行机制与治理功能、协调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复位、深化工匠精神融入协作过程三个方面综合施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卿金桃 陆宇正
信息化建设作为“双高计划”中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对“双高”学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56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师生发展、教育教学、专业升级、数字资源、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六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数据挖掘与决策服务有待改善、数字资源类型与覆盖面有待优化和拓展、对师生群体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等不足。为提升高水平高职学校在未来信息化建设中的整体水平,提出认清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力量,推动学校发展转向“技术驱动”;瞄准资源数字化的必然趋势,助推教学资源转向“开放应用”;把握教学智慧化的重要契机,助力教育行为转向“人技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丽娜 张恩广 王开香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的逻辑框架必须遵循产业发展需求的逻辑、知识关联的逻辑和组织治理的逻辑。以56份“双高计划”学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2.0软件对专业群治理逻辑归纳而建构的要素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群产教融合形态由“单一虚体”向“多元实体”蜕变有待突破,专业间知识关联由“弱关联”向“强关联”演变有待强化,组织管理形态由“科层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有待革新。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应坚持“以产定群”,搭建区域产业集群与专业知识关联耦合的专业群;坚持“以群治院”,打造治理结构与治理效能相匹配的组织体系;坚持多元共治,搭建产教协同与利益共享的实体育人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亚南
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是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体系的核心要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采用Nvivo12.0软件编码统计分析了32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通过类属分析方法对相关文本资料分析后发现,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的评价要素可聚类为十一个维度,能够概括为“资历资格基本要求与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的要求”“育人及教学工作表现”“科研及专业工作表现”“教学管理及科研管理工作表现”等。通过对相关文本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标准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多样化发展路径;获取标志性成果是教师职称晋升的“硬通货”;教学工作是教师职称评审的核心要素;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评价呈现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格局;管理资历对教师职称晋升具有助力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菲 戎成
“双高计划”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式举措,以60个“双高计划”装备制造类专业群为观测对象,从专业群建设途径及完成度、专业群贡献度及着力点以及专业群建设特色经验做法等三个方面分析专业群建设阶段性成效,总结发现专业群的发展潜力:内部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力量有待进一步激发、贯通培养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建设成果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接下来的建设期中,以矩阵项目管理模式为牵引,完善专业群内部治理体系;以内主激励外主引进为指导,激发教师队伍内外活力;以专业群多维建设为契机,扶持贯通培养多点开花;以分层分类项目培育为依托,优化高质成果培育机制,从而突破专业群发展瓶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有力抓手,也是衡量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针对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性、导向性、公信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以推进高水平专业群的顶层设计为核心、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构筑凸显专业特色的人才体系为目标、以提高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水平为关键、以推进服务国际战略的专业建设为举措、以强化成效评价体系的结果运用为保障,从体制机制、教学改革、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国际合作、评价机制六个方面着手,构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水平专业群 建设成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思远 殷阿娜 王殿茹
论文从首都“两区”建设成效评价这一新的视角,构建了包括水源涵养、生态支撑、绿色发展三个系统的评价体系框架,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测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建设效应显现。初期建设趋势明显,测度结果与首都“两区”建设目标指向一致。(2)动态建设成效显著。三个系统成效均趋于增长,2022年比2019年增长39.09%,水源涵养系统增长12.46%,生态支撑系统增长47.36%,绿色发展系统增长1.33%。(3)系统间建设成效强弱不均,生态支撑系统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绝对值+393.96,绿色发展系统建设成效次之,绝对值+1.88,水源涵养系统建设成效较弱,绝对值+0.292,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提出了建设生态工程提升涵水蓄水能力、立足水资源承载节约集约用水、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实现进程三条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思远 殷阿娜 王殿茹
论文从首都“两区”建设成效评价这一新的视角,构建了包括水源涵养、生态支撑、绿色发展三个系统的评价体系框架,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测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建设效应显现。初期建设趋势明显,测度结果与首都“两区”建设目标指向一致。(2)动态建设成效显著。三个系统成效均趋于增长,2022年比2019年增长39.09%,水源涵养系统增长12.46%,生态支撑系统增长47.36%,绿色发展系统增长1.33%。(3)系统间建设成效强弱不均,生态支撑系统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绝对值+393.96,绿色发展系统建设成效次之,绝对值+1.88,水源涵养系统建设成效较弱,绝对值+0.292,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提出了建设生态工程提升涵水蓄水能力、立足水资源承载节约集约用水、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实现进程三条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王志
“双高计划”是推进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特色化、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建设时间过半之时对建设成效进行检查,既是对前期建设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按既定目标对后期建设工作的引导和推动。国家级A类“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共有10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双高计划”建设的最高水平。以这10所国家级“双高计划”学校为样本进行剖析,阐释这些学校依循专业逻辑、产业逻辑与资源逻辑开展专业群建设的情况,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项目产出、贡献度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所取得的实践成效。通过对中期绩效分析,提出后期开展“双高计划”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双师型"教师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力量,剖析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56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共性特征,表现出以能力为重、聚焦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特征,以师德为魂、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内涵特征,以创新为先、引领职教现代化发展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向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增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健全产教融合机制,统筹协调"双师型"教师资源配置;健全教师发展评价机制,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希 刘松林
2022年“双高计划”迎来了中期检查,通过对185家“双高”院校中期绩效的自评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来看,在师资队伍结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技术技能大师、教师发展中心及培训体系、教师评价及分配机制的建设中,学校类比专业群类院校建设成果表现得更好,尤其是学校A类、B类的建设成果较为突出,但在行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的建设中专业群类院校表现更佳。同时,也发现“双高”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缺乏系统规划、师资结构失衡、专业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较弱等问题。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发展规划;瞄准建设目标,完善师资结构;强化能力提升,完善培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持续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超 吴水荣 孟贵 李婷婷 陆霁
为客观准确地评估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论文构建了包括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制度建设和生态民生改善5个方面共35项指标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2019年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动态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由1999年的0.169提高至2019年的0.803,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对生态文明的贡献最大,生态制度建设子系统对生态文明的贡献最小。山西省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化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