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8)
- 2023(8947)
- 2022(7673)
- 2021(7245)
- 2020(5959)
- 2019(13344)
- 2018(13108)
- 2017(24682)
- 2016(13911)
- 2015(15774)
- 2014(15691)
- 2013(14720)
- 2012(13425)
- 2011(12048)
- 2010(12557)
- 2009(11482)
- 2008(11194)
- 2007(10169)
- 2006(9379)
- 2005(8369)
- 学科
- 济(42774)
- 经济(42715)
- 管理(41959)
- 业(36448)
- 企(30561)
- 企业(30561)
- 农(16501)
- 中国(16282)
- 财(15135)
- 方法(13169)
- 业经(11771)
- 制(11406)
- 策(11239)
- 地方(11103)
- 数学(10594)
- 理论(10571)
- 农业(10398)
- 数学方法(10214)
- 贸(9360)
- 贸易(9352)
- 技术(9112)
- 易(9093)
- 务(8999)
- 财务(8955)
- 教育(8940)
- 财务管理(8939)
- 银(8685)
- 银行(8681)
- 企业财务(8399)
- 教学(8395)
- 机构
- 学院(182707)
- 大学(171417)
- 济(67034)
- 管理(65076)
- 经济(65035)
- 研究(59984)
- 理学(53868)
- 理学院(53276)
- 管理学(52157)
- 管理学院(51825)
- 中国(46938)
- 京(37312)
- 财(36106)
- 科学(34537)
- 江(31370)
- 所(29581)
- 中心(28598)
- 范(27808)
- 师范(27618)
- 技术(26937)
- 职业(26334)
- 财经(26237)
- 研究所(25746)
- 州(25454)
- 农(25153)
- 北京(24230)
- 经(23550)
- 院(22453)
- 业大(21977)
- 师范大学(21304)
- 基金
- 项目(109540)
- 研究(91081)
- 科学(86611)
- 基金(73427)
- 家(61461)
- 国家(60801)
- 社会(52979)
- 科学基金(52554)
- 社会科(49875)
- 社会科学(49870)
- 省(46906)
- 教育(46297)
- 编号(42211)
- 划(39007)
- 基金项目(37400)
- 成果(36105)
- 自然(32018)
- 课题(31901)
- 自然科(31239)
- 自然科学(31233)
- 自然科学基金(30616)
- 资助(30372)
- 年(27850)
- 重点(25371)
- 发(24838)
- 项目编号(24805)
- 性(24270)
- 部(24044)
- 规划(23989)
- 创(23466)
共检索到298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德伟 林玉桓 雷艳玲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包含政治能力、融合创新能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数字化应用和改造能力以及国际化产教资源整合推广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存在专业素能结构性失衡、校企合作应用性能力不足、在国际话语体系的权威性不够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基于人才培养视角,打造四能并进的学业导师;基于产教融合视角,打造校企双向融通的产业导师;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打造赋能"三大变革"的创新导师,开展"三师三能"型高职教师能力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甜甜
高职师资国际化建设有利于高职专业建设国际化,有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有利于高职院校治理向国际化迈进。但目前高职师资国际化建设存在国际化意识薄弱、理念不明确、国际化建设目标模糊、国际化建设途径单一、国际化建设激励机制缺失的问题。因此,基于"双高计划"的高职师资国际化建设应深化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师资国际化建设观念;明确能力素质结构,制定全面清晰的师资国际化建设目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持续拓展师资国际化建设的方法途径;搭建"引导+奖助+评价"三位一体的师资国际化建设激励机制。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师资国际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福明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应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并增强发展内驱力的可靠保障、是助力高职教育彰显中国特色和走向世界的有力推手。目前,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虽已由单一主体管理向多元协商共治转变、由学校集权向院系自主转变、由经验积累向文化自觉转变、由局部改革向集成改革转变,但为了实现“提质增效”,还要进一步确立先进的治理理念,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科学化;构建党委行政“合力”,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正确化;借助先进治理媒介,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智慧化。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治理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姗姗 何少庆
"双高计划"的实施,为推动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首先应明确发展导向,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特色办学为主线、以打造品牌为抓手,全面提升国际化发展能力和水平。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存在办学机制不健全、教育资源不充分、平台建设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等短板。基于"双高计划"的建设方向,补足国际化发展短板,要加快完善高职国际化办学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教育资源建设,搭建国际化发展实践平台,坚持本土师资培训与国外师资引进相结合的原则,打造优质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国际化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剑泉
分析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物流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设策略,即合理统筹规划建设方案,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激励机制,优化教师结构等,以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作用,培育新时代的物流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丽娜 孟莉 金明盛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改革发展任务。文章从赋予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的演进及其生成逻辑。基于高职发展智库等统计数据分析,佐证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普遍偏低,需要探寻提升社会服务效能的有效路径。为此,提出建立和完善激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制度;将社会服务工作成效与绩效工资挂钩并列入职称评审条件;搭建综合性、"落地式"产学研协同等平台,打通教师社会服务的通道;建立大师名师工作室,积极推动和实施技术技能帮带互促提高战略等措施,为高职院校推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教师 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斌
基于勒温场动力理论,构建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研发现,高职青年教师主体动力存在专业发展期望值低、专业发展需求供需矛盾、专业发展意志薄弱的问题,空间动力要素存在物质激励不足、发展制度失位、教学关系紧张、专业资本失衡等问题。基于调研结论,提出策略如下:及时调解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冲突,打造强大的动力启动引擎;激发青年教师内在发展动机,塑造良好的动力心理环境;构建完善的动力保障机制,优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环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黎明
随着教育领域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受到广泛关注。特别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外界对高职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但目前高职教师在教学研究、教学基本理论等方面依旧有所欠缺,不利于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文章首先阐述了“双高计划”对高职财会类教师能力提出的要求,然后分析了“双高计划”下财会专业教师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财会 能力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军 杨洋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高水平双师队伍的建设,重在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基于"双高"建设的视角,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旨向,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为依归。现阶段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保障机制不健全、目标功利化与标准模糊、内生动力缺乏等问题。为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充足的资源保障;制定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标准;推动校内与校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专业素养。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教师 专业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坚
2019年,教育部、财务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即“双高计划”,要求充分发挥出高职院校的示范作用。在“双高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一项重点内容。文章以“双高计划”的实施作为研究背景,探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机制的创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理连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作为推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有自身的要素范畴和实施路径。目前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还存在不足,包括支撑专业群不够、协同融合不够、成果转化不够等。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应坚持促进教学资源转化、促进解决技术难题、促进师资能力提升三个原则,同时采取从创新服务平台群布局、平台协同融合建设、协同创新团队打造、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导向评价等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伟只
专业群建设是体现高职院校发展内涵的重要指标与特色项目,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开展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和满足就业的高质量需求,也是实现高水平高职学校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仍然面临着建设标准、评价体系缺失等困境。建议以标杆院校为参考转型升级专业标准,建立面向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专业布局,通过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塑造利他共生的专业生态来推动特色专业群建设。
关键词:
“双高计划” 专业群 高职院校 建设标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文杰 李延平
西部高职教育对促进西部产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西部高职教育需切实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明确发展定位,锚定职责使命;积极应对自身发展存在的资源供给受限、综合发展实力不强、专业群建设资源释能不足、各省市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秉持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加强东西协作缩小发展差距、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挖掘区域资源深化特色专业群建设、发挥地缘优势完善资源配置,充分实现西部高职教育的使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李鑫
"双高计划"自实施以来,各建设单位就如何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探索阶段,没有成功经验可资参考和借鉴,但必须要在坚持"双高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下进行。高水平高职院校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彰显中国特色,办出世界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价值取向、基本遵循和路径选择都十分重要。立德树人既是根本价值,也是根本任务;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产教融合都是"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建设需要重点着力的关键点,都需要遵循规律,精准施策,这对于引领我国高职院校整体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价值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勇 康欢 林旭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既是"双高计划"的题中之意,更是助力"双高计划"行稳致远的内生动力。"双高计划"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关系耦合交错,从"整体关系"层面进行解析,彰显出"闭环逻辑"和"多主体契合逻辑"两大逻辑关系。在厘清高职院校与专业群建设融合联系的基础上,以核心功能为轴心,以教学群体、公共部门和私人组织为支点,构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功能价值体系。倡导以本原路径、信息路径、联动路径和保障路径等多维路径作为推进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突破点,从而实现"双高计划"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理性转型的高效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