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1)
- 2023(12468)
- 2022(10771)
- 2021(10264)
- 2020(8812)
- 2019(20493)
- 2018(20225)
- 2017(38733)
- 2016(21305)
- 2015(24351)
- 2014(24570)
- 2013(24054)
- 2012(22165)
- 2011(19705)
- 2010(19715)
- 2009(17980)
- 2008(18085)
- 2007(16293)
- 2006(13974)
- 2005(12163)
- 学科
- 济(84614)
- 经济(84519)
- 管理(64673)
- 业(60006)
- 企(50401)
- 企业(50401)
- 方法(41483)
- 数学(36563)
- 数学方法(36011)
- 财(25413)
- 农(23776)
- 中国(22540)
- 业经(18075)
- 地方(17526)
- 制(16622)
- 务(16414)
- 财务(16351)
- 财务管理(16310)
- 学(16131)
- 农业(15446)
- 企业财务(15440)
- 贸(15360)
- 贸易(15353)
- 易(14917)
- 理论(14408)
- 技术(13513)
- 和(13481)
- 银(12775)
- 银行(12750)
- 环境(12622)
- 机构
- 学院(294686)
- 大学(291473)
- 济(117685)
- 管理(115717)
- 经济(114951)
- 理学(99334)
- 理学院(98270)
- 管理学(96452)
- 管理学院(95891)
- 研究(93369)
- 中国(72394)
- 京(61355)
- 财(56610)
- 科学(56371)
- 农(47042)
- 所(46123)
- 中心(45884)
- 江(45350)
- 财经(44130)
- 业大(42861)
- 研究所(41299)
- 经(39929)
- 范(38590)
- 北京(38349)
- 师范(38214)
- 农业(36657)
- 州(36244)
- 经济学(34888)
- 院(34266)
- 技术(33750)
- 基金
- 项目(193642)
- 科学(152667)
- 研究(144056)
- 基金(138973)
- 家(119768)
- 国家(118725)
- 科学基金(102899)
- 社会(89071)
- 社会科(84277)
- 社会科学(84254)
- 省(77877)
- 基金项目(74075)
- 教育(69372)
- 自然(67441)
- 自然科(65883)
- 自然科学(65866)
- 划(65187)
- 自然科学基金(64670)
- 编号(60495)
- 资助(57241)
- 成果(48832)
- 重点(43753)
- 部(43478)
- 课题(42168)
- 发(40964)
- 创(40855)
- 创新(38004)
- 科研(37738)
- 教育部(37642)
- 大学(36880)
共检索到43809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希 刘松林
2022年“双高计划”迎来了中期检查,通过对185家“双高”院校中期绩效的自评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来看,在师资队伍结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技术技能大师、教师发展中心及培训体系、教师评价及分配机制的建设中,学校类比专业群类院校建设成果表现得更好,尤其是学校A类、B类的建设成果较为突出,但在行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的建设中专业群类院校表现更佳。同时,也发现“双高”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缺乏系统规划、师资结构失衡、专业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较弱等问题。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发展规划;瞄准建设目标,完善师资结构;强化能力提升,完善培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持续动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露莹 刘晓
教师队伍建设是“双高计划”的基础性工作,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前提。通过对56所“双高”院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的统计分析和比较,发现文本中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集中于教师队伍结构、教师培育发展、教师团队建设、教师考核评价四个方面。经过对文本的系统分析,发现标志性成果建设、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教师培育的载体建设、教师团队的多模式建设、教师考核评价的建设特色是“双高”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同时,存在目前“双高”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拔尖人才的培育、教师团队的运行机制和成效评定、教师成果的示范引领力仍待提升等现实问题。未来推动“双高”院校发展应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建设水平、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样板、形成教师考核评价推进机制等方面进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圆美 梁燕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对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构建高效对接、技能引领、共建共享、服务社会的分析维度,选取“双高计划”中197所建设单位的中期自评报告和项目检测平台数据为分析样本,发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育定位、学校反哺方式、服务社会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与质量提升。因此,进一步丰富我国高职学校校企合作实践经验,促进校企合作生态环境优化,需从融合运行机制与治理功能、协调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复位、深化工匠精神融入协作过程三个方面综合施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丽娜 张恩广 王开香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的逻辑框架必须遵循产业发展需求的逻辑、知识关联的逻辑和组织治理的逻辑。以56份“双高计划”学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2.0软件对专业群治理逻辑归纳而建构的要素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群产教融合形态由“单一虚体”向“多元实体”蜕变有待突破,专业间知识关联由“弱关联”向“强关联”演变有待强化,组织管理形态由“科层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有待革新。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应坚持“以产定群”,搭建区域产业集群与专业知识关联耦合的专业群;坚持“以群治院”,打造治理结构与治理效能相匹配的组织体系;坚持多元共治,搭建产教协同与利益共享的实体育人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丽娜 李娜 魏小红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双高计划"的具体改革发展任务。文章通过基于"四有"好老师视角的高职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在敬业精神、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创新意识等维度的得分偏低;通过分析入选国家"双高计划"相关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方案》的数据发现,高职院校双师数量不足、双师结构不尽合理现象突出;双师队伍的职前培训、入职培养、在职研修体系尚未形成。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实施强德强基筑巢工程——德能双育培养"四有"双师团队、培育培养引进工程——内培外引培育"绝技"双师骨干、兼职领军人才工程——大师名匠领衔"优化"双师结构、教师职业发展工程——教研逐级双促"锻造"双师队伍、评价考核评聘工程——绩效驱动构建"三维"评价体系等五大工程,以此保障"双高计划"建设院校高水平完成"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项目建设任务。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双师队伍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双师型"教师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力量,剖析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56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共性特征,表现出以能力为重、聚焦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特征,以师德为魂、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内涵特征,以创新为先、引领职教现代化发展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向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增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健全产教融合机制,统筹协调"双师型"教师资源配置;健全教师发展评价机制,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王志
“双高计划”是推进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特色化、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建设时间过半之时对建设成效进行检查,既是对前期建设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按既定目标对后期建设工作的引导和推动。国家级A类“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共有10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双高计划”建设的最高水平。以这10所国家级“双高计划”学校为样本进行剖析,阐释这些学校依循专业逻辑、产业逻辑与资源逻辑开展专业群建设的情况,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项目产出、贡献度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所取得的实践成效。通过对中期绩效分析,提出后期开展“双高计划”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起朋
高职教育的目的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本文从"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出发,简单阐述了我国"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现状,并重点就如何建设"双师素质"师资队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双师素质 高职教育 师资队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筱瑜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文章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分为四类,结合每一类教师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四条培养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素质”教师 队伍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超超
文章阐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以及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有效地建立符合职业教育需求的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例如全方位、多渠道地引进教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教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 师资 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君庆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认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祚昌
本文通过"双师型"教师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十年来历程的考察,针对其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困惑,提出了从战略上实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的构想,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定义及其应涉及的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宁永红 张萌 孙芳芳
近20多年,无论是政府的文件还是学者都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但由于对"双师型"教师理解的不到位,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忽视了培养培训单位的师资队伍建设、重教师个体轻教师整体结构、忽视制定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等等一些误区。为此,提出了围绕"两个"目标,重视"两种"教学能力、推进两个"主体"积极合作、发挥"两个"带动作用等方面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教师准入制度 校企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双盈
本文就"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标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培养和培训"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并对发展"双师型"教师中的"一体化"问题、"双职称"问题、待遇问题作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
双师型 一体化 双职称 师资 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伟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