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7)
- 2023(13549)
- 2022(11255)
- 2021(10513)
- 2020(8591)
- 2019(19097)
- 2018(18841)
- 2017(34721)
- 2016(19006)
- 2015(21784)
- 2014(21108)
- 2013(19833)
- 2012(17308)
- 2011(15470)
- 2010(15766)
- 2009(14159)
- 2008(13192)
- 2007(11875)
- 2006(10305)
- 2005(9049)
- 学科
- 济(70283)
- 经济(70223)
- 管理(56486)
- 业(50890)
- 企(44290)
- 企业(44290)
- 方法(29551)
- 数学(25766)
- 数学方法(25133)
- 中国(22279)
- 农(19171)
- 技术(19048)
- 业经(17567)
- 地方(17296)
- 理论(15455)
- 财(14755)
- 学(14206)
- 农业(12574)
- 技术管理(12470)
- 制(12243)
- 教学(11601)
- 教育(11597)
- 贸(11594)
- 贸易(11586)
- 易(11209)
- 环境(10642)
- 银(10616)
- 银行(10579)
- 划(10561)
- 和(10530)
- 机构
- 学院(256162)
- 大学(244294)
- 管理(94636)
- 济(93290)
- 经济(91090)
- 研究(82728)
- 理学(81670)
- 理学院(80761)
- 管理学(78816)
- 管理学院(78389)
- 中国(60508)
- 科学(53280)
- 京(51829)
- 所(41261)
- 财(41253)
- 农(40474)
- 江(39933)
- 中心(37805)
- 研究所(37764)
- 业大(37604)
- 技术(37043)
- 范(34633)
- 师范(34196)
- 财经(32581)
- 州(32520)
- 北京(32281)
- 农业(31917)
- 院(31186)
- 职业(30568)
- 经(29513)
- 基金
- 项目(175670)
- 科学(138975)
- 研究(131216)
- 基金(122280)
- 家(107373)
- 国家(106462)
- 科学基金(91773)
- 社会(79607)
- 社会科(75396)
- 社会科学(75378)
- 省(75259)
- 教育(64839)
- 基金项目(63716)
- 划(62351)
- 自然(59885)
- 自然科(58602)
- 自然科学(58583)
- 自然科学基金(57471)
- 编号(55283)
- 资助(49675)
- 成果(43289)
- 创(41962)
- 课题(41478)
- 重点(41182)
- 发(39521)
- 创新(38276)
- 部(36586)
- 年(34506)
- 科研(33255)
- 项目编号(33176)
共检索到376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剑泉
在“双高计划”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高质量人才的培育,必须紧跟其理念宗旨,在此视角下实事求是地分析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和多重的培养路径,将高职院校的物流人才培育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
双高视域 培养模式 培养路径 物流专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向丽 刘晓欢 陶济东
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走区域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是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合理选择。湖北地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从理念、内容与路径等角度进行系统探索。借鉴湖北省高职院校经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以制度创新为根本,以适应性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规格,以开放性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商爱玲
政法类院校以政治类和法学为特色和优势,旨在向社会输送高级政法人才或法律专门人才。政法类院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技能与社会责任脱节、知识与方法脱节等挑战,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德育形式,加强"中国梦"教育,激发政法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精神,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最终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关键词:
“中国梦” 政法类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俊骥
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交互融合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正扑面而来,它必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基于此,从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和人才素质要求入手,从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手段、机制、师资等方面,整体构建高职教育应对并拥抱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娟
建立高本衔接视域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选择适合自身特征的高职教育理念,认识和制定高本衔接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设立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特点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只有有效构建高本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联合企业共同办学协同育人,才能更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专业核心、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及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和素养,全面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芳 王敏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坚守职业教育时代使命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并从思想、管理、师资和课程等方面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保障。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钮小静 武立栋 盖海红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应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以企业需求为驱动,与人才培养供应链上各个节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能够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培养企业真正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艺林
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多年来十分关注而少有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它涉及面极宽,在与培养目标、培养活动过程、培养途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体制诸方面的关系上,都存在许多不够明确甚至错误的认识。由于实践的脚步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昊 范龙 焦爱萍 孔令惠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能力提升是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来实现的,这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引。针对高职“双创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培养融合度不高以及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提出建立促进认知能力提升的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情境化教学相融相促的科创平台,构建基于实践的“双创”孵化平台和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明宇
当前,地方高校的转型与创新教育备受关注。虽然国家教育部出台相关的文件、政策,但只是总体性的框架,地方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办学思路不够集思广益,办学机制还不够灵活;教学理念难于转变,教学手段、方法还缺乏创新;校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明宇
当前,地方高校的转型与创新教育备受关注。虽然国家教育部出台相关的文件、政策,但只是总体性的框架,地方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办学思路不够集思广益,办学机制还不够灵活;教学理念难于转变,教学手段、方法还缺乏创新;校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耘 刘亢 王颖凌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格局日新月异,对人才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地方高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协同培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选择恰当的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是提高地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地方高职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兴海
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创新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所在。因此,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遵循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和依托企业、立足岗位原则,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要围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育、现实职业需求与未来职业发展等三个方面的关系,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俊娜 王成强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深入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阐释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制定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建平 蒋雍君
文章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传统手工艺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阐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并总结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包括校企合作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就业创新。
关键词:
双元双创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