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7)
- 2023(15784)
- 2022(13561)
- 2021(12860)
- 2020(10837)
- 2019(24496)
- 2018(24423)
- 2017(45811)
- 2016(25148)
- 2015(28661)
- 2014(28315)
- 2013(27070)
- 2012(24591)
- 2011(21893)
- 2010(22136)
- 2009(19884)
- 2008(18923)
- 2007(16726)
- 2006(14377)
- 2005(11954)
- 学科
- 济(90284)
- 经济(90193)
- 管理(74124)
- 业(67945)
- 企(59159)
- 企业(59159)
- 方法(42858)
- 数学(36820)
- 数学方法(36145)
- 中国(25737)
- 农(23747)
- 财(22386)
- 业经(21640)
- 技术(21421)
- 理论(20404)
- 学(19610)
- 地方(19212)
- 农业(15797)
- 教学(15555)
- 制(15541)
- 和(15484)
- 贸(15313)
- 贸易(15301)
- 教育(15153)
- 易(14819)
- 务(14622)
- 环境(14608)
- 财务(14541)
- 财务管理(14521)
- 划(13769)
- 机构
- 学院(339323)
- 大学(333386)
- 管理(133118)
- 济(122883)
- 经济(119886)
- 理学(115731)
- 理学院(114448)
- 管理学(111934)
- 管理学院(111340)
- 研究(106414)
- 中国(77197)
- 京(70954)
- 科学(68099)
- 财(56180)
- 所(52137)
- 江(50087)
- 业大(49400)
- 农(49272)
- 中心(48920)
- 范(48852)
- 师范(48400)
- 研究所(47451)
- 财经(45038)
- 北京(44763)
- 技术(42766)
- 州(41494)
- 经(40970)
- 院(39503)
- 师范大学(38382)
- 农业(38320)
- 基金
- 项目(234396)
- 科学(184589)
- 研究(176604)
- 基金(165420)
- 家(142900)
- 国家(141618)
- 科学基金(122855)
- 社会(106956)
- 社会科(101136)
- 社会科学(101112)
- 省(95898)
- 基金项目(87942)
- 教育(86100)
- 自然(80368)
- 划(79728)
- 自然科(78575)
- 自然科学(78559)
- 自然科学基金(77079)
- 编号(74941)
- 资助(67798)
- 成果(60608)
- 课题(53387)
- 重点(52942)
- 创(52082)
- 部(50589)
- 发(49634)
- 创新(47806)
- 项目编号(46125)
- 大学(44557)
- 科研(44344)
- 期刊
- 济(133085)
- 经济(133085)
- 研究(97460)
- 中国(71626)
- 教育(59666)
- 学报(50599)
- 管理(50598)
- 科学(46431)
- 农(44387)
- 财(42258)
- 大学(38815)
- 技术(36253)
- 学学(35699)
- 农业(31558)
- 融(24661)
- 金融(24661)
- 业经(23456)
- 经济研究(21306)
- 财经(20743)
- 图书(20431)
- 职业(19006)
- 科技(18024)
- 经(17684)
- 业(16822)
- 技术经济(16385)
- 问题(16281)
- 坛(16118)
- 论坛(16118)
- 理论(15224)
- 版(14622)
共检索到491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隋秀梅 高芳 唐敏
在"双高"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新的建设视角基础上,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例,介绍其在健全"双师型"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机制;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培养工程,打造高水平团队;建立校企校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搭建教师发展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
“双高”建设 “双师型”教师 三教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梦卿 陈佩云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开展"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有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协同创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有利于凝练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成果,示范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服务保障"双高计划"项目落地。针对"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目前存在的团队合作基础薄弱、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的现实困境,需要健全体制机制,结合现状建立资格认证标准;深化产教融合,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师资建设;优化团队结构,多措并举选培团队负责人;开展相关培训,增强团队合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
双高计划 “双师型”教师 教学创新团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剑泉
分析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物流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设策略,即合理统筹规划建设方案,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激励机制,优化教师结构等,以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作用,培育新时代的物流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亚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根本所在,能够打通校企合作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适恰性、推动个体与团队共成长。高质量发展对“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出新要求,更加强调团队成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技能和科技服务能力的提升、沟通协作与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数字素养的提升。为解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校级创新团队基础性作用发挥不明显、共同体协同机制不畅、教师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团队建设评价与激励不完善等困境,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建设联动机制、提升教师能力、强化评价激励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玉欢 黄宗伟
教师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快优质师资队伍建设无疑是高职院校寻求自身突破的重要途径,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则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基于协同创新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缺乏清晰的共同目标、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困境。为有效推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治理提升,需重视制定共同目标、完善运行机制、健全保障机制等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丽娜 李娜 魏小红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双高计划"的具体改革发展任务。文章通过基于"四有"好老师视角的高职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在敬业精神、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创新意识等维度的得分偏低;通过分析入选国家"双高计划"相关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方案》的数据发现,高职院校双师数量不足、双师结构不尽合理现象突出;双师队伍的职前培训、入职培养、在职研修体系尚未形成。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实施强德强基筑巢工程——德能双育培养"四有"双师团队、培育培养引进工程——内培外引培育"绝技"双师骨干、兼职领军人才工程——大师名匠领衔"优化"双师结构、教师职业发展工程——教研逐级双促"锻造"双师队伍、评价考核评聘工程——绩效驱动构建"三维"评价体系等五大工程,以此保障"双高计划"建设院校高水平完成"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项目建设任务。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双师队伍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玲
双创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而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力军。但是,目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然存在"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双创意识比较薄弱、培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职业院校应借助双创教育的契机,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构建"双师型"教师培训保障体系;制定激励政策,拓宽"双师型"教师来源渠道;推动校企合作,加强校校合作。
关键词:
创新创业 职业院校 “双师型”教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婧玥 李亚军
文章围绕"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实质性、特殊性、发展性特点,系统构建了"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框架。框架第一层次聚焦高职人才培养基本要求,面向的是全体高职专业教师群体;框架第二层次聚焦"双高"与世界一流建设目标,面向的是专业教师中的高水平双师群体。两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继承发展关系。在构建框架基础上,通过分析706份问卷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框架认同程度较高,框架构建具有一定合理性,为"双师型"教师认定和考核标准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双师型”教师 胜任力框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顾志祥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如何实现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产教融合内涵及"双师型"教师重要性分析,针对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提出拓宽引才途径、深化校企合作、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和完善培养培训体系等措施,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鹏鹏
目前,经济社会正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教育是为社会提供人才的重要渠道,国家出台"双高"建设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对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双高"建设的提出,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通过探索"双高"背景下高职"双师"队伍建设,研究当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状,通过查阅资料提出高职院校建设"双师"队伍的策略,为高职院校建设"双师"队伍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锡泉 郭福春
加强科研创新,发挥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功效是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奋力推进“双高”建设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氛围尚未形成、现有考核激励机制设计尚无法激活广大教师主动参与科研创新的内生动力,部分教师自身层面的科研创新意识不强、科研基础薄弱、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可以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机制优化和教师自我价值实现两方面发力,实现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文章从高职院校科研创新理念的转变、科研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科研服务优化、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打造的外部宏观层面,以及教师自身科研素养培育、科研定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内部微观治理层面提出了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实施建议。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院校 科研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坚
“双高”建设已成为现阶段每一个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职业教育长远目标,各个高职院校都在绩效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上持续发力,其中,绩效管理是一项重点内容。文章就“双高”建设背景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探讨高职院校绩效管理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更好地满足“双高”计划的实施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福明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应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并增强发展内驱力的可靠保障、是助力高职教育彰显中国特色和走向世界的有力推手。目前,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虽已由单一主体管理向多元协商共治转变、由学校集权向院系自主转变、由经验积累向文化自觉转变、由局部改革向集成改革转变,但为了实现“提质增效”,还要进一步确立先进的治理理念,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科学化;构建党委行政“合力”,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正确化;借助先进治理媒介,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智慧化。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治理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晓萍 刘志峰
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当前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梳理和认真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教学团队 问题 建设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楼世洲 岑建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必然选择,包括"双师型"的专业教师与"双师型"的教师团队,前者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个体特征而后者是队伍的团体特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准显著提升,专业化团队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凸显。因为只有高水平、专业化的"双师型"团队才能承担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服务社会的整体功能。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化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构建知识共享的产教融合平台,建立多元化教师引进和专业发展机制,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