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5)
2023(17585)
2022(15159)
2021(14204)
2020(11875)
2019(27521)
2018(26964)
2017(52045)
2016(28188)
2015(31886)
2014(31974)
2013(31154)
2012(28312)
2011(25142)
2010(25241)
2009(22758)
2008(22002)
2007(19451)
2006(16868)
2005(14138)
作者
(79500)
(66280)
(66046)
(62810)
(42059)
(32008)
(30101)
(26145)
(25316)
(23546)
(22703)
(22251)
(21030)
(20913)
(20564)
(20231)
(19693)
(19685)
(18945)
(18918)
(16327)
(16278)
(16082)
(15140)
(14887)
(14735)
(14703)
(14599)
(13456)
(13123)
学科
(115098)
经济(114983)
管理(83875)
(77129)
(64299)
企业(64299)
方法(54754)
数学(48118)
数学方法(47338)
(30478)
中国(29847)
(27695)
地方(26422)
业经(25134)
(23518)
农业(21063)
理论(20321)
技术(19679)
(18838)
环境(18382)
(18140)
(17824)
贸易(17813)
(17562)
财务(17466)
财务管理(17429)
(17254)
企业财务(16469)
(16313)
(14939)
机构
学院(391577)
大学(388541)
管理(157268)
(151021)
经济(147633)
理学(137150)
理学院(135674)
管理学(132865)
管理学院(132168)
研究(126116)
中国(92542)
(82842)
科学(80685)
(68000)
(62199)
(61422)
业大(59185)
中心(58179)
研究所(57026)
(56751)
财经(54879)
(52246)
北京(51807)
师范(51758)
(50065)
农业(47845)
(47040)
(46551)
技术(44901)
经济学(44636)
基金
项目(276222)
科学(217814)
研究(202097)
基金(198533)
(173229)
国家(171818)
科学基金(148501)
社会(125459)
社会科(118857)
社会科学(118824)
(109959)
基金项目(105180)
自然(97969)
自然科(95669)
自然科学(95649)
教育(95278)
自然科学基金(93875)
(92029)
编号(83699)
资助(82277)
成果(65977)
重点(62301)
(60441)
(58951)
课题(57940)
(57877)
创新(53870)
科研(52791)
教育部(51824)
大学(51252)
期刊
(158537)
经济(158537)
研究(108016)
中国(76759)
学报(61082)
管理(57083)
科学(56387)
(54036)
(51886)
教育(50064)
大学(46483)
学学(43356)
技术(39309)
农业(38091)
(27425)
金融(27425)
业经(27081)
财经(25396)
经济研究(25354)
图书(22527)
(21716)
科技(20408)
(20256)
问题(20148)
技术经济(19711)
资源(19668)
统计(19475)
(18205)
(17659)
理论(17385)
共检索到558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志威  刘海明  
选取56所“双高”建设院校,构建突出区域科技资源绩效的指标评价体系,使用DEA-Malmquist模型方法,分析2019—2021年间“双高”建设院校区域科技资源绩效及其变动。研究发现,2019—2020年、2020—2021年56所“双高”建设院校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959和1.006,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区域科技资源绩效差别不大,但东部、西部地区内部院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域科技资源绩效差距。未来应当优化院校内部投入产出结构、强调精准投入,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建立更为注重服务区域的科技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迪  郭化林  
用输出导向权重约束BCC视窗分析模型,测算2015-2018年3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全要素生产效率均值为1.097,2015/2016年、2016/2017年、2017/2018年全要素生产效率均值为1.088、1.116和0.940,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样本高校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呈现"中部塌陷"态势。总体来看,部分高校的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及其对全要素生产效率正向促进的"合力"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可以采取标杆管理、第三方评价等措施,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投入产出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张永贝  宁金辉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创新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结合高校科研创新性的特点,构建高校科研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静态DEA-BCC模型和动态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对京津冀高校2012~2016年的科研创新绩效进行整体以及对比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分析来看,京津冀高校科研创新绩效水平不高,但科研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高校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使用效率等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从对比分析来看,北京高校科研创新绩效水平最高,天津次之,河北较低,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创新绩效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彭佑元  陶凯莉  张克勇  
要:文章使用DEA方法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13家林业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经营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每年都将近有一半的上市公司非DEA有效,上市公司整体绩效一般;从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来看,三年来各公司TFP的均值达到1.076,说明各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较为合理,经营效率在不断上升。但是林业行业依然存在忽视规模经济,技术水平不佳等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彭佑元  陶凯莉  张克勇  
要:文章使用DEA方法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13家林业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经营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每年都将近有一半的上市公司非DEA有效,上市公司整体绩效一般;从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来看,三年来各公司TFP的均值达到1.076,说明各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较为合理,经营效率在不断上升。但是林业行业依然存在忽视规模经济,技术水平不佳等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海霞  郭佳夕  
本文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兵团13家A股上市公司从静态和动态角度进行绩效分析。结果表明,兵团上市公司绩效水平普遍偏低;DEA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13家A股上市公司中只有3家处于有效前沿面上;利用MAlMquist指数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兵团上市公司需要在加强企业管理技术、提升企业规模效应方面作出努力。最后在对分析结果综合整理的基础上,为兵团上市公司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欧阳金琼  
针对新疆劳动力市场区域分割现象以及政府劳动力政策出现偏差等问题,利用DEA-Malmquist模型研究了新疆劳动力资源的区域配置效率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由于暴力袭击事件等非市场因素制约了劳动力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新疆近年来劳动力的区域配置效率出现了明显下降。从而提出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打破兵团与地方之间的制度壁垒、疏通少数民族劳动力与汉族劳动力之间的互通渠道、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调整新疆援建策略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跃  
采用1995—2015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测度和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1995—2015年间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差异,四川等地区的能源效率位于前沿面上,而青海等地区能源效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表明各地区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优化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跃  
采用1995—2015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测度和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1995—2015年间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差异,四川等地区的能源效率位于前沿面上,而青海等地区能源效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表明各地区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优化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兆峰  杨显  
以我国中部地区的晋中、江淮、环鄱阳湖、中原、武汉和长株潭六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5年旅游面板数据,采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测算这六大城市群的旅游产业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 2005—2015年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年均技术效率为0. 712,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且总体呈波动下降状态。(2)中部城市群的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以13. 8%的速度增长,且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技术进步并没有引起技术效率的显著提高,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3)通过空间聚类分析发现,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在空间上均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域分布特征,且纯技术效率是影响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同时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规模效率普遍较高。(4)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的分解可以看出,晋中、中原、武汉、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低下是造成中部城市群技术效率总体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看,中部城市群中旅游发展落后地区存在后发优势,它们能高效模仿先进地区技术,完成自身发展,但中部城市群中旅游发展相对先进的区域旅游发展速度则较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泽民  刘杰  莫秋云  周子祺  
根据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构建多输入、多输出的DEA-FCA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模型对5个团队的科技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价科技创新团队绩效,可为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决策借鉴和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伟  沙蓉  张永超  田世海  
知识密集型产业专利创新绩效水平,影响着知识密集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从全国整体、29个省级区域、八大综合经济区三个层面对知识密集型产业2005-2010年的专利时序数据进行专利创新效率实证分析,更深层次分析知识密集型产业不同时期专利创新效率的变化,通过指数分解剖析我国知识密集型产业专利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变化率和资源变化率,确定影响我国知识密集型产业专利创新主要因素,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玲  周玉玺  
[目的]提高粮食用水效率是降低农业用水规模、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测度中国31个省(市区)的粮食用水效率,揭示了其时间演变规律与空间分异特征。[方法]以中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5年、2010年与2015年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和评价,揭示各省(市区)粮食生产水资源投入松弛量,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差异特征;其次,采用各省(市区) 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水资源全要素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中国大多数省(市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随着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影响用水效率的关键因素;多数省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近50%的省份粮食生产用水存在冗余,应适当减少粮食生产用水量;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地理空间分布有关,与区域水资源丰沛程度负相关。[结论]国家应加大对粮食灌溉设施的技术投资,因地制宜优化粮食生产空间格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尤佳   邵健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DEA-Malmquist区域经济增长数字流通贡献率指数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中引入动态权重模型,使得权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基于该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流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研究中通过计算数字流通贡献率指数(D),对山东、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数字流通贡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流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数字流通的高效运作加速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了经济发展。本文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区域经济增长与数字流通方面研究的理论模型,并且得出的实证结论对政府决策和企业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钟琪   翟丹妮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物流低碳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多维度来衡量物流低碳经营方式,将物流业引向低碳发展的道路,对我国的经济低碳化发展有重要意义。以2016-2021年我国30个省级地区(含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物流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考虑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固定和的情况下,通过构建均衡有效前沿面对2016-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物流低碳效率进行了静态分析,使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30个省的MPI指数,结果表明:从全国整体角度来看,六年间我国整体的物流低碳效率较高且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省份间的碳排放效率有明显的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从地区角度来看,中部地区效率最高,中东部地区效率明显高于西部和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效率最低,双方差距较大。基于物流业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结果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