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7)
- 2023(13008)
- 2022(11307)
- 2021(10761)
- 2020(8891)
- 2019(20353)
- 2018(20404)
- 2017(38466)
- 2016(21096)
- 2015(24002)
- 2014(23720)
- 2013(23092)
- 2012(20953)
- 2011(18742)
- 2010(18655)
- 2009(16946)
- 2008(16071)
- 2007(14128)
- 2006(12219)
- 2005(10140)
- 学科
- 济(76446)
- 经济(76361)
- 管理(60444)
- 业(53228)
- 企(45043)
- 企业(45043)
- 方法(34303)
- 数学(29168)
- 数学方法(28750)
- 农(21307)
- 中国(21240)
- 财(18509)
- 业经(18055)
- 地方(17610)
- 学(17564)
- 理论(16301)
- 和(14265)
- 农业(14189)
- 环境(13702)
- 贸(13241)
- 贸易(13232)
- 制(12868)
- 易(12811)
- 教育(12644)
- 技术(12408)
- 务(12091)
- 财务(12016)
- 财务管理(11999)
- 划(11409)
- 企业财务(11324)
- 机构
- 学院(286738)
- 大学(284313)
- 管理(113752)
- 济(103034)
- 经济(100414)
- 理学(98553)
- 理学院(97455)
- 管理学(95610)
- 管理学院(95100)
- 研究(92611)
- 中国(66734)
- 京(61139)
- 科学(60267)
- 财(46635)
- 所(46067)
- 农(44222)
- 业大(43110)
- 研究所(42226)
- 中心(42089)
- 江(41783)
- 范(41535)
- 师范(41169)
- 北京(38527)
- 财经(37618)
- 州(34841)
- 农业(34538)
- 院(34309)
- 技术(34221)
- 经(34158)
- 师范大学(33013)
- 基金
- 项目(200885)
- 科学(156458)
- 研究(150401)
- 基金(141480)
- 家(122672)
- 国家(121594)
- 科学基金(104561)
- 社会(90300)
- 社会科(85276)
- 社会科学(85253)
- 省(80759)
- 基金项目(75979)
- 教育(71074)
- 自然(68761)
- 划(67398)
- 自然科(67028)
- 自然科学(67012)
- 自然科学基金(65763)
- 编号(64712)
- 资助(57650)
- 成果(51921)
- 重点(44992)
- 课题(44689)
- 部(43181)
- 发(42847)
- 创(41752)
- 项目编号(39485)
- 创新(38748)
- 科研(38069)
- 大学(37580)
- 期刊
- 济(113891)
- 经济(113891)
- 研究(81413)
- 中国(56722)
- 学报(44992)
- 教育(44290)
- 管理(40701)
- 科学(40665)
- 农(40176)
- 财(34396)
- 大学(33363)
- 学学(30607)
- 农业(28655)
- 技术(27851)
- 业经(20733)
- 图书(20104)
- 融(19997)
- 金融(19997)
- 经济研究(17447)
- 财经(16875)
- 业(14502)
- 资源(14394)
- 问题(14348)
- 经(14296)
- 科技(14264)
- 理论(13787)
- 书馆(13616)
- 图书馆(13616)
- 职业(13315)
- 实践(12956)
共检索到412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郎富平 袁子薇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问题。对此,应按照统筹设计、分步建设,行业导向、分层建设,兼容并蓄、整合建设的思路,从课程标准的制(修)订工程、课程资源的制作(更新)工程、课程平台的选择与整合工程、课程类型的设计与制作工程、课程产品的应用与推广工程、课程建设的质量与诊断工程六个方面着手,同时创新课程建设的体制机制、出台保障政策,以期满足"双高"建设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
“双高”建设 专业群 课程资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春红
通过对比分析教育部公示的16个旅游大类专业群建设《申报书》及《建设方案》,提炼出旅游大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内涵及要求;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群建设为例,提出专业群建设创新思路,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教学资源创新、教材与教法改革、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技术技能平台建设、社会服务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等方面的举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伟只
专业群建设是体现高职院校发展内涵的重要指标与特色项目,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开展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和满足就业的高质量需求,也是实现高水平高职学校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仍然面临着建设标准、评价体系缺失等困境。建议以标杆院校为参考转型升级专业标准,建立面向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专业布局,通过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塑造利他共生的专业生态来推动特色专业群建设。
关键词:
“双高计划” 专业群 高职院校 建设标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梦卿 邢晓
专业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加强专业建设是"双高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高职院校适应行业企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需把握"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建设的时代要求,通过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及教学体系、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完善专业建设体制机制等措施加强专业建设,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高水平、内涵式、特色化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清源
经济转型、区域产业升级、复合型人才培养对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群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财经专业群结构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低、专业群产教融合育人成效不明显。据此提出推动形成“五新引领、三元融合”的高职院校智慧财经专业群建设模式“。五新引领”指以新产业引领,明确财经专业群定位;以新职业引领,创新课程建设,全方位对接区域产业人才需求;以新技术引领,跨界组合,构建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以新业态引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新标准引领,建设智慧、多元的评价体系“。三元融合”指推行课证融合、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拓宽国际视野。
关键词:
“双高计划” 智慧财经专业群 高职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 李兰 唐春妮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同时,职业教育也迎来了需求升级、期待提高、环境变化、对接错位等现实挑战。在"双高"背景下,高职设计类专业需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对接数字创意产业链,探索"双高"设计类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以"三能"师资为目标,打造教学团队;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通过思政课和设计+技艺+创新创业的课程建设,培养德技并修的人才。
关键词:
设计类专业群 数字创意产业链 德技并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孔定新 吴丽华 薛丛华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所在。作为支撑国家海洋战略的航海类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群建设是航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服务国家海洋战略、聚焦智能航海科技、创设航海英语情境,培养有品德、有技术、国际化的航海人才为特色定位建设航海类专业群,应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推进"双主体"协同育人;打造高水平专业师资,引领服务航运产业高端;对标国际航海职教,彰显航海国际化特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剑泉
分析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物流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设策略,即合理统筹规划建设方案,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激励机制,优化教师结构等,以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作用,培育新时代的物流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淑雯 陈凯
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实践中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群理念为指导,形成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思路,并从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研究、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对策,切实发挥公共基础课程在专业群课程体系中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专业群 公共基础课程 中职学校 课程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坚
“双高”建设已成为现阶段每一个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职业教育长远目标,各个高职院校都在绩效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上持续发力,其中,绩效管理是一项重点内容。文章就“双高”建设背景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探讨高职院校绩效管理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更好地满足“双高”计划的实施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福明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应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并增强发展内驱力的可靠保障、是助力高职教育彰显中国特色和走向世界的有力推手。目前,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虽已由单一主体管理向多元协商共治转变、由学校集权向院系自主转变、由经验积累向文化自觉转变、由局部改革向集成改革转变,但为了实现“提质增效”,还要进一步确立先进的治理理念,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科学化;构建党委行政“合力”,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正确化;借助先进治理媒介,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智慧化。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凌芳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涵。本文针对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入门课程《工业机器人概论》为例,提出了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协同建设框架,通过对该课程学习领域、任务目标、教学资源内容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对职业院校加强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琪花
混合式教学在当前突出强调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不仅符合现阶段大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还能够满足我国社会人才市场的人力资源培养需求。相较于传统的大学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的讲述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更侧重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效果方面也有了质的飞跃。双高背景下,亟需《个人理财》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文章就现阶段高职院校中的《个人理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做出了综合阐明。
关键词:
“双高” 混合式教学 高职院校 个人理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静
推进课程、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的切入点,课程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在大多数人看来简单且忽视对学生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形成起着基础和关键性作用,一流课程建设就应优先抓专业基础课程。要从"教"与"学"两个维度,"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主要从"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学风、教学方法与手段"五个关键因素着手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隋秀梅 高芳 唐敏
在"双高"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新的建设视角基础上,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例,介绍其在健全"双师型"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机制;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培养工程,打造高水平团队;建立校企校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搭建教师发展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
“双高”建设 “双师型”教师 三教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