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7)
- 2023(12448)
- 2022(10561)
- 2021(9565)
- 2020(8053)
- 2019(18622)
- 2018(18501)
- 2017(35060)
- 2016(19005)
- 2015(21693)
- 2014(22075)
- 2013(22098)
- 2012(21059)
- 2011(19248)
- 2010(19737)
- 2009(18090)
- 2008(18316)
- 2007(16938)
- 2006(14948)
- 2005(13543)
- 学科
- 济(86795)
- 经济(86719)
- 管理(54946)
- 业(52575)
- 企(41401)
- 企业(41401)
- 方法(33559)
- 数学(29147)
- 数学方法(28886)
- 中国(26534)
- 农(25158)
- 地方(25066)
- 财(20117)
- 业经(19889)
- 制(17986)
- 农业(16992)
- 银(16731)
- 银行(16702)
- 学(16372)
- 融(16102)
- 金融(16100)
- 行(16099)
- 贸(15450)
- 贸易(15437)
- 易(14882)
- 环境(13679)
- 和(13357)
- 技术(13325)
- 地方经济(13261)
- 发(13095)
- 机构
- 学院(276727)
- 大学(275028)
- 济(113379)
- 经济(110746)
- 管理(103578)
- 研究(98937)
- 理学(87370)
- 理学院(86305)
- 管理学(84750)
- 管理学院(84212)
- 中国(77550)
- 科学(60937)
- 京(60213)
- 财(53528)
- 所(51623)
- 农(50481)
- 中心(46524)
- 研究所(46361)
- 江(44983)
- 业大(41576)
- 财经(40884)
- 农业(39534)
- 北京(38704)
- 范(38011)
- 师范(37610)
- 经(36833)
- 州(36132)
- 院(35795)
- 经济学(33860)
- 省(32453)
- 基金
- 项目(176983)
- 科学(137814)
- 研究(130981)
- 基金(124426)
- 家(108478)
- 国家(107508)
- 科学基金(90919)
- 社会(81083)
- 社会科(76715)
- 社会科学(76692)
- 省(71974)
- 基金项目(65735)
- 教育(60399)
- 划(60067)
- 自然(57626)
- 自然科(56233)
- 自然科学(56218)
- 自然科学基金(55171)
- 编号(54443)
- 资助(51008)
- 成果(44956)
- 发(43538)
- 重点(40527)
- 课题(39407)
- 部(38633)
- 创(36943)
- 发展(34860)
- 创新(34541)
- 展(34256)
- 科研(33968)
- 期刊
- 济(134043)
- 经济(134043)
- 研究(83728)
- 中国(65096)
- 农(47046)
- 学报(42982)
- 财(42079)
- 科学(39466)
- 管理(38574)
- 教育(34552)
- 大学(32245)
- 农业(32045)
- 融(30449)
- 金融(30449)
- 学学(29925)
- 技术(26329)
- 业经(23449)
- 经济研究(21005)
- 财经(19833)
- 问题(17563)
- 业(17549)
- 经(16996)
- 图书(15172)
- 技术经济(14567)
- 统计(13611)
- 贸(13500)
- 商业(13423)
- 科技(13039)
- 版(12975)
- 理论(12943)
共检索到437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宇 苏兆斌
“双高”建设绩效评估与监测协同发展是保障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手段,相关机理分析对于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指导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通过协同效应、役使原理、自组织原理,对“双高”建设绩效评估与监测多元协同发展运行机制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双高”建设绩效评估与监测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信息传导机制、组织协调机制、保障机制。通过多元视角探究,建议“双高”建设绩效评估与监测应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根据协同理论系统内部“序参量”,加强利益相关方协同评估监督,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协同发展的常态化运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伶 范国睿
在从关注过程的传统管理到关注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公共管理的转型过程中,政策监测与评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政策绩效的有效工具。我国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权力既有垂直结构中的行政部门、立法部门、政党监测与评估,又有来自水平结构中的社会组织、公众、大众传媒和舆论的监测与评估。在这两种权力来源与向度中,各主体呈现出各自的利弊,因此需要对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主体进行顶层设计。
关键词:
教育政策监测 教育政策评估 主体 权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怡 周凌云 耿纯
从三次产业发展的程度来看,京津冀分处于不同阶段,各地同一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之间也存在"断层"现象。本文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从产业增加值、法人企业数目、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三个维度计算了2010和2015年京津冀三地分行业的区位熵值,多角度跨时期地反映了京津冀三地产业内部的具体结构及其变动情况。考虑到城市和行业内部的结构差异,本文对灰色关联度指标进行修正,以企业法人数目计算出的区位熵为基础,计算2015年京津冀13个城市和11个行业各自的灰色关联度,对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和各行业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结构 区位熵 灰色关联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灵康
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条明确,审计工作报告应当报告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决算草案以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及其绩效的审计情况。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二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促进审计和预算绩效管理衔接贯通、协同发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本文从分析审计和预算绩效管理的关系入手,对标法律制度和政策要求,立足我国发展实际,提出二者协同发展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
审计 预算 绩效 协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振红 李炎
针对产学研协同发展与技术创新绩效非线性关联特征,运用2009—2017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构建产学研协同发展驱动技术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动态门槛模型,研究产学研协同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动态门槛效应和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当以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门槛变量时,产学研协同发展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存在双门槛效应;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水平的提升,产学研协同发展对于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由负转正,且作用效果逐渐增强,进而可以划分低知识产权保护区间(IPP≤-0.58)、中度知识产权保护区间(-0.580.50)三种类型;我国各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东部地区多为高知识产权保护区,中西部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低。因此,应加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增强东中西部地区间交流,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强 张佳磊
随着京津冀协同不断向纵深推进,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效应受到广泛关注,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科技创新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效提升了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水平。京津冀三地政策效应具有差异性,其中北京政策效应最为显著,河北呈现明显的政策时滞,这种差异则可能与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水平和创新分工有关。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 合成控制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满银 全荣
文章围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题,提出了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构建了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估模型,且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估。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协同 主成分分析 熵值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德洲 公昆
地市级政府负有对区域内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的职责。本文通过明确地方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原则,基于系统协同发展的思想,构建了地方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型,并对协同发展机理进行分析和说明。最后,结合山东省的职业教育发展具体情况,提出了省、市、区县各级政府应实施分级分权管理和有限统筹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江朋 邱添 张璞
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要素和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29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并分为东北、东南、西北、中部和南部5个区域,建立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同度模型计算区域复合系统的有序度和协同度,结果显示:东南协同状况最好,其次是中部和南部,东北和西北呈非协同状态,发展水平最低。进而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引入空间因素探究各因素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支持、资本市场回报、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和高新市场竞争力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有正反馈效应,而开放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区域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协同度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琴 刘戒骄
本文从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融合理论依据层面,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机制以及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的融合机制进行分析,以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算2009—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三链”的协同度。实证结果显示,集成电路产业“三链”融合度较低,直到2018年才呈正向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产业链和创新链有序度波动的影响。从“三链”子系统序参量的变化趋势看,专有权转让合同数、销售利率、芯片半导体行业获融资额、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数量、技术融合指标对“三链”融合度具有较大影响。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与集成电路产业“三链”融合相适应的科技财政体制;建立集成电路产业全产业链的创新减税和抵扣政策;形成与集成电路产业匹配的科技金融体系,促进资金链全覆盖;建立多层次人才体系,提升创新链整体能力;加强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突破的统筹协调机构建设,构建完善的国内市场支持体系,着力提升“三链”融合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玉梅
将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成长作为一个并行、互嵌的过程,以技术创新为载体,分析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知识创新以及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模型,揭示出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成长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规律。不仅为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而且为制定有效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爽
在当前“双循环”格局下,如何促进地域经济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基于区域经济理论和商贸流通业理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黄河流域各省(区)进行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各省(区)的 GDP总量、人均 GDP、第三产业占比和商贸流通企业数量都对地域经济具有正向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地域经济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因素,并以黄河流域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对内在机理效应的探索,揭示地域经济和商贸流通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键因素,以期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萱 武芯苇 杜晨溦 李佑发
心理健康监测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识别和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美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起步早、发展快,1960年至今的六十年间,已历经前监测阶段、风险行为监测阶段、综合心理健康监测阶段和心理-神经科学整合阶段四个阶段,涵盖十一个监测项目,发展出较为全面的监测框架。监测框架中所含指标丰富,可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心理健康部分包括精神障碍、情绪行为问题以及积极心理三部分下属的六十余种指标;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部分包含个体、家庭和社会层级下的五十余种风险和保护因子。同时,监测工具高度成熟化、监测系统高度科技化。美国在该领域的丰富经验对我国及时改进框架设计,加强监测指标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监测工具的开发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监测 儿童青少年 美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天祥 刘迪 黄琳雅 杨希特
文章分析高铁对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指出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产生市场一体化效应、城市竞合效应和城市群空间效应,导致城市体系多中心化、产业结构相关多样化、创新网络结构有序化,催生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进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基于高铁建设背景,利用2005—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湖南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ESDA分析其演变特征,使用DID模型验证高铁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高铁时代湖南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水平呈增长趋势;(2)城市协同发展水平空间结构优化,协同水平最高的是长沙,京港澳高铁沿线的长株潭、岳阳、衡阳和郴州协同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大湘西地区,整体呈现由东至西梯度递减态势;(3)高铁对湖南区域协同发展具有正向影响;(4)高铁通过城市体系、产业结构、创新网络、旅游业发展以及环境协同治理等间接影响区域协同发展水平。
关键词:
高铁时代 协同机理 空间溢出 耦合协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甬军 丛子薇
基于相对价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反映商品市场及要素市场的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协同发展测度体系,研究京津冀市场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及现状。利用2001—2013年11大类商品价格指数和3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现:总体来看,京津冀市场一体化程度在调整中不断提升;京津冀商品市场一体化取得显著成效,长期稳定在较高水平;京津冀要素市场一体化程度低且波动幅度大,是京津冀市场一体化的难点。最后,对今后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出建议及发展预测。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市场一体化 相对价格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