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
2023(1701)
2022(1597)
2021(1362)
2020(1293)
2019(2956)
2018(3011)
2017(5709)
2016(3217)
2015(3560)
2014(3757)
2013(3802)
2012(3430)
2011(2971)
2010(2994)
2009(2841)
2008(3024)
2007(2624)
2006(2226)
2005(1886)
作者
(9309)
(7766)
(7739)
(7372)
(4948)
(3789)
(3561)
(3069)
(2931)
(2892)
(2615)
(2588)
(2500)
(2461)
(2457)
(2381)
(2288)
(2273)
(2176)
(2139)
(1987)
(1949)
(1908)
(1785)
(1771)
(1753)
(1698)
(1694)
(1581)
(1545)
学科
管理(14512)
(14162)
经济(14150)
(13047)
(12751)
企业(12751)
方法(7767)
(6976)
数学(6888)
数学方法(6820)
(5732)
财务(5721)
财务管理(5710)
企业财务(5471)
(3423)
中国(2853)
(2587)
(2570)
银行(2563)
(2514)
业经(2449)
(2320)
(2234)
(2174)
贸易(2172)
(2157)
理论(2083)
(2076)
(2068)
金融(2068)
机构
大学(45431)
学院(45152)
管理(18000)
(17405)
经济(16986)
理学(15747)
理学院(15562)
管理学(15201)
管理学院(15142)
研究(13926)
中国(12019)
(9866)
(9646)
科学(8513)
财经(7723)
(7337)
(6997)
(6890)
业大(6685)
(6662)
中心(6613)
研究所(6544)
北京(6108)
财经大学(5878)
商学(5624)
商学院(5579)
农业(5500)
(5452)
(5036)
经济学(5009)
基金
项目(29183)
科学(23270)
基金(21940)
研究(19750)
(19353)
国家(19185)
科学基金(16705)
社会(12660)
社会科(12010)
社会科学(12008)
自然(11975)
基金项目(11892)
自然科(11734)
自然科学(11730)
自然科学基金(11524)
(11248)
教育(9876)
(9565)
资助(9479)
编号(7374)
(6827)
重点(6608)
成果(6136)
(5961)
教育部(5943)
科研(5887)
人文(5669)
大学(5517)
创新(5508)
计划(5435)
期刊
(18580)
经济(18580)
研究(12346)
(9633)
中国(8826)
管理(7541)
学报(7427)
科学(6776)
大学(5672)
(5499)
学学(5474)
(5119)
金融(5119)
财经(3955)
技术(3904)
农业(3606)
财会(3422)
教育(3341)
(3335)
会计(3289)
经济研究(3171)
业经(2598)
通讯(2394)
会通(2385)
(2338)
商业(2333)
统计(2313)
(2244)
问题(2231)
理论(2188)
共检索到67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边东海  王健  
当前,经常账户和资本帐户"双顺差",以及国际储备和国内净储蓄"双储蓄"已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对"双顺差"与"双储蓄"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影响我国"双顺差"与"双储蓄"增长的因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少强  焦武  
本文通过对1985—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及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中国长期存在的储蓄持续大于投资是中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而失衡的根本原因。这实际上是在国际分工深化,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针对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经济产生的负向冲击,本文提出了多项应对策略及可行的政策搭配方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持续性储蓄率差异是指两国间的储蓄率水平在较长的时期内都保持较大的差额,其国内存在着方向不同的投资—储蓄缺口。与偶然性储蓄率差异的影响效果不同,持续性储蓄率差异并不仅仅会带来国内的资产泡沫,而且会在两国间形成规模巨大的资本流动。笔者通过对中美间资本流动状况的分析,研究持续性储蓄率差异对中美资本流动的影响效果与趋势,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中美间资本流动调控的整体思路与方案,为我国正确处理国际资本流动,建立国际资本风险调控的政策体系等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强  
一、储蓄与投资的质的关系储蓄和投资的质的关系主要是说明谁决定谁即是储蓄决定投资还是投资决定储蓄?这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不同的思想。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储蓄代表货币资本的供给,而投资则代表对货币资本的需求,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函数。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它随利率的升降而升降,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荔阳  石少龙  
试论储蓄与消费的关系刘荔阳,石少龙(长沙市工商银行南门口支行,湖南省粮食局,长沙,410002)一、从分项消费看城镇储蓄与城镇消费的关系近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储蓄占全国城乡储蓄的比例一直是逐年增加的,1984年,我国城镇储蓄为776.6亿元,占全国城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健  
本文在剖析双顺差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减少双顺差和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双顺差是我国长期执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形式多样的鼓励出口和引资的税费优惠政策导致双顺差;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国际流动性同国内流动性结合扩大了双顺差,地方政府追求GDP,对双顺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减少双顺差。需要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转向立足内需、优化外需的经济发展新战略。实行新的经济发展新战略,需要协调宏观调控政策,包括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协调、调整投资和进出口、促进消费、实施平衡的财政政策和取消出口及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双向浮动的汇率政策、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超  周晔  
文章从一个多期人口代际交叠模型入手,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和抚养比例的影响,同时还运用中国数据对人口抚养比与储蓄率、相对生产率差异与经常项目差额进行协整与因果检验。文章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并非不可持续,特定时期内放开该政策已经无法应对社会抚养高峰,而保持该政策则会获得一个较低人口总量的均衡人口结构。经常项目差额实际上只是储蓄的跨时空转移。人口年龄结构决定储蓄率,决定储蓄的跨时间转移,国家相对生产率差异决定储蓄的跨空间转移。空间上的这种转移并不改变一国国民的总福利;时间上的转移也不改变代与代之间的总福利。因此,不考虑人口结构、提高即期消费率刺激经济的做法值得商榷,过分关注短期经常项目差额并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健  
我国政府长期重视居民储蓄和国际收支双顺差,即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入世后,我国的居民储蓄和双顺差随着出口增长和国际资本流入加速而增加,两者的双刃剑作用日益显现,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由量变到质变。在高额储蓄和双顺差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而需要剖析两者的利弊,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和经济政策取向。本文首先分析高额储蓄和双顺差之益处,然后剖析两者之弊,最后提出经济发展新战略和国际经济政策新取向,化弊为利,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桂军  Ronald Schramm  
储蓄大于投资是导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关键原因。本文首先基于国民收入核算账户给出了我国储蓄与投资的分析框架,然后利用1995—2005年的数据,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具体考察了我国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小文  
在当前美联储加息周期冲击下,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和汇率波动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亟需加强政策监管。文章构建一个包含跨境资本流动审慎监管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系统研究美联储加息造成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并深入分析跨境资本流动的“双支柱”政策应对效果。结果显示:第一,美联储加息产生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导致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加剧,造成经济下行。第二,面对美联储加息,小幅跟进式加息能缓解产出波动,但不能缓解汇率、跨境资本和资产价格等波动,而大幅加息对经济和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都较大;“双支柱”政策相比加息政策有明显优势,既能抑制跨境资本流出,又能降低经济波动与金融风险。第三,社会福利损失分析表明,最优的双支柱政策组合是货币政策钉住产出、通胀和汇率波动,宏观审慎政策钉住跨境资本波动;随着宏观审慎政策力度增大,社会福利损失逐渐减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永平  祝接金  
本文对投资与储蓄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后认为 :在开放的经济系统中 ,长期内储蓄与投资没有因果关系 ,如果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 ,应表现为投资增长是储蓄增加的原因。以我国东部地区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结论基本一致。因此 ,要充分利用内源融资 ,减少系统内的储蓄流失并提高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 ,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必须首先提高投资效益和效率 ,扩大投资需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志凌  
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金形成问题,而研究资金形成理论的关键是怎样正确认识储蓄与投资的关系。本文从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角度,提出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条件决定论;指出了储蓄与投资的非均衡必然伴生着通货膨胀现象和外资流动现象;为提高一国经济发展的资金形成的数量水平与质量标准,必须制定正确贷币政策与外资利用政策,否则将会出现储蓄与投资缺口的贷币超经济发行拉大效应和外资撑大效应;解决一国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根本出路只能在于提高国内储蓄率,疏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通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媛  
当前应引导储蓄分流,控制储蓄存款的增长中国人民大学财金系孙媛首先,我们必须对储蓄分流与储蓄出笼进行区分。储蓄分流指的是随着多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引起居民储蓄存款增量的减少;而储蓄出笼则是指居民储蓄存款总量的净减少,两者的含义截然不同。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鹤  严于龙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经历了三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