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44)
- 2023(17288)
- 2022(14962)
- 2021(13841)
- 2020(11577)
- 2019(26340)
- 2018(26051)
- 2017(49176)
- 2016(26272)
- 2015(29265)
- 2014(28796)
- 2013(28277)
- 2012(25399)
- 2011(22807)
- 2010(23114)
- 2009(21764)
- 2008(20517)
- 2007(18111)
- 2006(15991)
- 2005(14281)
- 学科
- 济(101054)
- 经济(100911)
- 管理(80117)
- 业(77860)
- 企(65351)
- 企业(65351)
- 方法(42999)
- 数学(36651)
- 数学方法(36207)
- 中国(31825)
- 财(29940)
- 农(29495)
- 融(28495)
- 金融(28491)
- 银(27300)
- 银行(27258)
- 行(26222)
- 业经(25886)
- 制(25753)
- 地方(22914)
- 学(20235)
- 农业(19846)
- 务(19386)
- 财务(19304)
- 财务管理(19268)
- 企业财务(18310)
- 贸(18189)
- 贸易(18173)
- 理论(18170)
- 易(17667)
- 机构
- 学院(363859)
- 大学(362943)
- 济(145417)
- 管理(143240)
- 经济(142163)
- 理学(123530)
- 理学院(122209)
- 管理学(120131)
- 管理学院(119465)
- 研究(119370)
- 中国(94280)
- 京(76542)
- 科学(71908)
- 财(70228)
- 所(58586)
- 中心(55753)
- 农(55491)
- 财经(55375)
- 江(53351)
- 研究所(53009)
- 业大(52061)
- 经(50130)
- 北京(48148)
- 范(47092)
- 师范(46668)
- 经济学(44193)
- 州(43835)
- 院(43525)
- 农业(43109)
- 财经大学(41201)
- 基金
- 项目(247283)
- 科学(194824)
- 研究(184777)
- 基金(178560)
- 家(153975)
- 国家(152670)
- 科学基金(132024)
- 社会(116806)
- 社会科(110773)
- 社会科学(110747)
- 省(97837)
- 基金项目(94375)
- 教育(84419)
- 自然(83959)
- 自然科(81954)
- 自然科学(81936)
- 划(80958)
- 自然科学基金(80433)
- 编号(76138)
- 资助(72808)
- 成果(61835)
- 重点(55218)
- 部(53931)
- 发(53347)
- 课题(52488)
- 创(52323)
- 创新(48810)
- 制(48400)
- 国家社会(47880)
- 项目编号(47593)
- 期刊
- 济(161650)
- 经济(161650)
- 研究(109095)
- 中国(72182)
- 财(54508)
- 学报(54184)
- 管理(53675)
- 农(51514)
- 科学(50342)
- 融(43796)
- 金融(43796)
- 大学(41769)
- 教育(41311)
- 学学(39356)
- 农业(34806)
- 技术(31537)
- 业经(27656)
- 财经(26955)
- 经济研究(25782)
- 经(23080)
- 问题(20425)
- 理论(18132)
- 图书(17640)
- 科技(17426)
- 业(17334)
- 技术经济(16748)
- 现代(16662)
- 实践(16546)
- 践(16546)
- 版(16474)
共检索到540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栾添 孙旭 丁宝寅
后脱贫时代产业扶贫面临两难选择、靶向失准、机制供给不足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区块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等理论,剖析影响产业扶贫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科学分配产业组织扶贫利润,预防“假扶贫”问题产生;通过双链融合有效促进产业链延伸,可以提升对贫困户“扶志、扶智”的双重效应。另外,财富的积累可增强贫困户对生产投资的信心,推动产业链向前延伸;通过政府、产业组织、市场和社会协同构建治理贫困机制,优化农业产业“大扶贫”“科学扶贫”大格局,可激发农业生产活力,高效配置农业资源,打造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产业链扶贫模式,促进要素合理流动,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
产业扶贫 后脱贫时代 区块链 供应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莉 李海月
深度贫困县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必须深入分析并结合深度贫困县在金融扶贫顶层设计和金融扶贫发展经济性等方面的特殊性,才能切实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扶贫攻坚制度保障,激发乡村脱贫内生动力等措施,构建农村脱贫长效机制,才能切实将扶贫攻坚工作引向深入。
关键词:
深度贫困 金融 特殊性 脱贫 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金政 李书奎
扶贫资产管理作为“有效衔接”长效机制的重要纽带之一,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扶贫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实现了扶贫资产的平台化管理,扶贫资产管理也在部分地区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两大战略有效衔接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扶贫资产管理的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贫资产管理助力脱贫质量巩固与拓展的长效机制仍有待持续贯彻。为此,需要从目标管理机制、运营执行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和反馈提升机制等方面构建扶贫资产管理良性运行自我循环体系,并在管理制度体系优化、目标动态调整制度实施、运营过程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制度落实、扶贫资产大数据管理体系构建、绩效评价开展、问题整改与目标导向理念融合七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关键词:
扶贫资产管理 脱贫攻坚成果 长效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路凯凯 米文杰 熊沛瑶 郭文杰 郭姗姗
本文围绕精准扶贫下的科技扶贫展开,前期调研先后深入科技部定点帮扶县陕西省佳县、国家级贫困县合阳县和镇巴县,探究近年来国家科技扶贫政策具体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根据入户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分析致贫原因、当前现状和未来对策,探索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据此助推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
科技扶贫 长效机制 公共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德全
脱贫攻坚是缩小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各地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不过,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三年脱贫攻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需要在现有扶贫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扶贫长效机制建设,为扶贫法规的出台创造条件、积累经验。
关键词:
脱贫攻坚 长效机制 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秉文
在全面取得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时刻,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了《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重要讲话对2020年脱贫攻坚全面收官提出了总体要求,为"后2020"时期建立一个"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作出战略部署。深刻总结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的伟大成就,归纳梳理基层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后2020"时期建立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应着力4个方面:对脱贫攻坚政策和驻村工作队应设立过渡期,不应"断崖式"退出;扶贫的目标群体应精准识别和精准定位,聚焦在两个群体;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际惯例应成为扶贫长效机制的基础性制度;整合社会保障碎片化,集中资源,确保扶贫政策在公共财政的制度化轨道上运行。2020年是实现全民小康之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应考虑制订"后2020"扶贫长效机制。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两不愁三保障” 脱贫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玉海
进入21世纪以来,贫困问题随着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备受社会关注,而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累积,国家政府也有条件和决心关心帮助贫困地区的发展,提出了脱贫攻坚战略和"精准扶贫"的思路举措。尤其是2015年11月,专门为扶贫脱贫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扶贫脱贫的根本目的是借助外力摆脱贫困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这其中的核心是变输血为造血的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宁 吴明
产业精准扶贫是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策略,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精准扶贫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还存在对产业精准扶贫重视程度不够,利益联结比较分散,风险防控有待提升,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应从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实际出发,构建和完善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农村 产业 精准扶贫 长效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江瑞
产业扶贫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是前提、核心,社会属性是保障、目的,对其关系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业扶贫脱贫成效。本研究在对三省19个县近百个产业项目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及追踪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典型产业项目的剖析,提出产业扶贫持续稳定脱贫的路径在于围绕产业链治理思路,从协同治理、网络治理和空间治理着手,推动产业持续发展,保障农户稳定增收。主要的结论有:(1)推动多主体协同治理,组建产业扶贫联合体能有效处理好产业扶贫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关系。(2)推动扶贫产业链网络治理,完善产业链条,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产业扶贫经济属性的可行路径。(3)优化扶贫产业链空间治理,延长价值链条,是实现产业扶贫社会属性的有力保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衔 杨莉 吴世艳
我国已经如期实现了精准脱贫的目标,成功按期消除了绝对贫困,这同时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后扶贫时代。如何巩固深度贫困地区和人口的扶贫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退化或返贫,应当是后扶贫时代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经验证明,当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按标准成功摆脱贫困以后,会出现一定的退化现象,从而需要有一个脱贫成果的巩固期。特别是那些通过收入再分配实现脱贫的地区和人口,有比较大的可能出现退化。因此,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规模性退化仍然有赖于脱贫人口和地区的自生能力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百涛
我国将完成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产业脱贫和产业兴旺仍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抓手,科技创新又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保障。文章分析了当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的思考,从整合科技资源,建立产业扶贫科技支撑体系和设立科技扶贫专项,引导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科技扶贫 产业脱贫 长效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红梅 高飞
林业生态扶贫作为中国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托生态产业理念建立起长效化发展机制,不仅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解决了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难题,而且为当地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和胜 张彦伟 刘胜林
我国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和最快速度的减贫,创造了全人类反贫困事业的伟大奇迹,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生机和活力。但由于贫困成因的复杂性和脱贫的脆弱性,如何从机制设计上巩固脱贫成果、阻止贫困复归,是今后反贫困长期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后扶贫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工作重点,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有效构建稳固脱贫的长效机制,包括:构建稳固脱贫与精准扶贫政策延续机制;稳固脱贫与乡村产业振兴衔接机制;稳固脱贫与壮大集体经济共促机制;稳固脱贫与"扶志""扶智"并举的内生动力和能力机制。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文胜
中国要在2019年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成为全党上下的政治任务和责任担当。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略决策从经济基础、政治环境、社会共识和国际环境上均具有难得的战略机遇,主要是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这三个核心问题。为此,必须从全面顶层设计扶贫机制、全面升级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全面优化产业扶贫投入、全面畅通社会扶贫渠道等创新,构建完善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
关键词:
脱贫攻坚 战略机遇 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晶晶
当前我国集中于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也在密切跟进。从政策角度来看,两大战略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加快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能够使脱贫攻坚的成果得以巩固和延续,另一方面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要实现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需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与之配套的相对贫困动态识别机制,加强短周期动态监测;开展常态化长效治理,推动治理模式平稳转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关注特殊群体需求;强化保障兜底衔接,增强弱势群体防护性保障。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