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75)
- 2023(18487)
- 2022(15839)
- 2021(14757)
- 2020(12492)
- 2019(28793)
- 2018(28628)
- 2017(55284)
- 2016(29888)
- 2015(34052)
- 2014(34073)
- 2013(33824)
- 2012(31204)
- 2011(27892)
- 2010(28243)
- 2009(26306)
- 2008(25228)
- 2007(22565)
- 2006(19422)
- 2005(17076)
- 学科
- 济(121938)
- 经济(121818)
- 管理(87443)
- 业(85911)
- 企(71668)
- 企业(71668)
- 方法(57077)
- 数学(49430)
- 数学方法(48820)
- 中国(34654)
- 农(33560)
- 财(31277)
- 融(28819)
- 金融(28814)
- 业经(28244)
- 银(27895)
- 银行(27835)
- 地方(27330)
- 行(26697)
- 学(25681)
- 制(24242)
- 农业(22573)
- 贸(22272)
- 贸易(22258)
- 技术(21638)
- 易(21602)
- 理论(21283)
- 务(20708)
- 财务(20624)
- 财务管理(20579)
- 机构
- 学院(425244)
- 大学(424688)
- 济(168348)
- 管理(167567)
- 经济(164424)
- 理学(145108)
- 理学院(143507)
- 管理学(140929)
- 管理学院(140165)
- 研究(139432)
- 中国(108240)
- 京(90317)
- 科学(87846)
- 财(76248)
- 农(70908)
- 所(70354)
- 中心(65915)
- 业大(64758)
- 研究所(64284)
- 江(62329)
- 财经(61569)
- 北京(56922)
- 农业(55889)
- 范(55820)
- 经(55768)
- 师范(55280)
- 州(51459)
- 经济学(50794)
- 院(50649)
- 技术(46249)
- 基金
- 项目(289549)
- 科学(226168)
- 研究(211825)
- 基金(207491)
- 家(180413)
- 国家(178873)
- 科学基金(153255)
- 社会(131275)
- 社会科(124481)
- 社会科学(124445)
- 省(114981)
- 基金项目(110705)
- 自然(100001)
- 教育(97670)
- 自然科(97629)
- 自然科学(97603)
- 划(96041)
- 自然科学基金(95824)
- 编号(87541)
- 资助(85791)
- 成果(70372)
- 重点(64778)
- 部(63402)
- 发(62343)
- 创(60345)
- 课题(60301)
- 创新(56310)
- 科研(55253)
- 教育部(54080)
- 大学(53919)
- 期刊
- 济(180401)
- 经济(180401)
- 研究(120871)
- 中国(80612)
- 学报(67020)
- 农(63654)
- 科学(61178)
- 财(59109)
- 管理(58893)
- 大学(50180)
- 学学(47145)
- 教育(47087)
- 融(44998)
- 金融(44998)
- 农业(43486)
- 技术(40200)
- 业经(30600)
- 财经(29174)
- 经济研究(28549)
- 经(24998)
- 问题(23904)
- 业(23091)
- 图书(22289)
- 技术经济(22197)
- 科技(20692)
- 理论(20480)
- 版(19843)
- 商业(19250)
- 统计(18908)
- 现代(18832)
共检索到617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彪 董坤 田常伟 郭锐
[目的/意义]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视角科学识别关键核心技术,对把握产业发展重心,制定个性化发展策略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构建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分析框架,包含以下部分:第一,重点技术清单梳理,明确产业的技术构成;第二,技术主题识别,基于论文、专利识别创新链技术主题,基于企业信息识别产业链技术主题;第三,关键核心技术识别,针对创新链、产业链发展的不同特征构建关键核心技术评估指标;第四,关键核心技术归类,根据重点技术清单、创新链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的交叉关系,划分为优势型、待攻关型、待布局型、待转化型关键核心技术。[结果/结论]该分析框架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以系统全面地把握产业发展中各项技术定位,能够为产业技术情报分析提供分析工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坤 白如江 许海云
[目的/意义]"卡脖子"技术严重阻碍产业创新发展,准确识别与精准分析产业潜在"卡脖子"技术,是有的放矢地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降低产业"卡脖子"风险的重要前提。[方法/过程]文章构建省域视角下基于专利数据的产业潜在"卡脖子"技术识别与分析框架,从数据获取、产业潜在"卡脖子"技术识别、产业潜在"卡脖子"技术分析三部分给出具体的方法与流程,并以山东省区块链产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共识别出潜在轻度"卡脖子"技术3项、潜在重度"卡脖子"技术29项。[结果/结论]该分析框架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以为产业技术情报研究提供实用分析工具,但其在指标选取、技术主题识别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婷 赵思佳
区块链从实质上来说即为一个庞大的共享数据库,它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以及集体维护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的原因,区块链技术在行业中打下了坚实的信任基础,提供了可靠的合作机制,使其具有更为广阔的运用前景。文章从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及基本结构展开分析,对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以及其广泛的应用场景予以探讨。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比特币 基本架构 应用前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鹞
本文着眼金融领域,系统介绍区块链技术产生的背景、应用推广、技术及应用局限性。在此技术的基础上,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货币政策和系统风险的角度,分析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大规模应用所产生的风险与问题。本文认为,区块链技术本身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较为有限,但目前已经产生对金融稳定与安全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锐 冯军 田明 孙璐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要路径。本文在总结当前食品安全治理痛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区块链应用于食品安全治理关键点分析,深入讨论了两者之间更深层次的理论联系。区块链可通过实现食品链可溯源性、体现食品链各环节真实价值、均衡食品安全治理成本收益、实现社会共治来摆脱当前食品安全治理困境。进一步地,本文从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率、解决信任危机、将责任落到实处等角度构建了区块链应用食品安全治理的实践框架与应用设计,深刻揭示了区块链应用到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区块链技术能够让食品安全治理更加精准有效,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提供翔实依据,保障整个食品链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桐赫 何海燕 孙磊华 张亚东
大国竞争格局下,全球产业链技术合作受限,进行技术堵点识别与分析对防范重大科技风险,突破技术封锁,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专利视角出发,结合美国出口管制清单,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比分析法、LDA主题建模,将产业链技术竞争情报进行对比,构建了集成不同数据源开展关联分析的研究框架,对亟待突破却受到技术限制的核心技术堵点进行产业链定位,深度剖析核心专利竞争与出口管制政策的内在关系。在芯片领域实证研究发现在数字计算设备、印片设备与光刻工艺领域中国存在核心技术堵点,对应的产业链环节为制造设备与材料,存在核心专利被提前卡位问题,研发材料与创新技术路线可作为突破技术封锁实现自主可控的途径。本研究为复杂国际竞争下产业核心技术堵点发现与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框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吕鲲 罗星雨 靖继鹏
[目的/意义]构建创新、多层次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体系有助于把握技术发展的先手优势,抓住技术突破的重要时机。[方法/过程]基于Word2Vec模型进行文本向量化,通过CFDP算法确定核心技术,利用结构洞分析识别关键核心技术,并构建专利引文网络,运用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探究技术发展的重要路径,提出一种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方法体系。[结果/结论 ]以芯片光刻领域为例,验证该方法体系在关键核心技术识别及其路径分析方面的可行性。通过现有国家政策的查阅验证,实证结果具有合理性,该方法体系的实用性与有效性得到进一步验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苏渝 王茂春
针对传统营商环境下供应链运营存在的诸多问题,引入共识机制、数据开源、信息加密、去中心化等计算机技术,以供应链金融中的借贷业务作为区块链和供应链双链融合的切入口,探究区块链与供应链双链融合的机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实现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运营的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低成本、高效率运营。
关键词:
区块链 供应链 融合机制 供应链金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许荻迪
供应链金融已成为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热点领域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区块链新技术对供应链金融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与探索。本文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的构成和功能,梳理供应链金融业务特征,发现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匹配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块链技术在改进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及国内外应用实践,并将保理作为供应链金融的典型代表进行全流程的应用解析;最后对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当前实践和未来研究探索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常伟 董坤 陈可鑫 张晓惠
[目的/意义]关键核心技术衍生技术是技术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识别衍生技术将有助于掌握完整技术链、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优势。[方法/过程]构建技术演化视角下关键核心技术衍生技术识别方法。首先,以专利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LDA模型识别技术主题;其次,抽取主题间的主题词共现关系、文献引用关系和发明人共现关系,使用深度学习自编码器将多元关系融合构建技术主题关联矩阵,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主路径分析识别技术演化主路径;最后,基于关键核心技术和衍生技术两者在技术演化路径上的关系设计规则识别关键核心技术的衍生技术。[结果/结论]以云计算技术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识别出29项云计算关键核心技术衍生技术,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登峰 黄紫微 李博 王文海 陈丛波
国有企业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的相关研究,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助推链长职能的培育机制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国有企业如何主动培育链长职能已成为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助推链长职能培育的路径与机制也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价值。本文基于资源赋能理论和生态构建机制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并引入“影子案例”设计,深入研究中国建材集团在玻璃新材料产业链中培育链长职能的阶段特征与内在机理,探索链长职能的共同性适用边界与差异性效应显现。研究发现在充分竞争产业链中,国有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创新组织如何设置”“共同信念如何构建”与“创新联合如何管理”3个问题。这也是“链长”职能培育的3个关键问题,具体培育机制是通过组织生态内部整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生态内部公地资源赋能补链,治理生态内部可持续融合强链。培育路径是动态实现“技术链长—产品链长—产业链长”的身份演化。由此提出的“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现代产业链长职能培育机制模型”,不仅推进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链长职能培育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还为我国充分竞争型国有企业主责主业建设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贠菲菲 王轶昕
沿海内贸作为国内大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为国民经济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沿海内贸场景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沿海内贸供应链金融对区块链技术的客观需求,并从提升供应链金融主体协调能力、穿透信息传递路径、提升风控能力三个方面,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可行性,从而提出了可能存在“新的信息孤岛”、无法直接增加信用、与原有业务生态冲突等新的挑战,并从全方位打破信息孤岛、给中小贸易企业直接带来信用、提升资金方抵御风险能力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思路。为进一步保障区块链技术赋能沿海内贸场景,应培育市场主体主动参与意识、推进基础数据上线的准确与完整性、统一区块链标准、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及扎紧行业门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扬
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领域,通过其五大运行机制让大数据在多个模块内形成开放、共享、连接的区块,进而产生更大的区块链网状结构,有助于推进审计的全覆盖,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精准度,实现审计监督的智能化,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应用框架设计中,可以将相关主体嵌入区块链各流程节点,构建审计客体信息许可区块链和审计主体监督许可区块链双链混合模式,涵盖数据采集共享层、审计服务层和审计访问层三个核心应用层,切实保障审计独立公正,精准高效。在具体应用中,应强化区块链风险控制、增强扩展性、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人才建设,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的效率与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扬
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领域,通过其五大运行机制让大数据在多个模块内形成开放、共享、连接的区块,进而产生更大的区块链网状结构,有助于推进审计的全覆盖,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精准度,实现审计监督的智能化,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应用框架设计中,可以将相关主体嵌入区块链各流程节点,构建审计客体信息许可区块链和审计主体监督许可区块链双链混合模式,涵盖数据采集共享层、审计服务层和审计访问层三个核心应用层,切实保障审计独立公正,精准高效。在具体应用中,应强化区块链风险控制、增强扩展性、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人才建设,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的效率与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建琦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分布式区域工作在会计审计行业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解决区块链技术在联网审计中的应用问题,成为审计领域的研究重点。文章从区块链技术在企业联网审计中的应用价值出发,以智元科技公司区块链技术在联网审计中的应用现状为例,研究联网的组建、数据的收集与筛选、联网审计程序、预警机制、利用区块链技术改进联网审计路径,分析联网审计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技术风险、制度风险和法律风险,最后提出持续技术改进、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应对建议,为扩大互联网下区块链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联网审计 信息技术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