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17)
2023(17867)
2022(15185)
2021(14000)
2020(11774)
2019(26332)
2018(25891)
2017(49360)
2016(26585)
2015(29459)
2014(28368)
2013(27996)
2012(25345)
2011(22783)
2010(22769)
2009(20987)
2008(19556)
2007(17165)
2006(14957)
2005(12866)
作者
(76704)
(63854)
(63398)
(59998)
(40405)
(30760)
(28555)
(24837)
(24258)
(22621)
(21610)
(21500)
(20200)
(20083)
(19725)
(19625)
(19151)
(18969)
(18286)
(18192)
(15931)
(15477)
(15463)
(14474)
(14429)
(14179)
(14110)
(14042)
(12879)
(12622)
学科
(99683)
经济(99586)
管理(79707)
(79319)
(67054)
企业(67054)
方法(46454)
数学(40257)
数学方法(39802)
中国(31473)
(27714)
金融(27713)
(27187)
(26673)
(26317)
银行(26243)
(25274)
业经(24186)
技术(23271)
(22059)
地方(21665)
(20424)
(19478)
贸易(19463)
(18947)
农业(18776)
理论(17927)
(17712)
财务(17641)
财务管理(17618)
机构
学院(365256)
大学(364876)
管理(145505)
(144558)
经济(141513)
理学(127047)
理学院(125691)
管理学(123438)
管理学院(122807)
研究(121350)
中国(93852)
科学(77602)
(76785)
(65384)
(64057)
(60741)
业大(59695)
中心(56766)
研究所(56029)
(52294)
财经(52261)
农业(51699)
北京(47886)
(47708)
(45568)
师范(44971)
(44164)
经济学(43819)
(42637)
技术(40389)
基金
项目(260170)
科学(203923)
基金(188405)
研究(184817)
(166874)
国家(165485)
科学基金(141933)
社会(116733)
社会科(110931)
社会科学(110902)
(103772)
基金项目(100439)
自然(94268)
自然科(92147)
自然科学(92120)
自然科学基金(90472)
(86806)
教育(84302)
资助(76901)
编号(73369)
重点(58519)
(58247)
成果(56934)
(55766)
(55691)
创新(53861)
课题(50854)
科研(49959)
计划(48865)
国家社会(48343)
期刊
(148743)
经济(148743)
研究(102444)
中国(69948)
学报(64173)
(58131)
科学(56504)
管理(52988)
大学(47711)
(47388)
学学(45429)
(41268)
金融(41268)
农业(39728)
教育(38593)
技术(32876)
业经(25372)
经济研究(24886)
财经(24764)
(21515)
(21247)
科技(21017)
问题(18899)
技术经济(18545)
(17522)
业大(17176)
理论(17147)
图书(16974)
商业(16609)
现代(15772)
共检索到52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蓉  梅潇  张敬怡  
创新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起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作用。文章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以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样本,研究创新链与资金链(“双链”)融合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链”融合能够显著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或环境规制水平提高都会强化创新链与资金链融合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旨在揭示“双链”融合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为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以及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伯乐  王小腾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7—2019年面板数据及门槛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科技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异质门槛效应。结果发现:科技金融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且该促进作用呈现持续增强的动态规律;科技金融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呈现正向边际效应递增规律,中部地区呈现倒“U”型特征,西部地区呈现正向线性特征;科技金融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存在异质动态强化机制,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约束下呈现“N”型动态规律,知识产权保护约束下呈现正向倒“U”型动态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素兰   刘婧涵   姚婷  
基于2011—2021年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检验了数字金融助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首先,数字金融能够有效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并且这一结果在数字金融滞后一期、替换解释变量等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金融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最后,异质性结果显示,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所受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数字金融在金融监管程度高的地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据此,提出要加快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持续提高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超  郑垂勇  丁晨辉  任阳军  
选取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绿色金融是数字经济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路径;三大区域数字经济均能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但作用强度呈现“中部—西部—东部”依次递减的规律;环境规制较强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营造良好数字金融环境和建立健全地方环境规制支撑体系等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超  郑垂勇  丁晨辉  任阳军  
选取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绿色金融是数字经济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路径;三大区域数字经济均能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但作用强度呈现“中部—西部—东部”依次递减的规律;环境规制较强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营造良好数字金融环境和建立健全地方环境规制支撑体系等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彭  
绿色技术创新是中国扭转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高端封锁”和“低端锁定”的重要抓手。基于OECD投入产出数据与世界银行STRD数据,利用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面板模型,实证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绿色技术创新质量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且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之后仍然成立;绿色技术创新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效应更强。据此,应夯实基础,完善价值链绿色创新体系;兼顾全局,实施差异化创新激励措施;聚焦重点,引领绿色核心产业崛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畅  王湛  刘嘉琦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金融的协调高效发展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时序立体数据因子分析法,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金融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8—2018年全国统计数据构建两系统耦合协调模型,试图从宏观角度探究这一时期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耦合发展态势。研究发现,2008—2018年,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金融长期处于拮抗耦合状态,而绿色金融长期发展滞后是制约两系统耦合度提升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内部结构失衡是导致绿色金融长期滞后的关键所在。据此,提出要优化绿色金融结构、加强绿色风险控制、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多管齐下提高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推动两系统协调优质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旭  王宇  
绿色技术创新难以自发形成,需要外部激励。在回顾环境规制、研发投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系统学视角出发,构建了环境规制与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效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了模型的适用性。同时,通过调控2005-2025年环境规制强度与研发投入的参数变化,模拟仿真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加强环境规制和提高研发投入均有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优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但在未来低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正向作用,且随时间变化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邸俊燕  
本文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商贸流通能力,且经过内生性分析后结果依然显著。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具有显著区域差异,东部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从作用机制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可通过R&D资本存量来提升区域商贸流通能力;从空间效应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的提升作用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而提升邻接地区商贸流通能力。最后,本文提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能力评估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孝明  陈珏宇  吴丹  
数字金融依靠信息技术对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我国2011—2020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并验证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金融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次,数字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辐射效应大于虹吸效应,本地数字金融发展对异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表现出“以邻为善”的效果;再次,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产业升级和刺激市场需求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数字金融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相关建议。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对我国数字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春  
中国政府建设的低碳城市是中国的绿色先行者,希望其在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效应。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技术领先国——低碳城市——其他城市的三层模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低碳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找出低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其研发驱动的技术流入和对其他城市投资驱动的技术流出的关系。实证结果证实,低碳城市在其他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中发挥着技术中介作用,低碳城市的示范效应受到地区的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阳   薛程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明确财政分权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和环境规制是财政分权抑制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渠道;在低收入地区,财政分权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而在中高收入地区,财政分权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为深化我国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时省   张亚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升级,国务院于2017年6月宣布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的设立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动态效应检验表明,试验区设立对企业高质量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环境规制两个渠道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前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推动效果,而后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质量上。异质性分析方面,试验区设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不同污染程度行业以及不同类型行业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彭长生   黄兴宇   李羚锐   黄先军  
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当前绿色金融政策工具设计的最大一块“试验田”,有效发挥出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及区域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2017—2022年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陆续设立看作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DID和空间DID模型,围绕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和邻近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提升效应,且对邻近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这一政策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依托于地区自身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规模越大、金融服务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该提升作用的实现。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为试验区与非试验区间的绿色创新协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明清   谢清华   崔冉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探究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有助于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且该促进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从作用渠道看,绿色金融可以通过研发资本和研发人才两条传导机制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从异质性效应看,劳动力与资本资源错配严重制约了绿色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抑制效应更强。进一步讨论发现,绿色金融、资源配置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绿色金融理论体系,为我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