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0)
- 2023(17534)
- 2022(14919)
- 2021(13749)
- 2020(11768)
- 2019(26888)
- 2018(26448)
- 2017(51114)
- 2016(28109)
- 2015(31415)
- 2014(31248)
- 2013(30651)
- 2012(28624)
- 2011(25667)
- 2010(25749)
- 2009(23860)
- 2008(23419)
- 2007(21259)
- 2006(18730)
- 2005(16369)
- 学科
- 济(114043)
- 经济(113919)
- 业(81024)
- 管理(76238)
- 企(58379)
- 企业(58379)
- 方法(50692)
- 农(50028)
- 数学(45348)
- 数学方法(44777)
- 农业(32908)
- 财(31460)
- 中国(29924)
- 业经(27205)
- 学(23747)
- 地方(23616)
- 贸(22496)
- 贸易(22491)
- 制(22331)
- 易(21876)
- 务(17674)
- 财务(17620)
- 财务管理(17577)
- 策(17360)
- 银(17137)
- 银行(17062)
- 技术(17049)
- 环境(16670)
- 企业财务(16657)
- 行(16220)
- 机构
- 学院(399573)
- 大学(396192)
- 济(163701)
- 经济(160410)
- 管理(152044)
- 研究(136677)
- 理学(131964)
- 理学院(130485)
- 管理学(127984)
- 管理学院(127275)
- 中国(103301)
- 农(89783)
- 科学(87417)
- 京(84396)
- 财(73526)
- 所(70853)
- 农业(70259)
- 业大(69427)
- 中心(64847)
- 研究所(64658)
- 江(61162)
- 财经(58197)
- 经(53070)
- 北京(52425)
- 范(50799)
- 师范(50126)
- 经济学(49627)
- 院(48529)
- 州(47862)
- 省(45237)
- 基金
- 项目(273845)
- 科学(214345)
- 基金(198685)
- 研究(193140)
- 家(176285)
- 国家(174776)
- 科学基金(148513)
- 社会(122236)
- 社会科(115621)
- 社会科学(115584)
- 省(108349)
- 基金项目(105135)
- 自然(98936)
- 自然科(96661)
- 自然科学(96627)
- 自然科学基金(94915)
- 划(91663)
- 教育(88383)
- 资助(81616)
- 编号(77370)
- 成果(62063)
- 重点(61848)
- 部(59984)
- 发(59580)
- 创(56825)
- 课题(53717)
- 科研(53542)
- 创新(53164)
- 计划(52154)
- 国家社会(50409)
- 期刊
- 济(179542)
- 经济(179542)
- 研究(110955)
- 农(87140)
- 中国(77914)
- 学报(71644)
- 科学(63263)
- 农业(58799)
- 财(56163)
- 大学(53816)
- 管理(51932)
- 学学(51252)
- 融(38279)
- 金融(38279)
- 教育(37869)
- 业经(34049)
- 技术(33545)
- 业(29427)
- 财经(28043)
- 经济研究(27898)
- 问题(24914)
- 经(24105)
- 版(21968)
- 业大(19726)
- 技术经济(19330)
- 统计(19305)
- 世界(18777)
- 科技(18728)
- 贸(18127)
- 资源(17836)
共检索到587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强
农民工的家庭化迁移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家庭化迁移和城乡迁移同时发生的"双重迁移"对农民工家庭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家庭中的女性"双重迁移"引发不同以往的就业决策,并改变了农民工家庭的生活状态。文章在新家庭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实证分析"双重迁移"中各类因素对女性就业选择和工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化迁移会减少女性居家就业和外出就业概率,降低女性就业水平。分析表明学前教育、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能够提高流动妇女的劳动参与率,而在职培训和教育水平在提高女性农民工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双重迁移 家庭化迁移 农民工 女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凡新
本文根据调查所得北京市城市职工与农民工的基本收入与人力资本的数据和资料,介绍了城市职工与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差距情况,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微观原因和宏观原因,最后针对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职工 农民工 工资收入差异 原因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小良
文章基于北京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外来农民工的流动已呈现明显的家庭化特点,1984~2006年,家庭式迁移发生概率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除了个人特征外,以新迁移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的家庭因素变量对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有显著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农民工 人口迁移 家庭迁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薛晴 蔡秋宇
一、引言"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如何才能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加速城镇化进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因此,加快在城市务工的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积极推进农民工城镇化势在必行。我国社会长期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下,从20世纪9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薛晴 蔡秋宇
一、引言"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如何才能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加速城镇化进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因此,加快在城市务工的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积极推进农民工城镇化势在必行。我国社会长期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下,从20世纪9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兴陆 亓名杰
调查发现 ,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这反映出迁移决策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城市较高的收入预期是吸引农民工流入城市的直接动因 ,但农民工的迁移决策 ,特别是持久性迁移决策更多地受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和个人特征因素的影响。本文依据对浙江省农民工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揭示了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对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影响 ,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民工 迁移 城市 社会文化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栩凌 廉串德
基于2013年北京市农民工实证调研数据,借鉴人力资本理论、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及多重logistic模型,本文对农民工培训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培训因素在所有影响农民工培训效果的因素中作用最显著;人力资本的持续投资是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和提高收入的必由之路;政府资助农民工培训的就业效果比较显著,企业资助农民工培训的收入效果比较显著;高水平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和增加农民工收入的必要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叶静怡 杨洋
本文使用2009年和2011年北京市农民工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显著缩小了农民工群体内部的收入差异,这一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农民工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进而压缩收入分布来实现。因此,最低工资制度很可能成为近年来社会整体收入差距缩小的路径之一。严格执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并对标准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将强化最低工资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农民工 收入不平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永辉
文章基于哈尔滨市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527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构建拓展的Mincer收入函数,运用SPSS18.0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得出研究结论:人口统计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本因素中,教育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月工资收入的影响不稳定,工作经验以及隐含的技能提升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显著;职业特征因素中,周工作时间、岗位和行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显著。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工资收入 工作经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晓阳 黄毅祥 许秀川
新型城镇化具有创造潜在内需的持续动力.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点为农民工市民化。本研究以重庆市9个主城区868个农民工的调研数据为样本.在分析当前农民工结构、素质及未来发展预期的基础上.从转户意愿、放弃宅基地意愿、在务工地定居意愿3个维度对农民工“候鸟式”迁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研究了新老农民工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承包地的种植方式、城乡差距、城市打工过程中的居住条件、工作压力等7个因素对其在城乡之间循环流动有重要影响。而宅基地作为农民工最后退路的保障.或因对宅基地的未来收益看涨.大多农民工不愿意放弃宅基地。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转户 宅基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乾
利用五城市1076个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总体上不强烈,农民工的年龄、就业状态、月收入、农村土地、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及社会融合对迁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社会资本对迁移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农民工 迁移意愿 Logistic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仪凤 吴梦然 潘建伟
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特殊群体,占我国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他们从事城市基础建设、制造行业以及部分服务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文以消费这一普遍经济活动为切入点,对北京市农民工展开实地问卷调查,从影响农民工消费行为的个体、经济、社会、心理四方面因素出发,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农民工消费支出、医疗消费态度、消费意愿的具体因素,为保障农民工消费、引导农民工合理消费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丁守海
本文利用Stiglitz-Salop的离职模型分析发现,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时,如果监管严格,离职率会随工资上升而下降;如果监管乏力,则会出现离职率随工资上涨而上升的"悖论"。利用北京市827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本文通过建立农民工离职的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验证了上述结论。由于最低工资制度缺乏严格的监管基础,要化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后出现的农民工离职率猛增问题,就不能单纯依赖于加强监管,还必须通过设计特别的税收优惠或就业补贴政策,来提高企业对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力。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农民工 离职率 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丹 任洁
基于四川省内300多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问卷调查,利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各变量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比老一代具有更强的进城意愿与流动性;其人力资本存量总体上有较大提升,并对其迁移决策产生显著影响;务农收入和家庭供养负担也对其迁移有显著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育正确的择业观,改善职业技能培训结构,改革农村土地利用制度及健全劳动者社会保护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流动 生存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九杰 孟凡友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家庭决策模式等影响农民工的持久性迁移决策。本文选择教育水平(表征人力资本 )、迁移距离和进城时间 (反映社会资本 )、迁入 -迁出地收入差距 (影响家庭内部劳动力区域配置 ) 4个变量 ,利用深圳市农民工持久迁移意愿调查资料、描述统计及判别分析技术 ,探讨了农民工自身因素与迁移行为的关系。基本结论是 :较低的受教育水平、较短的进城时间、较低的收入、较低地位的职业及工种、较差的居住社区环境 ,导致农民工的非持久性迁移取向 ;迁移距离并不是持久性迁移的主要障碍 ,迁移距离越远的农民工表现出的持久迁移意愿越强 ;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民工久留与否的首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