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2)
- 2023(12489)
- 2022(10144)
- 2021(9185)
- 2020(7459)
- 2019(17263)
- 2018(17223)
- 2017(33164)
- 2016(17692)
- 2015(19999)
- 2014(20239)
- 2013(20140)
- 2012(19053)
- 2011(17568)
- 2010(18310)
- 2009(17182)
- 2008(16740)
- 2007(15131)
- 2006(14137)
- 2005(13513)
- 学科
- 济(100861)
- 经济(100774)
- 管理(47243)
- 业(45605)
- 企(34564)
- 企业(34564)
- 方法(33462)
- 数学(29646)
- 数学方法(29067)
- 地方(28394)
- 中国(27771)
- 农(24399)
- 业经(21147)
- 学(17540)
- 农业(17061)
- 地方经济(17006)
- 财(16441)
- 制(16334)
- 银(14989)
- 银行(14974)
- 融(14841)
- 金融(14839)
- 行(14564)
- 贸(14432)
- 贸易(14415)
- 易(13794)
- 发(13714)
- 环境(13109)
- 理论(13051)
- 和(11927)
- 机构
- 学院(262136)
- 大学(259707)
- 济(118843)
- 经济(116388)
- 研究(96999)
- 管理(96133)
- 理学(80361)
- 理学院(79397)
- 管理学(77818)
- 管理学院(77328)
- 中国(75785)
- 京(56816)
- 科学(55954)
- 财(54032)
- 所(49713)
- 研究所(44230)
- 中心(43634)
- 江(42769)
- 财经(40999)
- 农(40584)
- 北京(37229)
- 经济学(37120)
- 经(36827)
- 范(36507)
- 师范(36193)
- 院(34571)
- 州(34429)
- 业大(33949)
- 经济学院(32857)
- 农业(30762)
- 基金
- 项目(160782)
- 科学(126501)
- 研究(120531)
- 基金(114350)
- 家(98832)
- 国家(97994)
- 科学基金(83762)
- 社会(77703)
- 社会科(73761)
- 社会科学(73744)
- 省(63732)
- 基金项目(58406)
- 教育(55533)
- 划(52938)
- 自然(51144)
- 自然科(49966)
- 自然科学(49957)
- 自然科学基金(49024)
- 编号(48842)
- 资助(48341)
- 成果(41048)
- 发(40792)
- 重点(36750)
- 课题(35706)
- 部(34986)
- 发展(33345)
- 创(32895)
- 展(32817)
- 国家社会(32254)
- 创新(30826)
- 期刊
- 济(148246)
- 经济(148246)
- 研究(89975)
- 中国(61046)
- 财(40772)
- 管理(39836)
- 农(39013)
- 学报(35657)
- 科学(35252)
- 教育(33162)
- 融(30298)
- 金融(30298)
- 大学(28041)
- 技术(26631)
- 学学(26002)
- 农业(25836)
- 经济研究(24777)
- 业经(23207)
- 财经(21156)
- 问题(18637)
- 经(18451)
- 统计(15812)
- 技术经济(15476)
- 贸(14394)
- 策(14001)
- 业(13574)
- 世界(13486)
- 图书(13014)
- 国际(12931)
- 商业(12795)
共检索到432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宦国渝
本文从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增长绩效三者关系出发,分析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滞后的原因,并对其发展模式的选择提出了看法。作者认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应以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为目标。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不是体现在能源及矿产资源的相对富裕上,而是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和农产品资源相对丰裕上,因此,西部地区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其重点发展产业,也只有作此选择,经济的另一种转型——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才能加速,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绩效才能突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立群
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不是其自然地理条件和国家的优惠倾斜政策问题,而是资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制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与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兵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然而西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造成了碳排放量的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为了有效地控制西部地区碳排放量的急速增加,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引致西部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视角出发,利用1991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碳排放量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这种关系更加显著。同时,检验还发现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一帆
本文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新一轮中西部重点发展战略或第二次“西进”,必须吸取过去偏颇发展的教训,坚持走协调发展的路子。加快中西部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才和生产资料等投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解决,而不能用“一平二调”的手段“调东补西”。并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基本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志刚 官升东
针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持续扩大的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本文运用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检验方法,对陕西和浙江两省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与浙江在市场化引导下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的利益驱动型增长模式不同,陕西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于政府主导下的投资拉动来实现的。以市场机制代替政府意志才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有效切入点。
关键词:
增长模式 经济绩效 东西部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雄飞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军歧
农户经济的发展将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题。文章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户经济增长的特征和源泉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发展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五个条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胥嘉国
本文考察了西部地区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西部地区1985年到200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因果关系检验显示经济增长是影响金融发展的原因。通过建立模型和回归检验,发现经济不能全部的解释金融的发展。最后,对相关的回归结果作了原因分析和简单评述。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金融 经济 因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保庆 李忠民 何风隽
文章从金融资产结构的角度(包括银行贷款、保险资产以及股票等)对西部地区1985~2010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保险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显著;股票市场对西部地区经济的贡献率仅为0.0834;银行贷款显著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其中短期贷款的贡献最大;从贷款投向来看,工业贷款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农业贷款,最后是第三产业贷款。结合本文实证结论,提出了优化和改善西部地区银行体系的信贷结构、继续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的有效资金投入、通过加大对第三产业授信规模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吸纳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志雄
本文研究表明,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正效应,金融发展却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存在问题较多,因而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能源消费方面,需要坚持发展低碳经济,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引进先进技术与加强自主研发相结合,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在金融发展方面,需要改变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惜贷"行为,通过金融渠道为西部经济增长注入稳定、长期的资金,并注重低碳金融发展,真正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低碳经济 低碳金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随着发展水平提升和内外环境变化,正经历转型考验,传统的“投资出口拉动”增长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甚至难以为继,国民经济向“消费创新驱动”全新增长模式转型的现实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仅要求从体制机制上探索消费创新问题,而且还首次提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净出口 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骁男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县域经济而言,因其自身地理人文环境、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状况等方面的制约,加之受近年煤炭等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经济发展面临着活力不够、基础不牢等困难和问题,亟待破解。(一)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特点自然环境方面,"地少、景美、矿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翠 罗江 李茜
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严峻。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部地区人口过多,贫困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相关制度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保工作的协调。文章提出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建设特色技术支撑机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实行节能减排,提高环境金融财税相关政策的合理性等四大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毕正华
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调节下,当前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但2004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问题比较突出,笔者从加快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角度,思考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及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实现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更为有效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消费 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