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74)
2023(18321)
2022(15419)
2021(14322)
2020(11996)
2019(27077)
2018(27035)
2017(52152)
2016(28410)
2015(31710)
2014(31187)
2013(30760)
2012(27996)
2011(24647)
2010(24632)
2009(23032)
2008(22443)
2007(20010)
2006(17649)
2005(15829)
作者
(79576)
(65823)
(65801)
(62345)
(42515)
(31558)
(29902)
(25578)
(25236)
(23699)
(22572)
(22179)
(20958)
(20938)
(20208)
(20190)
(19601)
(19507)
(19020)
(18888)
(16298)
(16170)
(15954)
(15262)
(14804)
(14771)
(14746)
(14678)
(13149)
(12984)
学科
(113934)
经济(113795)
(99349)
管理(91243)
(87153)
企业(87153)
方法(48991)
数学(39085)
数学方法(38682)
(36494)
业经(34352)
(33627)
中国(30532)
农业(25174)
(24681)
地方(24346)
(24010)
财务(23933)
财务管理(23896)
企业财务(22625)
理论(21216)
(21068)
技术(21060)
(20249)
贸易(20233)
(20087)
(19553)
(19248)
银行(19212)
(18389)
机构
学院(394429)
大学(389655)
管理(158594)
(157096)
经济(153620)
理学(135768)
理学院(134335)
管理学(132223)
管理学院(131504)
研究(127594)
中国(101026)
(83103)
科学(77939)
(74116)
(65212)
(63394)
(60280)
中心(59297)
财经(58680)
业大(58047)
研究所(57207)
(53248)
北京(51979)
农业(50779)
(50723)
师范(50295)
(48905)
(46717)
经济学(46135)
财经大学(43296)
基金
项目(263731)
科学(208251)
研究(196201)
基金(190703)
(164429)
国家(162972)
科学基金(141846)
社会(123444)
社会科(116772)
社会科学(116736)
(105119)
基金项目(101734)
自然(91936)
自然科(89805)
自然科学(89782)
教育(89175)
自然科学基金(88190)
(86036)
编号(81682)
资助(77176)
成果(65003)
重点(58265)
(57216)
(56567)
(56324)
课题(55210)
创新(52016)
项目编号(50236)
国家社会(49920)
科研(49652)
期刊
(181255)
经济(181255)
研究(117080)
中国(75960)
管理(61823)
(61030)
(59517)
学报(58163)
科学(55076)
大学(44681)
教育(42086)
农业(42031)
学学(42026)
(40547)
金融(40547)
技术(35269)
业经(32608)
财经(28881)
经济研究(27550)
(24711)
(23971)
问题(23735)
技术经济(20247)
图书(19779)
现代(19459)
理论(19362)
科技(18465)
商业(18415)
(18071)
实践(17503)
共检索到592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穆海韬  黄连慧  
中国经济和信用评级业"双重"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探索实行"自律管德、市场管能、业务主管场外督导"的评级市场化管理模式,成效初显。面对该市场现存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场外督导机制、规范评级市场发展、引导市场自律提升,而推动政府部门、银行等给予其良好信息、制度环境支持也不可或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方一舒  艾东  邢丹妮  祖健  梁秋月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治理现代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双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石,逐渐成为规划编制的必需要件与前期重要专题,然而当前"双评价"研究存在与后期规划方案联系不够紧密,应用价值与实际预期效果存在差异等问题。基于此,首先,结合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尺度,梳理当前"双评价"研究的进展。其次,基于各类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云南省为例,识别出"双评价"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提出资源环境系统下云南省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最后,在案例分析基础上深入总结省级尺度下"双评价"的成果应用与重大支撑,如可用于支撑"一张图"信息化平台建设、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主体功能区完善、重大工程安排、规划环境评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和监测预警平台搭建等工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纤云  杨海滨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其健康发展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我国提升经济活跃度、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就业至关重要。针对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在“大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落地效果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的方式多样,特殊行业能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规模、利润水平等因素核定征收;(2)小微企业税负水平基本合理,但有较大的减税空间;(3)流转税的优惠力度较小,制约我国税收体制以间接税为主体向直接税为主体转型。从减负程度最大化角度,针对增值税层次分析的结果发现,有形动产租赁与金融保险服务的税率权重最高。未来,应考虑精准为企业纾困、优化税制结构、提高服务效率的方向深化税制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玉兰  陈志成  秦绍娟  
在世界经济步入服务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服务业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文章在对云南省服务业整体概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基于内部行业对服务业整体的灰色关联分析得知:云南省服务业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发展层次较低,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传统服务业对服务业影响占据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带动效应尚不显著。为了挖掘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带动的潜力,结合云南省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情况,云南省需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提升,提高产业运营效率;把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培育新兴优势产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秋辰   李千梦   冯晓文   戴瑶   郝晋珉   艾东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深入探究特色农业多功能特征及其权衡协同关系,是促进高原山区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以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从农产品生产、生态调节、经济振兴、社会保障4个功能维度构建高原特色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earman法、双变量局域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测度2010—2020年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多功能水平及权衡与协同关系,并运用K-means聚类法划分高原特色农业多功能分区,提出相应的优化发展路径。结果表明:1)高原特色农业多功能是“全球—国家”层次多功能在小尺度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反映。各功能在时空格局上存在差异,生产功能先增强后趋于不变,生态、经济功能稳定增强,社会功能小幅度波动。生产、社会功能水平由经济核心区向外递减;生态功能强弱两极分化明显,“东北低,西南高”;经济功能显著提高,总体呈“中心高,四周低,高值区散落分布”的空间格局。2)2010—2020年各功能间权衡区数量减少,各功能区由散落分布逐渐形成集群分布。生产与生态功能逐渐向协同发展转变;生产与经济功能权衡协同关系稳定;经济分别与生态和社会功能间以权衡关系为主;社会功能与生产、生态功能权衡协同关系逐渐形成东部L-L低位协同区和西部H-H协同区两个功能区集群;3)以县(市)区为单位,将云南省划分为农业生产集中区、生态优化调节区、经济振兴先行区、城乡优化发展区4个特色农业多功能分区,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发展路径。本研究可为云南省特色农业发展以及其他地区的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金灵  赵枝琳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老年教育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一环。以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和生态文明振兴与老年教育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老年教育的困境,并提出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对策。加强农村老年教育的措施主要从政府层面、家庭层面和老年人自身层面考虑,对提升老年人的整体素质有所裨益。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光选  刘强  
基于农户经营意愿、资本投入情况和劳动力使用情况三个要素的考量,将现有的土地经营模式划分为市场化小农计划经营模式、资本密集型雇佣经营模式和劳动密集型联合经营模式等三种类型,对不同土地经营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进行判断,劳动密集型联合经营模式都是深度贫困地区农户收益最大化的土地经营模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文成  
行为监管是防范金融机构行为风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金融产品设计、定价、营销等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加强行为监管以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行为监管现状、面临挑战等深入分析发现,相比金融数字化发展,行为监管在监管制度、监管前瞻性、监管手段等方面都明显滞后;金融数字化转型中消费者面临更加突出的个人信息保护、欺诈等风险,使得当前行为监管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针对行为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金融数字化转型现状提出优化行为监管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金融数字化背景下行为监管的有效性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文成  
行为监管是防范金融机构行为风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金融产品设计、定价、营销等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加强行为监管以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行为监管现状、面临挑战等深入分析发现,相比金融数字化发展,行为监管在监管制度、监管前瞻性、监管手段等方面都明显滞后;金融数字化转型中消费者面临更加突出的个人信息保护、欺诈等风险,使得当前行为监管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针对行为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金融数字化转型现状提出优化行为监管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金融数字化背景下行为监管的有效性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东川  佘晓燕  
"拓展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新领域,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题。本文以云南桥头堡建设为背景,对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中央、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三个层面对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拓展业务新领域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定洪  李旭锋  
资源型城市通过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成效的准确评价,是进一步推进转型的关键。鉴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指标间的逻辑因果联结特点,以DPSIR框架模型深入探究其各维度间的因果链,构建体现指标间因果关系的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评价具有不确定性与复杂冲突等特点,以犹豫模糊集表征多位专家意见,并将两种典型的折衷评价方法MARCOS与EDAS以及GRA耦合集成,最终形成一套基于犹豫模糊集的双重折衷评价方法。以云南省六个资源型城市为例,验证了该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正华   刘芳  
基于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作用机理分析框架,以碳排放概念为切入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云南省2008—2019年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探讨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1)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上逐年稳步增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出从小幅度波动到稳定向好的演变特征;(2)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表现为从“轻度失调”到“良好协调”的逐级向好发展;(3)从相对发展状况来看,二者呈现出从旅游业滞后—同步发展—生态环境滞后的演化历程;(4)系统协调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为负向;能源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为正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正华   刘芳  
基于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作用机理分析框架,以碳排放概念为切入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云南省2008—2019年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探讨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1)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上逐年稳步增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出从小幅度波动到稳定向好的演变特征;(2)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表现为从“轻度失调”到“良好协调”的逐级向好发展;(3)从相对发展状况来看,二者呈现出从旅游业滞后—同步发展—生态环境滞后的演化历程;(4)系统协调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为负向;能源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为正向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先明  刘朝阳  党国英  
可竞争售电市场的构建是实现“双碳”目标及可再生能源电力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提出可再生能源可竞争售电市场电价规制模式,并利用云南省电力市场化的典型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电网背景售电公司先天具有的网络垄断资源所附带的调度权及接入权、交易电量与电力用户优势,导致电网背景售电公司拥有强大的市场势力,对第三方售电公司具有挤出效应;电网背景售电公司与可再生能源电力厂商议价时,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阻碍可竞争售电市场的建立。大力培育壮大第三方售电公司,分离电网调度权是规制电网背景售电公司市场势力,构建可竞争售电市场简便易行的方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谭书卿  
金融科技浪潮席卷全球金融行业,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金融科技创新,我国传统监管在监管模式、监管理念、监管主体三个方面存在问题,传统监管应及时转型,适应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之间的关系,形成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的监管体系。对此,可以借鉴域外监管对"监管沙盒"的实践经验,针对我国传统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本土化设计,转变静态监管理念,采用地方试点方式运行监管沙盒,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互补,实现创新与监管双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