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6)
2023(6379)
2022(5406)
2021(5021)
2020(4047)
2019(9130)
2018(8740)
2017(16670)
2016(8459)
2015(9091)
2014(8192)
2013(7691)
2012(6646)
2011(5895)
2010(5765)
2009(5632)
2008(5297)
2007(4760)
2006(4230)
2005(3990)
作者
(20490)
(16895)
(16768)
(16112)
(10658)
(8083)
(7694)
(6391)
(6305)
(6023)
(5656)
(5522)
(5326)
(5212)
(5192)
(5063)
(4954)
(4899)
(4868)
(4735)
(4061)
(4021)
(3946)
(3916)
(3809)
(3771)
(3725)
(3652)
(3314)
(3294)
学科
(29840)
经济(29810)
管理(20038)
(19905)
(17891)
企业(17891)
(16037)
银行(15892)
(14707)
(13943)
(13551)
贸易(13543)
(13386)
方法(11336)
(10970)
数学(10052)
数学方法(9951)
(9228)
制度(9227)
(9216)
业务(9173)
业经(9116)
(9078)
(8827)
金融(8826)
中国(8612)
(7961)
出口(7954)
出口贸易(7954)
银行制(7920)
机构
学院(103507)
大学(100783)
(45393)
经济(44482)
管理(38487)
中国(32772)
理学(32152)
理学院(31863)
研究(31822)
管理学(31353)
管理学院(31171)
(23362)
(20181)
(19348)
银行(18549)
财经(18135)
(17260)
科学(16676)
中心(16561)
(16513)
(16086)
经济学(15392)
(15200)
(14494)
经济学院(14055)
财经大学(13637)
(13540)
研究所(12881)
(12595)
金融(12383)
基金
项目(67333)
科学(53554)
研究(52879)
基金(49277)
(41532)
国家(41187)
科学基金(36020)
社会(34876)
社会科(33247)
社会科学(33242)
(26409)
基金项目(25024)
教育(24692)
编号(22208)
(21529)
自然(21062)
自然科(20623)
自然科学(20619)
自然科学基金(20240)
资助(20142)
成果(17479)
重点(15073)
课题(15066)
(14969)
国家社会(14954)
(14677)
(14655)
(14058)
(13985)
项目编号(13852)
期刊
(50012)
经济(50012)
研究(34988)
(26335)
金融(26335)
中国(20975)
(18129)
(14890)
管理(14268)
学报(12404)
科学(11836)
教育(11584)
大学(9985)
业经(9522)
学学(9465)
经济研究(9349)
财经(9107)
(8768)
农业(8520)
技术(8175)
国际(8142)
(7791)
问题(6560)
理论(5572)
商业(5187)
农村(5074)
(5074)
实践(4993)
(4993)
世界(4813)
共检索到168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蒋剑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瑞德  
银行的"流动性保险"和"信息分享联盟"功能使银行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银行的经营必须有隐性履约资本即银行声誉的存在,良好的声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相对于国外来讲还只是刚刚起步,在对声誉风险的认识、声誉危机的处理能力以及声誉风险管理体系上还存在很多不足。面对这些问题,应采取逐步建立银行自身的良性信誉机制、把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塑造以声誉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以及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完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等解决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广明  
本文认为,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讲,现在所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改革,即从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管理者的经营思想、业务经营模式、机构的设置与分布,以及成本费用的控制等方面,都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来改革,使国有商业银行全面走向市场。只有这样,国有商业银行才能走出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穆春舟  
四大国有银行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各项市场份额都占据了我国银行业的半壁江山,其在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国有银行的改革也将推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国有银行的基本现状可用“高、低、差、后”来形容:不良资产比例高,资本充实率低,盈利能力差、公司治理结构落后。每一家国有商业银行都沉淀了数以千亿计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是其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天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秀红  傅兆君  
本文从分析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入手,讨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分别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关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新艳  
国务院今年三月颁布的当前产业政策要点,是银行制定信贷政策的基本依据。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对于促进社会资金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产业政策的导向与银行信贷结构的现状不是能够自然吻合和轻易对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桂平  
十年改革开放使农业银行发生了巨变,存贷款业务成倍增长,新业务不断开拓。但是,对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要求,对比其他专业银行的发展,特别是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步伐相比,我们还相距甚远,业务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论述农业银行面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孟龙  施强  张领伟  
银行保险作为举足轻重的保险销售渠道,其模式一直是学界研究、业界倚重、监管关注的热点。本文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银保模式选择是市场主体逐利行为、自身风控能力和政府管制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当前银保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笔者借鉴世行的建议及英美、台湾等地的经验,提出银行保险专业化的改革思路,认为这是当前银保经营参与各方共赢的可选模式,并对银保模式专业化变革的具体方式和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志前  
中小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灵活、高效和便捷等优势。它的产生和发展彻底打破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的深化和竞争的加剧,中小银行已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暴露出了很多的风险和问题。201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宣布对包商银行实施接管。包商银行事件虽然是个案,但也反映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发展困境。在金融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子术  胡达源  
差距困境出路──学习《商业银行法》的理论思考郑子术,胡达源《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进入操作阶段。为使《商业银行法》得到贯彻执行,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有关方面谈些看法。一、差距《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海二  刘利红  易新福  
由于现有金融机构在农村拓展金融服务的意愿不强,导致我国农村地区还存在一些金融空白乡镇。手机银行由于其交易便捷,布局成本低,在弥补金融空白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成为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困境的一条出路。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困境,手机银行在我国农村的现状,展望了手机银行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前景,最后从手机银行的安全与监管、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合作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顺  
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困境包括监管乏力、监管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协调、不周延、可操作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健全银行业的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增强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银行业监督法律制度,充分发挥银行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督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国江  
近两年日本经济增长的放缓,股市暴跌和地产市场不景气,沉重打击了日本银行业。面对银行业的困境,日本政府已在试图改革对银行业的监管和政策,银行业本身也在探讨经营策略的改进。这些改革对今后日本银行业的发展将有深远影响。一、股市下跌对日本银行业资本充足比率影响重大日本股票展转下跌,期间虽有反弹,但向下的走势已持续超过两年,日经平均指数屡见新低,相对1989年底近四万点的高位,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彬  
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机制设计导致其股权结构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村镇银行公司治理造成深刻影响。本文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村镇银行发展的双重经营目标分析出发,深入探讨了股权高度集中与公司治理结构非均衡对边疆地区村镇银行经营造成的后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根据公允价格和社会效益指标对村镇银行进行激励式精准补贴、建立股权交易流转平台并尊重小股东的公司治理权、鼓励边疆民族地区村镇银行探索因地制宜的独特发展路径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