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1)
2023(14846)
2022(12832)
2021(12092)
2020(10120)
2019(23346)
2018(22960)
2017(44716)
2016(24153)
2015(26807)
2014(26186)
2013(26056)
2012(23721)
2011(21606)
2010(21022)
2009(19584)
2008(18728)
2007(15942)
2006(13723)
2005(12061)
作者
(66580)
(55007)
(54793)
(52060)
(35160)
(26411)
(24791)
(21592)
(21030)
(19511)
(18884)
(18676)
(17337)
(17181)
(17035)
(16965)
(16329)
(16234)
(15774)
(15721)
(13565)
(13548)
(13155)
(12413)
(12374)
(12178)
(12086)
(11900)
(11037)
(10778)
学科
(97372)
经济(97262)
管理(65609)
(61120)
(50069)
企业(50069)
方法(47901)
数学(42666)
数学方法(42279)
中国(27281)
(24967)
(23679)
(20811)
贸易(20800)
(20278)
业经(19997)
(19108)
(17254)
地方(17021)
农业(16315)
(15224)
银行(15179)
理论(15016)
(14929)
金融(14927)
(14810)
环境(14758)
财务(14742)
财务管理(14716)
(14517)
机构
大学(335381)
学院(332449)
(140270)
经济(137589)
管理(131582)
理学(114601)
研究(113678)
理学院(113419)
管理学(111574)
管理学院(111006)
中国(86964)
(70788)
科学(68093)
(62521)
(56107)
研究所(51434)
财经(51352)
中心(50816)
(50742)
业大(48124)
(47045)
北京(45013)
(44871)
经济学(43970)
(42661)
师范(42293)
(41033)
农业(39975)
经济学院(39819)
财经大学(38627)
基金
项目(230542)
科学(181696)
基金(169445)
研究(169251)
(147571)
国家(146427)
科学基金(125682)
社会(108260)
社会科(102731)
社会科学(102709)
基金项目(89235)
(86853)
自然(80859)
自然科(78981)
自然科学(78962)
自然科学基金(77590)
教育(77522)
(73963)
资助(70923)
编号(68144)
成果(55124)
(52117)
重点(51409)
(48557)
(47723)
课题(46540)
国家社会(45303)
教育部(45187)
创新(44568)
科研(44210)
期刊
(145147)
经济(145147)
研究(100228)
中国(58347)
学报(51401)
科学(47671)
管理(46707)
(45654)
(45356)
大学(38977)
学学(36696)
教育(34661)
农业(32108)
(31880)
金融(31880)
技术(27045)
经济研究(25485)
财经(25034)
业经(22587)
(21369)
问题(18850)
(17236)
(17066)
图书(16501)
理论(16199)
技术经济(15668)
科技(15119)
世界(15003)
国际(14840)
实践(14532)
共检索到477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建林  
"双轨利率"下的货币供给模型显示,货币供给不但取决于基础货币和基础利率变量,而且取决于贷款的随机扰动、准备金供求的随机扰动和货币乘数的随机扰动。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998年以来,基础货币、贷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之差成为我国货币供给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主要因为"双轨利率"模式下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双向反馈机制作用并不对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婷婷  
2005年以来,CPI在媒体的报道和普通大众的切身感受中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作为物价变动的主成分,CPI变动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在货币供给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居民价格指数不断上升,这引发了大量学者对于货币供给量对CPI影响的研究。本文利用eviews5.0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分析,试图通过研究我国货币供给量和CPI的关系,探讨二者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货币供应量的波动都能引起CPI波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晓芳  景长新  
以普勒基本分析理论为基础,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和效率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基础性冲击仍然主要来自于商品市场,并且货币供应量与真实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因此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仍然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但是合理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效率性,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货币供应量的低效性进行了证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启智  高阳  
物价问题成为当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研究物价指数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动态关系,可以为衡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依据,并有效地控制物价及通货膨胀。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分析物价指数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与物价指数的上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物价指数不仅与当期的货币供给量有关系,还与前期的货币供给有关,而且物价指数对货币供给也有一定的反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东  王红林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利率双轨制之下:银行体系中被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共存。利率双轨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部分,也是理解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关键。以存款利率上限为核心的利率双轨制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中数量与价格工具并存的特点,也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同于发达国家。本文通过一个新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利率双轨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在不同情形下,货币政策目标如何通过各种政策工具传导至市场利率,并和信贷总规模一起实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控。该理论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价格管制带来的扭曲需要由数量管制来纠正。实证模型结果显示:首先市场利率对基准存款利率调整最敏感,其次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高  杨林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必须根据中介指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来判定。根据我国国情,货币供应量指标仍然有效,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基础货币投放仍应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应理顺银企之间的产权关系,拓宽货币传导渠道,改变社会公众的预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方方  田野  
根据传统主流货币经济学理论,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一种大致平行的关系,但是,由于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情况的差异和实证分析中计量模型和数据选择的不同,传统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拟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给量和通货膨胀相关性的实际数据。本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实证结果做出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货币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志栋  
基准利率具有市场性、基础性、测控性、波动性和预测性等五个基本属性,参考FFR和LIBOR的数量属性,利用EGARCH、Granger等模型对2001年至2010年中国货币市场候选基准利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市场性检验、测控性检验、波动性检验、基础性检验及预测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七天期银行间回购利率是当前中国货币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基准利率,同时SHIBOR利率也具有很强的基准利率潜质,但因时间序列较短,难以定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史永东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永东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平贵  
本文从货币当局无力同时控制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利率管制与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分析了利率管制条件下,以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即实际货币供给量偏离中介目标货币供给量以及实际收入水平偏离最终目标收入水平的深层原因;指出了近年来我国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效果不佳,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客观存在的利率管制和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是这种矛盾的必然结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雪松  林欣  谢林林  王志勇  
文章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通过市场利率的中介效应产生的;市场利率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也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长期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短期对货币供应量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市场利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影响均不显著;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对彼此的影响都不显著。文章深入分析了实证研究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意见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雪松  林欣  谢林林  王志勇  
文章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通过市场利率的中介效应产生的;市场利率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也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长期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短期对货币供应量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市场利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影响均不显著;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对彼此的影响都不显著。文章深入分析了实证研究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意见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从我国目前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出发 ,货币供给量比利率更加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而从理论逻辑出发 ,情况又正好相反。作者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水平主义的观点 ,以及格林斯潘目前的实践 ,证明我国的中介目标也应该向利率转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