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3)
2023(11705)
2022(10078)
2021(9277)
2020(8072)
2019(18239)
2018(17998)
2017(34736)
2016(19615)
2015(22518)
2014(22513)
2013(21955)
2012(20541)
2011(18631)
2010(19222)
2009(18360)
2008(18529)
2007(17217)
2006(15626)
2005(14652)
作者
(54290)
(45243)
(45214)
(43363)
(29440)
(21547)
(20699)
(17412)
(17189)
(16908)
(15616)
(15310)
(14918)
(14643)
(14600)
(14016)
(13481)
(13461)
(13272)
(13263)
(11728)
(11149)
(10973)
(10322)
(10321)
(10294)
(10274)
(10081)
(9240)
(8959)
学科
(75733)
经济(75611)
管理(72779)
(65167)
(56946)
企业(56946)
方法(33368)
数学(28684)
数学方法(28311)
(28289)
(22972)
中国(21385)
(21192)
业经(18116)
(17901)
财务(17847)
财务管理(17796)
企业财务(16941)
(16328)
(16016)
银行(16006)
(15165)
地方(14664)
(14592)
贸易(14582)
(14354)
(14200)
(13900)
(13770)
金融(13767)
机构
大学(276833)
学院(276552)
(115870)
经济(113099)
管理(110116)
理学(91790)
理学院(90771)
研究(89777)
管理学(89521)
管理学院(88899)
中国(73524)
(63319)
(58427)
科学(48806)
财经(47198)
(46750)
(44028)
中心(43092)
(42630)
(38862)
研究所(38595)
北京(37247)
(36446)
(35570)
师范(35272)
经济学(35011)
财经大学(34644)
业大(34087)
(32682)
经济学院(31361)
基金
项目(168181)
科学(133575)
研究(130152)
基金(121629)
(102814)
国家(101843)
科学基金(88637)
社会(82927)
社会科(78654)
社会科学(78638)
(65461)
教育(62724)
基金项目(62651)
(54916)
自然(54751)
编号(53892)
自然科(53479)
自然科学(53469)
自然科学基金(52587)
资助(51348)
成果(47469)
(39371)
课题(39098)
重点(37647)
(36788)
(35315)
(35160)
(34956)
教育部(34828)
人文(33848)
期刊
(138384)
经济(138384)
研究(89844)
中国(64310)
(53026)
管理(47268)
教育(38606)
(35343)
(35332)
金融(35332)
学报(35284)
科学(34392)
大学(28721)
学学(26222)
技术(25160)
财经(25155)
农业(22677)
(21570)
业经(21295)
经济研究(20548)
问题(17559)
(15720)
图书(14769)
国际(13641)
技术经济(13520)
理论(13365)
(13336)
会计(13315)
现代(13223)
财会(12984)
共检索到450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秀艳  
"双证书"制度是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制度设计,是对传统高职教育的规范和调整[1]。我院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双证书"制度的相关要求纳入了人才培养计划,并在实际教学运行过程中推广实施。通过对我院"双证书"制度实施现状的调查,发现"双证书"制度在其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如下管理策略:加大"双证书"制度宣传力度;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建设"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成立校内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红卫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双证书"制度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学校师生对制度的认可度较高,制度实施状况良好;两类地区、重点职业学校与普通职业学校制度实施状况存在一定差异;职高、中专、技校的制度实施状况差别不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影响"双证书"制度推行的主要因素。完善职业学校"双证书"制度,既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又要加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双证书"制度的宣传力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才成  
1+X证书制度是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基本制度设计,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全新尝试。为全面及时掌握试点工作情况,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的55105名教师、389711名学生开展调研。结果显示,存在证书对就业促进作用不明显、书证尚未有机融合、教师培训激励政策不健全、培训资源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升试点工作效能,需要做优证书标准、提升证书社会吸引力;做细书证融通、实现1与X的有机融合;做实协同推进、确保各项政策有效落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英霞  王若超  
从效果导向出发,全面筛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构建1+X证书制度育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的效果。从完善遴选机制、优化融合路径、改革育人模式、创新效果评价等维度提出提升育人效果的策略,对推进1+X证书制度在院校全面实施,提升技能输出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明杰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实施"双证书"制度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部门缺乏权威性等。我国应出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化就业准入制度,为高职院校顺利实施"双证书"制度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高职院校则要加大实用课程的设置力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提供师资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建良  肖文胜  解元元  
实行"双证书"制度,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且互通,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当前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推行的状况如何?推行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作者充分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资料以及网上查询方式,并通过对江西省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和省内一些企业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研,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杭娟  
如何更深层次地认识文化这个特殊行业的特性;科学研究符合文化强国建设要求的价值与技术要求,既符合文化发展的态势,又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对待专业与非专业两类文化行业人才,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拓展行业职业工种,制定相对应的科学合理的能力考核体系;充分研究并消化近五年在艺术高职实施的经验,是文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科学发展所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军华  
"双证书"制度体现了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但"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如果缺乏学校的正确引导和相关制度、措施的积极配合,也会造成学生盲目考证、社会资源浪费等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进亮  
总结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研究现状,深入挖掘"不能融、不会融、不愿融、不好融、不用融"等问题,从严把证书标准质量、吃透证书标准内涵、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五个方面阐述了推进书证融通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汝志  
针对"双证书"制度在实践中所面临的资格证书泛滥、证书考核成本高、企业和行业认可度低等现实困境,以及高职院校在职业资格证书选择中存在的避难就易、与专业特色不对应、与高职办学层次不匹配的普遍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学计划、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的建设,并积极实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开发实践课程、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三项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华  
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是高职教育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的制度性保障,也是我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举措,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双证书"制度的现状、问题分析,提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教学建设作为实行"双证书"制度的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伟  李玲俐  
教育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1+X"证书制度是其中一项重要改革举措。"1+X"证书制度与"双证书"制度有相同点,但是差异更大,其实施也面临诸多困难。针对"1+X"证书制度改革,除了国家给予政策指引与导向外,需要职业院校、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等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师资培育、技能鉴定条件、学生考核机制等多方面具体落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伟  
1+X证书制度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SWOT方法,总结出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的优势:高职院校大力支持实施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设施完善、学生对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积极性高;劣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弱、课程内容与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匹配不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缺乏资金保障;机遇:国家陆续出台的政策提供了强大推力、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培训评价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有力保障;挑战:企业的认可度较低、培训评价组织与物流企业对接不畅、激励机制尚不健全。据此提出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推进策略:完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政策、提升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师资专业实践能力、完善课证融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发挥多方主体参与的协同效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红卫  
高级别证书的价值未能体现、持同样的职业资格证书却不能进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工资福利待遇低是目前职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存在的问题。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尚未确立学历文凭、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的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通过保障就业机会均等、给予职业教育更多的关注等举措确立两种证书并重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代波  
分析1+X证书制度出台的背景发现,国家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能力,职业教育内部需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生态,职业教育学习者自身对多元化发展提出了要求是1+X证书制度出台的根本原因。透析职业教育1+X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发现,1+X证书制度具有沟通功能、引导功能、保障功能和发展功能,是职业教育生态的整体升级支撑制度。要实现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落地,需要以资历框架建设为抓手,建成纵向能级清晰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以行业企业为主导,设计横向边界清晰的职业技能内容体系;以学校为主体,将职业技能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以学分银行为载体,实现证书与课程的沟通,促进校内外资源的合理流动;借助第三方评估,实现职业技能证书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