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2)
2023(10627)
2022(8905)
2021(8224)
2020(6666)
2019(14953)
2018(14458)
2017(26732)
2016(14112)
2015(15805)
2014(15500)
2013(14952)
2012(14024)
2011(13067)
2010(13585)
2009(12974)
2008(12475)
2007(11104)
2006(10239)
2005(9523)
作者
(39561)
(32962)
(32949)
(31468)
(21256)
(15614)
(15014)
(12649)
(12622)
(11998)
(11352)
(10931)
(10596)
(10576)
(10324)
(10264)
(9736)
(9492)
(9462)
(9380)
(8355)
(7965)
(7937)
(7689)
(7630)
(7435)
(7154)
(7073)
(6523)
(6427)
学科
(76559)
经济(76507)
管理(39137)
(33914)
(26785)
企业(26785)
方法(23268)
数学(20364)
数学方法(20092)
地方(19914)
中国(19868)
(17688)
(14729)
业经(14507)
(13646)
地方经济(13374)
(12864)
(12726)
贸易(12717)
(12291)
农业(11465)
(11156)
(11150)
金融(11149)
(10904)
银行(10900)
(10600)
环境(10386)
(9485)
理论(9262)
机构
学院(203514)
大学(199535)
(96316)
经济(94340)
研究(75994)
管理(74325)
理学(62568)
理学院(61831)
管理学(60713)
管理学院(60314)
中国(59048)
(44143)
(41799)
科学(41680)
(37767)
中心(34505)
财经(33601)
研究所(33585)
(31650)
经济学(30393)
(30364)
(28256)
(27651)
师范(27486)
(27226)
北京(26997)
经济学院(26871)
(25103)
财经大学(24469)
业大(24123)
基金
项目(125098)
科学(99653)
研究(96485)
基金(90355)
(77060)
国家(76416)
科学基金(65775)
社会(62905)
社会科(59613)
社会科学(59604)
(48644)
基金项目(45555)
教育(44227)
(40463)
编号(39797)
自然(39474)
自然科(38542)
自然科学(38532)
自然科学基金(37806)
资助(37733)
成果(33348)
(29305)
重点(28785)
课题(28493)
(27658)
国家社会(26042)
(25549)
(24970)
发展(24556)
教育部(24258)
期刊
(119690)
经济(119690)
研究(70246)
中国(43813)
(32860)
管理(30210)
(26888)
科学(25457)
学报(24704)
教育(24010)
(23721)
金融(23721)
经济研究(20955)
大学(19661)
技术(18663)
学学(18457)
农业(18302)
业经(18074)
财经(17326)
(15222)
问题(14384)
(13798)
国际(12926)
世界(11484)
技术经济(11200)
统计(11171)
(10057)
商业(9794)
现代(9669)
理论(9501)
共检索到333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预计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9.1%,比2003年小幅回落,实现稳健快速增长的调控目标,特别是在"有保有压"的稳健型宏观政策作用下,经济成功地避免了因投资过热而可能引起的大起大落,经济增长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得到了明显化解,同时,一些薄弱环节得到了明显加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5年双稳健经济政策,实际是对2004年"有保有压"宏观调控政策的确认,并不意味着2005年宏观政策会加大紧缩力度。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处于新一轮长期加速增长周期的第一次调整巩固期(或整固期)。我们相信,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整固,中国经济仍继续在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运行。2005年将会实现8%~8.5%...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在稳健型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2004年中国经济实现了稳定快速增长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9.1%,投资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了较明显的遏制,通货膨胀明显上升但仍处于可调控、可承受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陈瑛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外部环境持续恶化,国内需求也出现"拐点性变化",再加上重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导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显著调整。全年经济增长呈逐季放慢的态势,中期增长趋势由上升转为下降,特别是下半年后,宏观经济调整幅度显著加大,逼近8%的政府调控底线。针对这一十分严峻的形势,中央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即启动了新一轮扩大内需政策,以防止经济出现过度下滑。展望2009年,我们认为,外部环境恶化将继续,国内需求在总体上将进一步收缩,新的扩大内需政策特别是"国十条"、"国金九条"的加快落实将会提振信心,在较大程度上抵消经济增长继续下滑的影响,但不会改变经济增长调整的内在趋势。由于此轮经济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义达  
1996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预测及其政策取向汪义达(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经济分析与长期计划处副处长)预测1996年经济走势应从两方面看。1.内在条件。首先,看市场供给情况。一是1995年农业获得丰收有利于保证1996年农产品供应,并且各级政府已高度重视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丛明  
2006年1月14日,由中国税务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税收收入专家分析会”,这是自2004年以来举办的第三届专家分析会。与会专家回顾了“十五”时期税收收入增长的情况,对2005年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特点及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围绕着“十一五”时期税制的改革和完善进行了讨论,提出应从战略高度考虑,建立一个有利于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将税收改革法制化、科学化提到日程上来。以下是根据记录整理的专家发言摘要,特此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但总体经济景气开始转折下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保持其政策取向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建立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性质的需求管理政策目标,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转型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适度扩张性操作,形成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一致政策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5年中国经济向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方向稳定发展,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2006年乃至“十一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保持其中性政策取向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在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的需求管理最终政策目标指导下,建立价格、工资与汇率动态调整一致的政策目标体系,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以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第一,从短期看,总需求增长将基本稳定,但回升动力不足,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超过以往。在出口方面,发达经济体结构改革不到位,需求增长乏力。美欧日实施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组合,短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综合考虑,预计2013年我国出口增长将高于2012年。在消费方面,当前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两年超过GDP增长,医疗、社保、收入分配等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预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1979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表明,要使我国经济迅速而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和改革的关系,使之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这种政策不但有利于经济在稳定中协调发展,避免大起大落,而且可以为经济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邵英昕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在新的全球环境下银行和金融体制的稳健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然而,许多国家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时,并未把保持银行业的稳健视为政策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内涵、银行体系不稳健的宏观经济原因、不稳健银行体系的宏现经济后果、宏现经济政策设计四个方面,将宏观经济政策放在稳健银行体制必需的政策和结构性因素的框架内,研究稳健的银行体系是如何与宏观经济政策相互联系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牛秀起  
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长曾一度出现反复,但进入三季度各主要经济指标又再度回稳,缓解了各界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宏观经济既未能形成乐观者预期的"V型反转",也没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小广  
2008年是中国经济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经济陷入内外重围,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史所罕见。从年初提出"双防",到年中转变为"一保一控",再到9月的"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扩内需",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调控主题和任务的剧烈变化,凸显出2008中国经济的非常态性。2008年的寒冬已然过去,但中国经济并没有迎来期待中的春天。在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温家宝指出,今年将是新世纪来中国经济最困难一年,宏观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已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汉亚  
2005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稳定增长的好时期,这主要取决于我国良好的政策环境、基础投资、政府效率和对外开放等因素,但同时要注意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投资结构的调整与就业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1996年国家继续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实施“九五”计划开好头
关键词: .NUL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