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0)
- 2023(11802)
- 2022(9895)
- 2021(8721)
- 2020(7084)
- 2019(15240)
- 2018(14860)
- 2017(28717)
- 2016(15260)
- 2015(16305)
- 2014(15297)
- 2013(15039)
- 2012(13505)
- 2011(12162)
- 2010(11691)
- 2009(10642)
- 2008(9845)
- 2007(8390)
- 2006(7061)
- 2005(5899)
- 学科
- 济(62623)
- 经济(62558)
- 管理(48325)
- 业(44094)
- 企(33863)
- 企业(33863)
- 方法(32891)
- 数学(30236)
- 数学方法(30047)
- 农(20535)
- 财(16438)
- 贸(16169)
- 贸易(16167)
- 环境(15770)
- 易(15748)
- 中国(14840)
- 业经(13144)
- 农业(12444)
- 学(12115)
- 务(10553)
- 财务(10542)
- 财务管理(10526)
- 划(10510)
- 地方(10273)
- 企业财务(10051)
- 制(9508)
- 技术(9395)
- 融(9293)
- 金融(9292)
- 银(9177)
- 机构
- 学院(212427)
- 大学(207939)
- 济(90435)
- 经济(89070)
- 管理(84017)
- 理学(74807)
- 理学院(74117)
- 管理学(72938)
- 管理学院(72601)
- 研究(65220)
- 中国(48508)
- 科学(40591)
- 京(40300)
- 农(40185)
- 财(38821)
- 业大(35744)
- 财经(32682)
- 农业(32244)
- 所(31652)
- 中心(30759)
- 经(29969)
- 研究所(29214)
- 经济学(28550)
- 江(28509)
- 经济学院(26293)
- 财经大学(24504)
- 商学(24345)
- 经济管理(24198)
- 范(24177)
- 商学院(24128)
- 基金
- 项目(154193)
- 科学(122569)
- 基金(115296)
- 研究(106952)
- 家(102275)
- 国家(101486)
- 科学基金(87905)
- 社会(72010)
- 社会科(68707)
- 社会科学(68689)
- 基金项目(61411)
- 省(60909)
- 自然(58229)
- 自然科(56983)
- 自然科学(56967)
- 自然科学基金(55973)
- 划(50775)
- 教育(48920)
- 资助(46080)
- 编号(40746)
- 重点(34695)
- 部(33667)
- 创(33171)
- 发(33037)
- 创新(31033)
- 国家社会(30819)
- 科研(30757)
- 成果(29240)
- 教育部(29142)
- 计划(28921)
共检索到282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莉
推进绿色消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在这一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本文以绿色产品认证为视角,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样本数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绿色产品认证对绿色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产品认证对绿色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众环境关注和“双碳”目标压力能加强绿色产品认证对绿色消费的积极影响。据此,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产品认证 绿色消费 “双碳”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宁 曹辉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消费行为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深入探讨了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绿色产品认知、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因素均对绿色消费意向和实际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环保意识和绿色产品认知是驱动绿色消费意向的关键前因,而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则通过影响意向进而作用于实际行为。此外,文章还发现了一些调节因素,如消费者年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调节着上述关系。研究结论为制定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和营销策略提供了有益启示,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宁杨
碳中和碳达峰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我国新发展格局构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质量五个维度27个细分指标构建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并通过测算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域绿色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就绿色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绿色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在短期内会产生不利影响,抑制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但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却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同时,绿色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而言,绿色发展对高收入地区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都具有正向赋能作用,而对低收入地区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在短期内仍然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对消费升级依然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最后本文提出,政策部门对绿色发展考核不应“一刀切”,而是应该循序渐进,通过优先考核高收入地区,再稳步推进低收入地区考核,最终稳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绿色发展 居民消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陶克涛 任静 冯泰文 宝恩德尔
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亟需进行绿色创新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而绿色创新的一个关键逻辑是进行绿色创新搜索。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运用211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绿色创新搜索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绿色创新搜索深度与广度均对探索式绿色创新、利用式绿色创新、非环保遗忘和环保改变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非环保遗忘与环保改变均对绿色创新搜索两个维度(深度与广度)与两种类型绿色创新(探索式绿色创新和利用式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内部整合的调节效应未得到验证。本研究丰富了绿色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揭示了绿色创新搜索如何影响绿色创新的“黑箱”,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于静
在“双碳”背景下,建筑企业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为适应低碳环保的要求,绿色建筑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绿色低碳建筑项目往往比传统建筑项目涉及到更多风险。针对“双碳”背景下绿色低碳建筑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利益相关性确定绿建项目中影响较大的风险成分,并阐明绿建项目风险因素的主要内容。然后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绿建项目风险的权重排名,结合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当绿色低碳建筑项目在面临不同风险时,为项目施工的应对计划和控制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薇 公丕芹
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存在支持政策不完善、消费主体应用障碍、体制机制不健全、推广融资难、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制约问题。建议在政策、机制、资金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广,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绿色低碳技术 碳达峰碳中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汪振双 王立国
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背景下,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从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生态和经济六个方面构建建筑材料绿色度评价框架,并以水泥材料为例,对其绿色度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建筑材料绿色度认证制度,提出完善建筑材料绿色度评价和认证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建筑材料 评价标准 认证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路铁军 宋晓刚
“双碳”目标背景下,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俄能源合作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俄两国资源优势互补、政治互信度高以及具有共同的2060碳中和目标,为两国加强能源合作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近年来中俄两国能源贸易稳定增长,合作领域与模式不断拓宽,能源合作项目扎实推进,但也存在清洁能源贸易占比低、基础设施滞后、国际政治势力干预、能源市场不稳定以及数字化管理体系不完善的困境。为克服这些挑战,中俄两国应在不断增强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合作、加强金融领域合作创新、提升数字能源管理水平,促进能源合作绿色多元发展,从而推进两国经济稳定发展并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媛
“双碳”目标是新时期乃至今后长期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与双碳目标的契合进程,以实现“双碳”为目标,以人民健康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政策体系为支撑,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新型方式,优化绿色金融资金的投资结构,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章结合钻石模型分析得出我国绿色金融产业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绿色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结构、绿色主体合作意识以及碳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缺陷,为实现低碳目标促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应当制定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应对外部环境风险能力。强化生产要素投入,加大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构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安全。
关键词:
“双碳” 绿色金融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世磊 任宇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导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发展和保护两方面的途径。当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也是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的不断健全,需要企业加速绿色转型。本文从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和技术创新五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转型 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地缘冲突 绿色通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地缘冲突 绿色通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泽 孙立成
“双碳”目标强调了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方向,这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环境政策是我国改善环保问题的重要措施,分析其对物流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对推进物流业节能减排,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碳排放效率为切入点,在科学测算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分析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均与物流业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物流业碳排放效率表现为积极的线性影响;且三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均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对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果更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君民 余江志
实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运用“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分别从物理(W)、事理(S)与人理(R)的角度,指出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当前绿色金融存在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绿色金融的系统性对策,为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WSR 系统方法论 绿色金融 碳中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大佑 潘超云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得更有利于绿色营销的实施。绿色营销管理中引入低碳指标,既可以让绿色营销在企业更具可操作性,也使得理论界对绿色营销理论研究中的某些分歧进一步缩小,从而有助于绿色营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营销 营销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