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15)
- 2023(17652)
- 2022(15019)
- 2021(13843)
- 2020(11681)
- 2019(26258)
- 2018(26055)
- 2017(50030)
- 2016(27262)
- 2015(30399)
- 2014(29947)
- 2013(29554)
- 2012(26719)
- 2011(23906)
- 2010(23875)
- 2009(22480)
- 2008(22061)
- 2007(19518)
- 2006(17255)
- 2005(15535)
- 学科
- 济(108728)
- 经济(108567)
- 业(101462)
- 管理(96944)
- 企(91985)
- 企业(91985)
- 方法(47305)
- 数学(37289)
- 数学方法(36847)
- 财(35860)
- 业经(34117)
- 农(33360)
- 中国(26584)
- 务(25820)
- 财务(25747)
- 财务管理(25713)
- 制(25303)
- 企业财务(24394)
- 农业(23012)
- 学(21435)
- 技术(21059)
- 理论(21029)
- 和(20908)
- 环境(19929)
- 划(19861)
- 贸(19050)
- 贸易(19039)
- 地方(19017)
- 体(18524)
- 易(18485)
- 机构
- 学院(386580)
- 大学(382235)
- 管理(155965)
- 济(153097)
- 经济(149821)
- 理学(134115)
- 理学院(132731)
- 管理学(130651)
- 管理学院(129953)
- 研究(122634)
- 中国(94343)
- 京(80940)
- 科学(74757)
- 财(74605)
- 农(61409)
- 所(60711)
- 财经(58825)
- 江(57878)
- 业大(56327)
- 中心(55568)
- 研究所(54621)
- 经(53306)
- 北京(50680)
- 范(48430)
- 师范(48011)
- 农业(47968)
- 州(46310)
- 经济学(45026)
- 院(45022)
- 财经大学(43390)
- 基金
- 项目(257924)
- 科学(204074)
- 研究(192077)
- 基金(187371)
- 家(161699)
- 国家(160278)
- 科学基金(139401)
- 社会(121114)
- 社会科(114656)
- 社会科学(114628)
- 省(101729)
- 基金项目(99413)
- 自然(90301)
- 自然科(88157)
- 自然科学(88138)
- 教育(87687)
- 自然科学基金(86573)
- 划(84331)
- 编号(79366)
- 资助(76028)
- 成果(63569)
- 重点(57245)
- 部(56286)
- 创(55692)
- 发(54617)
- 课题(53878)
- 创新(51365)
- 制(50562)
- 项目编号(49458)
- 国家社会(49217)
- 期刊
- 济(175309)
- 经济(175309)
- 研究(113418)
- 中国(73041)
- 管理(61734)
- 财(61286)
- 农(57277)
- 学报(56446)
- 科学(53648)
- 大学(43591)
- 教育(41807)
- 学学(41274)
- 农业(39541)
- 技术(34649)
- 融(33487)
- 金融(33487)
- 业经(31451)
- 财经(29051)
- 经济研究(26878)
- 经(24817)
- 业(22382)
- 问题(22330)
- 技术经济(19815)
- 现代(18845)
- 财会(18409)
- 科技(18267)
- 商业(17952)
- 理论(17933)
- 版(17678)
- 图书(17406)
共检索到570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林萍 林梦婷 林伯强
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在试点省市开展,其经济效应备受关注。文章将这一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18年重点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方法考察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价值;相比于非国有企业,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价值的促进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和减排投入,可以提高企业短期或长期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义松 冉晓璇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一种利用市场机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手段,它能充分调动企业碳减排的积极性,灵活调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本文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从总量控制、初始分配、交易监管机制、建立交易市场等方面进行框架研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来规范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运行机制,这对于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权交易 制度构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夏凡 王欢 王之扬
实现减碳、低碳、零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下简称“碳市场”)与碳税成为当前各国借助市场机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手段。相较于碳税,我国碳市场较早开始建设,但就国内实际情况来看,仅靠单一的碳减排机制难以实现气候雄心。因此,本文首先对碳市场和碳税的理论机制、实施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政策各具优势,且两者互补性和合作性大于竞争性;其次结合碳定价的国际实践进一步研究,发现碳市场和碳税政策混合使用是更高减排效率、更低减排成本、更公平和可持续的减排模式;最后基于覆盖范围联动、价格机制联动、监管机制联动,并借鉴国际碳市场和碳税协调联动经验,提出我国碳市场和碳税协调发展的设计思路和制度安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小红
纺织业在服务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污染。其绿色发展在“双碳”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改善环保投资效率将对纺织业的绿色转型有所帮助。文章搜集了上市纺织企业2019—2021年的环保投资和绿色税负数据,并以此为依据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运用四象限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研究企业的环保投资效率。研究发现:近年来,纺织业整体的环保投资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各企业的效率差异大,企业层面还存在着环保投资意识较为薄弱、环保投资效率普遍偏低、实现高效率环保投资的难度大以及高效率环保投资的持续性较差的问题。文章丰富了有关环保投资效率的研究,同时根据现有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以期为促进纺织业绿色转型及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关键词:
“双碳”背景 纺织企业 环保投资效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卓 宋敬 宋钰
双碳环境背景下实施环保技改项目是化工企业符合国家政策的必行之举,是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基于成本控制的视角,分析化工企业环保技改项目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应该注意的生产实施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环保技改项目提出规范化的成本控制措施,以实现环保效益和成本控制的最大平衡,为其他化工企业技改项目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化工企业 环保技改项目 成本控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凌云 许向阳
在碳交易市场背景下,以造纸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提出的碳管理战略框架,对中国造纸上市公司2011~2016年在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和公司网站等披露的碳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造纸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提高了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加强了对碳排放的管理,采用了四种碳管理战略:"谨慎减排""外部探索""内部强化"和"全面减排",其中,大部分企业采取谨慎减排战略、很少的企业采取全面减排战略。研究还发现,不同碳管理战略类型的造纸企业在企业规模上有显著差异,但是碳管理战略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显著关系未得到证实。
关键词:
碳管理战略 企业碳管理 造纸企业 碳市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颖 吴杰 范天正
"3060"碳达峰碳中和(即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正是热议话题。2020年3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生态环境部2020年12月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19号)(简称《碳管理办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秀丽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维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企业ESG表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ESG表现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绩效的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ESG表现对民营企业的绩效影响强度大于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企业ESG表现对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绩效影响强度大于对重污染企业的影响。在两者的作用机制方面,通过中介效应验证了,ESG表现是通过融资约束为中介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
关键词:
ESG 企业绩效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荣静
当前,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背后,我国仍面临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能源消费总量攀升的现实问题,制约绿色低碳转型和“双碳”战略目标顺利实现。适时引入碳税制度对推动“双碳”战略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健全环境税收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对芬兰、瑞典、英国以及日本碳税实践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同时基于各国碳税实践经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叶东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健全和完善碳金融制度对弥补绿色低碳投资缺口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碳金融发展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建设不完善、碳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法律规范缺失等问题,应当从市场制度层面和法律制度层面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市场制度层面,应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碳金融产品多样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法律制度层面,应完善碳金融制度的顶层设计,制定司法解释促进碳金融交易,推动商事修法,完善环境司法与碳金融司法的联动机制。下一步,要构建和完善碳金融制度体系,创新发展碳金融司法实践,保障碳金融体系有序健康发展,形成减污减碳协同增效的总体格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玉梅 潘登 梁聪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已经成为有效控制污染的手段,碳排放权也成为企业发展的稀缺资源。本文利用博弈论,在对称信息的垄断市场情形下,研究两寡头企业的生产量决策,以及在不同的净化水平下企业的碳排放的最优决策,从而提出企业减排对策,并在上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该生产与减排决策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碳交易 碳排放配额 库诺特均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世磊 任宇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导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发展和保护两方面的途径。当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也是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的不断健全,需要企业加速绿色转型。本文从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和技术创新五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转型 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玉鸣 石欢
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有重要影响,作用之一就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面临环境规制时,企业要么就地创新以实现环保达标符合规制要求,要么异地转移以规避当地的环境规制。结合“波特假说”及“污染避难所假说”,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环境规制强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环境规制的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污染避难所假说”会削弱“波特假说”;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适度的环境规制强度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而过度的环境规制强度则相反;“波特假说”存在滞后特征,滞后一期和二期的环境规制强度均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他省份加权环境规制强度对东部地区影响显著,但对中、西部省份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创新 波特假说 污染避难所假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玉鸣 石欢
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有重要影响,作用之一就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面临环境规制时,企业要么就地创新以实现环保达标符合规制要求,要么异地转移以规避当地的环境规制。结合“波特假说”及“污染避难所假说”,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环境规制强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环境规制的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污染避难所假说”会削弱“波特假说”;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适度的环境规制强度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而过度的环境规制强度则相反;“波特假说”存在滞后特征,滞后一期和二期的环境规制强度均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他省份加权环境规制强度对东部地区影响显著,但对中、西部省份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创新 波特假说 污染避难所假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国平 孙洪锋 陈曦
环境规制能否破解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困局,取决于环境污染主体的应对策略。本文选取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显著诱发了试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和金融资产投资,没有明显证据表明企业会缩减生产规模;不同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回应策略存在差异,民营企业、研发密度较强企业更倾向于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国有企业、研发密度较弱企业更倾向于加大金融资产投资,大规模企业会同时进行绿色创新和金融投资;产品市场竞争和地方环境执法力度等外部环境也会对试点企业的投资选择产生差异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