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00)
- 2023(21804)
- 2022(18357)
- 2021(17266)
- 2020(14167)
- 2019(32143)
- 2018(31662)
- 2017(59853)
- 2016(32551)
- 2015(36606)
- 2014(36316)
- 2013(35764)
- 2012(33314)
- 2011(29827)
- 2010(30382)
- 2009(28289)
- 2008(28130)
- 2007(25344)
- 2006(22717)
- 2005(21158)
- 学科
- 济(140091)
- 经济(139909)
- 业(109424)
- 管理(108006)
- 企(94981)
- 企业(94981)
- 方法(55710)
- 数学(45478)
- 数学方法(44789)
- 财(42159)
- 农(41919)
- 中国(41880)
- 业经(38231)
- 制(32174)
- 地方(30163)
- 农业(28257)
- 务(27299)
- 财务(27220)
- 财务管理(27163)
- 贸(26991)
- 贸易(26971)
- 易(26237)
- 企业财务(25764)
- 学(24496)
- 银(24264)
- 银行(24239)
- 技术(23535)
- 和(23343)
- 行(23284)
- 策(23208)
- 机构
- 学院(462312)
- 大学(459236)
- 济(196506)
- 经济(192516)
- 管理(179376)
- 研究(158053)
- 理学(151889)
- 理学院(150257)
- 管理学(147783)
- 管理学院(146895)
- 中国(126828)
- 京(98625)
- 财(96484)
- 科学(91412)
- 所(78734)
- 江(75908)
- 财经(74123)
- 中心(73413)
- 农(72277)
- 研究所(70025)
- 经(67192)
- 北京(62497)
- 业大(62288)
- 范(60109)
- 师范(59545)
- 经济学(59430)
- 院(57542)
- 州(57457)
- 农业(55734)
- 财经大学(54471)
- 基金
- 项目(295246)
- 科学(235448)
- 研究(221404)
- 基金(215521)
- 家(185667)
- 国家(184019)
- 科学基金(160048)
- 社会(142579)
- 社会科(135187)
- 社会科学(135155)
- 省(114938)
- 基金项目(112178)
- 教育(102170)
- 自然(101195)
- 自然科(98884)
- 自然科学(98861)
- 自然科学基金(97104)
- 划(95782)
- 编号(89980)
- 资助(88784)
- 成果(74040)
- 重点(66419)
- 部(66329)
- 发(65931)
- 课题(62708)
- 创(62680)
- 国家社会(59190)
- 创新(58088)
- 制(57759)
- 教育部(57636)
- 期刊
- 济(231212)
- 经济(231212)
- 研究(144886)
- 中国(101302)
- 财(78354)
- 管理(73863)
- 农(67807)
- 学报(63585)
- 科学(62589)
- 教育(53670)
- 融(50994)
- 金融(50994)
- 大学(50629)
- 学学(47304)
- 农业(46119)
- 技术(43511)
- 业经(38126)
- 财经(37762)
- 经济研究(35956)
- 经(32648)
- 问题(29827)
- 业(26294)
- 贸(25752)
- 技术经济(24035)
- 国际(23227)
- 世界(23032)
- 统计(21795)
- 现代(21710)
- 理论(21109)
- 图书(20746)
共检索到731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迪 吴华珠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综合考虑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包括经济效益、研发创新、绿色发展等5个维度在内的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江苏及其他制造业大省的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了解江苏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不足。研究发现,江苏在绿色发展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经济效益、发展能力、研发创新、开放合作等方面与其他制造业大省仍有一定的差距。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江苏制造业企业应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培养制造业人才队伍,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主动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参与碳交易排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十一五"期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具有十大成长特征:东部地区一直占有优势、民营企业成长性较强、重化工分布特征明显、入围企业规模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增加,研发密度较低、经济效率持续上扬、经营的动态特性尚不稳定、并购活动比较频繁、国际化平持续增长但不稳定、主业方向比较集中。"十二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继续努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即: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增强战略管理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切实开展产业融合、有效实施产融结合、积极拓展新兴产业。
关键词:
制造业 制造业企业500强 转型升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秀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制造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加快绿色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制造业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对维持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增强综合国力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双碳”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因此,要树立主动且系统性的节能减排思维,创新制造业低碳技术,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等,不断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秀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制造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加快绿色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制造业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对维持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增强综合国力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双碳”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因此,要树立主动且系统性的节能减排思维,创新制造业低碳技术,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等,不断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伟 唐德才
《江苏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为把江苏打造成为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制造业基地描画了蓝图,这同时也表明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认识到了江苏制造业对于提升江苏经济和人民福祉的积极作用。如何界定和解决伴随制造业发展和升级中所产生的公共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公民个人和制造业企业之间、制造业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即是文章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江苏制造业 发展 公共政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丁春燕
2020年,我国制造业大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尽管面临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等多重危机,海外业务有所下滑,但总体仍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营业收入、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资产负债率稳中向好,净利润增速出现大幅反弹,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升。面向"十四五",中国制造业企业需要进一步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抓住重点,切实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迟
前不久,中国企业联合会按照国际惯例连续第6次推出了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各项数据显示,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跃 张鑫
随着国际产业重组和制造业转移,中国已成为外资流向的主要选择。外资对江苏省制造业的影响从效率和规模方面都表现得非常突出。为了实现把江苏省建设成国际性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在利用外资上,应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发展的战略选择,积极采取并购方式吸引欧美日大型跨国公司,同时省内企业通过到国外投资设厂而利用外资及学习先进技术经验。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制造业基地 外资 绩效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海宁 谷人旭 李广斌
运用Arc GIS 9.2软件并基于点和面两个方面对2004—2008年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测度,具体结合核密度指数、Morans’I、Getis-Ord General G和Getis-Ord Gi*等指标,结果表明:基于点层面,企业总部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环渤海以及珠三角等区域,尤以前两者更显著;基于面的层面,全局空间集聚程度较低,其中热点区布局较稳定,并以长三角和环渤海为主,而珠三角有日益衰退趋势,而其增长格局呈现出极强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2004—2005、2005—2006和2006—2007年时段增长热点区与冷点区均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2007—2008年热点区范围与数量远高于前3个时段,而全国大部分区域已由次冷区转为次热区。以此为基础,本文结合城市的服务业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可达性、人力资源以及拥有权力等方面的11个影响因素,并采用Eviews 3.1软件对其进行定量测度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找出了知识产权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假设,并利用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一种“U型”关系,只有当知识产权保护产生的费用超过一定的值后,才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并进一步从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和不同行业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中华 张恒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样也要靠人才。人才已经成为引领驱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资源。然而,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尚未建立起坚实的人才支撑体系,在人才盘点与规划、人才吸引与引进、人才开发与培养、人才激励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在归纳总结工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才供需状况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宏观、行业和教育三个层面剖析了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并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人才支撑体系存在的短板。最后,针对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支撑体系面临的困境和短板,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及对策,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与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扬 黄忠东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升,然而,对先进制造技术进行单纯投资无法明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对江苏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已有一定时间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先进制造技术的使用程度与技术学习、产品创新显著正相关;先进制造技术的知识特性与技术学习、产品创新均相关,但未发现隐性化程度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显著相关性;技术学习在先进制造技术和产品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企业提高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程度和创新设计方法的采用度,注重提高组织技术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潜能,并通过技术学习和管理建立起与先进制造技术匹配的系统环境。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 创新 技术学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九斤 张爽 邓小凡
我国制造业企业依托数字技术转型升级可以抢占技术革命的主导优势。文章基于2016—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发展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中介效应上看,营运成本、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从调节效应上看,提升服务化水平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促进国有制造业企业、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王梅娟
数字经济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企业家精神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二者都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动能。将企业家精神纳入产业发展分析框架,从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契约精神三个维度,探讨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和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测算数字经济指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数字经济、企业家精神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改善技术效率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契约精神是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现阶段企业家创业精神的促进作用大于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低生产率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提升作用更大,数字经济的普惠性特征开始显现。由收敛模型检验可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收敛性客观存在,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其区域收敛的“加速器”。数字经济时代,更需要激发和培育企业家精神,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家精神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