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7)
- 2023(9428)
- 2022(7918)
- 2021(7093)
- 2020(5845)
- 2019(12839)
- 2018(12997)
- 2017(23888)
- 2016(13237)
- 2015(14465)
- 2014(14343)
- 2013(13568)
- 2012(12201)
- 2011(10633)
- 2010(11112)
- 2009(10409)
- 2008(9311)
- 2007(8552)
- 2006(7346)
- 2005(6487)
- 学科
- 济(44831)
- 经济(44784)
- 管理(39933)
- 业(30894)
- 企(26901)
- 企业(26901)
- 方法(18737)
- 数学(15688)
- 数学方法(15453)
- 财(14582)
- 中国(12899)
- 环境(12827)
- 审计(12153)
- 学(11945)
- 制(11865)
- 农(11716)
- 务(9929)
- 财务(9895)
- 财务管理(9824)
- 业经(9682)
- 银(9341)
- 企业财务(9338)
- 银行(9317)
- 地方(9041)
- 行(8873)
- 划(8439)
- 理论(8346)
- 和(8079)
- 体(7893)
- 融(7831)
- 机构
- 学院(172395)
- 大学(168138)
- 管理(63855)
- 济(63360)
- 经济(61820)
- 研究(57239)
- 理学(54211)
- 理学院(53664)
- 管理学(52569)
- 管理学院(52288)
- 中国(45005)
- 京(36390)
- 科学(36324)
- 财(32417)
- 所(29462)
- 农(29115)
- 江(27277)
- 中心(26924)
- 研究所(26224)
- 业大(26069)
- 财经(25196)
- 农业(22843)
- 经(22688)
- 院(22135)
- 范(22009)
- 北京(21976)
- 州(21958)
- 师范(21720)
- 技术(21222)
- 省(19267)
- 基金
- 项目(117113)
- 科学(90881)
- 研究(86482)
- 基金(81799)
- 家(72121)
- 国家(71527)
- 科学基金(60764)
- 社会(52417)
- 社会科(49694)
- 社会科学(49677)
- 省(48739)
- 基金项目(42982)
- 划(40385)
- 教育(40307)
- 自然(39569)
- 自然科(38583)
- 自然科学(38567)
- 自然科学基金(37765)
- 编号(36610)
- 资助(33254)
- 成果(29327)
- 重点(26880)
- 课题(26196)
- 发(25186)
- 部(24522)
- 创(24462)
- 创新(22917)
- 项目编号(22908)
- 科研(22842)
- 计划(21988)
共检索到264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芦倩 郭炜
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增加了相关风险,需要创新审计评价体系,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助力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对新能源投资业务主要风险及审计重点的识别,筛选并确定了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风险评价体系,为量化新能源投资业务的审计风险等级及具体程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瑛 严林志
量化评价新能源汽车政策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政策工具、政策主体、政策主题构建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LDA主题模型,对我国2009~2022年中央政府发布的126份新能源汽车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结构整体分布不均,内部子工具差异较大;政策主体间协同合作不够紧密;政策主题内容丰富,“智能性”和“低碳性”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两大发展趋势。基于此,从优化政策工具配置、建立健全政策主体协同合作机制、动态调整政策主题内容和重点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政策工具 政策主题 量化评价 协同合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汇 曾莉骅 李昊 周煜程 黄曼雪
近年来ESG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开始认识到ESG因素对企业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ESG的关注和实践也在持续增加。文章通过梳理我国ESG发展的情况,分析中国ESG标准化现状,比较国内外信息披露标准的异同,发现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ESG标准体系;现有ESG标准的种类数量较少、ESG标准缺乏全球协调性,故而从通用标准、管理标准、行业专项标准三个层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标准体系,并提出标准研制的方向,旨在为我国ESG信息披露、ESG评级与ESG投资的实践提供清晰的指导,提高ESG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动我国ESG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关键词:
ESG 标准体系 信息披露 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宝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建设的国家战略,"双创"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保障。为了破解国家"双创"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瓶颈,找到适应当前发展阶段适宜现状的战略路径,为推动"双创"战略制定匹配的政策提供依据,本期专家从产学合作助推大学生"双创"升级、"双创"战略背景下企业家精神培育、虚拟孵化器平台建设、企业孵化生态体系构建以及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强 刘月秀
通过分析"双创"背景下大学生教育发展变化,借鉴美国大学教育体系的成功经验,探索构建我国大学生和谐教育的新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渠道体系、方法体系、平台体系。构建新体系有利于为大学生和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实现创业教育与和谐教育的互补和互促。
关键词:
大学生 和谐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彤
本文从供应链物流管理和物流业务管理角度分析智慧物流业务体系,从组织结构、运营管理、物流信息化三个方面阐述大数据对智慧物流业务体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数据背景下智慧物流业务体系构建思路、构建技术、体系结构和运营模式。相关研究结论为全面实施智慧物流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方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蓉 沈洪涛 张睿敏
环境会计是企业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能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传统会计核算将守护“绿水青山”的环境治理活动视为企业的负担,而环境会计却可以阐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章在已有环境会计核算理论和实务研究的基础上,对环境成本与环境收益的核算方法进行创新,构建了“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基于A公司2014—2021年真实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核算数据,文章证实了环境治理是企业实现经营绩效与环境效益双赢的路径。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环境会计制度,本研究为企业建立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提供了参考,有利于企业环境管理决策,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志蓉 霍卫杰
在雾霾天气的影响下,低碳经济迅速发展,为了促进碳会计的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会计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了雾霾背景下构建碳会计体系的必要性之后,对雾霾与企业碳会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尝试性地构建了雾霾背景下企业碳会计体系。
关键词:
雾霾 碳会计 碳排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颖 顾颖
“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承担大国责任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审计可以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促进“双碳”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文章通过对我国碳审计的现状分析,发现我国碳审计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在“双碳”背景下,当前的碳审计研究还不够深入,指出“双碳”背景下碳审计研究的重点内容应从政策落实、专项资金使用、领导干部“双责任”、碳排放目标达标情况以及碳交易信息系统五方面入手,并针对当前碳审计研究面临的困境提出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主体联动、扩宽覆盖面及结果应用范围、培养“审计+”人才、压实责任的对策建议,为“双碳”背景下我国碳审计更好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碳审计 协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泽慧 张静秋
校企双主体办学是我国当下高职教育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企业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效路径是在校企双主体办学体制下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构建的关键在于确立清晰的能力培养目标,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内容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双主体 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政
"双高计划"呼唤高职院校变革治理模式、明晰治理权责、优化治理结构。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着诸多治理水平提升的现实困境,如"完全科层制"下高职院校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环境的变化、行政思维主导导致专业思维在治校过程中的式微、校内外治理主体间存在信息与资源壁垒以及治理体系改革呈现"路径依赖"和"内卷化"趋势。"共治"能为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行动方向,其核心是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实质参与、多种权力良性互动、权责关系明确合理、具有自组织能力的共治体系。高职院校应以权力决策清单机制为保障,明确共治主体的权责关系;以强化中间组织运作为载体,激发共治主体治理动力;以二级学院共治体系为重点,推进共治体系纵深发展;以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契机,提升共治体系治理效能。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院校 共治 治理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东霞 郑通祥
文章阐述了就业质量的内涵,分析了国外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国内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而指出了国内外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不足,最后从就业率的评估、就业结构测评指标的优化、供求关系的分析、薪资状况的测评、社会认可程度的评价五方面提出了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梅 王桔
文章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能力要求,认为建设"双师型"教师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应遵循学校发展规划与评价指标导向相结合、动态性与静态性相吻合、定性与定量相协调三方面原则,并细致研究了基本原则、评定标准、模型分析等板块在建立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分类管理层面探索提升"双师型"教师综合能力的管理依据、引进机制与培养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夏凡 王欢 王之扬
实现减碳、低碳、零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下简称“碳市场”)与碳税成为当前各国借助市场机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手段。相较于碳税,我国碳市场较早开始建设,但就国内实际情况来看,仅靠单一的碳减排机制难以实现气候雄心。因此,本文首先对碳市场和碳税的理论机制、实施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政策各具优势,且两者互补性和合作性大于竞争性;其次结合碳定价的国际实践进一步研究,发现碳市场和碳税政策混合使用是更高减排效率、更低减排成本、更公平和可持续的减排模式;最后基于覆盖范围联动、价格机制联动、监管机制联动,并借鉴国际碳市场和碳税协调联动经验,提出我国碳市场和碳税协调发展的设计思路和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俊俊 徐念峰 刘备 于佳鑫
解读“双碳”目标背景和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理念,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系。就“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特征进行总结,即政策导向、城市产业集群、产业链结构多元化、资本密集和长周期性、处于竞争格局深度重塑期。基于产业特征和现有技术的更新迭代方向,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明确了技能人才对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未来五年开设汽车专业职业院校的技能人才供给量和产业端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定性分析,初步掌握了未来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并提出了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法和新建议,为加快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步伐,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效发展,助力“双碳”目标高质量达成献计献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