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4)
- 2023(16027)
- 2022(13354)
- 2021(12444)
- 2020(10151)
- 2019(23078)
- 2018(23169)
- 2017(44741)
- 2016(24594)
- 2015(27454)
- 2014(27389)
- 2013(26542)
- 2012(24146)
- 2011(21689)
- 2010(21661)
- 2009(19830)
- 2008(18887)
- 2007(16702)
- 2006(14853)
- 2005(13029)
- 学科
- 济(92470)
- 经济(92368)
- 管理(72772)
- 业(65325)
- 企(53816)
- 企业(53816)
- 方法(38782)
- 数学(33089)
- 数学方法(32632)
- 农(27834)
- 中国(26839)
- 财(23408)
- 业经(22388)
- 学(21323)
- 地方(19784)
- 环境(18728)
- 农业(18420)
- 制(17238)
- 贸(17203)
- 贸易(17195)
- 和(16710)
- 易(16697)
- 理论(16608)
- 策(15151)
- 务(14648)
- 划(14582)
- 财务(14566)
- 财务管理(14541)
- 技术(14346)
- 银(14288)
- 机构
- 学院(339576)
- 大学(337750)
- 管理(134608)
- 济(131437)
- 经济(128335)
- 理学(115883)
- 理学院(114646)
- 研究(113844)
- 管理学(112610)
- 管理学院(112012)
- 中国(84334)
- 京(72278)
- 科学(71676)
- 财(60483)
- 所(56953)
- 农(53829)
- 研究所(51874)
- 中心(51358)
- 江(50510)
- 业大(50212)
- 财经(48121)
- 范(46555)
- 师范(46166)
- 北京(45607)
- 经(43674)
- 院(42028)
- 农业(41965)
- 州(41052)
- 经济学(37985)
- 师范大学(36888)
- 基金
- 项目(232605)
- 科学(182641)
- 研究(173279)
- 基金(166763)
- 家(144538)
- 国家(143300)
- 科学基金(123183)
- 社会(107090)
- 社会科(101340)
- 社会科学(101317)
- 省(91780)
- 基金项目(88261)
- 自然(79962)
- 教育(79447)
- 自然科(77942)
- 自然科学(77922)
- 划(76979)
- 自然科学基金(76478)
- 编号(72999)
- 资助(67992)
- 成果(59081)
- 重点(52002)
- 部(50481)
- 发(50420)
- 课题(50060)
- 创(47902)
- 项目编号(44597)
- 创新(44578)
- 科研(43962)
- 国家社会(43145)
- 期刊
- 济(148378)
- 经济(148378)
- 研究(99504)
- 中国(64076)
- 学报(52304)
- 农(49635)
- 管理(48910)
- 科学(48540)
- 财(44433)
- 教育(41838)
- 大学(39131)
- 学学(36418)
- 农业(34693)
- 技术(29421)
- 融(29242)
- 金融(29242)
- 业经(25897)
- 经济研究(23200)
- 财经(22171)
- 图书(20642)
- 问题(19157)
- 经(18899)
- 业(17704)
- 科技(16501)
- 资源(16433)
- 理论(16216)
- 现代(15943)
- 技术经济(15606)
- 版(15185)
- 实践(15005)
共检索到498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傅为忠 潘玉 王丹
以72份有效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产业链”二维评价模型,利用Nvivo11软件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剖析“双碳”背景下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现状和问题。结果表明:政策工具内部使用不均衡,“双碳”背景下政策范围和功能有待扩大。据此,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制定与产业的发展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为忠 潘玉 王丹
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循环产业需要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对相关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可以为政策制定、调整、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2001~2021年中国国家层面发布的80项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效力评价标准和PMC指数政策评价模型,并对其中6项政策文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循环法律对其他级别的政策具有导向引领作用;样本政策文本的PMC指数得分均值属于良好级别,仍存在改善空间;政策重保障、轻激励,产业进程主要依赖企业,行业发展动力不足。据此针对政策制定者、企业、行业协会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鸣明 杨美文
搜集整理50份有效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并从政策工具、建筑垃圾资源化全过程、时间三个维度构建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三维分析框架,按照"政策编号-序列号"的方式,以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文本内容为分析单元进行编码,得到123份政策文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三个维度独立和交叉分析,剖析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现状和问题,以期为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宝库 刘帅 马博 朱娅
针对当前建筑垃圾处理难题,提出基于可交易证书的建筑垃圾管理机制,在分析责任主体的基础上,构建可交易证书在建筑垃圾减量化应用中的运行机制;从促进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角度,构建绿色交易证书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应用中的运行机制;最后提出保障可交易机制在建筑垃圾减量和资源化中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减量化 资源化 可交易证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红勇 黄秋爽
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对所存在的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焚烧,政府扶持经费不够,再生产品效益较低,缺乏配套的法规及产业政策,缺乏再生产品行业质量标准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分类"、对再生产品进行质量认证以及出台相应政策、加大管理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
建筑垃圾 产业政策 再生产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瑛 严林志
量化评价新能源汽车政策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政策工具、政策主体、政策主题构建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LDA主题模型,对我国2009~2022年中央政府发布的126份新能源汽车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结构整体分布不均,内部子工具差异较大;政策主体间协同合作不够紧密;政策主题内容丰富,“智能性”和“低碳性”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两大发展趋势。基于此,从优化政策工具配置、建立健全政策主体协同合作机制、动态调整政策主题内容和重点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政策工具 政策主题 量化评价 协同合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健 申玲
建筑垃圾是城市发展的产物,伴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建筑垃圾也成倍的增加,因其结构和材料的特殊性,部分建筑垃圾可以进行再利用和创造效益,妥善处理建筑垃圾使其发挥效益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建筑垃圾 资源化 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青松 胡佳慧
通过抽样调研、个案分析和文献研究法,从产业链的视角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受到市场逻辑和政府规制的共同影响;目前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幼稚期,产业链的多处关键节点存在瓶颈;该产业隐性的环境效益大于显性的经济效益,而环境效益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目前该产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对社会资本不具备明显的吸引力,产业内生动力不足,需要政府释放制度红利来弥补。论文研究对决策者制定合适中国国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叶晓甦 石世英
在界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结合对重庆的实证调研信息,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核算利益相关者在建筑垃圾不同处置方式中发生的成本与效益。结果表明:(1)非法倾倒是当前承包商最经济的选择,而资源化降低承包商的货币性收益。(2)当前填埋场的营运状况优于资源化企业,在建筑垃圾市场上存在比较优势。(3)资源化是政府和社会公众获得较大净效益的处置方式。为此,降低交易成本、消除机会主义行为和完善市场机制是当务之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翟宝辉
再生建材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重要途径。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研究,中国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已趋于稳定,能够成熟用于各类建设和市政工程中;国家已发布一批标准规范,各级政府也配合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研究发现,中国已颁布的标准规范大部分针对的是生产环节,而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持续应用更需要原材料、产品应用和跟踪监测环节的支撑;中央政府有很多部门从不同角度出台了再生建材产业促进政策,但彼此之间不配套、不衔接、难操作,没能形成培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地方政府配套产业政策不全,中央政策很难落地,产业发展面临困境。研究建议,仔细梳理中国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技术标准和生产规范,查漏补缺,尽快形成...
关键词:
建筑垃圾 资源化利用 产业政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波 孙嘉 王静峰 侯栓成
本文以建筑垃圾处置政策法规为基础,进行分阶段梳理;基于内容分析法,以政策工具、适用阶段、时间阶段为维度构建三维分析框架,分析我国建筑垃圾处置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及政策运用中存在的不足。分析表明,我国建筑垃圾处置取得初步成果,政策结构持续优化,然而配套的实施方案有待进一步地制定。据此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垃圾处置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垃圾 政策法规 内容分析法 发展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猛 宋小龙 白建峰 庄绪宁 赵静 李维明 罗伟
【目的】在强制分类背景下,不同分类收集方式会改变生活垃圾物质流向与后续收运处置过程,进而影响回收处理系统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和经济表现。本文针对北京社区垃圾源头分类与综合处理系统的不同情景,开展减碳效率分析与优化,为建立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收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MFA)对回收处理全过程的物质流向和流量进行分析,结合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核算(LCCA)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分别评估碳足迹和经济成本,在此基础上提出减碳效率指标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基准情景(S1)和优化情景(S2-S5)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分别为-148.14 kgCO_2e、-236.44 kgCO_2e、-251.25 kgCO_2e、-297.06 kgCO_2e、-343.51 kgCO_2e。相对于S1,4种优化情景均表现为正向的减碳效率,减碳效率值依次为S5(2.20)>S4(1.66)>S3(1.38)>S2(1.31)。S5对应的“垃圾分类驿站+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垃圾分类指导员”优化模式具有最高的减碳效率。在垃圾综合处理能力和各组分处理能力充足的前提下,随着准确分类比例增加,减碳效率也逐步提升。【结论】源头分类收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增加了前端基础设施运行成本、人力成本和环境影响,但有效提高了后端分类处理效率及再生资源产出率,带来生命周期碳减排效益的提高。随着今后居民垃圾分类自主投放参与率和准确率上升,收集阶段经济成本将大幅降低,减碳效率可进一步提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颖 韩雪源 陈妍 王有松
研究政府对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最优补贴政策,将政府补贴作为决策变量,设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指标衡量产品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根据Stackerberg博弈理论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四种补贴方式下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采用逆向求解法得到社会最大福利下政府的最优补贴政策,并利用Matlab2020b分别对四种补贴方式进行仿真模拟,比较效益差异。研究表明,当补贴方式为仅补贴资源化生产企业,且调整因子为t=0.400000时,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焕 王瑞梅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生态宜居是根本,但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基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利用微分博弈的方法,构建了基于连续时间的农户与地方政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微分博弈模型,首先获取了农户和地方政府的最优策略,其次探讨了不同参数变化对最优策略的影响,最后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环保监管意识和环保监管能力及对违规排放生活垃圾的惩罚力度影响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量;第三方力量的环保监管意识和环保监管能力影响地方政府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努力程度。同时,结合上述研究结论,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农户 地方政府 微分博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焕 王瑞梅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生态宜居是根本,但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基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利用微分博弈的方法,构建了基于连续时间的农户与地方政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微分博弈模型,首先获取了农户和地方政府的最优策略,其次探讨了不同参数变化对最优策略的影响,最后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环保监管意识和环保监管能力及对违规排放生活垃圾的惩罚力度影响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量;第三方力量的环保监管意识和环保监管能力影响地方政府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努力程度。同时,结合上述研究结论,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农户 地方政府 微分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