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4)
- 2023(16562)
- 2022(13683)
- 2021(12219)
- 2020(10037)
- 2019(21943)
- 2018(21698)
- 2017(41447)
- 2016(21953)
- 2015(24277)
- 2014(24015)
- 2013(24029)
- 2012(22293)
- 2011(20203)
- 2010(20789)
- 2009(19727)
- 2008(19245)
- 2007(17687)
- 2006(16191)
- 2005(14927)
- 学科
- 济(120327)
- 经济(120210)
- 业(93353)
- 企(75213)
- 企业(75213)
- 管理(74374)
- 农(47890)
- 方法(38357)
- 业经(35801)
- 农业(32296)
- 中国(30438)
- 地方(29735)
- 数学(29255)
- 数学方法(29090)
- 财(27180)
- 制(21171)
- 技术(20742)
- 环境(19056)
- 学(19032)
- 务(18684)
- 财务(18661)
- 财务管理(18640)
- 贸(18138)
- 贸易(18124)
- 策(17997)
- 和(17946)
- 企业财务(17627)
- 划(17507)
- 易(17501)
- 地方经济(17226)
- 机构
- 学院(328719)
- 大学(316996)
- 济(152943)
- 经济(150277)
- 管理(129549)
- 研究(112048)
- 理学(110273)
- 理学院(109210)
- 管理学(107904)
- 管理学院(107297)
- 中国(88494)
- 财(65876)
- 京(65856)
- 科学(63260)
- 农(62554)
- 所(55802)
- 江(52517)
- 财经(51518)
- 中心(51056)
- 研究所(49761)
- 业大(48192)
- 农业(47437)
- 经(46399)
- 经济学(46320)
- 经济学院(41450)
- 北京(41236)
- 州(41074)
- 范(40239)
- 师范(39911)
- 院(39588)
- 基金
- 项目(207653)
- 科学(166507)
- 研究(158052)
- 基金(150992)
- 家(128823)
- 国家(127570)
- 科学基金(111714)
- 社会(105627)
- 社会科(100058)
- 社会科学(100035)
- 省(84948)
- 基金项目(79729)
- 教育(69316)
- 自然(67641)
- 划(67510)
- 自然科(66071)
- 自然科学(66059)
- 自然科学基金(64904)
- 编号(64359)
- 资助(59447)
- 发(51941)
- 成果(50037)
- 创(46497)
- 重点(46058)
- 部(45246)
- 课题(44080)
- 国家社会(43920)
- 发展(43215)
- 业(43037)
- 创新(42694)
- 期刊
- 济(191114)
- 经济(191114)
- 研究(99770)
- 中国(69009)
- 农(64149)
- 管理(52912)
- 财(51944)
- 科学(44349)
- 农业(43095)
- 学报(42127)
- 业经(35953)
- 融(34660)
- 金融(34660)
- 大学(33839)
- 学学(32650)
- 技术(31420)
- 经济研究(29080)
- 教育(28736)
- 财经(26258)
- 问题(24813)
- 经(22988)
- 业(22762)
- 技术经济(20627)
- 世界(19121)
- 贸(17508)
- 商业(17428)
- 现代(16903)
- 经济问题(16746)
- 农村(15608)
- 村(15608)
共检索到515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宇晴
“双碳”经济是破解农业生产资源约束的发力点,也是激发农业产业活力的着力点。面对“双碳”战略目标,农业产业应以全流程“绿色化”发展、产品“全值化”利用为导向,通过完善农业“双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金融信贷及市场化体系,加快农业低碳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全面助力农业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葛若凡
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生态保护与产业提质增效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增值、发展增能的必然途径。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为助力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需要以保持绿色、生态的产业优势为基础,以高效利用产业资源为支持,通过密切关注大众绿色消费需求,合理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为大众提供更多优质、精品的绿色农产品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增值与绿色发展有机融合的产业链。
关键词:
“双碳” 绿色农业 产业链 发展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由高碳向低碳的重大转型期。低碳农业实践已在世界多国广泛展开,创意农业成为发达国家实现农业低碳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低碳经济背景赋予创意农业更为丰富的多功能性。本文从低碳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农业碳金融、国际竞争力、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方面分析了低碳背景下日本创意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向度及其对农业生产、内涵、竞争力及文明程度的提升效应;同时,从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政府和农业协同组织支持、产业功能体系构建等方面,剖析了日本创意农业低碳发展之机理。日本创意农业实现了低碳发展与多功能性发展的良好结合,为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国家树立了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桂河 李静 尚梦媛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更应重视农业领域的碳排放问题。基于农地利用、农田土壤、水稻种植和畜牧养殖四大类农业碳排放源,测算分析了宁夏2000—2019年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运用Kaya恒等式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驱动机理,并进一步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2000—2019年宁夏农业碳排放量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但增速逐渐趋缓;2)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劳动力因素对碳排放具有负向驱动作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因素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效率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最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最强;3)2000—2019年宁夏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特征以负脱钩为主,增长连接和强脱钩的脱钩特性次之。总体来看,宁夏农业经济增速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农业碳减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桂河 李静 尚梦媛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更应重视农业领域的碳排放问题。基于农地利用、农田土壤、水稻种植和畜牧养殖四大类农业碳排放源,测算分析了宁夏2000—2019年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运用Kaya恒等式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驱动机理,并进一步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2000—2019年宁夏农业碳排放量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但增速逐渐趋缓;2)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劳动力因素对碳排放具有负向驱动作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因素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效率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最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最强;3)2000—2019年宁夏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特征以负脱钩为主,增长连接和强脱钩的脱钩特性次之。总体来看,宁夏农业经济增速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农业碳减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少峰 刘晓露 金森森
距离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已有两年时间,中原经济区建设问题正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河南省处于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因此河南的发展对整个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河南省属于农业大省,要实现全省经济的"三化"协调发展就必须首要考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黎侨
[目的]通过探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试图找出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出路,以期为可持续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递进法,分析发展低碳农业的背景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挖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为之提出解决方案。[结果]发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农村低碳环保意识薄弱、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差异明显及农业技术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由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带来的生产无视生态、分散经营无视集约经营等所致。[结论]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黎侨
[目的]通过探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试图找出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出路,以期为可持续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递进法,分析发展低碳农业的背景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挖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为之提出解决方案。[结果]发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农村低碳环保意识薄弱、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差异明显及农业技术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由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带来的生产无视生态、分散经营无视集约经营等所致。[结论]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为此应着重加强农村建设,培养农村服务人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经营化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钊 马佳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需要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人才,更需要具有丰富经济管理知识和经验的经济管理人才。本文从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入手,分析指出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 管理人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钊 马佳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需要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人才,更需要具有丰富经济管理知识和经验的经济管理人才。本文从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入手,分析指出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 管理人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静 鲁德银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相互促进,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保障。低碳经济对两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农业产业化、农业低碳化与农村金融三者的辩证关系出发,基于出资主体的视角,分析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路径。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农业产业化 农村金融 金融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成德宁 汪浩 黄杨
农业产业链是农业生产分工与协作的载体。改造和提升农业产业链,是创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低,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相互分割,产业链中也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衡、信息不对称、监管能力弱等问题。信息技术为改造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提供了新的手段。我国应通过"互联网+农业",创建新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互联网+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成德宁 汪浩 黄杨
农业产业链是农业生产分工与协作的载体。改造和提升农业产业链,是创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低,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相互分割,产业链中也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衡、信息不对称、监管能力弱等问题。信息技术为改造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提供了新的手段。我国应通过"互联网+农业",创建新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互联网+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青 王章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农业发展逐渐摆脱地域限制呈现国际化趋势,使农业这一传统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各国政府与企业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推动地区乃至全球性的农业合作机制,农业资源、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重新配置,与此同时,具有相对产业优势的国家或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动,给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安全带来隐患。本文基于国际化视角,简述农业国际化的2种典型发展模式,研究农业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正向和反向效益,并为中国利用国际化保障农业产业安全提出参考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