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4)
- 2023(13132)
- 2022(10676)
- 2021(9482)
- 2020(7170)
- 2019(15936)
- 2018(15643)
- 2017(28946)
- 2016(15300)
- 2015(16909)
- 2014(17093)
- 2013(17225)
- 2012(16383)
- 2011(15452)
- 2010(15866)
- 2009(14873)
- 2008(14295)
- 2007(13124)
- 2006(12362)
- 2005(11187)
- 学科
- 济(89441)
- 经济(89296)
- 管理(42906)
- 业(39324)
- 农(31959)
- 地方(27907)
- 中国(25999)
- 企(25709)
- 企业(25709)
- 方法(21974)
- 农业(21775)
- 业经(21202)
- 环境(20583)
- 数学(18546)
- 学(18510)
- 数学方法(18416)
- 发(16451)
- 地方经济(16141)
- 制(14125)
- 财(13714)
- 融(13119)
- 金融(13118)
- 资源(12731)
- 和(12572)
- 银(12518)
- 银行(12503)
- 行(12239)
- 发展(11954)
- 展(11920)
- 划(11486)
- 机构
- 学院(234536)
- 大学(228482)
- 济(105618)
- 经济(103352)
- 研究(90107)
- 管理(83714)
- 理学(70081)
- 理学院(69187)
- 管理学(68158)
- 中国(68098)
- 管理学院(67709)
- 科学(53212)
- 京(49603)
- 所(45896)
- 财(45402)
- 农(41926)
- 研究所(41264)
- 中心(40090)
- 江(37717)
- 财经(34780)
- 范(34374)
- 师范(34118)
- 经济学(32965)
- 业大(32547)
- 院(32294)
- 北京(32220)
- 经(31228)
- 农业(30871)
- 州(30417)
- 经济学院(29200)
- 基金
- 项目(149239)
- 科学(117643)
- 研究(114834)
- 基金(105415)
- 家(91099)
- 国家(90220)
- 科学基金(76334)
- 社会(75720)
- 社会科(71412)
- 社会科学(71397)
- 省(60826)
- 基金项目(55007)
- 教育(50018)
- 划(49700)
- 编号(46930)
- 自然(44045)
- 自然科(42668)
- 自然科学(42658)
- 自然科学基金(41820)
- 资助(41103)
- 发(40575)
- 成果(38296)
- 重点(34410)
- 课题(34090)
- 发展(33351)
- 展(32766)
- 部(31923)
- 国家社会(31736)
- 创(30649)
- 创新(28552)
- 期刊
- 济(139800)
- 经济(139800)
- 研究(75187)
- 中国(56818)
- 农(44554)
- 学报(33877)
- 科学(33666)
- 财(32546)
- 管理(31604)
- 农业(29670)
- 教育(26836)
- 大学(26051)
- 融(25183)
- 金融(25183)
- 业经(24958)
- 学学(24562)
- 经济研究(21517)
- 技术(20574)
- 问题(17589)
- 财经(17557)
- 经(15372)
- 资源(14484)
- 业(13551)
- 技术经济(12587)
- 世界(12291)
- 经济问题(12019)
- 贸(11573)
- 商业(11415)
- 农业经济(11408)
- 版(11182)
共检索到381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琪 潘青
2020年,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在“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双重战略的引领下,合理开发利用乡村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乡村生态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障碍。本文主要分析当前阶段我国在生态资源开发、生态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障碍以及解决路径。
关键词:
双碳经济 生态资源 生态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志国
农村集体经济传统为共享经济发展提供了土壤,乡村是旅游经济开发的热土和蓝海,未来将会以数以万亿的经济规模。为了有效解决乡村旅游资源过剩,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利益共享、民主管理原则,在创新共享理念,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依托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共享经济来推动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
关键词:
共享经济 乡村度假 休闲旅游 资源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璐
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与精神动力。乡村振兴视阈下乡风文明建设存在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不高以及部分优秀乡村文化逐渐遗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保护传统文化以及重视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建设 破解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璐
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与精神动力。乡村振兴视阈下乡风文明建设存在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不高以及部分优秀乡村文化逐渐遗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保护传统文化以及重视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建设 破解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荣庆 崔茂森
文章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我国30个省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2013—2020年的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八大综合经济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20年我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但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我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呈现小幅下降态势,区域间差异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差异最大,东北综合经济区内部差异最小。(3)农村通邮率、农村计算机普及率、农村人均用电量、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是制约我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立周
特色经济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村民增收的新途径。由于乡村特色资源相对有限,产业规模较小,加上定位不够清晰,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现实障碍。为成功化解乡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障碍,应以突出特色为先导,以消费需求为重点,通过完善政策引导、技术及资金等支持体系,助力乡村经济实现集群发展与特色升级。
关键词:
乡村经济 特色产业 现实障碍 化解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建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乡村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推动乡村地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但是,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之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建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乡村生态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水平,以及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焕英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需要新能源、新技术、新制度的支撑。在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及障碍的基础上,从公共政策创新、技术开发及技术标准建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等角度提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障碍 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二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以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例,基于北京、浙江、山东、青海、贵州五个省份的27个乡镇和35位乡村干部的访谈文本和文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受到政府和社会双重逻辑的影响。产品提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基层治理这4个要素是影响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提炼范畴的基础上,归纳出基础、推动、提升和保障四大对应机制,阐述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运行机理。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合力作用下通过扩大优质产品供给、刺激生态产品消费需求、完善基础调查监测体系、培育市场交易机制、提高支撑能力、发挥社会组织带动作用等措施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而助力共同富裕,实现生态共富。
关键词:
乡村 生态产品 政府-社会融合 扎根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玲
生态经济是促进农业更强、乡村更美的重要途径,也是让村民更富、乡风更加文明的动力要素。结合乡村生态资源的复杂性,为实现其赋能乡村振兴的多元价值,应通过打造乡村生态经济产业链,构建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治理体系,构建智能驱动的支持系统,促进生态经济深度融入乡村生产、生态治理和宜居生活等全场景。
关键词:
生态经济 乡村振兴 多元价值 实现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华胤 王燕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而推进秸秆生态化处理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农民生态责任意识淡薄,甚至成为农业“排碳者”。多元主体合作是“双碳”治理的最优选择。以往研究多关注乡村生态合作治理的制度设计和对策优化,基于“双碳”视角可以发现“秸秆悖论”的治理密码。碳责任是一套结构复杂的责任体系,是生产者和治理者的共同责任。碳责任归因、多元主体协商、责任份额调适、多维责任交互是达成合作的内在机制。在责任范围交互、责任量度匹配、激励性三个维度作用下,以责任内容为驱动力,可以生成层级“共责立方体”的模型。基于责任视角下的合作治理逻辑为基层政府组织农民有效参与低碳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敦平 叶岩松 姚旭敏 刘璇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从农产品产业体系振兴、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振兴以及农业支撑产业体系振兴3个维度构建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13~2022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市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地区乡村产业振兴障碍因子。研究表明:2013~2022年,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产业振兴整体水平相对不高,综合得分位于0.2~0.4区间波动,但呈现上升态势。淮河生态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之间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差异与维度差异,空间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凹型分布特征。三大维度中,农产品产业体系振兴与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振兴综合得分均值相对较高,但农业支撑产业体系振兴综合得分均值较低。进一步采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得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能源投入与支撑能力不强以及新型业态培育不足是制约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因素。从加强沿淮城市跨区域协同、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及培育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雪锋 祁贤明
在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背景下,探索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做大“生态蛋糕”,实现乡村共同致富,对开创中国式乡村现代化道路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引入财会学科的“资源-资产-资本”概念,构建了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三资转化”路径。在分析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提出了要从明晰碳汇生态资源权属,搭建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促进乡村碳汇生态产品品牌溢价,构建乡村碳汇生态产品数字化多场景应用等方面打通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共富道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瑜婷 何建佳 刘举胜
本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合作双方合作利益分配不均衡、合作关系不稳定等现实困境,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居民-开发商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了合作双方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合作路径演化问题,同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影响合作双方合作策略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源开发中,合作双方的策略选择既与初始博弈支付矩阵有关,也与合作双方策略选择的初始参数设置有关。其中,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合作收益系数、增大政府补贴、增大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钱春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当今旅游正在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并表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生态旅游成为人们较为青睐的选择。为此,本文就县域经济视角下如何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探讨。
关键词:
乡村 生态旅游 项目 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