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4)
- 2023(10470)
- 2022(8749)
- 2021(8013)
- 2020(6716)
- 2019(15226)
- 2018(14913)
- 2017(28839)
- 2016(14976)
- 2015(16637)
- 2014(16197)
- 2013(15704)
- 2012(14114)
- 2011(12331)
- 2010(11821)
- 2009(10195)
- 2008(9385)
- 2007(7326)
- 2006(5802)
- 2005(4709)
- 学科
- 济(60334)
- 经济(60276)
- 管理(46040)
- 业(39744)
- 企(33510)
- 企业(33510)
- 方法(30578)
- 数学(27223)
- 数学方法(26806)
- 财(15750)
- 中国(14447)
- 农(14282)
- 环境(13797)
- 贸(12753)
- 贸易(12750)
- 业经(12579)
- 易(12447)
- 地方(11111)
- 学(10285)
- 务(10078)
- 财务(10043)
- 财务管理(10018)
- 和(9858)
- 融(9850)
- 金融(9849)
- 划(9700)
- 农业(9538)
- 企业财务(9431)
- 技术(9282)
- 制(9090)
- 机构
- 大学(196915)
- 学院(196460)
- 济(84308)
- 经济(82936)
- 管理(82140)
- 理学(72365)
- 理学院(71722)
- 管理学(70480)
- 管理学院(70118)
- 研究(59229)
- 中国(45478)
- 京(38792)
- 财(37279)
- 科学(33606)
- 财经(30874)
- 中心(29282)
- 经(28389)
- 业大(27525)
- 经济学(26462)
- 所(26143)
- 农(26042)
- 江(25981)
- 经济学院(24115)
- 范(23999)
- 研究所(23837)
- 师范(23775)
- 财经大学(23416)
- 北京(23118)
- 院(22455)
- 经济管理(21928)
- 基金
- 项目(144919)
- 科学(117019)
- 基金(108762)
- 研究(107624)
- 家(93735)
- 国家(93039)
- 科学基金(82497)
- 社会(71191)
- 社会科(67856)
- 社会科学(67843)
- 基金项目(57877)
- 省(55824)
- 自然(52989)
- 自然科(51841)
- 自然科学(51829)
- 自然科学基金(50864)
- 教育(50111)
- 划(47200)
- 资助(43092)
- 编号(42443)
- 部(33017)
- 重点(32529)
- 成果(32319)
- 创(31644)
- 发(31272)
- 国家社会(30499)
- 创新(29598)
- 教育部(29325)
- 人文(28964)
- 科研(28495)
共检索到270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解君
“双碳”对涉外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气候治理国际合作中需要涉外法增强对外交往的话语体系,打破以往由发达国家甚至是霸权主义左右的气候治理秩序;二是“双碳”涉外实务问题需要涉外法保护我国公民、企业在外的合法权益。同时,优良的法治环境也可吸引更多国外企业来华投资,将资金和技术引入国内,加持“双碳”实现进程。目前,我国“双碳”法律体系与涉外法律体系处于同步建设期,两者融合性较弱,难以为“双碳”涉外事务提供足够的法治支持。为使“双碳”与“涉外”事务顺畅结合,应当使用“外化”国内法与“内化”国际法两种涉外法工具:一方面在进行国内“双碳”立法时嵌入涉外条款,增加“双碳”法的涉外效力;另一方面,以国际规则转化的方式将“双碳”国际法融入国内立法,达成两者的良性交互。
关键词:
“双碳” 涉外立法 域外适用 国际法转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明方
对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问题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在中国即将入世之际,更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传统理论入手,通过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实践的实证分析,指出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协调互动发展是我们看待二者关系的新视野。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法 国内法 协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成思
1992年,当我国国内法学界有人把争论集中在“不正当竞争”与“不公平竞争”有何区别时,当有的实际部门把注意力集中在禁止拿回扣、打破地方封锁等反不正当竞争措施时,当立法部门及法学界的一些同志还在议论反不正当竞争与保护知识产权究竟有没有关系时,两个与我国有关(或即将有关)的国际法领域的文件摆在了我们面前。一个是《中美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其中第四条提到“为确保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十条之二的规定有效地防止不正当竞争”,中国政府将向立法机关提交反不正当竞争法议案。另一个是关贸总协定的“知识产权分协议”(邓克尔文本)。这个文本很难说已是对我国有约束力的国际法的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蔡从燕
近年来,国际法学者日益关注城市在国际秩序中的规范性作用。由于城市在不少西方国家的宪制架构下往往拥有较大的权力以及西方国家长期主导国际关系,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中国崛起、特殊的中央—地方宪制与政治权威架构使得中国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互动的实践可以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上海始终在中国参与国际秩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蕴含着发挥更大作用的潜力。上海应当基于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关系的视野重新思考发展目标与定位,即寻求迈向“国际法律之都”。这不仅对于上海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探索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法治场所也是有益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淑敏
联合国安理会2316(2016年)和2383(2017年)号决议一致指出,海盗行为死灰复燃,依然威胁海上航运和人员安全,并划定了海盗袭击高发海域:索马里沿海海域、亚丁湾和仍处于高风险海域内的印度洋相关海域。2019年国际航运业协会和代表全球航运业和石油业的OCIMF圆桌会议宣布,印度洋海盗高发区(HRA)的地理界限已经缩小,同时强调严重威胁依然存在。可以说,打击海盗任重而道远,以法律为武器惩治海盗仍为重要选项。
关键词:
国际法 海盗行为 双重属性 规制研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鹏
在跨国投资监管领域,国际投资法与东道国国内法的互动是一种需要理论阐释的新现象。文章试图采用一种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国际投资法与国内法的法律互动和事实互动现象,对国际投资法与国内法的互动进行理论推演,提出了静态互动模型和动态互动模型。东道国国内法体系是默示的跨国投资监管体系,国际投资法体系的监管边界随着监管事项社会属性的增强而收缩,法庭之友和非诉缔约国对投资仲裁程序的参与可在长期提高国际投资法体系的有效性。
关键词:
国内法 国际投资法 互动 社会属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英锋
本文认为,在涉外税收的立法与实践中,是通过借鉴国际私法上解决法律冲突的方法来解决涉外税收中的税法冲突,是通过借助于国际私法规则、原则去判断由何国征税及如何征税,形成了涉外税收中的借用概念与借用措施。
关键词:
涉外税收 法律冲突 国际私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成思
《版权国际保护与中国国内法》值得一读.作者在介绍了版权"国际保护"的法律适用后,就国内部分同志在国际条约与中国国内法关系问题上存在的有关误区做了澄清.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戴银燕 吴永平
在涉外产品责任案件中,国内消费者、用户,得不到有效保护及遭遇不平等对待的情况已日益引起关注。在与美国产品责任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这些案件产生的法律原因,进而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尽快完善我国产品责任立法,特别是涉外产品责任立法;其次,完善国际私法立法,采用灵活的诉讼管辖原则和法律适用原则,如最密切联系原则、最有利原告法律原则等,以保护国内受害人利益。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刚
目前我国涉外税收实体法体系只包括涉外企业所得税法和关税法两个单行税法,我国加入WTO后,根据其规则和我国即将进行的税收立法变动,我国涉外税法今后将向"逐步消亡"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涉外税法 WTO 发展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琳 周荣庭
社会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社会组织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是关键因素。文章以回应性监管理论为理论视角,以深度访谈法获取大量采访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对社会组织多元协同监管主体和监管内容进行质性评价,构建回应性管理视角下社会组织内部多元协同监管模式,并基于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的多样化监管策略,以期解决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困境,促进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发展。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张乃根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的国际贸易地位日益提高,贸易争端也接踵而至。我国在WTO被诉争端解决案件均涉及国内法,并不得不接受WTO争端解决机构的审查,从而对我国在扩大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健全国内法制,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首先在界定此类审查的含义基础上,分析了WTO争端解决机构对已决案或待决案涉及的我国国内法进行审查的实践;然后提出应区分WTO争端解决机构审查我国涉案国内法的一般与特殊标准,并据此结合案例展开我国涉案的分析,指出两者一致的客观评估理念;最后从加强研究WTO法律框架下的国内法解析、建立与之适应的我国涉案国内法的举证机制和依据有关审查标准完善国内法这三方面,提出应对我国涉案的...
关键词:
争端解决 国内法 审查 应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若溟
我国科学技术决策立法存在明显的压制型法特征,突出表现在公众等外部意见未能充分流入行政机关、行政裁量权缺乏有效约束、《科学技术进步法》对地方立法约束力过强等。该立法模式极大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因此有必要对其展开反思,结合治理实践中官员"行权"与"避责"的逻辑,将自治型法与回应型法理念有效融合,以此为基础,在立法体系上鼓励基层政府自我规范化,并结合备案审查与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确保法秩序和有效治理的协调。在具体运作中,可尝试打破政府对决策权的垄断、引入科技专家和公众作为多元决策主体,参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建立科技决策程序机制,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回应型立法模式。
关键词:
科技决策 立法 压制型法 回应型法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朱晓丹
为了履行承诺实施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标准(CRS)的国际义务,中国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办法》。本文围绕《尽职调查办法》的出台背景、其与CRS的关系及其法律依据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第一,由OECD发布的CRS在自动信息交换领域对各国(地区)的辖区内法律产生了趋同化影响;第二,《尽职调查办法》虽然大量采纳了CRS规则,但其解释仍然依赖国内法;第三,《尽职调查办法》及后续规定有待国内相关法律的进一步支撑。
关键词:
信息交换 尽职调查程序 政府间协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克玉
反垄断法具有域外法律效力是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倾向性共识,但是不同的国家基于域外适用反垄断法的依据有所不同。我国现行垄断法采用了"效果原则",在反垄断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既要保障国家的主权利益和国内的经济秩序,又要注重同其他国家的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域外适用 国际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