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7)
- 2023(12274)
- 2022(10373)
- 2021(9111)
- 2020(7242)
- 2019(16109)
- 2018(15882)
- 2017(29485)
- 2016(15591)
- 2015(17210)
- 2014(16829)
- 2013(16726)
- 2012(15392)
- 2011(14116)
- 2010(14230)
- 2009(13038)
- 2008(12498)
- 2007(11002)
- 2006(9885)
- 2005(9159)
- 学科
- 济(71777)
- 经济(71713)
- 管理(45499)
- 业(42842)
- 企(33887)
- 企业(33887)
- 地方(23236)
- 中国(23000)
- 农(20986)
- 方法(20936)
- 业经(18825)
- 数学(16891)
- 数学方法(16670)
- 环境(16033)
- 学(14222)
- 农业(14010)
- 地方经济(13190)
- 贸(12995)
- 贸易(12985)
- 产业(12631)
- 发(12602)
- 易(12452)
- 财(12430)
- 融(12080)
- 金融(12079)
- 制(11859)
- 银(11792)
- 银行(11778)
- 行(11564)
- 技术(11527)
- 机构
- 学院(219109)
- 大学(213867)
- 济(91977)
- 经济(90122)
- 管理(83085)
- 研究(78718)
- 理学(70374)
- 理学院(69553)
- 管理学(68396)
- 管理学院(68002)
- 中国(59739)
- 京(48989)
- 科学(47006)
- 财(39562)
- 所(39344)
- 研究所(35344)
- 中心(35128)
- 农(34767)
- 江(33999)
- 北京(31740)
- 范(31108)
- 业大(31082)
- 师范(30816)
- 财经(30416)
- 院(28913)
- 州(27447)
- 经(27404)
- 经济学(26921)
- 农业(26726)
- 师范大学(24537)
- 基金
- 项目(144376)
- 科学(114754)
- 研究(109626)
- 基金(102160)
- 家(88010)
- 国家(87256)
- 科学基金(75575)
- 社会(70122)
- 社会科(66671)
- 社会科学(66660)
- 省(59201)
- 基金项目(53752)
- 划(49193)
- 教育(49040)
- 自然(46605)
- 自然科(45480)
- 自然科学(45473)
- 编号(45326)
- 自然科学基金(44621)
- 资助(40437)
- 发(38539)
- 成果(35511)
- 重点(33018)
- 课题(32406)
- 发展(31453)
- 创(31272)
- 展(30925)
- 部(30126)
- 创新(29197)
- 国家社会(28331)
- 期刊
- 济(112857)
- 经济(112857)
- 研究(67567)
- 中国(50394)
- 农(33404)
- 管理(33329)
- 科学(30015)
- 学报(29434)
- 教育(28376)
- 财(28295)
- 农业(23300)
- 大学(22738)
- 业经(21660)
- 技术(21424)
- 融(21120)
- 金融(21120)
- 学学(21057)
- 经济研究(18038)
- 问题(14302)
- 财经(13633)
- 业(12323)
- 商业(12219)
- 经(12004)
- 图书(11199)
- 贸(11191)
- 科技(11093)
- 技术经济(10904)
- 现代(10819)
- 坛(10390)
- 论坛(10390)
共检索到345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母爱英 卢燕
"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产业链集群协同发展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的重点。围绕"双碳"目标引领京津冀产业链集群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区域低碳增长、城市空间、产业链、新能源、绿色金融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如下观点:一要根据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经济要求优化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二要通过区域协同创新统筹推进产业链布局;三要通过转变能源模式发展光伏农业和绿电协同;四要通过完善法制规范碳交易市场。
关键词:
京津冀 碳中和 碳达峰 产业链 创新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母爱英 卢燕
"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产业链集群协同发展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的重点。围绕"双碳"目标引领京津冀产业链集群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区域低碳增长、城市空间、产业链、新能源、绿色金融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如下观点:一要根据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经济要求优化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二要通过区域协同创新统筹推进产业链布局;三要通过转变能源模式发展光伏农业和绿电协同;四要通过完善法制规范碳交易市场。
关键词:
京津冀 碳中和 碳达峰 产业链 创新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会娜 苏红卫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创新基础扎实、科研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城市创新高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建设数字智能时代的城市创新高地等观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会娜 苏红卫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创新基础扎实、科研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城市创新高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建设数字智能时代的城市创新高地等观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喜才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既是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对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均衡与优化,进而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产业链的视角来研究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将产业链、产业集群和高等教育发展融合起来,根据京津冀功能定位、产业链分工和优势,结合各高校的专业优势等建立基于产业链的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对产教融合和区域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是一种新的探索。通过产业链来促进高等院校合作,通过高校协同促进产业链分工和产业集群发展。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高等教育 产业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琪 周玉龙
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也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总目标将进入了全新阶段。恰逢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面临体制机制深度改革以及结构性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雄安这样一个零基础、平地起的特殊地区建设一个国家级战略新高地,对政府和社会各界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挑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琪 周玉龙
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也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总目标将进入了全新阶段。恰逢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面临体制机制深度改革以及结构性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雄安这样一个零基础、平地起的特殊地区建设一个国家级战略新高地,对政府和社会各界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挑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母爱英 冯盼 武建奇
京津冀海洋产业链目前处于断链、不完整阶段,存在产业链不对称、产业关联性差、政府推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从区域的视角,构建培育完整的京津冀海洋产业链,在制度、政策和技术保障下,壮大京津海洋产业、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延伸已有产业链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秋杰
2016年10月28日,由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京津冀三地贸促会等联合主办的京津冀物流文化协同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商务部以及京津冀三地物流主管部门和贸促会的领导,三地物流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三地物流协会负责人以及物流、快递、电子商务、传统商业等相关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围绕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与区域物流创新提升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关键词:
商务委员会 北京物资学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殷会良 杜恒 王鹏苏 易芳馨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正式确立后,我国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并加快落实推进。通过综合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效,研究揭示实现双碳目标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围绕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区域协同推进双碳目标落实的整体方案和政策建议,为双碳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协同研究提供实证依据,也为其他后发地区落实双碳目标、编制减碳背景下区域规划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等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潜力模型 产业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合作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虎 乔标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产业协同发展既有实践需要,也有理论价值。协同发展是区域多目标下的共赢,其意味着各自产业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感应。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价值取向单一、市场活力弱、河北承接转移能力差等困境。未来在诸多保障措施中,应特别重视京津冀三地增量利益共享机制、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新兴产业培育等。在未来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能对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度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河北的经济主要受自身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影响,北京对其影响非常有限。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