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9)
2023(13661)
2022(11538)
2021(10739)
2020(8566)
2019(19692)
2018(19726)
2017(37479)
2016(20413)
2015(22961)
2014(23178)
2013(22883)
2012(21048)
2011(19067)
2010(18872)
2009(16928)
2008(16026)
2007(14179)
2006(12442)
2005(10308)
作者
(58457)
(48594)
(48060)
(45833)
(30552)
(23232)
(21729)
(19066)
(18511)
(17275)
(16756)
(16207)
(15110)
(15105)
(14751)
(14593)
(14522)
(14201)
(13810)
(13579)
(12110)
(11841)
(11649)
(11097)
(10985)
(10862)
(10727)
(10707)
(9747)
(9658)
学科
(80869)
经济(80783)
管理(56524)
(54244)
(40730)
企业(40730)
方法(34181)
(34150)
数学(29527)
数学方法(29194)
中国(22880)
农业(22785)
地方(21303)
业经(21234)
(18888)
(18190)
环境(16970)
(14552)
(13706)
理论(12974)
(12446)
贸易(12437)
(12396)
(12229)
教育(12121)
(12036)
技术(11917)
(11185)
银行(11150)
(10835)
机构
学院(283652)
大学(281140)
管理(114421)
(107384)
经济(104690)
理学(99327)
理学院(98248)
管理学(96572)
管理学院(96078)
研究(93540)
中国(68013)
(59609)
科学(59568)
(51237)
(47213)
(45677)
业大(45614)
中心(43690)
(42424)
研究所(41797)
(39694)
师范(39377)
农业(38794)
财经(37711)
北京(37092)
(34514)
(34353)
(34250)
师范大学(31566)
(30915)
基金
项目(201265)
科学(157754)
研究(151378)
基金(142987)
(123467)
国家(122319)
科学基金(105171)
社会(93677)
社会科(88298)
社会科学(88273)
(82556)
基金项目(77162)
教育(68923)
(67369)
自然(67361)
自然科(65663)
自然科学(65649)
自然科学基金(64403)
编号(64310)
资助(56921)
成果(51561)
重点(44754)
(44409)
课题(44261)
(43288)
(41732)
创新(38766)
项目编号(38075)
科研(38020)
国家社会(37175)
期刊
(123117)
经济(123117)
研究(81011)
中国(57538)
(51986)
学报(45340)
科学(42250)
管理(39039)
教育(36714)
农业(35331)
大学(34890)
(33124)
学学(32601)
技术(25647)
业经(24073)
(23171)
金融(23171)
图书(17197)
经济研究(17180)
财经(16712)
问题(15971)
(15320)
科技(14597)
(14581)
(14129)
资源(13918)
理论(13841)
技术经济(13183)
实践(12984)
(12984)
共检索到411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桢   郑帅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低碳建设已成为乡村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辽宁省低碳乡村建设中仍面临用能结构传统、住宅节能标准低、人居环境质量差、低碳意识薄弱、低碳农业和碳汇经济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困境。由此,本文着眼于乡村能源供给、节能改造、环境整治、村民意识、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提出适合我省低碳乡村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玲   杨世鉴   李洋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秸秆低碳化利用是治理乡村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助力农业“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辽宁省秸秆低碳化利用虽潜力巨大,但仍存在显著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探究了“双碳”目标下辽宁省推进秸秆低碳化利用的现实困境及具体策略。提升秸秆低碳化利用水平,不仅是落实辽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辽宁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的必要手段,对推进辽宁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和乡村绿色振兴具有深远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可   张俊飚  
乡村生态建设既是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双碳”目标为背景,在梳理乡村生态建设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了乡村生态建设的实现路径。本文认为,当前乡村生态建设仍然存在能源结构不优、农业生产不节约、绿色低碳发展意识不强和减排增汇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和挑战。因此,应该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社会参与等多方面入手,构建适应“双碳”目标的乡村生态建设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雪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乎农民群众健康、对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立足辽宁省农村,通过调查深入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取得成绩,探寻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涛  李凤轩  薛永武  
以辽宁省96个乡村旅游地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探究辽宁省乡村旅游地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辽宁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呈凝聚类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于大连、丹东、沈阳、葫芦岛,空间分布格局以辽中和环渤海为两大分布带。从全省角度来看,辽宁省乡村旅游开发应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支撑,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政策制度为保障。结合各地特色文化提出在辽中分布带可着力打造以盛京文化为核心的历史类乡村旅游地,环渤海分布带可开发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海岛渔村旅游产业,辽东分布带可将少数民族特色融入乡村旅游产业,辽西北分布带可依托影视作品影响力,提升影视乡村旅游服务体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雪  周密  黄利  赵晓琳  
乡村振兴战略是统领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发展的总规划,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进行合理评价,是有效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补齐现实短板、破解重大难题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二级指标,并选择15个三级指标和46个四级指标,构建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18年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辽宁省106个村、1175户农户数据,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现阶段,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达到目标值的57%,达成率最高和最低的方面分别是治理有效(84%)和乡风文明(38%)。根据目前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存在的部分基础设施资源错配、村两委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待提高、村民自治实践较少等问题,提出应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加强村两委创新和环保培训、引导和鼓励村民参与自治实践等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福祥  盖美  张洪锦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福祥  盖美  张洪锦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谭泽涛  刘旭明  徐子健  周士钦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以工程建设企业的低碳转型策略为研究对象,以节能降碳理念为指引,主要从项目执行、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三个方面对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升级展开研究探索。全方位地阐述了碳排放管理、技术路线低碳化、低碳采购管理体系、施工资源碳足迹跟踪管理、新兴低碳行业拓展,以及市场开发与项目执行和技术研发协同发展等低碳转型发展路径,对工程建设企业的转型提供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久波  
今年5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辽宁省的数学乡村建设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网络化到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过程,为助力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辽宁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栋  孙琪光  
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指明实现乡村振兴,要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文中以盘锦市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分析了盘锦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并从具体实践的视角,指出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并站在全省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曾  杨文颖  杜冰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依据而建立的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现已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研究了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让乡村旅游在促进辽宁省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进一步依托田园综合体、旅游特色小镇等规划建设,统筹规划乡村自然资源,合理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注重乡村旅游的形象策划,做到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城  
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碳交易市场,并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我国国内的碳交易市场机制十分落后,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作为能源消耗大省,辽宁省的碳减排压力指数全国位列第六,辽宁省低碳经济建设任重道远,务实发展碳交易市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辽宁省发展碳交易市场的重要意义,指出碳交易市场对辽宁经济建设、财政收入、环境改善及增强企业竞争力都具有较大的推动力。通过对辽宁省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辽宁省碳交易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CDM项
[期刊] 改革  [作者] 毛涛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工业领域应加快低碳转型步伐,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用行政、市场、社会化管制措施,中国营造出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工业低碳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是,由于存在认识偏差、制度体系不健全、部分领域积重难返等问题,还难以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深度挖掘企业减碳潜力。更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需要以正确的认识、健全的制度、重点的突破,加快工业低碳转型步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欣雨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关键环节,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缺乏统一主导,金融机构“各自为战”,信用评定标准不一,评定结果不互认等问题。为加快完善体系建设,建议立足现有基础,继续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创建为抓手,充分利用人民银行金融管理部门优势及其权威数据系统平台,按照“一个平台、一套规则”的原则,统筹推进多层次农村信用创建,进一步提升我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质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