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4)
2023(16327)
2022(14235)
2021(13403)
2020(11082)
2019(25483)
2018(25515)
2017(48823)
2016(27100)
2015(30274)
2014(30398)
2013(29996)
2012(27828)
2011(24955)
2010(25261)
2009(22859)
2008(22271)
2007(19628)
2006(17503)
2005(15753)
作者
(76382)
(63190)
(62603)
(59862)
(40410)
(30247)
(28780)
(24568)
(24228)
(22936)
(21780)
(21303)
(20164)
(20089)
(19504)
(19416)
(18983)
(18868)
(18222)
(17974)
(15788)
(15627)
(15272)
(14534)
(14293)
(14218)
(14113)
(14069)
(12739)
(12582)
学科
(101182)
经济(101060)
管理(79822)
(76197)
(61308)
企业(61308)
方法(43074)
数学(36687)
数学方法(36113)
(31074)
中国(28491)
(26679)
业经(24140)
地方(23914)
(22280)
(22248)
农业(20906)
环境(19001)
(18909)
贸易(18893)
理论(18670)
(18333)
(18033)
银行(17992)
(17352)
(17099)
(16778)
技术(16619)
(16432)
(16346)
机构
学院(370873)
大学(370846)
管理(148491)
(144655)
经济(141048)
理学(127250)
理学院(125847)
研究(124073)
管理学(123703)
管理学院(123014)
中国(95409)
(80257)
科学(75958)
(68447)
(61259)
(59806)
中心(58477)
(57748)
研究所(55248)
业大(54807)
财经(53331)
(51147)
北京(50956)
师范(50706)
(48272)
(46703)
农业(46243)
(45666)
经济学(40961)
师范大学(40622)
基金
项目(249426)
科学(195799)
研究(186700)
基金(178595)
(154470)
国家(153098)
科学基金(131956)
社会(114946)
社会科(108781)
社会科学(108753)
(98411)
基金项目(94935)
教育(86375)
自然(85651)
自然科(83596)
自然科学(83577)
(82403)
自然科学基金(82054)
编号(78668)
资助(73211)
成果(64652)
重点(55587)
(54604)
课题(54231)
(53718)
(51630)
创新(48020)
项目编号(47846)
科研(47113)
教育部(46881)
期刊
(163709)
经济(163709)
研究(111995)
中国(76666)
管理(55661)
学报(55272)
(53590)
科学(51773)
(51771)
教育(48611)
大学(42530)
学学(39160)
(36576)
金融(36576)
农业(36515)
技术(34896)
业经(27204)
图书(25718)
财经(24575)
经济研究(24384)
问题(21115)
(21003)
(18700)
理论(18601)
书馆(17955)
图书馆(17955)
科技(17857)
技术经济(17783)
实践(17140)
(17140)
共检索到563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炜杰   许保光   田晓   张佳云   曾鸣   谢传胜  
“双碳”目标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逐渐成为能源企业的重点布局方向之一。由于客户种类众多,采取单一的服务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能源品种和质量需求。鉴于此,本文从能源类型与需求特性两方面针对四类典型客户的用能需求差异性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将业务类型与客户类型匹配,设计了四类综合能源定制化服务模式,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用能需求。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能源公司应考虑客户差异化能源需求特性,加强精细化服务,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一类客户推广高创新、高收益业务;对二类客户推广低创新、高收益业务;对三类客户推广高创新、低收益业务;对四类客户推广低创新、低收益业务,并结合市场趋势和公司自身资源情况,对各类业务进行实时动态分析和优化布局。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辉  李杰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提供面向终端的能源集成或创新解决方案的新型能源服务方式,是以电为中心,满足社会多元化用能需求和客户多元化服务诉求的能源服务。在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背景下,探索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新路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现代能源经济体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以雄安新区为例,综合分析当前综合能源服务的核心内涵和行业发展情况,关键技术以及雄安新区综合能源服务场景设计,进行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新路径研究。雄安新区是高质量规划建设的绿色智慧未来之城,要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集成运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数字智慧技术,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地热能高效强化换热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桩双向充电及储电技术,能源回收及管理技术等技术路径,打造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型、零碳—智慧城市(小镇)型、零碳—集群楼宇型、零碳—能源基地型等场景,打造能引领、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能源服务“雄安样板”,为其他地区推进“双碳”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梦玮  宋华  胡雪芹  杨晓叶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层面落实“双碳”目标的具体举措。本文构建消费者价格参照效应下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绿色供应链模型,在考虑消费者参照价格的基础上,研究绿色供应链在传统零售渠道和网络直销渠道上的最优渠道定价和最优产品绿色度决策,并设计二部定价契约以促进制造商和零售商实现共赢,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消费者价格参照效应对双渠道绿色供应链最优渠道定价和最优产品绿色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传统零售渠道和网络直销渠道的消费者参照价格对两个渠道的最优定价和产品最优绿色度均有正向影响,而双渠道中考虑价格参照效应的产品需求价格敏感程度与最优渠道定价和产品最优绿色度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过应用二部定价契约这一协调机制可以实现双渠道绿色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共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世贞  王念念  姜曼  
出行平台采用新能源车运营,有利于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双碳”目标下出行平台采用新能源车运营为例,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探索多主体的演化博弈规律,按照生命周期演化特征进行阶段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碳”目标下,在出行平台采用新能源车运营的过程中,政府从补贴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上路运营,到补贴退坡,从多角度支持出行平台采用新能源车运营,包括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开展合理规制等;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变化影响出行平台使用新能源车运营的策略选择。当前和未来政府政策支持应重点加强新能源车技术创新、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加快“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达   姜珊   李金孟  
多家物流企业通过协同配送展开合作,可以有效降低配送成本并促进物流运输行业的低碳发展。然而,随着客户需求和偏好的多样化发展,不同客户对于企业配送效益的贡献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协同配送企业之间的成本分摊关系愈发复杂。为此,本文探讨了不确定需求下考虑客户价值差异的协同配送成本分摊问题。运用鲁棒优化方法刻画客户需求不确定性,建立协同配送成本量化模型;构建客户价值评估模型,提出考虑客户价值差异的改进Shapley值法,并给出协同配送成本分摊调整策略。数值实验表明:应用本文所提的改进Shapley值法后,协同配送成本分摊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得到提高。研究成果不仅从服务客户的角度丰富了现有的成本分摊理论,而且为合作企业提供了一种公平且有效的成本分摊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尧  陈曦  樊治平  
描述了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项目风险应对策略选择问题。综合考虑项目工期、项目完工质量和项目风险应对成本等多个因素,以项目风险应对总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了项目风险应对策略选择优化模型,通过求解优化模型来确定适合的风险应对策略。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给出的项目风险应对策略选择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岩  张玟  宋晓华  周保中  吴巧玲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我国能源电力发展格局和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煤电企业面临着减碳和多市场参与竞争两方面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煤电企业如何在多市场中科学交易决策,对煤电企业顺利转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虑煤电企业在“双碳”背景下新增成本,结合各类电力市场特点提出煤电企业参与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调峰市场定价方法。以煤电企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多市场下最优售电组合模型,探索煤电转型背景下的电力交易策略。通过算例分析发现:在不考虑容量补偿的条件下,目前调峰电价不足以弥补机组调峰成本,确保煤电企业售电收益最大化的电量比例为现货市场9.463%、中长期市场90.537%。最后,提出建立支持多市场交易策略的智能决策系统;设立电价浮动风险预警机制;适当放开调峰电量电价限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智超  张庆  李璐  张思  
主要研究了集中库存模式下,存在服务水平影响的双渠道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问题。建立了双渠道总需求随机分布下的在线渠道和传统渠道的库存控制模型,求解出在单位时间最大收益目标下的零售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整体在获得最大利润时的最优订货批量。结果表明集中库存模式下,需求影响系数仍然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服务水平和渠道需求之间的变化关系,最后进行了算例计算,表明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琪  
绿色发展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发展,提高居民绿色消费水平是重中之重。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嵌入行为外部性分析,阐述居民消费态度、主观因素和行为控制因素驱动居民形成绿色消费意向的路径,并且解释了消费意向促进消费行为的机制。最后,从加强绿色消费宣传、提倡居民绿色消费行为、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和增强企业绿色消费品供给等方面,提出提高我国居民绿色水平的政策建议,实现“双碳”目标视角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伟  郭丽  
在全球绿色贸易呼声日趋高涨的背景下,我国适时提出“双碳”目标,为我国未来出口贸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2000-2019年我国出口贸易数据,定量评估了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到碳约束后,我国出口贸易产品竞争力下降明显,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由18个下降到10个。碳排放量与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呈现显著负向相关性,其中对低技术行业部门的不利影响最为突出。基于此,我国应该持续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引导我国绿色贸易发展,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优化我国能源消耗结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熙登  
针对双渠道供应链低碳减排、低碳宣传与品牌策略问题,构建微分博弈模型,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分别求得集中决策和Stackelberg博弈下的低碳减排投入、低碳宣传投入和低碳宣传分担率。研究发现:集中决策情形下产品的减排量始终高于Stackelberg博弈情形下的减排量;产品品牌差异化程度与制造商所承担零售商低碳宣传成本的比例呈正相关;供应链成员的最优低碳宣传策略除了与品牌差异程度相关,还取决于供应链成员在不同渠道边际利润的相对大小;存在一个低碳宣传成本分担率能够实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协调。并用数值算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丁雪峰  刘佳  
将客户到达时刻考虑到第三方物流服务定价决策中,研究了第三方物流企业采用农村"货运班线"物流模式时的最优服务定价策略,分析了不同参数独立变化时对最优利润率、集货周期及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持有成本增加时,集货周期缩短,同一时刻服务价格增加;当时间敏感系数变大时,集货周期缩短,同一时刻服务价格增加;当利润率与持有成本呈正相关时,与时间敏感系数呈正相关;反之,当利润率与持有成本呈负相关时,与时间敏感系数呈负相关。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定价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郭文强   梁蕴泽   郭金忠  
为探讨不同竞争与合作模式下生鲜供应链成员最优努力水平、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原材料产能约束对生鲜供应链利润的影响,本文结合生鲜产品易腐性、季节性的特点,以多个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及需求市场组成的生鲜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均衡的方法构建供应链网络模型,并设计基于对数二次型逼近的算法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当所有生鲜供应链成员协同努力时,一定程度的努力投入能够使相关成员及供应链整体利润达到最优;当生鲜供应链各层级之间协同努力时,供应商和零售商努力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整体利润最大化;当生鲜供应链成员各自努力时,决策者需密切关注竞争对手或其余层级成员的努力水平;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增加有利于提升制造商利润,但对供应商与零售商利润的改善有限;原材料产能约束能够使供应商利润得到较为显著提升,但并不利于改善其余供应链成员利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雯秦  郭淑娟  
运用SBMGML模型测度2019年我国3个省市绿色能源效率,并基于组态框架,结合NCA和fs QCA方法探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绿色金融、环境规制和环保观念6个因素对我国能源效率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单一要素并不构成绿色能源效率的必要条件,但区域经济发展在产生高能效上发挥着普适作用;存在4种环境组态,呈现了不同区域绿色能源效率的多重提升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伶俐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碳审计作为市场中的重要监督机制,理应为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碳审计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碳市场对碳审计的需求入手,分析碳审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完善审计领域法律法规及准则、推进碳审计职业化建设、加快构建碳审计协同机制以及加大碳审计的外部监管力度等改进建议,以助推碳审计更好更快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