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0)
2023(17422)
2022(14933)
2021(13841)
2020(11354)
2019(25969)
2018(26033)
2017(49224)
2016(26775)
2015(30015)
2014(30059)
2013(29787)
2012(27902)
2011(25295)
2010(25543)
2009(23375)
2008(22475)
2007(19755)
2006(17729)
2005(16035)
作者
(78315)
(65047)
(64453)
(61427)
(41386)
(31216)
(29312)
(25495)
(24840)
(23389)
(22194)
(22143)
(20865)
(20709)
(20040)
(19898)
(19228)
(19053)
(18646)
(18524)
(16332)
(16141)
(15638)
(14897)
(14599)
(14496)
(14392)
(14277)
(13118)
(12782)
学科
(123426)
经济(123314)
管理(77737)
(68622)
(54963)
企业(54963)
方法(45243)
数学(38625)
数学方法(38208)
中国(33138)
地方(32492)
(31178)
(27667)
业经(26388)
环境(25533)
(24727)
农业(21466)
(19747)
贸易(19731)
(19415)
(19011)
(18958)
地方经济(18117)
理论(17946)
(17841)
(17372)
金融(17368)
技术(17136)
(17135)
银行(17091)
机构
大学(381097)
学院(380167)
(156288)
经济(152871)
管理(146462)
研究(135994)
理学(125311)
理学院(123783)
管理学(121762)
管理学院(121083)
中国(101502)
(84888)
科学(84050)
(69124)
(69044)
研究所(62723)
(61682)
中心(60653)
(56965)
业大(56223)
北京(54864)
财经(54596)
(53071)
师范(52614)
(49823)
(49391)
农业(47670)
经济学(46511)
(46473)
师范大学(42664)
基金
项目(255970)
科学(200504)
研究(188815)
基金(183188)
(159734)
国家(158381)
科学基金(135202)
社会(118410)
社会科(112101)
社会科学(112074)
(100174)
基金项目(97613)
自然(87022)
教育(85586)
自然科(84792)
自然科学(84772)
(84631)
自然科学基金(83206)
编号(77473)
资助(74864)
成果(62916)
(58705)
重点(57710)
(55477)
课题(54065)
(52304)
创新(48820)
科研(48200)
国家社会(48183)
教育部(47305)
期刊
(183340)
经济(183340)
研究(117941)
中国(79502)
学报(59218)
(56234)
科学(55545)
管理(54937)
(51214)
教育(45533)
大学(44646)
学学(41608)
农业(39092)
技术(34094)
(33475)
金融(33475)
业经(29294)
经济研究(28905)
财经(26490)
问题(23779)
(22735)
图书(21835)
(20567)
资源(19636)
技术经济(19278)
科技(18491)
理论(17697)
现代(17621)
(17136)
(16633)
共检索到582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军委  
推动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基于2010~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与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耦合协同与互动关系。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均有所提高,耦合协调度也呈上升态势;从空间聚集来看,耦合协调度的全局莫兰指数呈“M”型的正向分布,基本呈现“低—低”聚集的空间特征;从互动关系来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应多措并举持续推动生态环保综合协同治理;因地施策提升两者耦合协调度;强化区域内部合作,提升区域内部发展协调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巨才  孔伟  任亮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在高效健康地发展城市绿色旅游经济的同时,兼顾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方法]以张家口为例,着力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辅以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5—2016年张家口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研究期内,张家口市旅游经济指数、旅游规模和旅游效益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指数、生态资源和环境治理指数波动较大;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数由2005年的0. 24发展到2016年的0. 61。[结论]张家口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联度逐渐增强,两者正处于协调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耦合协调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未来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应兼顾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稳步推进城乡环境治理进程,促进两者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凡文  李鲁波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规制、环境宜居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环境宜居性和二者交互后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地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环境规制和环境宜居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促进作用,二者交互后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但对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抑制作用;环境宜居性在环境规制驱动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门槛效应,随着环境宜居性的提高,环境规制的驱动效果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基于此,提出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阎东彬  孙久文  赵宁宁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动态评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图景,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做动态测度。结果显示,2015年以来,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指数呈快速增长态势,创新发展是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的质量亟待提高。“十四五”时期,协同发展政策设计的重点应向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予以倾斜,以消解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域内小循环”与“跨区域大循环”的开放新格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素峰   杨蕾   冯鸿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区域协调发展出发,提出了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引领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为此,借助空间杜宾模型,立足空间溢出效应视角,本文尝试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前后,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如何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选取京津冀13个城市,借助2008—202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呈现“高-高”和“低-低”的集聚现象;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相邻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溢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城市相邻与否作用效果异质性显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后,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显著提升了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本研究践行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立军  刘义臣  
科技金融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支撑。基于京津冀13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科技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和耦合协调路径模型,测算京津冀科技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探明京津冀科技金融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京津冀科技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逐步优化态势,天津2015—2016年耦合协调度等级提升后又出现回落现象,考察期内实现耦合协调度等级提升的仅有6市,内部呈现显著分异特征,协同水平有待提升;路径研究显示,京津冀科技金融投入通过效益发展、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路径显著促进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龙  
京津冀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和政治地位,拥有领先的科技教育资源等,但面临瓶颈性的制约因素,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竞争力提升问题等。京津冀三地各有突出的比较优势,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使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和利用。怎么样实现协同发展能更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水平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丽华  
推动京津冀三地市场的协同发展,是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市场的协同发展,从本质上需要破除横亘在要素流通过程中的各种壁垒,推动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就目前而言,京津冀的市场协同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该文通过构建方程,既测算了京津冀市场整体的相对价格方差,描绘了近15年京津冀的市场协同脉络,还测算了京—津、京—冀和津—冀等3组相邻省市的相对价格方差,以及这些数值与京津冀市场整体相对价格方差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相邻省市之间的市场协同度以及其与整体协同度之间的差异程度。通过对数据的测算与分析,我们总结出了相关的思路,以资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树伟  黄艳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国土空间优化是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京津冀地区应按照“一主两副、双圈耦合、四轴多点、南粮北绿”的国土空间布局总体框架,减少国土资源错配,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强国土资源跨区域配置效能,以完善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形态,培育壮大新增长极,推动中小城市承载能力提升,促进区域利益统筹协调。为此,城市化地区要通过城市群和都市圈并重发展、提升中小城市功能、提升河北要素承载力和发展水平来高效集聚人口;农产品主产区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提升农业科技化和规模化水平、走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道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重点生态功能区则要通过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创新生态补偿模式来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和区域治理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忠江  艾巧玥  
文章基于对京津冀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各具优势,河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和供给基地,北京在林业、天津在渔业方面也具有相对优势,这就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京津冀地区既具有人才、自然和政策优势,也具有资源、发展和合作劣势,所以其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应遵循如下路径:多地区"小生态农业"共同发展,跨地区园区或基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协同发展体系。为了实现这一路径,应该从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岩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经济区,其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但不管是从经济总量还是内部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京津冀地区仍然较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落后,本文通过钱纳里发展阶段模型对京津冀地区进行考量发现该区域城市已全部进入工业化后期,而北京已经率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在通过区位熵指数和产业灰色关联度对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历程的经济数据进行测量后发现,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着诸如产业空间不匹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岩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经济区,其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但不管是从经济总量还是内部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京津冀地区仍然较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落后,本文通过钱纳里发展阶段模型对京津冀地区进行考量发现该区域城市已全部进入工业化后期,而北京已经率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在通过区位熵指数和产业灰色关联度对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历程的经济数据进行测量后发现,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着诸如产业空间不匹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柱  李晓壮  
文章基于2000—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重点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规制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分区现象明显,联系强度呈现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随着地理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短期内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显著,长期内推动作用明显,综合来看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明显,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环境规制对周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健夫  戴璐玮  
京津冀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面临着老龄化加剧、养老设施短缺但政府已经开始启动相关扶持政策的环境。三地协同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目标是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为老年人提供符合需求特点的养老服务以及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能力。为此,需要坚持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相结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协同发展原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连莲  叶旭廷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学本质是实现生产性要素的重新分配与布局,"飞地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能够促进实现区域间要素的有效流动与利益诉求的合理分配。本文首先从发展目标、利益倾向、产业联通与兼容三个维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的选择进行分析,进而结合"飞地经济"模式在平衡利益诉求、调整产业均衡、实现共同发展方面的优势,从制度建设和飞地布局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