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4)
- 2023(10270)
- 2022(8549)
- 2021(7560)
- 2020(5977)
- 2019(13520)
- 2018(13329)
- 2017(25066)
- 2016(13871)
- 2015(15347)
- 2014(15513)
- 2013(15371)
- 2012(14764)
- 2011(13413)
- 2010(14241)
- 2009(13021)
- 2008(12613)
- 2007(11675)
- 2006(10796)
- 2005(10237)
- 学科
- 济(59833)
- 经济(59781)
- 管理(40943)
- 业(38933)
- 企(30508)
- 企业(30508)
- 中国(21855)
- 地方(20242)
- 农(19152)
- 方法(16153)
- 业经(15066)
- 环境(14647)
- 财(14403)
- 农业(12999)
- 数学(12734)
- 策(12500)
- 数学方法(12487)
- 制(12317)
- 学(12195)
- 审计(12157)
- 银(11808)
- 银行(11793)
- 融(11607)
- 金融(11606)
- 发(11603)
- 行(11532)
- 贸(11154)
- 贸易(11134)
- 地方经济(11032)
- 易(10743)
- 机构
- 学院(197875)
- 大学(192726)
- 济(82927)
- 经济(80912)
- 研究(74608)
- 管理(72842)
- 理学(60307)
- 理学院(59581)
- 中国(58714)
- 管理学(58693)
- 管理学院(58296)
- 京(43755)
- 科学(43423)
- 财(41105)
- 所(38917)
- 研究所(34272)
- 中心(33898)
- 江(33837)
- 农(33501)
- 财经(30579)
- 北京(28092)
- 范(27799)
- 师范(27547)
- 经(27499)
- 院(27204)
- 州(27031)
- 业大(26163)
- 农业(25589)
- 省(25519)
- 经济学(23705)
- 基金
- 项目(120584)
- 科学(94827)
- 研究(93043)
- 基金(84031)
- 家(72648)
- 国家(71932)
- 科学基金(61025)
- 社会(57515)
- 社会科(54604)
- 社会科学(54592)
- 省(49503)
- 基金项目(42887)
- 教育(42234)
- 划(41182)
- 编号(38865)
- 自然(37558)
- 自然科(36567)
- 自然科学(36560)
- 自然科学基金(35875)
- 资助(34772)
- 成果(33272)
- 发(32730)
- 课题(29333)
- 重点(27966)
- 发展(26773)
- 展(26262)
- 部(26246)
- 创(25205)
- 性(24275)
- 年(23568)
共检索到33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伶俐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碳审计作为市场中的重要监督机制,理应为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碳审计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碳市场对碳审计的需求入手,分析碳审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完善审计领域法律法规及准则、推进碳审计职业化建设、加快构建碳审计协同机制以及加大碳审计的外部监管力度等改进建议,以助推碳审计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红玲 徐浩
碳金融是推动中国经济由高碳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制度保证,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碳金融内涵丰富,既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又包括支持碳市场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各类基础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论文梳理了碳金融的概念、碳金融功能和碳金融体系构建的相关文献,并对中国当前碳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在对中国碳金融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基于中国国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金融体系提出了思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志娟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等,前所未有地被同时提上了日程,与此同时,以低碳金融体系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成了当务之急。以此为背景,文章从我国碳排放交易和碳金融的发展现状出发,对我国碳金融的发展障碍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的推进设想。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碳交易 发展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宝志 李卓宇 郑梦婷
“双碳”目标下,碳密集型产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转型金融将发挥突出作用。本文提出转型金融的理论内涵,从资源配置、资金缺口、行业规范三个方面重点论述我国发展转型金融的必要性。目前,转型金融还处于摸索阶段,面临顶层设计缺失、资金供需结构失衡、金融体系经验不足、产品设计不够科学、企业转型动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国际转型金融发展的有益经验,我国可从政府、金融主体、市场主体、国际市场四个角度探索转型金融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碳密集型产业 低碳转型 转型金融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法稳 林珊
实现碳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路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不断完善的制度环境,都要求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在对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中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及技术创新等问题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明确理念目标,坚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方向;升级产业结构,确保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质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效率;创新绿色技术,提升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可持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初昌雄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创新。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产物。文章从低碳项目的投融资和低碳碳交易两个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创新活动以及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碳交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俊飚 何可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的深度参与,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术前沿。本文从农业低碳发展的基本现状、潜力评估、驱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了现有研究在农业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农业碳减排效果、小农户减排责任等方面所存在的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与可拓展的研究领域,认为“双碳”目标下的农业低碳发展研究应聚焦于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上的作用识别、农业碳排放和碳汇测算体系的科学构建、低碳农业认证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低碳发展价值的多元实现机制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白玉苓
中国纺织服装业作为颇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产品遍布世界各个国家。但是,近年来,纺织服装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2012年4月14日《参考消息》的有关报道指出:纺织品行业对内地河流湖泊的污染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纺织业使用的化学品不仅使河流湖泊缺氧,破坏生态环境,毒死鱼虾等,而且使人类受到壬基苯酚等有害物质的侵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明昕 徐丛春 王涛 胡洁
当前国内外海洋碳汇交易快速发展,但缺乏对全球多元化的海洋碳汇交易机制全面剖析以及对海洋碳汇交易核心市场要素、运行逻辑、关键环节的研究。为此,在梳理海洋碳汇交易有关概念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外有关最新进展和经验,探讨我国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构建思路和对策,试图为我国构建实现“双碳”目标的相关政策体系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研究指出海洋碳汇交易市场要素包括政府部门、供给和需求方、交易和信息登记机构、科研单位、第三方认证机构以及利益相关者,推动海洋碳汇交易发展需要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结合,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考虑多重效益,畅通“科学研究—方法学研发—项目开发—审定核证—交易结算”的发展路径,构建完备的项目认证机制及多元化交易机制,以及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我国海洋碳汇交易目前存在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有待健全、财政金融支持和法律保障有待提升、助力减排面临多重争议和风险等主要方面问题,给出建立行动计划、完善法律保障,研究科学方法、加强技术支撑,强化财政支持、创新金融服务等三方面的具体对策措施。
关键词:
海洋碳汇 碳交易 碳信用 “双碳”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葛若凡
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生态保护与产业提质增效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增值、发展增能的必然途径。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为助力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需要以保持绿色、生态的产业优势为基础,以高效利用产业资源为支持,通过密切关注大众绿色消费需求,合理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为大众提供更多优质、精品的绿色农产品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增值与绿色发展有机融合的产业链。
关键词:
“双碳” 绿色农业 产业链 发展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文森 李永杰
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转换方式之一,也是碳减排主体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火电行业碳减排潜力,从能源安全角度研判碳减排存在的风险与挑战,提出建立规范的绿色型电源、灵活的调节型电源、高效的综合型电源、低碳的环保型电源、可靠的兜底型电源、智慧的数字化电源等碳管理综合防控策略,为火电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智轩 甄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现有碳减排行动方案已经针对城乡建设、产业、能源等领域做出了详尽部署,但也存在着对空间关注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市域范围内,尚缺少从城乡统筹视角展开空间治理的实施框架和具体手段,减碳如何应用落实到各级空间单元上仍不清晰。从空间视角出发,解读碳效益在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时面临的挑战,并从治理理念、治理对象、治理手段和治理方法四个方面提出双碳目标下城乡空间治理路径。基于此,提出碳数据赋能的城乡空间治理策略,以海量精确的碳数据赋能空间治理,将其用于空间碳效益的监测评估、模拟规划和管理运营,以加强碳减排的系统性和落地性。
关键词:
双碳 碳排放 碳数据 城乡空间治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毛昕旸 叶飞腾 杨芳
一、引言进入21世纪,人类在享受现代化生活方式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能源和资源短缺、生态和环境窘迫、社会问题突出等多重压力日益增加,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关键词:
ESG 信息披露 现状与改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雷 喻坤淋 孙智睿
“双碳”目标是党和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需要包括审计在内的各治理主体共同为之努力。本文对“双碳”目标下研究型资源环境审计策略进行思考,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双碳”目标实现的系统性、协同性和安全性要求,提出构建研究型目标体系、研究型方法体系和研究型报告体系,来满足研究型审计的系统性、价值性和前瞻性要求,以期有效推动资源环境审计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