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75)
2023(19097)
2022(15749)
2021(14449)
2020(12177)
2019(27559)
2018(27380)
2017(52857)
2016(28461)
2015(31457)
2014(31243)
2013(30688)
2012(27726)
2011(24778)
2010(24791)
2009(22732)
2008(22359)
2007(20280)
2006(17496)
2005(15860)
作者
(80832)
(67826)
(67317)
(64131)
(43063)
(32402)
(30478)
(26176)
(25563)
(24232)
(23100)
(22951)
(21531)
(21421)
(21127)
(20792)
(20193)
(19986)
(19538)
(19366)
(16672)
(16565)
(16555)
(15487)
(15105)
(15085)
(15050)
(14926)
(13579)
(13351)
学科
(116833)
经济(116683)
(104896)
管理(99722)
(93433)
企业(93433)
方法(56077)
数学(46539)
数学方法(45791)
(36779)
(34599)
业经(33631)
中国(28858)
(26248)
(25883)
财务(25806)
财务管理(25762)
技术(25411)
企业财务(24498)
农业(23975)
理论(22001)
(21192)
(20273)
环境(20229)
(20118)
(19457)
贸易(19443)
(18993)
(18941)
地方(18622)
机构
学院(404413)
大学(399855)
(165838)
经济(162547)
管理(162055)
理学(140046)
理学院(138661)
管理学(136120)
管理学院(135370)
研究(127491)
中国(99074)
(82998)
(78986)
科学(77838)
(69218)
(63168)
财经(62707)
(61400)
业大(61318)
中心(59959)
(57135)
研究所(57025)
农业(54394)
北京(51263)
经济学(50616)
(47793)
(47673)
师范(47116)
财经大学(46581)
(46408)
基金
项目(273675)
科学(218113)
基金(201242)
研究(197799)
(175826)
国家(174383)
科学基金(152044)
社会(127295)
社会科(120982)
社会科学(120954)
(108224)
基金项目(105877)
自然(99743)
自然科(97559)
自然科学(97537)
自然科学基金(95873)
教育(92112)
(90189)
资助(82647)
编号(78126)
成果(61488)
重点(61377)
(61365)
(60605)
(57776)
创新(56760)
课题(53961)
国家社会(53411)
(53325)
科研(52661)
期刊
(179668)
经济(179668)
研究(112884)
中国(79798)
管理(65790)
(65206)
(63255)
学报(61493)
科学(58610)
大学(48250)
学学(45895)
农业(43454)
教育(40873)
技术(40736)
(36167)
金融(36167)
财经(31379)
业经(30707)
经济研究(28319)
(27037)
(26052)
问题(23101)
技术经济(22989)
统计(20803)
科技(20270)
(20077)
(19501)
财会(18955)
现代(18612)
商业(18018)
共检索到593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邢会  姜影  陈园园  
碳交易是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市场化工具,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能够反映碳交易实施状况,是影响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从碳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切入,基于2008—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碳交易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并考察异质性技术创新模式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提高碳交易价格和扩大市场规模均能显著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碳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能够推动自主创新、减少技术改造投入,进而影响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技术引进并非有效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技术改造存在挤出效应。研究结论对完善碳交易制度顶层设计、精准制定技术创新配套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日东  汤锦锋  宋红艳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EBM-GML模型测算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建立P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GMM系统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短期内具有抑制作用,在长期内具有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具有抑制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环境规制在短期内具有促进作用,长期内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立杰  陈新  
利用2005—2015年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显著促进了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行业异质性检验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投入服务化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作用并不显著,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投入服务化显著提高了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中介模型检验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通过激励行业研发强度进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将存在拐点,但目前大部分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仍然处于"爬升阶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立杰  陈新  
利用2005—2015年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显著促进了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行业异质性检验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投入服务化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作用并不显著,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投入服务化显著提高了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中介模型检验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通过激励行业研发强度进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将存在拐点,但目前大部分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仍然处于"爬升阶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超凡  韩晶  毛渊龙  
通过方向性距离函数及GML生产率指数,测度2000—2014年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面板门限模型检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倒退0.02%,只有轻度污染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增长;环境规制改善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符合倒"U"型关系;由于行业异质性,不同行业的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效应不尽相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亚茹  
物流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物流业带来新的契机,也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减少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碳排放。我国作为物流大国,物流技术创新是实现物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探寻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物流技术创新的关系,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市区测算物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就物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物流业技术创新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物流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物流技术创新水平每提升1%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161%。但由于物流业的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物流创新的实际效果同样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物流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幅度显著超过中西部地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琨  徐晓玲  
当制造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就成为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出路。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以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作为实证方法对绿色技术创新和双重环境规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第一,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作为企业发展的外部约束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消极影响,同时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够配合绿色技术创新,共同激励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分析双重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交互效应发现,三者之间的有效配合能够有力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且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行业异质性。据此,为环境规制的合理使用以及制造业企业发展策略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振清  谷文姗  成晓斐  
当前碳交易已成为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战略,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文章基于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首先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对碳交易政策实施下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了评估,且通过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对其稳健性进行了检验,最后通过机制分析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较为显著,且通过PSM-DID进一步评估后结果并无明显差异;在动态性检验过程中可以看出,碳交易试点开展后短期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无明显提升反而有所下降,从2016年开始呈显著提升状态,表明碳交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时效性;机制分析验证了碳交易通过驱动低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源结构清洁化、资源要素替代等效应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及碳交易全国推广的背景下,探讨碳交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问题,对推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增长、碳市场的完善和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逯进  李婷婷  
文章在核算各省2000~2018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引入有限混合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且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2)根据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可将所有省份划分为"领先型""追赶型"和"落后型"3种模式。"领先型"模式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其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也最大,另两种模式依次递减。"领先型"模式的人力资本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后,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落后型"模式劳动力数量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后,反而会阻滞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3)2000~2018年近一半的省份从"追赶型"和"落后型"转变为"领先型",人力资本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促使这些省份发生模式转换的关键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杰  赵燕  
基于“双碳”目标下创新转型及区域绿色协调共享发展的迫切要求,将绿色创新分为绿色科技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两阶段,以我国30个省份2005—2020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及GML指数测度具有典型创新效应的高技术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率,通过空间自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方法研究高技术制造业的区域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呈上升走势,成果转化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相对较低;两阶段绿色创新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进步空间较大;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从增强区域基础设施连接以扩大绿色技术辐射面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峰   刘惠良  
【目的】农业碳排放在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很高。通过绿色农业生产减少农业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农业大省,湖南省通过计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核心影响因素,准确识别其障碍因素,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运用SBM-DDF指数模型测算湖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碳排放量,采用2012—2022年湖南各市州数据进行测算,从时空间分布角度分析其特征;再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选取生产技术创新投资强度、绿色高新技术采用强度、区域一二三融合发展水平、对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包括化肥和农药施用强度、经济增长水平等进行回归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双碳”目标下,湖南省农业年均绿色全要素生产力呈时间序列振荡状态,区域空间分布不均,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投资强度、绿色高新技术采用强度、经济增长水平、化肥与农药施用强度、一、二、三产业区域一体化强度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强相关;2012—2022年,湖南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绿色高新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但增速呈下降趋势。【结论】湖南省绿色技术改造应用主要技术实施率低;农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绿色生产技术创新和改进的投资强度相对较低;区域一二三融合发展的举措与降低农业碳排放量的举措效率不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文卿  董景荣  张海涛  罗佳惠  
本文从环境政策的创新模式选择效应视角剖析了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增速放缓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考虑投资型规制、费用型规制、研发补助三类环境政策和外源型、内源型两种创新模式,本文理论阐释并实证检验了“环境政策工具-创新模式选择-GTFP”因果传导关系,发现不同环境政策工具以创新模式选择为中介对GTFP施加动态异质性影响;环境政策工具的内源创新激励效应越强,其对GTFP的短期促进作用越弱、长期促进作用越强。进而考察我国环境政策历史沿革,发现费用型规制强度持续、快速提高所引发的创新模式过度内源化是导致我国GTFP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上述结果揭示,发展单一的内源型创新模式难以实现GTFP平稳增长,即激进的创新驱动无法满足绿色发展的战略诉求。政策启示是设计环境政策空间布局,引导不同地区落实差异化环境政策方案,从而实现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的战略统筹,使GTFP回归平稳增长轨道。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永琴  尹丽琴  
利用2003—2016年我国制造业28个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时变技术效率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我国制造业各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并分析了各分行业TFP发展存在的异质性及其对成长能力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各分行业在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规模效率改进、配置效率改进以及TFP指数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制造业异质性对成长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