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7)
2023(17646)
2022(14857)
2021(13715)
2020(11343)
2019(25558)
2018(25520)
2017(49029)
2016(26686)
2015(29826)
2014(29905)
2013(29912)
2012(27690)
2011(25069)
2010(25252)
2009(23355)
2008(22956)
2007(20745)
2006(18753)
2005(16894)
作者
(78580)
(65508)
(65173)
(61627)
(41581)
(31378)
(29403)
(25830)
(24903)
(23515)
(22324)
(22218)
(21004)
(20833)
(20189)
(19858)
(19400)
(19328)
(18768)
(18713)
(16416)
(16362)
(15903)
(15136)
(14782)
(14696)
(14690)
(14535)
(13297)
(13216)
学科
(116214)
经济(116081)
(101808)
管理(86154)
(82764)
企业(82764)
(49182)
方法(46019)
数学(36349)
数学方法(35982)
业经(35193)
农业(32933)
中国(32294)
(31448)
地方(27066)
(22902)
(22324)
(21951)
财务(21880)
财务管理(21850)
技术(21619)
(20796)
企业财务(20690)
(20314)
贸易(20298)
环境(20261)
(19677)
理论(19645)
(18607)
(18366)
机构
学院(387195)
大学(381922)
(158650)
管理(156628)
经济(155316)
理学(134252)
理学院(132837)
管理学(130909)
研究(130777)
管理学院(130206)
中国(100689)
(82380)
科学(79959)
(76022)
(71149)
(66303)
业大(61356)
研究所(59894)
(59844)
中心(59809)
农业(58325)
财经(56159)
北京(52017)
(50957)
(50194)
师范(49738)
(48066)
(46990)
经济学(45528)
经济管理(42596)
基金
项目(257211)
科学(203003)
研究(191789)
基金(185184)
(160535)
国家(159004)
科学基金(137229)
社会(120985)
社会科(114323)
社会科学(114293)
(103056)
基金项目(98661)
自然(88087)
教育(86024)
自然科(86012)
自然科学(85993)
(84966)
自然科学基金(84468)
编号(79897)
资助(74941)
成果(63838)
(59159)
重点(57011)
(56312)
(55254)
课题(54359)
创新(50980)
(49125)
国家社会(49021)
科研(48525)
期刊
(187642)
经济(187642)
研究(114606)
中国(79288)
(75188)
管理(60035)
学报(58956)
科学(56575)
(54774)
农业(50963)
大学(45310)
学学(42868)
教育(42555)
(37591)
金融(37591)
业经(36222)
技术(35241)
财经(26972)
经济研究(26931)
(26499)
问题(24784)
(23098)
技术经济(20862)
科技(19143)
现代(18850)
(18731)
图书(18660)
商业(18058)
世界(18044)
理论(17759)
共检索到588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俊飚  何可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的深度参与,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术前沿。本文从农业低碳发展的基本现状、潜力评估、驱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了现有研究在农业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农业碳减排效果、小农户减排责任等方面所存在的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与可拓展的研究领域,认为“双碳”目标下的农业低碳发展研究应聚焦于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上的作用识别、农业碳排放和碳汇测算体系的科学构建、低碳农业认证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低碳发展价值的多元实现机制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可  吴昊  曾杨梅  
智慧农业为推动农业减排增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明晰“双碳”目标下智慧农业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双碳”目标下的智慧农业发展,应在理念上强调以智慧化引领低碳化、以低碳化带动智慧化,在科技上注重低碳取向的创新和应用,在制度上重视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中国智慧农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技术设备、规模经营、人才储备、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短板和瓶颈。因此,未来应强化农业技术创新研发,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智慧农业发展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絮  
农业作为我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了当下的热点之一。在详细分析“双碳”战略下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与特征要求的基础上,详细探讨现阶段我国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分散、市场驱动力量不足、技术设备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并从规模经营、发展机制、技术创新和人才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琦  范鑫坤  
党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提出的“双碳”目标,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物流业是高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行业,随着物流规模不断扩大,“降碳”刻不容缓。本文计算了2013-2019年全国30个省域物流业碳排放量,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探究我国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导致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依次为:能源消耗量、产业规模和货物周转量;第二,物流业基础设施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第三,物流业能源消耗量是促使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基于此,提出实现我国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谭泽涛  刘旭明  徐子健  周士钦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以工程建设企业的低碳转型策略为研究对象,以节能降碳理念为指引,主要从项目执行、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三个方面对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升级展开研究探索。全方位地阐述了碳排放管理、技术路线低碳化、低碳采购管理体系、施工资源碳足迹跟踪管理、新兴低碳行业拓展,以及市场开发与项目执行和技术研发协同发展等低碳转型发展路径,对工程建设企业的转型提供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伶俐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碳审计作为市场中的重要监督机制,理应为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碳审计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碳市场对碳审计的需求入手,分析碳审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完善审计领域法律法规及准则、推进碳审计职业化建设、加快构建碳审计协同机制以及加大碳审计的外部监管力度等改进建议,以助推碳审计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佳培   吴洋滨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发展制度、农业技术等方面下功夫,即涵盖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方式的变革和技术人员的保障。在实践中,可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制度激励和环境检测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标;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成农业领域的“双碳”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湾  
“双碳”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约束条件,也为当前和今后粮食生产低碳发展指明方向,东北作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和水稻主产区之一,粮食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不容忽视,低碳发展将是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必经之路。本文从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实际情况入手,通过低碳发展现状着重阐述技术创新瓶颈、思想意识薄弱和政策不完善三方面问题并分析其内在原因,针对性围绕重塑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全面普及提升低碳意识、完善低碳生产政策体系提出推动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低碳发展的具体路径,为打造低碳农业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亦文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农业碳减排潜力巨大,低碳化发展之路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农业低碳化转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农户受教育水平不高,低碳意识不够,低碳农业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发展不足,低碳农业科技推动力不足以及农业经营体制的制约。加强对农民低碳农业知识宣传和教育,开展绿色低碳产业链建设,加强低碳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四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推动农业低碳化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杰  王英杰  王晓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从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以来,我们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坦率地说,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如果不抓紧转变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必然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云   蔡艳蓉  
减少农业碳排放,提高农业碳汇能力,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潜力所在,故厘清农业碳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助力我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本文基于农业碳排放、农业碳汇以及农业低碳发展驱动因素3个维度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首先,明确了农业碳排放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了常见的测算方法,同时基于时序演变、空间分布、效率特征、减排路径等视角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其次,界定农业碳汇的基本概念,进而引申出森林碳汇、土壤碳汇和海洋碳汇并介绍各自的测算方法,而后则围绕农业净碳汇与碳汇市场化展开重点阐述;最后,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探讨影响农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前者着眼于政策、经济、社会等方面,而后者则侧重于户主的内在因素和农户面临的外部环境。针对未来农业碳问题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可重点围绕以下4个方面,即农业碳达峰的科学预测与差异化减排路径设计、农业减碳固碳潜力的科学评估与实现路径探讨、农业碳市场的构建与碳汇价值变现的思路探索以及农户低碳生产技术供需匹配探究与其制度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民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中国低碳农业实践创新了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投入、高效益内涵的多种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文章剖析了中国低碳农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毛涛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工业领域应加快低碳转型步伐,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用行政、市场、社会化管制措施,中国营造出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工业低碳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是,由于存在认识偏差、制度体系不健全、部分领域积重难返等问题,还难以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深度挖掘企业减碳潜力。更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需要以正确的认识、健全的制度、重点的突破,加快工业低碳转型步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青青  田敏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低碳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如果不生产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如果不施用化肥,可以降低30%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发展低碳农业势在必行。本文对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娜   桑一铭   李博文  
因经济发展对碳基技术、传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适配制度和社会嵌入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而引发的“碳锁定”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目前,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创新意愿、政府环境规制、受教育程度对“碳解锁”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中国“碳解锁”水平较低且存在回落现象,区域间“碳解锁”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东北地区“碳解锁”路径较其他地区选择余地更小。应从技术、经济、制度和社会四个维度入手,构建区域差异化的“碳解锁”机制,建立“多主体—多路径”的区域治理体系,进而推动绿色技术革新,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