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38)
- 2023(20843)
- 2022(17491)
- 2021(16093)
- 2020(13328)
- 2019(30430)
- 2018(29970)
- 2017(57611)
- 2016(31278)
- 2015(34754)
- 2014(34522)
- 2013(34044)
- 2012(31528)
- 2011(28244)
- 2010(28153)
- 2009(25835)
- 2008(25276)
- 2007(22428)
- 2006(19805)
- 2005(17541)
- 学科
- 济(134019)
- 经济(133887)
- 业(105451)
- 管理(99520)
- 企(91070)
- 企业(91070)
- 方法(58872)
- 数学(48678)
- 数学方法(48083)
- 农(40081)
- 财(36938)
- 业经(36510)
- 中国(35953)
- 地方(30810)
- 农业(27917)
- 务(25647)
- 财务(25562)
- 学(25534)
- 财务管理(25515)
- 企业财务(24235)
- 制(24228)
- 技术(23286)
- 贸(23087)
- 贸易(23071)
- 和(22801)
- 理论(22673)
- 环境(22443)
- 易(22327)
- 划(20322)
- 银(19113)
- 机构
- 学院(442323)
- 大学(438048)
- 济(178638)
- 管理(176835)
- 经济(174885)
- 理学(152393)
- 理学院(150760)
- 管理学(148235)
- 管理学院(147434)
- 研究(145898)
- 中国(111043)
- 京(93201)
- 科学(90208)
- 财(82588)
- 农(75076)
- 所(72748)
- 江(67433)
- 中心(66993)
- 业大(66403)
- 研究所(65945)
- 财经(65858)
- 经(59932)
- 农业(58663)
- 北京(58282)
- 范(57403)
- 师范(56799)
- 州(54048)
- 院(53840)
- 经济学(53140)
- 财经大学(48722)
- 基金
- 项目(300359)
- 科学(237357)
- 研究(220499)
- 基金(217196)
- 家(188822)
- 国家(187175)
- 科学基金(162224)
- 社会(139236)
- 社会科(132020)
- 社会科学(131984)
- 省(119890)
- 基金项目(114829)
- 自然(105563)
- 自然科(103141)
- 自然科学(103114)
- 教育(101488)
- 自然科学基金(101255)
- 划(99140)
- 编号(90116)
- 资助(89541)
- 成果(71519)
- 重点(67361)
- 发(66751)
- 部(65675)
- 创(63632)
- 课题(62243)
- 创新(58952)
- 科研(57261)
- 国家社会(57002)
- 教育部(56342)
- 期刊
- 济(199917)
- 经济(199917)
- 研究(128700)
- 中国(86585)
- 农(68950)
- 管理(68505)
- 学报(67461)
- 财(64953)
- 科学(63280)
- 大学(52104)
- 教育(49671)
- 学学(49260)
- 农业(47842)
- 技术(41451)
- 融(39597)
- 金融(39597)
- 业经(35557)
- 财经(32081)
- 经济研究(30655)
- 经(27500)
- 业(26272)
- 问题(26094)
- 技术经济(22999)
- 科技(21012)
- 图书(20689)
- 现代(20523)
- 商业(20414)
- 版(20393)
- 统计(20195)
- 资源(20008)
共检索到657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红梅 王伟玲 陈思畅
为实现“双碳”目标,生猪养殖业“降碳减排”高质量发展是必然选择。基于种养结合的视角,考虑养殖的非期望产出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收益,运用SE-S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和分析2001—2019年湖南不同规模的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双碳”目标下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种养结合模式的环境技术效率值均高于非种养结合,两种模式下环境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规模、大规模、小规模;种养结合模式除了精饲料的冗余量略高于非种养结合,水及燃料动力费、医疗防疫费冗余量基本差不多,其他指标的松弛量均低于非种养结合,中规模在投入、产出方面仍有改进空间;种养结合与非种养结合模式下,不同养殖规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很大差异;种养结合的中规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湖南省中规模养殖更适合发展种养结合型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红梅 王伟玲 陈思畅
为实现“双碳”目标,生猪养殖业“降碳减排”高质量发展是必然选择。基于种养结合的视角,考虑养殖的非期望产出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收益,运用SE-S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和分析2001—2019年湖南不同规模的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双碳”目标下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种养结合模式的环境技术效率值均高于非种养结合,两种模式下环境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规模、大规模、小规模;种养结合模式除了精饲料的冗余量略高于非种养结合,水及燃料动力费、医疗防疫费冗余量基本差不多,其他指标的松弛量均低于非种养结合,中规模在投入、产出方面仍有改进空间;种养结合与非种养结合模式下,不同养殖规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很大差异;种养结合的中规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湖南省中规模养殖更适合发展种养结合型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红梅 王伟玲 陈思畅
为实现“双碳”目标,生猪养殖业“降碳减排”高质量发展是必然选择。基于种养结合的视角,考虑养殖的非期望产出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收益,运用SE-S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和分析2001—2019年湖南不同规模的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双碳”目标下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种养结合模式的环境技术效率值均高于非种养结合,两种模式下环境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规模、大规模、小规模;种养结合模式除了精饲料的冗余量略高于非种养结合,水及燃料动力费、医疗防疫费冗余量基本差不多,其他指标的松弛量均低于非种养结合,中规模在投入、产出方面仍有改进空间;种养结合与非种养结合模式下,不同养殖规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很大差异;种养结合的中规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湖南省中规模养殖更适合发展种养结合型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红梅 王伟玲 陈思畅
为实现“双碳”目标,生猪养殖业“降碳减排”高质量发展是必然选择。基于种养结合的视角,考虑养殖的非期望产出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收益,运用SE-S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和分析2001—2019年湖南不同规模的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双碳”目标下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种养结合模式的环境技术效率值均高于非种养结合,两种模式下环境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规模、大规模、小规模;种养结合模式除了精饲料的冗余量略高于非种养结合,水及燃料动力费、医疗防疫费冗余量基本差不多,其他指标的松弛量均低于非种养结合,中规模在投入、产出方面仍有改进空间;种养结合与非种养结合模式下,不同养殖规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很大差异;种养结合的中规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湖南省中规模养殖更适合发展种养结合型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瑞强 杜鑫睿
[目的]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生产的高度契合是实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系统论证产业转移及集聚效应发挥应是其良性互动态势出现的重要驱动。[方法]基于全国30省(市)面板数据,选择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聚度、标准差椭圆刻画和分析生猪养殖业生产分布特征和演变,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评价产业集聚效应,从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市场条件、政策法规、产业基础五方面构建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生猪养殖业产业格局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集聚特征;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表明向比较优势地区进行产业集聚对生猪养殖业产业发展呈良性作用;剖析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变迁轨迹及促动因素,发现非农就业、劳动力素质、技术水平、屠宰加工能力对养殖业集聚具有正向影响,本土饲料粮生产、土地供给、往期生猪价格、消费市场、疫病致死率、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环境规制具有负向影响,各因素在不同区域内的影响方向及程度不同。[结论]多因素促动下生猪养殖业逐渐向非传统产区集聚,结合发展态势研究从构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生猪生产格局、创新粮肉转换技术提高饲喂效率以及完善生猪养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领域给出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任欢
全球变暖理论和低碳发展理论盛行以来,国际社会围绕气候问题展开了多轮谈判,各国纷纷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也于2020年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作为碳排放大户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绿色建筑也越来越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就如何实现湖南省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建筑节能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雪晴 陈政 祁惠 陶闯 刘益民
文章在回顾总结国内外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情况基础之上,构建湖南省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一步阐述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湖南省数字经济的现状、问题与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湖南省数字经济的关键点和最佳实践路径。不仅有利于深化对湖南省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发展的认知,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路径,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熵权法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本之
湖南省汉寿县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思路刘本之汉寿县位于洞庭湖西滨,玩、澧水尾闾,粮、棉种植和水产养殖业都比较发达,素有“鱼米之乡”美称,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具有66万农业人口,16.5万个农户,81万多亩耕地面积,14万亩养殖水面。农村奔小康目标确定以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宾幕容 覃一枝 周发明
环境成本作为衡量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是环境影响的货币化。利用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数据,运用产排污系数法,借鉴农业环境成本评估方法,从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物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两方面建立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模型,对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造成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所产生的年环境成本为25.2亿元,年际间呈稳定增长的态势。由于各县市养殖规模、耕地情况等不同,地区间污染程度差异大,污染物排放量呈向养殖优势区域、密集区域发展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明利 李鹏程 马晓萍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的主旋律。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界定为实现“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目标,即要实现产品质量安全性高、生产效率高、环境友好和疫病防控能力强。以生猪为例,本文实证分析了单体养殖规模的扩大对生产效率、粪污治理与疫病防控等的影响,进一步模拟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生猪养殖规模结构调整对社会经济福利变动的影响,发现重点提高中等规模养殖场(户)的比例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因此,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需要走重点发展中等规模养殖场(户)的道路。本文最后探讨了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包括聚焦传统观念的转变来提升生产效率、建立和完善粪污肥料化利用的相应机制以及全面提升疫病防控能力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任洁
碳达峰与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我国力争于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旅游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从自然环境层面来看,实现“双碳”目标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环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韧性;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双碳”战略的实施可以推动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等旅游形式发展,丰富旅游产业的生产形式与营收类型,助力旅游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关键词:
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旅游业碳排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微微 胡浩 周力
为研究基于碳排放约束的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本文借助江苏省调研数据,根据绿色创新思想,将碳排放量纳入生产效率模型,对生猪养殖的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探究,并借助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对比传统生产效率,探讨影响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如下:①南京和无锡的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水平高于盐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绿色生产效率较高;②受不同养殖规模及粪污处理方式的影响,散养模式的绿色生产效率最高,中大规模其次,小规模最低;③风险偏好、养殖经验、养猪培训和低碳关注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养猪收入占比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建议中国应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提倡适度养殖以及提高养殖户对低碳养殖的关...
关键词:
碳排放 绿色创新 绿色生产效率 生猪养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俊伟 王少婷 尹昌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恢复发展、快速发展、结构调整、效率规模提升、“三化”同步、平稳有序发展等六个阶段,各时期均结合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问题,制定了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在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生猪产品供应、养殖区域布局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生猪养殖业仍然面临环境压力、资源约束、国际竞争、市场波动等挑战,其中,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不高仍是新时期制约生猪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提出生猪养殖业绿色发展路径:一是继续推进生猪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二是进一步优化生猪养殖业空间布局;三是重视不同规模养殖粪污治理的差异性,进行分类施策;四是推动制度与机制创新,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冉 陈洁
本文在对美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充分依托饲料资源布局、规模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高的特点,美国生猪业强大的竞争力与政府在生产社会化服务、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和促进出口等方面的政策密不可分。借鉴其发展经验,中国生猪养殖业未来政策支持重点应在促进生猪规模化养殖、提高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完善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等方面。
关键词:
生猪养殖 政策支持 美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红梅 王明春 胡梅梅
将养殖排放的COD、TN、TP污染因子作为非期望产出,构建生猪养殖业环境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国及湖南生猪养殖的成本收益资料和排污系数普查数据,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E-SBM模型,对2004-2014年湖南和全国大中小三类规模养殖的环境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湖南大、中、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问题,尤其是精饲料、仔猪、医疗防疫费这3项投入冗余严重,化学需氧量排放、总氮排放量2项严重削减不足,均大幅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这应成为湖南生猪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