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3)
2023(13794)
2022(11498)
2021(10228)
2020(8744)
2019(19910)
2018(19609)
2017(37967)
2016(20845)
2015(23195)
2014(23237)
2013(23527)
2012(21996)
2011(19831)
2010(20037)
2009(18709)
2008(18859)
2007(17508)
2006(15642)
2005(13940)
作者
(63037)
(53133)
(52936)
(50177)
(33548)
(25708)
(23957)
(20904)
(19964)
(18986)
(18143)
(17791)
(16887)
(16745)
(16673)
(16334)
(16288)
(15570)
(15279)
(15248)
(13494)
(13094)
(13081)
(12122)
(12041)
(12028)
(11942)
(11790)
(10971)
(10781)
学科
(95644)
经济(95538)
(91392)
(73321)
企业(73321)
管理(71016)
(47900)
方法(42243)
数学(33985)
数学方法(33709)
农业(31663)
业经(30876)
(28016)
中国(21905)
(19953)
财务(19934)
财务管理(19902)
地方(19063)
企业财务(18815)
(18753)
环境(18376)
技术(18101)
(17462)
(17220)
(16851)
贸易(16846)
(16773)
(16374)
(15873)
理论(14654)
机构
学院(313427)
大学(304236)
(133199)
经济(130608)
管理(124320)
理学(107046)
理学院(105974)
管理学(104400)
管理学院(103843)
研究(101471)
中国(79368)
(72475)
科学(63725)
(62679)
(59013)
农业(56271)
业大(54161)
(52759)
(50453)
中心(48217)
研究所(47808)
财经(46955)
(42411)
经济学(39834)
(38759)
北京(38156)
(37171)
师范(36787)
(36597)
经济管理(36588)
基金
项目(206446)
科学(163109)
基金(149642)
研究(149624)
(130262)
国家(129016)
科学基金(111375)
社会(96634)
社会科(91320)
社会科学(91285)
(86226)
基金项目(80201)
自然(72055)
自然科(70369)
自然科学(70348)
自然科学基金(69145)
(68741)
教育(66655)
编号(60562)
资助(59837)
成果(46567)
(46468)
重点(46253)
(45498)
(45277)
(44882)
创新(41914)
课题(40956)
科研(39708)
国家社会(39443)
期刊
(155344)
经济(155344)
研究(84499)
(72865)
中国(59395)
学报(50317)
农业(49292)
(47829)
科学(47019)
管理(45087)
大学(38288)
学学(36919)
业经(32149)
(29413)
金融(29413)
技术(28231)
(26446)
教育(23616)
财经(22920)
经济研究(21965)
问题(21378)
(19739)
技术经济(18740)
(17111)
世界(15847)
资源(15413)
商业(15205)
农村(15148)
(15148)
统计(14937)
共检索到463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峰   刘惠良  
【目的】农业碳排放在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很高。通过绿色农业生产减少农业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农业大省,湖南省通过计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核心影响因素,准确识别其障碍因素,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运用SBM-DDF指数模型测算湖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碳排放量,采用2012—2022年湖南各市州数据进行测算,从时空间分布角度分析其特征;再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选取生产技术创新投资强度、绿色高新技术采用强度、区域一二三融合发展水平、对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包括化肥和农药施用强度、经济增长水平等进行回归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双碳”目标下,湖南省农业年均绿色全要素生产力呈时间序列振荡状态,区域空间分布不均,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投资强度、绿色高新技术采用强度、经济增长水平、化肥与农药施用强度、一、二、三产业区域一体化强度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强相关;2012—2022年,湖南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绿色高新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但增速呈下降趋势。【结论】湖南省绿色技术改造应用主要技术实施率低;农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绿色生产技术创新和改进的投资强度相对较低;区域一二三融合发展的举措与降低农业碳排放量的举措效率不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翌秋   徐丽   曹蕾  
采用2004-2020年我国30个省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技术和能源消耗类型两个角度探究农业绿色发展的提升路径。研究表明:多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传统的农业机械化增长方式并未促进农业绿色技术进步,且因燃油消耗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等加剧环境污染,最终无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应对农业机械进行绿色转型升级,通过农业绿色机械化技术及绿色农机的使用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机科技创新,促进绿色清洁农机研发和量化生产;优化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向绿色农机倾斜,促进机械化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深施化肥等绿色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翌秋   徐丽   曹蕾  
采用2004-2020年我国30个省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技术和能源消耗类型两个角度探究农业绿色发展的提升路径。研究表明:多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传统的农业机械化增长方式并未促进农业绿色技术进步,且因燃油消耗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等加剧环境污染,最终无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应对农业机械进行绿色转型升级,通过农业绿色机械化技术及绿色农机的使用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机科技创新,促进绿色清洁农机研发和量化生产;优化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向绿色农机倾斜,促进机械化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深施化肥等绿色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宝龙  王欢  李琛  
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学术界和政策界关注的热点议题。利用湖南省2010-2016年28个制造业面板数据,首先,使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湖南省制造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其次,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影响湖南省制造业GTFP的因素。结果发现:(1)2010-2016年湖南省制造业GTFP增长了4.3%,但是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湖南省制造业技术变化年均增长率为12.65%,效率变化年均增长率为-5.68%,表明技术进步是制造业GTFP提高的内在动力;(3)市场型和自愿型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盈利能力、行业规模对制造业GTFP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行业资产负债率对制造业GTFP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任欢  
全球变暖理论和低碳发展理论盛行以来,国际社会围绕气候问题展开了多轮谈判,各国纷纷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也于2020年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作为碳排放大户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绿色建筑也越来越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就如何实现湖南省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田泽  斯洪诚  任阳军  毛春梅  
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依次递减,多数省份是由于技术效率未得到改善而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三大流域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并不同步,产业结构整体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并不理想;三大流域分别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关系也因地区差异而存在不同,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分别受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珠江流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促进作用。为实现三大流域“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促进技术效率增长,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因地制宜推动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沈洋  周鹏飞  
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度有助于精准把握农业碳减排潜力。本文基于2000—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碳汇和碳排放两个角度测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了空间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为1.1%,农业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动因;(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时空演化过程中具有差异性和阶段化特征;(3)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著正向空间关联性,且逐渐强化,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地区发展速度要高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地区,区域差异正在减小。研究结果对于精准评判农业碳减排潜力和碳吸收能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邢会  姜影  陈园园  
碳交易是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市场化工具,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能够反映碳交易实施状况,是影响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从碳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切入,基于2008—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碳交易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并考察异质性技术创新模式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提高碳交易价格和扩大市场规模均能显著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碳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能够推动自主创新、减少技术改造投入,进而影响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技术引进并非有效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技术改造存在挤出效应。研究结论对完善碳交易制度顶层设计、精准制定技术创新配套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臻  倪艳  孙亚杰  
文章选取了2000—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中部地区六省2000—2016年的GTFP和传统TFP,对GTFP和传统TFP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湖北省绿色技术进步指数和绿色技术效率指数水平均较低。湖北省的GTFP值在中部六省中处于较低的水平,但TFP值处于较高的水平。然后选取了湖北省2000—201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各变量对GTFP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能源结构优化和科技创新均对GTFP增长有促进作用,且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大于城镇化率和能源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杰  许雅茹  
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准确衡量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论文基于碳强度视角运用SBM-ML模型,将农业生态资本作为投入要素,测算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面板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但具有空间差异性,低碳区增长最快,其次是高碳区和中碳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资本投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产业结构、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农业财政支持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灿辉  马巧云  魏莉丽  
[目的]为探索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分别运用SBM-ML指数模型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4—2016年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对比分析,并采用ESDA法探讨了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粮食产出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 2004—2016年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因素经历了由技术进步驱动转变为技术效率驱动再转变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驱动的过程,但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明显高于技术效率;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粮食产出的二元全局空间自相关大体呈"N"型变化,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粮食产出由不平衡发展逐渐趋向平衡发展。[结论]忽视碳排放的传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实际有较大偏差。建议通过转变发展模式,探索粮食绿色增产道路;因地制宜,有效利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双轮驱动;不断推进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粮食产出的平衡发展3项措施来实现粮食生产的综合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留鑫  姚慧琴  韩先锋  
当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很少加入农业碳排放变量进行测度分析。本文选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从业人数、农业机械总动力等作为自变量建立超越对数函数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加入农业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等自变量作为生产技术无效率项,对我国31省(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随机前沿分析。结论显示:1998—2014年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年均值为4. 01%,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这是由农业碳排放量的上升导致生产技术无效率项扩大而引起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其中,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变化的驱动作用最大,同时受要素配置效率变化率的制约也较为显著。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分布来看,农业碳排放强度较低的地区相对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则较高。最后,从建立绿色农业认定体系、实现农业转型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芳  金荣学  
本文利用1997—2016年中国大陆31省区面板数据,在较为全面地测度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基础上,借助空间杜宾模型,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与间接溢出效应。结果发现,1998—2016年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不断提高,其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东、中部省区农业绿色生产率整体水平较高,东北三省次之,而西部省区最低。省份间农业绿色生产率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农业产业结构是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一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不仅受到本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直接影响,还受到邻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间接溢出。因此,新时期更应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与优化升级在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农业整体发展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