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6)
2023(12726)
2022(11094)
2021(10426)
2020(8550)
2019(19492)
2018(19691)
2017(38160)
2016(20842)
2015(23229)
2014(23441)
2013(23093)
2012(21309)
2011(19129)
2010(19015)
2009(17025)
2008(16328)
2007(14306)
2006(12680)
2005(10975)
作者
(59508)
(49251)
(48838)
(46628)
(31521)
(23473)
(22299)
(19349)
(18695)
(17760)
(16839)
(16512)
(15578)
(15547)
(15263)
(15107)
(14850)
(14780)
(14190)
(13956)
(12281)
(12125)
(11853)
(11313)
(11059)
(10989)
(10949)
(10853)
(9811)
(9800)
学科
(79665)
经济(79576)
管理(65511)
(60132)
(50249)
企业(50249)
方法(36673)
数学(31816)
数学方法(31400)
(22600)
中国(20757)
(20516)
(18267)
业经(17984)
技术(17911)
环境(16787)
地方(16086)
农业(15016)
(14993)
贸易(14989)
(14589)
(13872)
理论(13858)
(13820)
(13117)
(12975)
(12918)
财务(12903)
财务管理(12881)
企业财务(12226)
机构
学院(291862)
大学(291351)
管理(120228)
(115287)
经济(112582)
理学(104243)
理学院(103169)
管理学(101481)
管理学院(100964)
研究(96804)
中国(70584)
(61940)
科学(60220)
(51718)
(48037)
(45049)
中心(43883)
研究所(43815)
业大(43661)
(42351)
财经(41349)
北京(39302)
(38989)
师范(38654)
(37647)
(35583)
农业(35093)
(34475)
经济学(32958)
技术(32596)
基金
项目(202363)
科学(159483)
研究(150932)
基金(145919)
(126240)
国家(125185)
科学基金(107991)
社会(92992)
社会科(88128)
社会科学(88105)
(79444)
基金项目(77660)
自然(70688)
教育(69207)
自然科(68974)
自然科学(68961)
自然科学基金(67710)
(66956)
编号(62829)
资助(59966)
成果(50450)
重点(44951)
(44624)
(43525)
课题(43004)
(42579)
创新(39643)
项目编号(38555)
科研(38368)
教育部(38210)
期刊
(124896)
经济(124896)
研究(86005)
中国(53645)
管理(43688)
学报(43334)
科学(41475)
(40323)
(37429)
教育(35657)
大学(32821)
学学(30791)
农业(28660)
技术(28446)
(23912)
金融(23912)
业经(20862)
经济研究(19347)
财经(18931)
图书(16290)
(16047)
问题(15851)
科技(15685)
技术经济(15672)
理论(14714)
(14485)
实践(13697)
(13697)
现代(13560)
(12793)
共检索到422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伟  熊俊杰  赵伟哲  李佳  王文烨  姜飞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提高智慧社区新能源消纳成为当前社区低碳发展的重点。本文从能源体制改革、相关技术发展、用户成本等角度出发,分析新能源技术在智慧社区中的发展状况,指出现有新能源技术在智慧社区应用中存在的弊端;通过对传统新能源消纳模式、智慧社区能源供求相关性等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智慧社区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综合考虑不同时段下市电价格、新能源设备出力特点、社区能源供求关系的差异性等,提出一种改变智慧社区新能源消纳的时序方法,通过转移各时段新能源出力,以增强社区能源供求相关一致性,提高新能源的利用价值;最后,通过两个社区案例对所提新能源消纳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增强了负荷曲线与新能源出力曲线相关性,提高了社区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削峰填谷能力,提高了居民用能的经济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茂林   肖建宇   杨姝影   张智勇  
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是二十一世纪的全球目标,在碳中和目标约束下,清洁能源消纳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聚焦不同类别的清洁能源消纳风险,对此进行识别并讨论其风险规避路径。通过深入分析极端天气风险、资源分布的均衡性、消纳技术的特点与应用、政策不确定性、市场及投资环境等情况,发现清洁能源消纳面临多维度、强交叉性风险。鉴于此,提出一套针对性的综合策略,从而促进清洁能源的稳健发展并加速其全球化消纳,包括强化国际合作、选择消纳技术演进路径、加强跨区域政策及监管,构建灵活高效的能源市场等。通过这些策略,旨在为实现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与可持续消纳提供实用路径,进而支持全球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健  
我国能源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构建以高比例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新能源基础设施发展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新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对近年来国家层面新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的投资激励政策进行了梳理。在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发展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从多个不同领域提出激励新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构想,以期促进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世贞  王念念  姜曼  
出行平台采用新能源车运营,有利于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双碳”目标下出行平台采用新能源车运营为例,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探索多主体的演化博弈规律,按照生命周期演化特征进行阶段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碳”目标下,在出行平台采用新能源车运营的过程中,政府从补贴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上路运营,到补贴退坡,从多角度支持出行平台采用新能源车运营,包括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开展合理规制等;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变化影响出行平台使用新能源车运营的策略选择。当前和未来政府政策支持应重点加强新能源车技术创新、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加快“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雄化  
“双碳”议题下深圳新能源产业大有作为。将推动传统能源比重不断下降和新能源比重不断上升,利用以风电、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自主生产的清洁电力,以及氢能和燃料电池,使其逐步演变为主体能源,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将依托数字科技、金融、市场和制度优势,发展清洁电力、氢能、燃料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的路径。将提高发展新能源的思想认识,打造新能源发展先行示范区,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集群,促进湾区新能源产业一体化发展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制胜的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小斐   仇保兴   司思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垃圾的产量与日俱增。在“双碳”战略背景下,2023年2月,上海市发布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分析了我国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了治理模式转型的建议:一是针对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的问题引入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完善综合治理体系;二是治理模式与技术手段的软硬件升级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三是基于以往解决城市垃圾管理问题只倚重终端垃圾处理技术的思路,强调了社区协同与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结合国内外研究,梳理出“无废城市”垃圾管理以智慧社区为城市管理基本单元载体的网络合作模式,并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智慧管控系统的网络关系。最后总结上海市以智慧社区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建设“无废城市”的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絮  
农业作为我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了当下的热点之一。在详细分析“双碳”战略下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与特征要求的基础上,详细探讨现阶段我国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分散、市场驱动力量不足、技术设备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并从规模经营、发展机制、技术创新和人才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普照   魏甜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能源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战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其重要的实现路径及战略选择。本文梳理了相关文献,并对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和相关金融政策进行了整理,重点分析了金融科技和绿色信贷影响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本文以2012~2021年A股能源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设定数字化转型程度(DCG)为被解释变量,金融科技水平和绿色信贷贷款余额为核心解释变量,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绿色信贷对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提高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和增加绿色信贷能够显著促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政府干预在促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这表明金融科技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增加绿色信贷余额等方式助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最终致力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可  吴昊  曾杨梅  
智慧农业为推动农业减排增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明晰“双碳”目标下智慧农业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双碳”目标下的智慧农业发展,应在理念上强调以智慧化引领低碳化、以低碳化带动智慧化,在科技上注重低碳取向的创新和应用,在制度上重视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中国智慧农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技术设备、规模经营、人才储备、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短板和瓶颈。因此,未来应强化农业技术创新研发,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智慧农业发展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晓春  吴子珺  孙群  周瑛  
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碳排放政策体系的保障,因此分析中国碳排放政策,对于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加快建立健全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有着重大意义。文章通过采用文本挖掘的方式构建了中国碳排放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PMC指数模型,对中国碳排放“1+N”政策体系中的代表性减碳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政策样本的PMC指数均值为6.38,整体处于可接受状态;碳排放政策样本中的完美政策与不良政策最少,可接受政策最多,优秀政策次之;各项政策在政策时效、作用层面和政策功能方面表现较好,但存在政策激励不足、发布机构单一和公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欧阳振益  谢花林  乐文年  
本文基于“双碳”视角,结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建立以“双碳”目标为导向的生态农产品供给、生态修复与价值提升、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 生态产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卢海林  
我国已正式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发展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举措。为此,在对我国现行新能源发电产业的税收政策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可以从构建统一、长期、有效的新能源发展税收支持政策,加大对新能源制造环节的税收优惠力度,规范新能源发电相关的税收政策等方面完善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税收政策,以促进新能源发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希良  黄晓丹  张达  耿涌  田立新  范英  陈文颖  
"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能源经济系统进行深刻的转型。本文利用中国—全球能源模型(C-GEM)等模型工具,研究了碳中和愿景下我国能源经济转型的路径,定量评价了主要减排措施在不同时期的减排贡献度和所需的政策干预力度,对能源经济转型路径的关键特征指标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表明,要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60年单位GDP能源消费相比当前下降75%以上;持续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优化,206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大力推进电气化和电力系统深度脱碳,2060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至70%以上,非化石电力在电力供应中比重提升至90%以上,电力系统在2045~2050年间实现净零碳排放;碳定价机制将在碳中和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激励。研究还表明,碳中和将有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30年和205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2万美元和3万美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洋   董治新   韩雅萱   加鹤萍   刘敦楠   刘江艳  
虚拟电厂进入市场的前提是能够通过聚合优化调度发挥分布式资源的调节潜力、促进新能源消纳,而将新能源消纳考核与超额消纳激励纳入虚拟电厂运营优化策略,能够提升虚拟电厂的资源聚合优化水平,促进虚拟电厂进一步参与市场运营。然而,目前相关研究缺乏对此方面的关注,同时缺乏精细化的相关定量分析。为此,构建虚拟电厂参与电能量、调峰辅助服务交易联合的市场框架,基于用户需求弹性分析提出考虑负荷调节概率的虚拟电厂新能源消纳考核与激励模型,根据虚拟电厂运营由于内部资源不确定性带来考核的经济风险,采取用户调节概率以削弱消纳的不确定性,进而提出促进虚拟电厂消纳新能源的运营优化策略。此外,将考虑新能源考核激励的运营优化策略与一般运营策略的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并通过构建高电价场景和高资源场景修正模型参数,进一步分析模型对不同场景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参与电力市场联合交易条件下,不同场景下采用考虑新能源考核激励运营优化策略的虚拟电厂,不仅在市场运营效益上有更好表现,同时能够明显提高新能源消纳量、发挥峰谷调节作用,更有效地协调其内部负荷、保障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由此,在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因地制宜丰富商业模式等方面得出提高虚拟电厂市场竞争力的相关启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田茂君  温志伟  王维洲  董海鹰  
从降低区域电网系统中大规模风、光可再生能源并网调峰需求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角度,采用Shapley值法分析高载能企业和电网企业合作博弈模式;通过引入政府统筹价格补偿策略,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在一定区域经济运行模式下的高载能企业参与电网调峰运行方式的互动分析模型,对提高新能源消纳的政策引导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短期内高载能企业参与调峰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作用显著,结合高载能生产市场行情制定相应的用户参与调峰激励政策,可以有效促进新能源发展;但从长期规划角度看,政府部门应该对新能源的发展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避免新能源投资过热,造成资源浪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