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1)
- 2023(14381)
- 2022(12290)
- 2021(11521)
- 2020(9445)
- 2019(21899)
- 2018(22111)
- 2017(42739)
- 2016(23325)
- 2015(26141)
- 2014(26309)
- 2013(25712)
- 2012(23347)
- 2011(20966)
- 2010(20885)
- 2009(18681)
- 2008(17891)
- 2007(15305)
- 2006(13323)
- 2005(11502)
- 学科
- 济(92948)
- 经济(92847)
- 管理(67846)
- 业(59957)
- 企(50447)
- 企业(50447)
- 方法(44048)
- 数学(38761)
- 数学方法(38051)
- 中国(24790)
- 农(23841)
- 地方(21699)
- 财(20561)
- 业经(20184)
- 学(20128)
- 环境(18250)
- 理论(16509)
- 农业(15723)
- 和(15444)
- 制(15190)
- 贸(14977)
- 贸易(14969)
- 易(14448)
- 划(14247)
- 技术(13672)
- 务(13213)
- 财务(13137)
- 财务管理(13109)
- 企业财务(12345)
- 教育(11679)
- 机构
- 大学(320799)
- 学院(319961)
- 管理(130586)
- 济(120829)
- 经济(117848)
- 理学(114193)
- 理学院(112919)
- 管理学(110651)
- 管理学院(110080)
- 研究(102777)
- 中国(74848)
- 京(68460)
- 科学(65579)
- 财(53435)
- 所(49973)
- 业大(48050)
- 农(47542)
- 中心(46986)
- 研究所(45795)
- 江(44925)
- 范(43955)
- 财经(43711)
- 师范(43609)
- 北京(42919)
- 经(39722)
- 院(38325)
- 州(37339)
- 农业(37072)
- 师范大学(35398)
- 经济学(35113)
- 基金
- 项目(227345)
- 科学(179205)
- 研究(166455)
- 基金(164242)
- 家(142431)
- 国家(141259)
- 科学基金(122596)
- 社会(103633)
- 社会科(98114)
- 社会科学(98086)
- 省(89205)
- 基金项目(87849)
- 自然(81027)
- 自然科(79132)
- 自然科学(79118)
- 自然科学基金(77630)
- 教育(77086)
- 划(75445)
- 编号(68889)
- 资助(67638)
- 成果(54669)
- 重点(50496)
- 部(49174)
- 发(48032)
- 课题(47442)
- 创(47092)
- 创新(43911)
- 科研(43181)
- 教育部(42348)
- 大学(42236)
- 期刊
- 济(127977)
- 经济(127977)
- 研究(91251)
- 中国(58706)
- 学报(48468)
- 管理(46583)
- 科学(46089)
- 农(42539)
- 财(39258)
- 教育(38786)
- 大学(37131)
- 学学(34745)
- 农业(29970)
- 技术(29581)
- 融(22817)
- 金融(22817)
- 业经(21658)
- 经济研究(20196)
- 财经(19699)
- 图书(18332)
- 问题(17930)
- 经(16736)
- 科技(15859)
- 资源(15580)
- 业(15395)
- 技术经济(15257)
- 理论(15055)
- 版(14739)
- 现代(14449)
- 统计(14308)
共检索到452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小斐 仇保兴 司思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垃圾的产量与日俱增。在“双碳”战略背景下,2023年2月,上海市发布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分析了我国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了治理模式转型的建议:一是针对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的问题引入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完善综合治理体系;二是治理模式与技术手段的软硬件升级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三是基于以往解决城市垃圾管理问题只倚重终端垃圾处理技术的思路,强调了社区协同与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结合国内外研究,梳理出“无废城市”垃圾管理以智慧社区为城市管理基本单元载体的网络合作模式,并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智慧管控系统的网络关系。最后总结上海市以智慧社区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建设“无废城市”的经验。
关键词:
无废城市 垃圾分类 智慧社区 城市治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伟 熊俊杰 赵伟哲 李佳 王文烨 姜飞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提高智慧社区新能源消纳成为当前社区低碳发展的重点。本文从能源体制改革、相关技术发展、用户成本等角度出发,分析新能源技术在智慧社区中的发展状况,指出现有新能源技术在智慧社区应用中存在的弊端;通过对传统新能源消纳模式、智慧社区能源供求相关性等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智慧社区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综合考虑不同时段下市电价格、新能源设备出力特点、社区能源供求关系的差异性等,提出一种改变智慧社区新能源消纳的时序方法,通过转移各时段新能源出力,以增强社区能源供求相关一致性,提高新能源的利用价值;最后,通过两个社区案例对所提新能源消纳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增强了负荷曲线与新能源出力曲线相关性,提高了社区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削峰填谷能力,提高了居民用能的经济性。
关键词:
智慧社区 消纳时序 低碳运行 分时电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天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论文旨在从产业空间结构的视角探索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利用2004—2019年省级数据测算低碳经济增长指数,并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产业协同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低碳经济增长。(2)产业协同集聚可以通过研发溢出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渠道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其中机制检验表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能源结构效应更有助于低碳模式塑造。(3)就区域异质性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低碳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化影响,东部地区的低碳水平更为显著。因此,要充分把握产业协同集聚对低碳经济的作用渠道,通过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速实现我国的低碳发展目标。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产业协同集聚 低碳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天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论文旨在从产业空间结构的视角探索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利用2004—2019年省级数据测算低碳经济增长指数,并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产业协同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低碳经济增长。(2)产业协同集聚可以通过研发溢出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渠道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其中机制检验表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能源结构效应更有助于低碳模式塑造。(3)就区域异质性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低碳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化影响,东部地区的低碳水平更为显著。因此,要充分把握产业协同集聚对低碳经济的作用渠道,通过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速实现我国的低碳发展目标。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产业协同集聚 低碳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天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论文旨在从产业空间结构的视角探索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利用2004—2019年省级数据测算低碳经济增长指数,并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产业协同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低碳经济增长。(2)产业协同集聚可以通过研发溢出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渠道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其中机制检验表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能源结构效应更有助于低碳模式塑造。(3)就区域异质性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低碳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化影响,东部地区的低碳水平更为显著。因此,要充分把握产业协同集聚对低碳经济的作用渠道,通过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速实现我国的低碳发展目标。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产业协同集聚 低碳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天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论文旨在从产业空间结构的视角探索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利用2004—2019年省级数据测算低碳经济增长指数,并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产业协同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低碳经济增长。(2)产业协同集聚可以通过研发溢出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渠道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其中机制检验表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能源结构效应更有助于低碳模式塑造。(3)就区域异质性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低碳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化影响,东部地区的低碳水平更为显著。因此,要充分把握产业协同集聚对低碳经济的作用渠道,通过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速实现我国的低碳发展目标。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产业协同集聚 低碳经济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荣 魏明珠 高志豪 王晓宇
[目的/意义]在复杂国际形势背景下,产业危机情境和次生危机事件频发,我国产业正逐渐陷入外部不正当国际竞争导致的发展囹圄之中。产业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协同应急恢复成为避免产业次生危机、保障产业永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面向产业危机事件协同应急恢复的智慧情报服务成为研究重点。[方法/过程]文章以“韧性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首先明确了产业协同应急恢复阶段的智慧情报服务需求,分析韧性治理理论与产业协同应急恢复智慧情报服务的适切性;其次,基于韧性治理理论,从韧性技术、韧性组织和韧性环境三个维度入手,构建产业协同应急恢复阶段的智慧情报服务模式;最后,以我国半导体产业为例,阐释该模式的运行流程,分析该模式的价值。[结果/结论]文章系统性地提出产业协同应急恢复阶段的智慧情报服务需求,构建产业协同应急恢复阶段的智慧情报服务模式,明确其运行流程,利用Vensim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剖析该模式的实际价值,为我国产业面对危机事件的处置、恢复及治理提供了智慧情报服务模式的支持,为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创造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玉珠 高明
数字技术与固体废物管理融合发展,对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为基础,构建数字技术—“无废城市”建设复合系统,通过哈肯模型考查数字技术应用与“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演化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区域协同差异。结果表明:“无废城市”建设是控制复合系统演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数字技术与“无废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但两者均阻碍复合系统向更高级的结构演化;在2012—2019年样本期间,我国数字技术—“无废城市”建设复合系统协同水平有所改善,但区域协同差异不断扩大并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玉珠 高明
数字技术与固体废物管理融合发展,对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为基础,构建数字技术—“无废城市”建设复合系统,通过哈肯模型考查数字技术应用与“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演化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区域协同差异。结果表明:“无废城市”建设是控制复合系统演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数字技术与“无废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但两者均阻碍复合系统向更高级的结构演化;在2012—2019年样本期间,我国数字技术—“无废城市”建设复合系统协同水平有所改善,但区域协同差异不断扩大并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志豪 郑荣 王晓宇 魏明珠 魏毓星
[目的/意义] 不确定环境下我国产业发展受到冲击,亟须高质量的智慧情报服务赋能产业危机事件处置,以摆脱危机束缚。[方法/过程]文章重点关注应急管理过程的预防、准备和响应三个阶段,明确产业协同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情报服务需求;然后以实际需求为牵引,融合区块链与大模型技术构建“情报流链条—大模型支撑—联盟链底座”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应急处置智慧情报服务模式;最后,以我国半导体产业停产危机处置为案例,进行处置过程预防、准备和响应阶段智慧情报服务的实验及效果分析,验证该模式的价值。[结果/结论]从案例和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出,该模式下预防阶段的预警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本地知识库与大模型的结合让准备阶段智慧问询结果的F1值提升,联盟区块链的高吞吐量和低延迟能够满足响应阶段应急情报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协同响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边志强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兑现双碳目标承诺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06~2021年我国2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该效应的异质性表现和空间衰变规律。研究发现:(1)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推动试点地区减污降碳水平的提升,且其效应总体呈现出动态增强趋势;(2)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是上述影响发挥的3条内在机制;(3)智慧城市建设对减污降碳水平的提升效应仅显著存在于东部、大规模、非资源型以及人力、财力和物力优势较强的地区;(4)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带动周围地区减污降碳水平的协同提升,表现为在距离试点城市100千米的空间范围内,该效应显著且逐渐衰减。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持续高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柯娟娟 袁祥勇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已成为经济永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研究在现代财务会计制度框架下,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行为转化为货币计量,结合会计学、经济学、环境学理念,在市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通过碳会计、碳足迹核算、碳标签的研究,企业进行经济交易活动时,透过商品或服务中货币价值转移与碳足迹转移同步的概念,结合现行的会计制度与碳会计,扩展财务会计系统并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熊竞
行政区划作为空间协同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在当前空间关系日益复杂的新城发展中发挥制度效能,既是一个理论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借助尺度、协同、治理等概念和理论构建了超大特大城市新城政区治理的三尺度分析框架,提出相应假设,进而通过田野调查、案例比较等研究方法对假设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政区治理通过空间关系调整来助力超大特大城市新城建设,而这一助力机制则是由市域、城域、区域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嵌套的尺度构成并展开的,三尺度协同可以更好发挥政区治理的政策效能。同时,新城的政区治理也还存在工具创新和精准操作等挑战。
关键词:
超大特大城市 新城 尺度协同 政区治理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乐明
碎片化社区的整合与重塑是推动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也是社区治理研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为对象,以上海市A区平安治理的"田园模式"为例,研究党建引领在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中的驱动力量与整合机制。研究发现,"田园模式"的实质在于通过基层党建为社区治理注入动力,从而撬动社区公共安全的运转,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田园模式"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形成了治理社区事务的五大工作机制,基层党建的引领与整合作用始终贯穿其中,形成了一种"政党嵌入式"的工作机制。政党意志正是通过嵌入工作机制,使其得以在社区治理中生根发芽,从而激活社区治理四大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为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提供持续的驱动力与整合力。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公共安全 党建引领 田园模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
公用事业市场化、民营化改革是理论界探讨的重要问题。走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前沿的上海,其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改革历程、所存在的不足及运营模式探索是一项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上海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案例来深入分析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运营模式的改革实践。提出当前应大力推进公用事业的民营化进程;在完善公私合作制的过程中确立多元投融资模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合理定位;打破垄断,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城市公用事业市场体系,实现有效竞争等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城市公用事业 运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