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29)
- 2023(19982)
- 2022(16252)
- 2021(14873)
- 2020(11882)
- 2019(27077)
- 2018(26924)
- 2017(50847)
- 2016(27876)
- 2015(31122)
- 2014(31538)
- 2013(30886)
- 2012(28518)
- 2011(25843)
- 2010(25985)
- 2009(23909)
- 2008(23388)
- 2007(20949)
- 2006(18871)
- 2005(17347)
- 学科
- 济(117075)
- 经济(116932)
- 管理(82975)
- 业(76666)
- 企(62630)
- 企业(62630)
- 方法(43709)
- 数学(36510)
- 数学方法(36072)
- 中国(35849)
- 农(33541)
- 业经(30348)
- 财(28728)
- 地方(28649)
- 贸(26871)
- 贸易(26851)
- 易(26017)
- 制(25317)
- 学(24644)
- 农业(22255)
- 环境(22052)
- 银(20467)
- 银行(20415)
- 融(19673)
- 金融(19669)
- 行(19622)
- 理论(18985)
- 和(18685)
- 技术(18350)
- 发(17853)
- 机构
- 大学(399576)
- 学院(399408)
- 济(161603)
- 经济(158015)
- 管理(152404)
- 研究(140156)
- 理学(130007)
- 理学院(128535)
- 管理学(126372)
- 管理学院(125657)
- 中国(104678)
- 京(86821)
- 科学(84935)
- 财(75881)
- 所(70477)
- 农(65404)
- 研究所(63627)
- 中心(62384)
- 江(61184)
- 财经(59096)
- 业大(58330)
- 北京(55269)
- 范(54362)
- 师范(53846)
- 经(53461)
- 院(51483)
- 农业(50731)
- 州(49397)
- 经济学(48399)
- 经济学院(43518)
- 基金
- 项目(266204)
- 科学(208974)
- 研究(198663)
- 基金(190804)
- 家(165866)
- 国家(164424)
- 科学基金(140559)
- 社会(124970)
- 社会科(118416)
- 社会科学(118390)
- 省(104998)
- 基金项目(100180)
- 教育(90483)
- 自然(88636)
- 划(87765)
- 自然科(86472)
- 自然科学(86454)
- 自然科学基金(84850)
- 编号(81838)
- 资助(77356)
- 成果(67644)
- 发(60521)
- 重点(60013)
- 部(57911)
- 课题(57436)
- 创(55284)
- 创新(51634)
- 国家社会(51557)
- 制(50905)
- 项目编号(50071)
- 期刊
- 济(187536)
- 经济(187536)
- 研究(123657)
- 中国(84434)
- 学报(62574)
- 农(61784)
- 管理(58633)
- 科学(57417)
- 财(57194)
- 教育(49938)
- 大学(47888)
- 学学(44698)
- 农业(42410)
- 融(38739)
- 金融(38739)
- 技术(35052)
- 业经(31675)
- 经济研究(29452)
- 财经(28705)
- 问题(25500)
- 经(24546)
- 图书(22131)
- 贸(21987)
- 业(21765)
- 国际(19470)
- 科技(19244)
- 理论(18771)
- 技术经济(18571)
- 版(18481)
- 现代(18378)
共检索到613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丽洁
在“双碳”目标下,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推动对外贸易形成绿色化新趋势,这对深层次、全方位打开对外贸易格局,加速对外贸易产品优化以及资源配置,降低传统国际贸易成本,扩大效益空间具有巨大效益。围绕“双碳”目标以数字赋能推进对外贸易绿色化发展方向,研究数字赋能对外贸易绿色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目前所存在的矛盾冲突,解决当前新旧矛盾,从构建理论体系、培育高水平人才、深化数字产业融合等方面,探索可行的发展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县祥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严峻,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对外贸易的绿色低碳发展成为焦点。以“双碳”目标下中国对外贸易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及政策优化为核心,梳理相关概念,对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形势进行分析,论证中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关系实证,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首先,需要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速推进清洁能源转型,以减少碳排放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其次,财税、金融和投资政策体系的完善对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应建立绿色低碳贸易标准,逐步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确保绿色低碳产品的市场准入和贸易流动。此外,推进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货物目录的优化,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和目标市场也是关键。通过市场调研和推广,扩大适合的目标市场,并鼓励企业进行绿色低碳技术合作和创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为助力外贸转型升级,应打造绿色贸易发展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乐 林蒙艳
数字经济为浙江省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技术、环境等基础,以普惠性、高渗透性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日趋成为实现对外贸易产业变革和外贸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日前,浙江省数字经济赋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存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程度不高且与外贸需求脱节、数字经济和对外贸易高素质人才稀缺且育人效率较低等瓶颈,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数字金融与数字人才角度提出双循环背景下浙江省数字经济赋能对外贸易高质量机制和高效实现路径,以此助力浙江省数字经济与对外贸易耦合,协同推进浙江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速建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是我国“双碳”目标下的必然选择,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美好世界至关重要。将生态问题的思考纳入经济学的范畴,以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问题,既可以从环境经济学领域获得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也能在研究论域、视角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进而能够深入地探究和把握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理论特质和实践特征。在环境经济学视域下评价我国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和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探究制约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站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的立场和高度,以经济学的视角和深度,立足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研究和掌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逻辑。《“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一书正是从环境经济学的视域出发,试图在探究“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的核心议题上有所突破,为在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速建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是我国“双碳”目标下的必然选择,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美好世界至关重要。将生态问题的思考纳入经济学的范畴,以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问题,既可以从环境经济学领域获得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也能在研究论域、视角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进而能够深入地探究和把握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理论特质和实践特征。在环境经济学视域下评价我国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和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探究制约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站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的立场和高度,以经济学的视角和深度,立足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研究和掌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逻辑。《“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一书正是从环境经济学的视域出发,试图在探究“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的核心议题上有所突破,为在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立新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的统称。这是我国独创的概念。与美国、日本的有机食品、欧洲的生态食品相类似。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绿色食品产业化,而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忠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彩芳 张菁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效用模型,实证检验“双碳”目标下流通产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在不考虑碳排放的前提下,流通产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将碳排放纳入到两者关系的分析框架后,流通产业发展的绿色赋能效应出现质的变化。第二,在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时,流通产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的赋能效应显著;随着碳排放的增加,其绿色赋能效应表现为短期的衰减。文章最后提出要加强新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现代绿色流通的管理模式创新、重视现代流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及促进流通企业的绿色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流通产业 绿色发展 碳排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佳培 吴洋滨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发展制度、农业技术等方面下功夫,即涵盖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方式的变革和技术人员的保障。在实践中,可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制度激励和环境检测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标;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成农业领域的“双碳”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蔚
数字经济与对外贸易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与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测算出各地区的数字经济指数和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推动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与传导路径,得到以下两个结论:一是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了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二是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最后,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提出推动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丽萍 陆岷峰
实现“双碳”目标不仅契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大趋势,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历史任务,这必须靠强大的数字绿色金融作为支撑。目前应用到绿色金融中的数字技术主要有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和元宇宙等。由于数字技术在绿色金融中的应用,会打破原有的绿色金融生态,改变其发展模式、业务流程和管理方法等,存在绿色金融资源配置不到位、服务对象的数字基础较为薄弱、绿色金融数据相对孤立、数字技术运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实现数字技术较好赋能绿色金融发展目标,应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客户优选数字化、完善绿色金融数字化风控体系、深化绿色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绿色金融数字化管理和打造数字绿色金融数字生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阳文杰 陆岷峰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内在要求,而数字金融已经成为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依据我国30个省份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结合非径向距离函数、系统GMM估计等方法,对我国数字金融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是覆盖广度的作用不明显。通过改善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和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能够发挥更好的影响,说明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绿色经济差距。因此,新时期加快数字金融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金融资源向绿色行业优化配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汪素芹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环境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国际市场上贸易的环境取向日趋明显 ,以绿色税收为主要手段的环境政策措施 ,在贸易调节中的作用也逐渐加大。本文通过对绿色税收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其国际规范的阐述 ,在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绿色税收制度、协调我国贸易与环境关系的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涛
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环境逆差日益严重,碳泄漏引发的国际争议越来越激烈。从"十一五"开始中国尝试建立绿色贸易政策体系,但面临诸多挑战,不仅与"促出口,保增长"政策产生强烈冲突,更是在国际上频频引发贸易摩擦。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政策的经验,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绿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战略上必须要避免落入"环境比较优势"陷阱,警惕高能耗产业转移的"锁定效应",要对贸易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战术上要恰当利用WTO环境例外规则,构建针对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积极主动地协调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张怡 刘金硕
当下,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国内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中国也正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目标。在中国大力推行碳减排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将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中国建筑行业面临普遍的碳排放总量大、用能技术和效率低等问题,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考虑建材生产、运输等建筑上下游产业,我国建筑领域年碳排放占总碳排放比例超过40%。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增建筑涉及建筑行业生产、流动和消费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本文探讨绿色建筑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内在逻辑,并分析借鉴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国际举措,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成效基础上总结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