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8)
- 2023(15186)
- 2022(12587)
- 2021(11467)
- 2020(9681)
- 2019(21741)
- 2018(21255)
- 2017(41126)
- 2016(21732)
- 2015(23809)
- 2014(22677)
- 2013(22230)
- 2012(19904)
- 2011(17448)
- 2010(17051)
- 2009(15338)
- 2008(14870)
- 2007(13142)
- 2006(11121)
- 2005(9717)
- 学科
- 济(93681)
- 经济(93596)
- 业(93287)
- 企(86026)
- 企业(86026)
- 管理(84699)
- 方法(44008)
- 数学(35418)
- 数学方法(35004)
- 业经(30574)
- 财(30429)
- 农(27937)
- 务(22890)
- 财务(22854)
- 财务管理(22828)
- 企业财务(21693)
- 技术(21526)
- 中国(21323)
- 环境(21275)
- 农业(19925)
- 划(19627)
- 和(17640)
- 制(17193)
- 理论(16476)
- 策(16146)
- 地方(15499)
- 贸(14947)
- 贸易(14935)
- 易(14550)
- 技术管理(14186)
- 机构
- 学院(297958)
- 大学(290345)
- 济(129473)
- 管理(128505)
- 经济(127355)
- 理学(112041)
- 理学院(111082)
- 管理学(109561)
- 管理学院(109007)
- 研究(85912)
- 中国(68556)
- 财(59260)
- 京(57780)
- 科学(49714)
- 财经(47871)
- 农(43896)
- 经(43714)
- 江(43697)
- 中心(41621)
- 业大(41310)
- 经济学(39731)
- 所(39223)
- 商学(36127)
- 经济学院(36074)
- 商学院(35813)
- 财经大学(35552)
- 研究所(35524)
- 经济管理(34933)
- 北京(34751)
- 农业(34180)
- 基金
- 项目(206508)
- 科学(167949)
- 基金(154481)
- 研究(153000)
- 家(132390)
- 国家(131273)
- 科学基金(117828)
- 社会(102436)
- 社会科(97479)
- 社会科学(97455)
- 基金项目(82464)
- 省(82443)
- 自然(75780)
- 自然科(74179)
- 自然科学(74165)
- 自然科学基金(72907)
- 教育(69654)
- 划(66876)
- 资助(61037)
- 编号(59547)
- 创(49410)
- 部(46032)
- 重点(45577)
- 创新(45308)
- 发(44755)
- 成果(44135)
- 国家社会(43195)
- 业(42532)
- 制(40975)
- 人文(40866)
- 期刊
- 济(137267)
- 经济(137267)
- 研究(79557)
- 管理(53355)
- 中国(52567)
- 财(50194)
- 农(39741)
- 科学(38864)
- 学报(36865)
- 大学(30256)
- 技术(29650)
- 学学(29140)
- 农业(27624)
- 业经(25029)
- 融(24709)
- 金融(24709)
- 教育(24168)
- 财经(23691)
- 经济研究(21621)
- 经(20553)
- 业(17872)
- 技术经济(17756)
- 问题(17750)
- 财会(15831)
- 科技(15001)
- 现代(14735)
- 商业(14709)
- 策(14356)
- 统计(13937)
- 会计(12990)
共检索到422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永德 程悦 董淑兰
文章以2016—2021年重污染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政治关联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对环境绩效有正向影响,且在东部发达地区、成长期企业影响更显著;政治关联对绿色创新有正向影响,绿色创新在政治关联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效应。
关键词:
政治关联 环境绩效 绿色创新 民营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晓梅 李曼曼
企业环境治理是实现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绿色投资和技术创新是影响企业环境治理的重要途径。在碳中和目标下,本文采用2012—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政府监管、污染物排放信息、环境污染治理、披露载体及环境管理5个维度26项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绿色投资与企业环境治理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影响机理,并利用Probit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1)制造业企业间环境治理水平差异较大且普遍较低,企业增加绿色投资能够显著提升环境治理水平;(2)中介效应表明,绿色投资可以加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技术创新在绿色投资与企业环境治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水平为19.89%,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研究结论丰富了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拓宽了环境治理领域的相关讨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政 林芳羽 伏开宝
绿色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环境保护税作为环境规制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采用2014-2022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以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为表征的绿色技术创新数量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于以绿色发明专利为表征的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促进作用不显著。考察公司异质性发现环境保护税主要激励了国有性质、大规模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税可以通过促进公司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来提升自身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相关研究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经纬 李小红 宋鹏
“双碳”目标对企业绿色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面向绿色技术颠覆和绿色技术轨道跨越的突破式绿色创新对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研究尚未充分关注到在“双碳”目标情境下如何触发企业开展突破式绿色创新的问题。为此,通过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框架,结合287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双碳”目标关注-企业双重感知-突破式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分析知识权力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的实证结果表明:“双碳”目标关注正向影响企业突破式绿色创新,企业绿色创新使命感和市场绿色压力感知在两者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知识权力表现出差异化的调节作用,正向调节“双碳”目标关注与绿色创新使命感的关系,而负向调节“双碳”目标关注与市场绿色压力感知的关系。上述研究结论打开了“双碳”目标关注对突破式绿色创新影响机制的“黑箱”,为“双碳”目标下企业突破式绿色创新的触发提供了重要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夕玉
“双碳”目标下我国流通业亟需绿色转型,而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流通企业实施绿色创新的新动能。因此,本研究以2012-2020年A股流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探讨数字经济与流通企业绿色创新表现之间的关系,同时检验产权性质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以期为我国流通业的绿色创新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流通企业的绿色创新表现;同时,与国有流通企业相较,数字经济对于非国有流通企业绿色创新表现的提升作用更强。最后,依据研究结果对数字经济如何推动流通企业绿色创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习平 庄金苑
文章选取2005—2019年283个城市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所发挥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第一,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存在绿色技术创新门限效应,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低于4.9053时,环境规制不利于降低碳强度;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高于4.9053时,环境规制有利于降低碳强度。第二,从异质性检验来看,非省会城市和内陆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低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于门限值时显著为负。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低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而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于门限值时显著为负。而且在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中,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超过门限值时,环境规制的影响系数变大且均显著为负。第三,中国城市碳强度存在一定的“时间惯性”,呈现“雪球效应”,且各城市碳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关系和空间集聚性。环境规制存在负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城市环境规制越严格,越有助于促进该城市碳强度下降。碳强度滞后一期的空间滞后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相邻城市前一期碳强度对该城市本期的碳强度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碳强度 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谢波 贾佳豪
基于2008—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能耗约束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在这一影响机制下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能耗约束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且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能耗约束目标下,国有企业侧重于绿色发明专利研发,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研发的关注较少,民营企业则二者兼顾。此外,在能耗约束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中,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发挥显著调节作用,削弱能耗约束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而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能耗约束目标 政治关联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鑫 杨棉之 曹迅
基于外部性理论与吸收能力理论,利用2013—2021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国有股权参与、吸收能力对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股权参与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股权持股比例越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吸收能力在国有股权参与与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分析师跟踪是有效的调节变量,国有股权参与与分析师跟踪的交互效应正向调节上述中介关系。分层类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具有中央国有股权参与、属于高污染行业,以及所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国有股权参与更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正南 张超华 罗雨森
制造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随着我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评价问题。论文通过运用BSC与SCOR模型确定“双碳”目标下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采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对我国5家上市制造企业2020年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这5家制造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均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绩效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正南 张超华 罗雨森
制造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随着我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评价问题。论文通过运用BSC与SCOR模型确定“双碳”目标下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采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对我国5家上市制造企业2020年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这5家制造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均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绩效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艺 王耀
“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下,地方以产业集聚推动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继而提升绿色创新效率成为关键路径。立足于“双碳”发展目标,本文在分析流通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对二者关联展开实证探究。研究发现:流通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积极影响,但这一影响作用仅存在于全国整体层面与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能并不突出。是以,应优化流通业集聚发展网络、加强流通企业绿色生态协同、建构绿色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系,由此渐进推动流通业集聚,提振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杰 赵燕
基于“双碳”目标下创新转型及区域绿色协调共享发展的迫切要求,将绿色创新分为绿色科技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两阶段,以我国30个省份2005—2020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及GML指数测度具有典型创新效应的高技术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率,通过空间自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方法研究高技术制造业的区域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呈上升走势,成果转化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相对较低;两阶段绿色创新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进步空间较大;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从增强区域基础设施连接以扩大绿色技术辐射面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柴彦超 陈肖
“双碳”目标下,环境责任履行成为流通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优势与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对居民绿色消费有积极影响。本文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以2009-2020年为研究时段,实证检验我国流通企业环境责任对居民绿色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流通企业环境责任能够直接正向促进居民绿色消费;进一步检验发现,流通企业环境责任可通过绿色创新间接促进居民绿色消费,即存在“流通企业环境责任-绿色创新-居民绿色消费”的中介路径。据此,提出构建流通企业环境责任评价体系、优化绿色创新环境、完善绿色消费场景的相关建议,以助推居民绿色消费提质扩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红侠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相关理论模型,本文提出,最优的环境税政策应该考虑它对民营企业生产活动产生的不利冲击、民营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投资方面的倾向及其进行生产方式转换的能力等因素。同时,应结合运用环境税政策和绿色技术创新补贴政策,通过建立环境税返还机制,在民营企业向绿色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给予有力又有效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环境税 创新补贴 税收返还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继新 夏五洲
“双碳”目标成为驱动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指引。“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建筑企业面临的新变革是以绿色建造为根、技术创新为魂的绿色化转型,“双碳”目标促进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内在根源在于带动新旧动能的衔接与转换、实现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接合、推动绿色建造价值链迭代升级,“双碳”目标赋能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能力的路径是绿色功能研发设计、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建造方式转变和营造绿色运营场景,使能绿色化价值创新的着力点是建构企业绿色合作治理共同体、优化企业绿色管理过程、重构企业绿色能量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绿色并购能提高民营企业经营活力吗?——兼论审计师行业专长的调节效应及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地方官员更替、政治关联与企业绿色创新
“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转型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同群效应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吗?——基于绩效期望差距的中介效应检验
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基于绿色创新和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
政府补助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环境信息披露的中介效应
绿色并购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
国有股权参与、吸收能力与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政府环境治理助推工业绿色发展的机制创新与路径选择——《“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