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65)
- 2023(5598)
- 2022(4660)
- 2021(3995)
- 2020(3237)
- 2019(7170)
- 2018(6983)
- 2017(14067)
- 2016(7390)
- 2015(7956)
- 2014(7912)
- 2013(8231)
- 2012(7655)
- 2011(6774)
- 2010(6608)
- 2009(5667)
- 2008(5568)
- 2007(5147)
- 2006(4714)
- 2005(4164)
- 学科
- 济(32463)
- 经济(32429)
- 管理(22047)
- 税(21623)
- 业(20561)
- 税收(20188)
- 收(20019)
- 企(16405)
- 企业(16405)
- 环境(10637)
- 财(10587)
- 农(9923)
- 方法(9893)
- 产业(8898)
- 地方(8642)
- 数学(8520)
- 数学方法(8457)
- 中国(8450)
- 业经(8118)
- 农业(6335)
- 学(6136)
- 技术(6026)
- 和(5989)
- 划(5749)
- 财政(5694)
- 结构(5631)
- 制(5407)
- 地方经济(5148)
- 政(4937)
- 贸(4871)
- 机构
- 学院(98347)
- 大学(96438)
- 济(47269)
- 经济(46553)
- 管理(38246)
- 研究(35695)
- 理学(32611)
- 理学院(32314)
- 管理学(31922)
- 管理学院(31753)
- 中国(27198)
- 财(26593)
- 京(20114)
- 科学(19803)
- 财经(19092)
- 所(17275)
- 经(17232)
- 中心(16367)
- 江(15770)
- 研究所(15123)
- 经济学(14761)
- 农(14108)
- 财经大学(13961)
- 经济学院(13467)
- 北京(13087)
- 院(13031)
- 业大(12797)
- 州(11879)
- 省(11846)
- 税(11326)
- 基金
- 项目(65580)
- 科学(52536)
- 研究(50514)
- 基金(48051)
- 家(42555)
- 国家(41785)
- 科学基金(35552)
- 社会(33671)
- 社会科(32211)
- 社会科学(32202)
- 省(25982)
- 基金项目(25169)
- 划(21419)
- 自然(20901)
- 教育(20635)
- 自然科(20355)
- 自然科学(20350)
- 自然科学基金(19993)
- 编号(19779)
- 资助(18712)
- 发(16686)
- 成果(15788)
- 重点(14781)
- 国家社会(14728)
- 创(14632)
- 部(14302)
- 发展(14072)
- 展(13862)
- 制(13796)
- 创新(13704)
共检索到158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袁继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主动承担全球环境责任、深度参与和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体现。青海省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致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支持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要高度重视税收在低碳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通过优化税收制度、完善税收政策、创新税收征管,寻求税收与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最佳结合点,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集约化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江深哲 杜浩锋 徐铭梽
本文构建并校准了一个包含内生能源与产业结构的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中国能源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以及其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能源生产技术的进步通过改变各产业的生产成本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而产业结构转型从能源需求侧减少了高排放化石能源的使用。结果显示,2009~2020年宏观产业结构转型推动了能源结构的转变并显著降低了碳排放量,其累计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2020年中国年排放量的10%。同时,本文求解了“双碳”目标下最大化居民福利的碳税安排,发现内生税率随经济增长而快速上升,具有显著的发展阶段依赖性。在发展阶段早期实行较低的碳税税率可以维持更高的资本回报率,有利于资本积累、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卢海林
我国已正式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发展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举措。为此,在对我国现行新能源发电产业的税收政策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可以从构建统一、长期、有效的新能源发展税收支持政策,加大对新能源制造环节的税收优惠力度,规范新能源发电相关的税收政策等方面完善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税收政策,以促进新能源发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宏丽
新疆能源资源蕴藏量丰富,在国家能源战略的地位日益凸显。一次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煤炭、石油、天然气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三大资源。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消费占比更为突出;原油消费占比减少;天然气产量占比增长较快。石油、天然气、煤炭产业发展迅速,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步伐,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关键词:
能源产业 能源战略 一次能源 生产与消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龙小燕 李明
作为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和制造业大国,我国碳减排行动备受全球关注。“双碳”目标下,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发展,对税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文章以“双碳”目标为背景,界定碳减排税收体系的内涵,从生态、结构、产业、技术等维度阐释碳减排税收体系助力“双碳”目标的作用机理。当前,碳减排税收存在相关优惠政策零散、税种协同性不足、覆盖面较窄且形式单一、缺少抑制碳减排专门税种、税制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以“单一税种”向“税收体系”转型为目标,通过修订和完善碳减排相关税种、改善碎片化税收优惠、借鉴国际经验设立碳减排专门税种、健全碳减排税收征管体系等举措,推进我国碳减排税收体系构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雄化
“双碳”议题下深圳新能源产业大有作为。将推动传统能源比重不断下降和新能源比重不断上升,利用以风电、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自主生产的清洁电力,以及氢能和燃料电池,使其逐步演变为主体能源,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将依托数字科技、金融、市场和制度优势,发展清洁电力、氢能、燃料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的路径。将提高发展新能源的思想认识,打造新能源发展先行示范区,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集群,促进湾区新能源产业一体化发展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制胜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戚艳霞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的关键内容。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监督的法定职责和专业优势,能够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发挥积极作用和重要贡献。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审计工作需要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科学指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深层次问题,与时俱进调整审计重点,优化审计作用机制,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中作出新贡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海 熊文娟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经济社会的系统性革命,将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绿色低碳将成为我国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双碳”目标下的碳减排路径分析
关键词:
绿色转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赟
<正>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风电光伏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清洁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多年的转型升级,青海的清洁能源发展已从“风生水起”走向“风光无限”,截至2022年末,青海省电源装机总量4468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1.2%,居全国首位;风、光等新能源装机占比63%,成为全国第一个新能源装机占比过半的省份。围绕青海省新能源产业布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编者
“双碳”目标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专题从碳资产管理角度介绍了财政新政策如何在企业中落地,以及跨国企业融入碳减排战略的经验借鉴等,详解企业应如何增强碳资产管理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碳资产管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茂林 肖建宇 杨姝影 张智勇
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是二十一世纪的全球目标,在碳中和目标约束下,清洁能源消纳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聚焦不同类别的清洁能源消纳风险,对此进行识别并讨论其风险规避路径。通过深入分析极端天气风险、资源分布的均衡性、消纳技术的特点与应用、政策不确定性、市场及投资环境等情况,发现清洁能源消纳面临多维度、强交叉性风险。鉴于此,提出一套针对性的综合策略,从而促进清洁能源的稳健发展并加速其全球化消纳,包括强化国际合作、选择消纳技术演进路径、加强跨区域政策及监管,构建灵活高效的能源市场等。通过这些策略,旨在为实现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与可持续消纳提供实用路径,进而支持全球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伟 熊俊杰 赵伟哲 李佳 王文烨 姜飞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提高智慧社区新能源消纳成为当前社区低碳发展的重点。本文从能源体制改革、相关技术发展、用户成本等角度出发,分析新能源技术在智慧社区中的发展状况,指出现有新能源技术在智慧社区应用中存在的弊端;通过对传统新能源消纳模式、智慧社区能源供求相关性等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智慧社区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综合考虑不同时段下市电价格、新能源设备出力特点、社区能源供求关系的差异性等,提出一种改变智慧社区新能源消纳的时序方法,通过转移各时段新能源出力,以增强社区能源供求相关一致性,提高新能源的利用价值;最后,通过两个社区案例对所提新能源消纳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增强了负荷曲线与新能源出力曲线相关性,提高了社区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削峰填谷能力,提高了居民用能的经济性。
关键词:
智慧社区 消纳时序 低碳运行 分时电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雯秦 郭淑娟
运用SBMGML模型测度2019年我国3个省市绿色能源效率,并基于组态框架,结合NCA和fs QCA方法探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绿色金融、环境规制和环保观念6个因素对我国能源效率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单一要素并不构成绿色能源效率的必要条件,但区域经济发展在产生高能效上发挥着普适作用;存在4种环境组态,呈现了不同区域绿色能源效率的多重提升路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庞加兰 王薇 袁翠翠
基于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国家金融学的理论背景,选取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数据,运用熵值法估算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与能源结构优化指数,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于能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指标呈现波动式增长,能源结构逐年优化;绿色金融发展通过融资规模的中介效应和技术进步的调节效应对能源结构优化产生正向影响,其中融资规模的中介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应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化体系建设、提升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加快技术进步以促进各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铭江 明波 李研 黄强 李鹏 吴萌
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宝库和能源基地之一。如何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实现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在系统总结新疆主要能源的储量及分布的基础上,梳理现阶段能源生产与消费现状,分析能源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能源绿色转型路径及相关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1)新疆能源系统中化石能源占比超过85%,碳减排任务异常艰巨;(2)新疆“弃风、弃光”问题严峻,弃电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要实现新疆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须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加快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电力对外输送通道,推进“电气化新疆”进程,发展CCUS与大规模储能新技术等。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