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0)
- 2023(17577)
- 2022(14923)
- 2021(13977)
- 2020(11399)
- 2019(26195)
- 2018(25868)
- 2017(50208)
- 2016(27196)
- 2015(30468)
- 2014(30703)
- 2013(30360)
- 2012(28447)
- 2011(25914)
- 2010(26462)
- 2009(24664)
- 2008(23438)
- 2007(20970)
- 2006(19115)
- 2005(17454)
- 学科
- 济(111427)
- 经济(111304)
- 管理(79429)
- 业(76300)
- 企(60892)
- 企业(60892)
- 方法(44123)
- 中国(38630)
- 数学(38107)
- 数学方法(37639)
- 农(33036)
- 融(29546)
- 金融(29545)
- 财(29370)
- 银(29291)
- 银行(29247)
- 地方(28666)
- 行(28279)
- 业经(25920)
- 制(24714)
- 学(23147)
- 农业(22332)
- 贸(21527)
- 贸易(21507)
- 环境(21006)
- 易(20886)
- 理论(18085)
- 务(17864)
- 财务(17786)
- 财务管理(17752)
- 机构
- 学院(387837)
- 大学(386988)
- 济(158724)
- 经济(155057)
- 管理(150675)
- 研究(134723)
- 理学(128255)
- 理学院(126815)
- 管理学(124816)
- 管理学院(124104)
- 中国(107618)
- 京(83759)
- 科学(80590)
- 财(76506)
- 所(67930)
- 中心(61989)
- 农(61986)
- 研究所(61150)
- 财经(59583)
- 江(58605)
- 业大(54968)
- 北京(54188)
- 经(53935)
- 范(52324)
- 师范(51870)
- 院(48721)
- 州(48304)
- 农业(47943)
- 经济学(47298)
- 财经大学(43966)
- 基金
- 项目(252370)
- 科学(197989)
- 研究(189481)
- 基金(180663)
- 家(155880)
- 国家(154491)
- 科学基金(132206)
- 社会(117925)
- 社会科(111788)
- 社会科学(111761)
- 省(99303)
- 基金项目(95081)
- 教育(86657)
- 自然(84041)
- 划(83347)
- 自然科(81992)
- 自然科学(81973)
- 自然科学基金(80460)
- 编号(78856)
- 资助(74993)
- 成果(65464)
- 发(57564)
- 重点(56495)
- 部(55559)
- 课题(55082)
- 创(52249)
- 创新(48718)
- 项目编号(48267)
- 教育部(47685)
- 国家社会(47583)
- 期刊
- 济(182302)
- 经济(182302)
- 研究(123247)
- 中国(79873)
- 农(57497)
- 管理(56770)
- 学报(56674)
- 财(55816)
- 科学(53342)
- 融(51696)
- 金融(51696)
- 教育(47350)
- 大学(43333)
- 学学(40545)
- 农业(39076)
- 技术(33747)
- 业经(30858)
- 经济研究(28739)
- 财经(28700)
- 经(24476)
- 问题(23928)
- 图书(20225)
- 理论(20193)
- 业(19439)
- 贸(19036)
- 技术经济(18720)
- 实践(18418)
- 践(18418)
- 现代(18111)
- 科技(17978)
共检索到600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洁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要想保证国内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态势,就必须调整国民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而绿色金融作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活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柱,目前相关政策已逐步完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在绿色金融制度、绿色金融评估、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本文从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立绿色信贷评估系统、拓宽绿色金融综合服务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建议,有助于金融机构精准识“绿”、用心助“绿”、耐心护“绿”,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张怡 刘金硕
当下,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国内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中国也正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目标。在中国大力推行碳减排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将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中国建筑行业面临普遍的碳排放总量大、用能技术和效率低等问题,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考虑建材生产、运输等建筑上下游产业,我国建筑领域年碳排放占总碳排放比例超过40%。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增建筑涉及建筑行业生产、流动和消费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本文探讨绿色建筑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内在逻辑,并分析借鉴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国际举措,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成效基础上总结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素 罗蓉
新时代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对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深远意义。伴随新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然而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仍面临绿色发展约束激励机制尚未完善、耕地资源趋紧问题亟待破解、绿色技术集成创新水平不高等现实困境,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产生较大阻力。“双碳”目标导向下,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应以完善绿色发展约束激励机制为要点,激发农业绿色发展全新动能;以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为靶向,提升耕地系统固碳减排能力;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抓手,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欧阳宇俍 王遥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驱动力,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基于“双碳”发展目标与绿色资源配置背景,本文通过分析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的作用机理,论述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发展情况,并运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DA)构建影响达峰进度的因素分析模型,实证分析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对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的影响,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开展环境压力测试,助推“双碳”目标实现;支持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结合达峰情况,制定差异化减排政策等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丽萍 陆岷峰
实现“双碳”目标不仅契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大趋势,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历史任务,这必须靠强大的数字绿色金融作为支撑。目前应用到绿色金融中的数字技术主要有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和元宇宙等。由于数字技术在绿色金融中的应用,会打破原有的绿色金融生态,改变其发展模式、业务流程和管理方法等,存在绿色金融资源配置不到位、服务对象的数字基础较为薄弱、绿色金融数据相对孤立、数字技术运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实现数字技术较好赋能绿色金融发展目标,应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客户优选数字化、完善绿色金融数字化风控体系、深化绿色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绿色金融数字化管理和打造数字绿色金融数字生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阳文杰 陆岷峰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内在要求,而数字金融已经成为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依据我国30个省份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结合非径向距离函数、系统GMM估计等方法,对我国数字金融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是覆盖广度的作用不明显。通过改善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和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能够发挥更好的影响,说明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绿色经济差距。因此,新时期加快数字金融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金融资源向绿色行业优化配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任欢
全球变暖理论和低碳发展理论盛行以来,国际社会围绕气候问题展开了多轮谈判,各国纷纷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也于2020年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作为碳排放大户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绿色建筑也越来越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就如何实现湖南省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建筑节能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军燕
绿色金融是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要素。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分析山西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山西特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背景,探索山西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娜
落实“双碳”的目的是为能对现有的气候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涉及到交通、电力等多个行业发展。为能尽快落实“双碳”目标,补充在行业发展转型中的资金缺口,这就需要推动商业绿色金融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文章首先分析了“双碳”目标下重点行业,然后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明确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江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建立商业可持续的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路径,到2025年,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产融合作机制基本成熟,有力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产业与金融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稳海 武晓敏 赵桂玲
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研究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总维度还是分维度,绿色金融均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其中绿色投资的碳减排效应最大,绿色证券次之,绿色信贷最小;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具有中介作用,环境规制与金融市场化均增强了绿色金融碳减排效果;东部组、科技发达组和高耗能组相对中西部组、科技欠发达组和低耗能组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更为明显。因此,进一步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实现绿色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尤为重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邢鹤 唐定芬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诉求,绿色营销日渐成为国际市场营销的主流。我国绿色营销的外部环境不佳,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会造成价值的扭曲和不公平竞争;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还没有形成;绝大多数企业仍未确立绿色营销理念。文章认为,要发展绿色营销,政府、企业、消费者必须三方共同努力,企业应坚持4Ps绿色营销战略创新,促进绿色营销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营销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邓涛
绿色票据作为新型绿色金融工具,是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的有效补充。目前我国绿色票据业务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文章简要介绍绿色票据的发展现状,详细论述绿色票据在支持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深入剖析绿色票据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
困境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春华
金融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内在要求。在碳中和目标下,探索我国农村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问题,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符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多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积累了经验,开展有益探索。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绿色金融服务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农村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