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1)
2023(11071)
2022(9834)
2021(9368)
2020(7859)
2019(18291)
2018(18676)
2017(36797)
2016(20139)
2015(22931)
2014(23278)
2013(23235)
2012(21493)
2011(19412)
2010(19469)
2009(17861)
2008(17590)
2007(15513)
2006(14011)
2005(12637)
作者
(59647)
(48785)
(48682)
(46357)
(31042)
(23394)
(22157)
(19113)
(18675)
(17709)
(16797)
(16293)
(15466)
(15395)
(15025)
(14789)
(14717)
(14580)
(14117)
(13860)
(12179)
(12130)
(11719)
(11099)
(11058)
(10935)
(10927)
(10921)
(9814)
(9655)
学科
(79243)
经济(79146)
管理(63242)
(56929)
(47299)
企业(47299)
方法(37120)
数学(31953)
数学方法(31531)
中国(22658)
(22129)
(21700)
(18402)
业经(17921)
(16440)
环境(16208)
(15167)
贸易(15160)
地方(14916)
(14761)
(14371)
财务(14301)
财务管理(14267)
(14256)
农业(14030)
理论(13771)
(13606)
银行(13571)
企业财务(13552)
(12890)
机构
大学(295120)
学院(292421)
管理(119158)
(113499)
经济(110816)
理学(102106)
理学院(101019)
管理学(99401)
管理学院(98871)
研究(94405)
中国(71880)
(63910)
科学(58598)
(55305)
(47655)
财经(44018)
(43370)
中心(43174)
研究所(42801)
业大(42324)
(42268)
北京(41243)
(39670)
(38752)
师范(38460)
(35309)
(34052)
农业(33799)
经济学(32695)
财经大学(32555)
基金
项目(192535)
科学(150435)
研究(143706)
基金(138313)
(119227)
国家(118229)
科学基金(101247)
社会(87591)
社会科(82844)
社会科学(82819)
(74977)
基金项目(74202)
自然(66254)
教育(65644)
自然科(64609)
自然科学(64594)
自然科学基金(63415)
(63256)
编号(61024)
资助(57434)
成果(50525)
(42457)
重点(42339)
课题(41000)
(40518)
(39260)
项目编号(38152)
科研(36796)
创新(36547)
教育部(36361)
期刊
(126601)
经济(126601)
研究(89020)
中国(51560)
学报(44057)
管理(43466)
(41091)
科学(40158)
(39061)
教育(33283)
大学(32794)
学学(30323)
农业(27210)
(26261)
金融(26261)
技术(25019)
业经(21433)
财经(20910)
图书(20314)
经济研究(19354)
(17637)
问题(17361)
理论(17349)
实践(16072)
(16072)
情报(14319)
技术经济(14285)
科技(13757)
现代(13507)
书馆(13478)
共检索到431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洪涛  
“双碳”目标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碳信息披露是国际气候谈判、碳减排政策制定、碳交易市场运行的基础,也是碳金融定价以及碳风险评估的依据,同时还是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实现良性互动的桥梁。文章系统梳理了碳信息披露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际上代表性的碳信息披露标准,分析了我国重点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实践。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我国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对推动“双碳”目标下我国碳信息披露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金曦   何靓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鉴于此,本文选取石化行业的石油开采、加工行业为研究对象,以所构建的由核算、管理和审计三部分构成的碳信息披露内容框架为基础,将上市公司分为大小规模探讨其在2019—2021年的碳信息披露情况并进行比较,深入剖析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建议通过加快完善碳排放核算机制、提高数据质量,积极构建完善的惩罚、激励机制,建立多方协作的监督机制,来推进企业碳信息披露框架的良性运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屹松   伍中信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境下,我国响应国际气候峰会达成的协议,承诺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由此,企业碳信息披露成为政界、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但从目前国内企业碳信息披露情况来看,由于没有统一的报告标准导致许多企业发布的碳信息杂乱,信息价值不足,且以文字叙述为主的报告形式不利于用户高效获取信息,给使用者带来困扰。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企业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从制度完善、碳信息标准库的构建、碳信息报告形式与内容、碳信息指标的评价与鉴证四个方面提出了企业碳信息披露框架的支撑机制,为控排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提供直接的可操作性优化指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毛昕旸  叶飞腾  杨芳  
一、引言进入21世纪,人类在享受现代化生活方式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能源和资源短缺、生态和环境窘迫、社会问题突出等多重压力日益增加,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振清  兰梓睿  唐娜  
2017年底我国已建立全国碳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企业节能降碳,倒逼企业加快绿色转型。但通过自2013年以来的试点发现,信息披露的诸多问题导致市场不够活跃,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等。而纵观我国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较为完善。本文分析目前碳交易各个试点现状并发现信息披露制度上存在的缺陷,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碳交易市场与证券市场中信息披露主体、内容以及渠道等异同,揭示交易机理及差异,从而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剑飞  李婧婕  
目前,我国的自愿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尚处于起步阶段,规范和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对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4—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51家电力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及环境规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短期价值成负相关关系,与长期价值成正相关关系,并且该价值效应对非国有企业比对国有企业更显著。此外,地区环境规制作为调节变量,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且地区环境规制力度不同,调节作用大小也不同。本文不仅对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有一定启示意义,也为国家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振清  聂文钰  
本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评估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区域、规模和主导产业异质性。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对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结果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但并未促进西部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能力驱动效应存在规模异质性,提升效应大小依次为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大城市;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非资源型城市。基于上述结论,从信息披露政策和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等方面对中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三点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振清  聂文钰  
本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评估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区域、规模和主导产业异质性。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对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结果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但并未促进西部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能力驱动效应存在规模异质性,提升效应大小依次为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大城市;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非资源型城市。基于上述结论,从信息披露政策和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等方面对中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三点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毛涛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工业领域应加快低碳转型步伐,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用行政、市场、社会化管制措施,中国营造出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工业低碳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是,由于存在认识偏差、制度体系不健全、部分领域积重难返等问题,还难以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深度挖掘企业减碳潜力。更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需要以正确的认识、健全的制度、重点的突破,加快工业低碳转型步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鸽  赵永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限定使得碳排放权成为一种有价要素,进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引发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引起碳会计变革。文章简要回顾了碳会计实践历程,重点梳理了碳会计确认与计量、列报与信息披露等关键问题研究进展。梳理发现,对碳排放权经济实质的认识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碳会计确认与计量观点,也阻滞了统一性碳会计准则的出台与推广。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同时确认一项代表碳减排义务的预计负债。但碳排放权的取得有政府免费分配、市场购入、拍卖取得,用途又有履约、出售、注销等,不同组合下的会计确认与计量仍是目前学者们讨论的焦点,依据经济实质进行确认与计量是未来趋势。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全球尚无权威性的规范指南。定量化披露、反映行业特色、统一规范和第三方鉴证以提高碳会计信息质量等问题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未来碳会计研究需要把握两大特殊方向,一是碳排放权同质性与应对气候全球治理框架下,碳会计需要具有全球适用性,必须在兼顾统一性的基础上,兼顾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国家的会计核算需求;二是在产权理论框架下,差异化碳排放权界定方案下的碳会计体系构建问题,也应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云   蔡艳蓉  
减少农业碳排放,提高农业碳汇能力,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潜力所在,故厘清农业碳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助力我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本文基于农业碳排放、农业碳汇以及农业低碳发展驱动因素3个维度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首先,明确了农业碳排放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了常见的测算方法,同时基于时序演变、空间分布、效率特征、减排路径等视角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其次,界定农业碳汇的基本概念,进而引申出森林碳汇、土壤碳汇和海洋碳汇并介绍各自的测算方法,而后则围绕农业净碳汇与碳汇市场化展开重点阐述;最后,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探讨影响农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前者着眼于政策、经济、社会等方面,而后者则侧重于户主的内在因素和农户面临的外部环境。针对未来农业碳问题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可重点围绕以下4个方面,即农业碳达峰的科学预测与差异化减排路径设计、农业减碳固碳潜力的科学评估与实现路径探讨、农业碳市场的构建与碳汇价值变现的思路探索以及农户低碳生产技术供需匹配探究与其制度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君   耿欣钊  
碳权交易的实施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亦是这几年的研究热点。围绕碳权交易这一主题,基于1997—2023年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数据库中936篇相关文献,用CiteSpace软件从发文数量、关键词等角度研究其热点和趋势。并从概念界定、多种政策的对比与协同、政策效应、碳权交易市场的构建及研究方法等具体维度对现有文献内容做了梳理与归纳,综合得出碳权交易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结果发现:文献数量逐渐增加,并在2010和2021年两个政策时点变动明显;碳权交易、碳权、低碳经济、碳市场是研究主流和焦点;我国碳权交易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借鉴摸索阶段、学习探索阶段及绿色低碳转型阶段。未来可对碳权交易与多领域交叉学习、多政策并用,以及如何实现其差异化、灵活化、完善化等方向展开进一步研究,推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博  蔡兰英  
在“双碳”目标下,随着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等碳业务的会计处理也要逐步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统一规范。本文通过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界定和对现行《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执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尽早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的具体会计准则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君   耿欣钊  
碳权交易的实施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亦是这几年的研究热点。围绕碳权交易这一主题,基于1997—2023年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数据库中936篇相关文献,用CiteSpace软件从发文数量、关键词等角度研究其热点和趋势。并从概念界定、多种政策的对比与协同、政策效应、碳权交易市场的构建及研究方法等具体维度对现有文献内容做了梳理与归纳,综合得出碳权交易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结果发现:文献数量逐渐增加,并在2010和2021年两个政策时点变动明显;碳权交易、碳权、低碳经济、碳市场是研究主流和焦点;我国碳权交易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借鉴摸索阶段、学习探索阶段及绿色低碳转型阶段。未来可对碳权交易与多领域交叉学习、多政策并用,以及如何实现其差异化、灵活化、完善化等方向展开进一步研究,推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晓婷  邓湘清  张恪渝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主动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责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碳税作为重要的碳减排政策工具,有助于强化政府对碳排放行为的调控力度。借鉴国际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合理设计碳税制度,有利于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