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7)
- 2023(11256)
- 2022(9640)
- 2021(8732)
- 2020(7305)
- 2019(17011)
- 2018(17115)
- 2017(33251)
- 2016(18272)
- 2015(20906)
- 2014(21504)
- 2013(21721)
- 2012(20913)
- 2011(19279)
- 2010(19739)
- 2009(18504)
- 2008(18519)
- 2007(16989)
- 2006(15312)
- 2005(14253)
- 学科
- 济(86343)
- 经济(86261)
- 管理(50981)
- 业(48088)
- 企(35871)
- 企业(35871)
- 方法(33808)
- 数学(29741)
- 数学方法(29486)
- 中国(27285)
- 农(25106)
- 地方(23072)
- 财(18882)
- 业经(18170)
- 学(18014)
- 环境(17168)
- 制(16873)
- 农业(16668)
- 贸(16578)
- 贸易(16564)
- 银(16139)
- 银行(16106)
- 易(16009)
- 行(15577)
- 融(15054)
- 金融(15052)
- 发(13343)
- 和(13285)
- 地方经济(12857)
- 技术(11898)
- 机构
- 学院(278303)
- 大学(277556)
- 济(117538)
- 经济(114925)
- 管理(102173)
- 研究(100150)
- 理学(85774)
- 理学院(84737)
- 管理学(83347)
- 管理学院(82833)
- 中国(77532)
- 科学(61393)
- 京(61231)
- 财(55347)
- 所(52680)
- 农(49893)
- 研究所(47323)
- 中心(45740)
- 江(44129)
- 财经(42812)
- 业大(41275)
- 北京(39826)
- 农业(39168)
- 经(38469)
- 范(38003)
- 师范(37609)
- 经济学(35960)
- 州(35551)
- 院(35408)
- 经济学院(32476)
- 基金
- 项目(172068)
- 科学(133624)
- 研究(126915)
- 基金(121472)
- 家(105796)
- 国家(104895)
- 科学基金(87740)
- 社会(78529)
- 社会科(74431)
- 社会科学(74408)
- 省(68937)
- 基金项目(64199)
- 划(58232)
- 教育(57901)
- 自然(55393)
- 自然科(53954)
- 自然科学(53935)
- 自然科学基金(52919)
- 编号(52800)
- 资助(50285)
- 成果(43924)
- 发(43148)
- 重点(39533)
- 部(37925)
- 课题(37450)
- 创(35270)
- 发展(34623)
- 展(34039)
- 创新(33118)
- 科研(32789)
- 期刊
- 济(138384)
- 经济(138384)
- 研究(86272)
- 中国(58553)
- 农(46419)
- 学报(42892)
- 财(41335)
- 科学(39553)
- 管理(37951)
- 大学(31803)
- 农业(31423)
- 教育(30951)
- 融(30359)
- 金融(30359)
- 学学(29714)
- 技术(25633)
- 业经(23877)
- 经济研究(21899)
- 财经(21014)
- 问题(19106)
- 经(18054)
- 业(16629)
- 贸(15438)
- 技术经济(14899)
- 理论(14381)
- 商业(14232)
- 图书(13883)
- 统计(13456)
- 国际(13172)
- 实践(12949)
共检索到435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曾鹏 文贤馗 谈竹奎 杨涛 唐瑀
我国电力系统正朝着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为促进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需要电力系统内部个主体系统协调融合、协同发展。采用耗散理论和Brusselator模型,量化分析电力系统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演化协同关系,明晰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各主体的发展形态并给出了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建议,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若冉 赵晓丽 张荣达
首先从氢能综合利用的发展现状入手,基于氢能电站各设备模块实际的运行特点,以及氢能电站中各设备的投资及运维成本构建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能源价格、各设备运行效率等参数模拟氢能电站运行情况,分析“氢储能套利”“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能套利”“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能套利+售氢”“氢储能套利+调频”“氢储能套利+调频+售氢”5种模式下氢能电站的经济效益,探究适合氢能电站发展更加可行的商业模式;最后,提出促进氢能电站发展的相应政策建议:允许氢能电站向下游用氢企业售氢,积极鼓励氢能电站作为独立主体纳入可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并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氢能综合利用站 商业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常刚 尚扬 张慧 张文 张恒旭
以电力系统仿真工具包(simulation toolkit for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STEPS)为内核,开发了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仿真教学软件包。STEPS软件包支持电力系统分析常用的设备模型且开源,内核底层代码采用C++编写,并提供基于Python的高级接口封装模块stepspy,方便学生用于学习电力系统分析相关理论的编程实现。为提高仿真软件易用性,开发了软件图形用户界面,实现了电力系统建模、潮流计算和动态仿真等电力系统分析功能,并构建了单机无穷大系统等常用电力系统分析标准模型。在该软件基础上,构建了潮流计算和暂态分析仿真实验案例,并应用于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提升了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海龙 陈振婷 孙业红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社会深度转型的背景下作出的战略决策,为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了战略导向。高煤、高排放是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特征。应结合经济发展阶段及能源结构现实条件,审慎设计退煤路径。建议加快建立煤-电-用户间价格联动长效机制,完善电力的输-储-用体系建设,精细化、精准化评估识别区域排放差别,制定科学有序的煤电退出路线图,差异化安排区域排放政策,探索构建以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为核心、碳排放强度和能耗强度双降的新目标体系。
关键词:
“双碳” 电力系统结构性矛盾 能源转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昭 赵会茹 霍慧娟
电力行业是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也是推进能源绿色转型的中心环节。推进电力行业提前碳达峰,对于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全局性意义。首先,结合电力系统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以电力碳达峰为边界构建电力系统生产模拟模型。然后,运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提出实现地区电力碳达峰的电源装机结构优化配置方案,模拟区域电力碳排放轨迹。最后以山西省为例,设计实现电力碳达峰的地区电力系统配置方案。结果表明,山西省风电、光伏发电以及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快速增长,电力系统调峰压力不断增大,多种电网灵活性资源需协同发展"。十四五"到"十六五"期间,该区域电力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经历前期快速增长、中期波动下降、后期稳定下降3个阶段,到2027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
关键词:
碳达峰 电力系统 优化配置 生产模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美菊 朴在林 张凤 吴秀华
分析了电力系统在非线性模型下的混沌动力学行为特征。采用庞加莱相图法、分岔理论和李亚普诺夫指数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电力系统的相图结构在系统参数发生微小变化时,会出现复杂的和本质的变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一种貌似随机的运行状态,李亚普诺夫指数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正值。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电力系统在非线性模型下具有极其复杂的动力学行为特征,在一定条件下会进入到混沌运行状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松怀
简述了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小波分析技术在变压器、输电线路、暂态行波测距、自动重合闸、信号滤波、接地故障检测和故障启动算法方面的应用 ,指出小波分析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小波分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博 蔡兰英
在“双碳”目标下,随着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等碳业务的会计处理也要逐步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统一规范。本文通过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界定和对现行《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执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尽早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的具体会计准则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真 张辉 张文锋
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战略的逐步实施,将进一步推动碳排放税的实施,对“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输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影响因素很多,需要分阶段对影响因素进行全局分析。本文以某220kV线路工程为例,构建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的输电系统成本控制模型,对全生命周期下计及碳价的输电线路工程成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对线路工程来说,其初始投资、故障损失及运行维护的成本大、占比高,对线路全生命周期总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大。进一步提出低碳优化措施以降低碳价对输电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影响,为输电线路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科学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输电工程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 碳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娜
落实“双碳”的目的是为能对现有的气候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涉及到交通、电力等多个行业发展。为能尽快落实“双碳”目标,补充在行业发展转型中的资金缺口,这就需要推动商业绿色金融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文章首先分析了“双碳”目标下重点行业,然后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明确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卓淳 姚遂
社会技术转型的多层视角(MLP)是转型理论的最新进展,它认为转型是由三个层面——微观层的技术利基,中观层的社会技术体制和宏观层的大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个非线性的演化过程。该思路通过分析技术和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寻求理解社会技术体制的长期变化。本文以MLP为分析思路,研究我国电力系统现行体制已经发生的动态变化;并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维度,对我国低碳电力系统转型路径提出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短期的转变路径,延续和发展现有体制结构和治理模式,通过体制内行为主体有意识地调整创新活动和发展的方向,来解决体制内部矛盾和压力,实现政府2020年的减排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目标。中期的重构路径,基本实...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洁 许丹莹 方娜 邓玮
电力系统的混沌现象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极大威胁,本文研究了含扰动项的四阶电力系统模型的混沌控制问题.首先,利用Lyapunov指数谱及分叉图等分析了参数变化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然后,基于系统稳定性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将非线性光滑函数作为滑动控制律的反演滑模控制方法,以削弱传统滑动控制律引起的系统抖振.选取不同的函数作为控制目标,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不论目标函数如何改变,控制器都能够使受控电力系统从混沌状态快速稳定至目标轨道,并且有效抑制抖振.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混沌 扰动 滑模控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东民 田有文 张守珍
以小波变换中多分辨分析为基础,研究区分电力系统振荡与短路方法。小波分析能有效地提取电压、电流故障信号中的有用成份,提出一种以能量变化为判据的小波能量法,以识别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应用MATLAB的PSB工具箱建立振荡和短路仿真模型,应用小波能量法提取电力系统振荡电流与短路电流的小波能量,通过数值分析,识别电力系统振荡与短路。结果分析表明:小波能量法识别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简单便捷,准确有效。小波能量法识别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是十分可行的。
关键词:
电力系统振荡 短路 小波变换 小波能量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丽梅 徐建军 许爱华 李宏玉 高峰
基于临界自组织理论,运用元胞自动机建立了电力系统脆性模型,并通过对6节点系统的脆性仿真,探讨了系统脆性激发的规律。结果表明,脆性发生时大都具有从临近线路向外蔓延的特点;脆性的发生和电力线路的负载状况有关;只有少部分元件能激发系统的脆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兰
碳金融是引导经济低碳转型、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效工具,由此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加快发展成为未来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鉴于我国碳金融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碳金融市场构建面临碳排放权法律属性、碳排放数据测度、核心要素不足等难点,建议从碳达峰碳中和视角出发,从加强理论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解决碳市场核心问题、培育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政策协同角度,加快推进碳金融市场的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交易 碳金融 绿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