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7)
- 2023(13446)
- 2022(10517)
- 2021(9435)
- 2020(7622)
- 2019(16856)
- 2018(17060)
- 2017(32893)
- 2016(18078)
- 2015(20729)
- 2014(21123)
- 2013(20638)
- 2012(18314)
- 2011(15884)
- 2010(16191)
- 2009(15279)
- 2008(15289)
- 2007(14203)
- 2006(12805)
- 2005(11983)
- 学科
- 业(79584)
- 济(79211)
- 经济(79110)
- 企(71491)
- 企业(71491)
- 管理(69643)
- 方法(31460)
- 业经(28969)
- 农(27876)
- 财(26516)
- 中国(25269)
- 数学(23387)
- 数学方法(23194)
- 务(19447)
- 财务(19395)
- 财务管理(19359)
- 农业(19353)
- 制(18612)
- 企业财务(18137)
- 技术(17411)
- 划(15609)
- 环境(15601)
- 和(15463)
- 理论(15236)
- 策(14540)
- 贸(14273)
- 贸易(14263)
- 地方(14239)
- 体(13914)
- 易(13898)
- 机构
- 学院(265775)
- 大学(255350)
- 济(112305)
- 经济(110092)
- 管理(104210)
- 理学(87950)
- 理学院(87172)
- 管理学(86091)
- 管理学院(85614)
- 研究(79605)
- 中国(65816)
- 财(55937)
- 京(53383)
- 科学(44616)
- 财经(43574)
- 江(42605)
- 农(39499)
- 经(39242)
- 所(38917)
- 中心(36856)
- 研究所(34220)
- 业大(34196)
- 州(34002)
- 经济学(33912)
- 北京(33886)
- 范(31673)
- 财经大学(31654)
- 师范(31398)
- 经济学院(30824)
- 农业(30563)
- 基金
- 项目(160935)
- 科学(127964)
- 研究(126300)
- 基金(114518)
- 家(96269)
- 国家(95323)
- 科学基金(83659)
- 社会(80863)
- 社会科(76671)
- 社会科学(76652)
- 省(66353)
- 基金项目(60235)
- 教育(57813)
- 编号(53074)
- 划(52987)
- 自然(50363)
- 自然科(49139)
- 自然科学(49128)
- 自然科学基金(48269)
- 资助(45190)
- 成果(42330)
- 课题(37214)
- 发(36925)
- 创(36704)
- 重点(35848)
- 业(35742)
- 部(35104)
- 创新(33422)
- 制(33067)
- 国家社会(32686)
- 期刊
- 济(134983)
- 经济(134983)
- 研究(80795)
- 中国(52508)
- 财(46379)
- 管理(44306)
- 农(38337)
- 科学(31596)
- 学报(31119)
- 教育(30141)
- 技术(29247)
- 融(27623)
- 金融(27623)
- 农业(26203)
- 业经(26050)
- 大学(25222)
- 学学(23683)
- 财经(21820)
- 经济研究(21041)
- 经(18940)
- 问题(18159)
- 业(15477)
- 技术经济(15322)
- 商业(14836)
- 贸(14527)
- 现代(14094)
- 财会(13587)
- 经济管理(11995)
- 理论(11943)
- 国际(11841)
共检索到408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晖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物流行业的系统性变革,因此如何提升物流业效率,实现行业低碳化发展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样本,将碳排放设定为非期望产出,结合BBC效率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研究了物流行业的低碳效率及不同因素组态下其多元化发展路径。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物流业低碳效率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区域间效率差距不断扩大;此外,物流管理水平和运作是提高物流效率的核心因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雯秦 郭淑娟
运用SBMGML模型测度2019年我国3个省市绿色能源效率,并基于组态框架,结合NCA和fs QCA方法探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绿色金融、环境规制和环保观念6个因素对我国能源效率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单一要素并不构成绿色能源效率的必要条件,但区域经济发展在产生高能效上发挥着普适作用;存在4种环境组态,呈现了不同区域绿色能源效率的多重提升路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安国俊 陈泽南 梅德文
气候投融资鼓励引导更多的责任投资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是实现“十四五”期间全面绿色转型和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动力。本文结合气候投融资发展的国际经验,从发展政策、气候基金、气候信贷、气候保险、气候债券、碳基金等方面对气候投融资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国内发展的现状,从加强气候投融资与绿色金融、绿色财政、可持续金融、转型金融等协调发展角度,对我国气候投融资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快构建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体系与协调机制,二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三是统筹推进气候投融资标准体系和筛选指标体系,四是建立多层次的绿色投资者体系,五是积极推动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投资落地,六是发挥碳中和基金等绿色投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七是完善气候投融资工具、出台双碳目标的激励及配套政策,八是积极开展碳市场金融创新实践,九是完善气候投融资试点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同配合,十是搭建气候投融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琦 范鑫坤
党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提出的“双碳”目标,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物流业是高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行业,随着物流规模不断扩大,“降碳”刻不容缓。本文计算了2013-2019年全国30个省域物流业碳排放量,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探究我国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导致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依次为:能源消耗量、产业规模和货物周转量;第二,物流业基础设施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第三,物流业能源消耗量是促使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基于此,提出实现我国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琪
绿色发展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发展,提高居民绿色消费水平是重中之重。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嵌入行为外部性分析,阐述居民消费态度、主观因素和行为控制因素驱动居民形成绿色消费意向的路径,并且解释了消费意向促进消费行为的机制。最后,从加强绿色消费宣传、提倡居民绿色消费行为、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和增强企业绿色消费品供给等方面,提出提高我国居民绿色水平的政策建议,实现“双碳”目标视角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阿泰
“双碳”目标的提出使全国碳市场交易日趋频繁,但关于“双碳”目标下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研究“双碳”目标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分类、会计处理维度、会计科目设置以及具体的会计处理与信息列报与披露,提出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应分为无偿获得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与有偿获得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两类,每类会计处理需考虑碳排放权取得、碳排放权履约、碳排放权出售和碳排放权注销四个维度,同时应根据这四个维度来设置会计科目,并进行碳排放权信息列报与披露。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兰
碳金融是引导经济低碳转型、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效工具,由此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加快发展成为未来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鉴于我国碳金融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碳金融市场构建面临碳排放权法律属性、碳排放数据测度、核心要素不足等难点,建议从碳达峰碳中和视角出发,从加强理论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解决碳市场核心问题、培育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政策协同角度,加快推进碳金融市场的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交易 碳金融 绿色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恩 黄桂良
推动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发展,是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施政的重点方略,也是引起粤澳学术界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澳门产业结构特点,论述了适度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阐释了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的内涵,并从控制博彩业的发展规模、发展以博彩为龙头的综合旅游业、适度发展其他新兴产业等角度,分析了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的路径。最后提出了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发展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包括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加强对博彩业的监督管理、塑造文化旅游新形象、打造区域商贸平台、深化与内地的经济合作等。
关键词:
澳门 适度多元化 博彩业 综合旅游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秀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的发展全局出发,对粮食安全与食物供给、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新定位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在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阐述了“双碳”目标下发展我国农业稳产保供的科学内涵与作用机理。基于此,本文提出“双碳”目标下农业稳产保供的优化方向,生产环节降碳增汇,流通环节绿色高效,消费环节节粮减损,农业主体在降碳压力传导下绿色转型。此外,优化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稳产保供实施路径还需要在全流程监管、财税金融政策、碳汇补偿机制、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措施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今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不仅是我国社会的基础,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因此探讨其增汇减排路径与潜力意义重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离不开农业的增汇减排。为此,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双碳”历程和经验,梳理了我国农业主要的增汇减排路径与潜力及其对“双碳”目标的贡献。农业低碳发展,特别是种植业、畜牧业及渔业等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佳培 吴洋滨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发展制度、农业技术等方面下功夫,即涵盖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方式的变革和技术人员的保障。在实践中,可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制度激励和环境检测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标;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成农业领域的“双碳”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庄贵阳 王思博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双碳”目标不仅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实现“双碳”目标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只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才能正确认识其中含义并有效推动相关实践,进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据此,有必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特征及要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从而丰富并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内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庄贵阳 王思博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双碳”目标不仅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实现“双碳”目标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只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才能正确认识其中含义并有效推动相关实践,进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据此,有必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特征及要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从而丰富并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内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孟迪云
介绍了长株潭跨区域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通过调研考察,分析了三种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波特五力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各个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的吸引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可 汪昊 张俊飚
基于市场演进的视角,结合传统生态智慧、数量型经济增长理论和生态文明思想,文章揭示了"双碳"目标下农业转型的理论渊源,进而分析了农业转型面临的"薄市场"挑战及其成因,提出了依托市场机制驱动农业转型的可行路径。研究认为,按照"双碳"目标要求,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农业既要通过减排和增汇减缓气候变化,又要增强自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尽早关注农业转型可以防范"吉登斯悖论",并降低"双碳"目标实现的社会成本。然而,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功能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存在价格生成困境,需要通过构建多元市场交易体系,推动农业低碳生产的成本投入与收益获取在边际上维持均衡,并使得以低碳农业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部门的价值与经济社会其他部门的"价值"相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