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1)
2023(5520)
2022(4623)
2021(4195)
2020(3334)
2019(7406)
2018(7237)
2017(14755)
2016(8045)
2015(8586)
2014(8569)
2013(8586)
2012(8251)
2011(7557)
2010(7544)
2009(7046)
2008(6884)
2007(6131)
2006(5854)
2005(5397)
作者
(22054)
(18404)
(18238)
(17755)
(11371)
(8579)
(8258)
(7012)
(6854)
(6419)
(6151)
(6117)
(5817)
(5769)
(5731)
(5526)
(5372)
(5346)
(5311)
(5295)
(4562)
(4450)
(4371)
(4195)
(4195)
(4169)
(4042)
(3893)
(3601)
(3595)
学科
(32199)
经济(32164)
管理(24623)
(20250)
(14507)
企业(14507)
方法(12779)
中国(12343)
数学(11536)
环境(11530)
数学方法(11435)
(10969)
(8905)
(8822)
(7213)
(7110)
贸易(7105)
(6952)
农业(6742)
(6722)
(6707)
银行(6702)
业经(6531)
(6522)
(6104)
地方(5759)
(5727)
(5526)
金融(5525)
资源(5287)
机构
大学(117994)
学院(117429)
(49804)
经济(48670)
管理(43262)
研究(39737)
理学(36732)
理学院(36260)
管理学(35748)
管理学院(35542)
中国(31182)
(26184)
(25207)
科学(22002)
财经(20691)
(18916)
(18645)
中心(17802)
(16901)
研究所(16735)
(16689)
师范(16597)
北京(16354)
经济学(15902)
财经大学(15305)
(14888)
(14752)
经济学院(14515)
业大(14112)
(13869)
基金
项目(72553)
科学(57999)
研究(56138)
基金(53412)
(45889)
国家(45548)
科学基金(38769)
社会(37050)
社会科(35180)
社会科学(35171)
基金项目(28548)
(27394)
教育(25905)
(23793)
编号(23170)
自然(23033)
自然科(22408)
自然科学(22403)
自然科学基金(21957)
资助(20456)
成果(19324)
(16940)
重点(16493)
课题(16335)
(16263)
国家社会(15718)
(14889)
教育部(14769)
(14623)
人文(14357)
期刊
(57708)
经济(57708)
研究(38848)
中国(21305)
(17945)
管理(15779)
科学(15221)
学报(14489)
(14084)
教育(13132)
(13034)
金融(13034)
大学(11681)
学学(10857)
财经(9998)
业经(9854)
农业(9554)
经济研究(9390)
技术(8745)
问题(8630)
(8604)
(7422)
理论(6316)
商业(6113)
现代(5981)
国际(5862)
实践(5645)
(5645)
(5426)
技术经济(5370)
共检索到176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顾晴怡  
研究目的:探究“双碳”目标下我国国土空间治理的完善路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领域相关立法并未系统地融入“双碳”目标,也未将降碳、生态修复问题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制度进行统筹安排,存在规范性困境、体系性困境与机制性困境。研究结论:需对国土空间治理进行理念调适,以偏向规范主义的明确性立法理念促进法体系的逻辑统一,以偏向功能主义的适应性政策理念指导利益分配与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将“双碳”目标贯彻于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机制,强化国土空间立法与环境法的协同,实现国土空间治理核心制度的整合与基础保障机制的完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洁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要想保证国内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态势,就必须调整国民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而绿色金融作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活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柱,目前相关政策已逐步完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在绿色金融制度、绿色金融评估、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本文从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立绿色信贷评估系统、拓宽绿色金融综合服务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建议,有助于金融机构精准识“绿”、用心助“绿”、耐心护“绿”,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淑娟   廖心琪   卞勇   柳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远的系统性社会变革,国土空间是碳源和碳汇的载体,如何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作用,通过各层级国土空间差异化治理助力落实“双碳”目标,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议题。通过系统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双碳”战略的融合思路,以省级、市县级和片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为例,提出了“全程嵌入—目标耦合—空间支撑”的技术框架和传导方式,为“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绍军  
202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表明我国CCER一级市场重启准备工作正进入最后阶段。值此时刻,研究CCER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论述CCER内涵及特点、回顾CCER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CCER交易及其金融化现状,探讨了CCER重启面临的项目开发困境、定位与定价困境、金融化困境及交易信息透明度困境,最后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CCER顺利重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玲   杨世鉴   李洋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秸秆低碳化利用是治理乡村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助力农业“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辽宁省秸秆低碳化利用虽潜力巨大,但仍存在显著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探究了“双碳”目标下辽宁省推进秸秆低碳化利用的现实困境及具体策略。提升秸秆低碳化利用水平,不仅是落实辽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辽宁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的必要手段,对推进辽宁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和乡村绿色振兴具有深远现实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宁  周茜  冷品逸  郭梦冉  阮颖诗  翟天一  
当前在“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方面,仍缺乏系统探究政府与公众联合减碳效应以及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因此,从政府与公众联合碳减排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双重视角出发,基于2004—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观察政府、公众以及政府与公众协同对区域碳排放的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基于联合减排空间视角检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众参与对碳排放的联合管控与治理效应,以促进我国构建减排区域协调机制和地区间共同发展、协同管理的减排联合治理格局。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减碳的政府治理手段存在显著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公众单独治理行为作用有限,政府与公众协同治理可降低本地区碳排放强度,但主要在东部地区作用效应显著;中央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与公众的联合减排效应。由此,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疏通公众参与渠道、加强中央政府监管力度和完善多元低碳治理政策等促进碳减排的治理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素  罗蓉  
新时代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对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深远意义。伴随新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然而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仍面临绿色发展约束激励机制尚未完善、耕地资源趋紧问题亟待破解、绿色技术集成创新水平不高等现实困境,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产生较大阻力。“双碳”目标导向下,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应以完善绿色发展约束激励机制为要点,激发农业绿色发展全新动能;以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为靶向,提升耕地系统固碳减排能力;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抓手,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智轩  甄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现有碳减排行动方案已经针对城乡建设、产业、能源等领域做出了详尽部署,但也存在着对空间关注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市域范围内,尚缺少从城乡统筹视角展开空间治理的实施框架和具体手段,减碳如何应用落实到各级空间单元上仍不清晰。从空间视角出发,解读碳效益在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时面临的挑战,并从治理理念、治理对象、治理手段和治理方法四个方面提出双碳目标下城乡空间治理路径。基于此,提出碳数据赋能的城乡空间治理策略,以海量精确的碳数据赋能空间治理,将其用于空间碳效益的监测评估、模拟规划和管理运营,以加强碳减排的系统性和落地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冰强   邸卫佳  
作为统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承担和实现国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需求而生成的重大时代性议题,碳中和治理蕴含着深刻的环境法意蕴和深厚的环境法期许,这既包括宪法统摄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条款能够将碳中和治理置于环境治理整体战略布局之中予以宏观引导,“美丽中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则表达能够承接碳中和治理的终极目标以及“新发展理念”的规范宣示能够为碳中和治理提供可行性路径,也在于环境法本身蕴含的安全、效率以及秩序等价值理念为碳中和治理奠定了坚实的法理根基,二者共同塑造了环境法视域下成熟且自洽的碳中和治理的理论框架。当前,因应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律体系面临规范基础的薄弱迟滞与主流价值缺失,这导致面向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在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上所追寻的“法规范无相抵触”与“法体系逻辑自洽”整体上呈现为一种“残缺不全”的状态。由于理想层面的“良善型法律规范体系”应为统合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而生成的现代法治产物,以此为参照,面向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立法规范体系化进展应以内在价值融贯性和外在规则周延性为基本遵循。一方面,应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价值引领的“碳中和目标”作为“目的性规范”嵌入环境法律规范体系之中;另一方面,需在统一价值理念的指引下,整合好面向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内部规范体系并协调好外部规范体系,以完善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规范的整体组成及其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冰强   邸卫佳  
作为统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承担和实现国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需求而生成的重大时代性议题,碳中和治理蕴含着深刻的环境法意蕴和深厚的环境法期许,这既包括宪法统摄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条款能够将碳中和治理置于环境治理整体战略布局之中予以宏观引导,“美丽中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则表达能够承接碳中和治理的终极目标以及“新发展理念”的规范宣示能够为碳中和治理提供可行性路径,也在于环境法本身蕴含的安全、效率以及秩序等价值理念为碳中和治理奠定了坚实的法理根基,二者共同塑造了环境法视域下成熟且自洽的碳中和治理的理论框架。当前,因应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律体系面临规范基础的薄弱迟滞与主流价值缺失,这导致面向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在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上所追寻的“法规范无相抵触”与“法体系逻辑自洽”整体上呈现为一种“残缺不全”的状态。由于理想层面的“良善型法律规范体系”应为统合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而生成的现代法治产物,以此为参照,面向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立法规范体系化进展应以内在价值融贯性和外在规则周延性为基本遵循。一方面,应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价值引领的“碳中和目标”作为“目的性规范”嵌入环境法律规范体系之中;另一方面,需在统一价值理念的指引下,整合好面向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内部规范体系并协调好外部规范体系,以完善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规范的整体组成及其结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编者  
“双碳”目标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专题从碳资产管理角度介绍了财政新政策如何在企业中落地,以及跨国企业融入碳减排战略的经验借鉴等,详解企业应如何增强碳资产管理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明磊  杨晓娜  赵荣钦  张战平  肖连刚  谢志祥  
国土空间规划是在基础层面引导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和区域开发的国家基础性、约束性规划。在当前“双碳”战略背景下,将碳中和目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体系,对于从基础层面推动经济社会系统全面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国土空间格局、人地关系与碳收支的内在关系。从“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视角探讨了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调控机理;从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体系、面向碳平衡的“双评价”方法、国土空间碳风险监测与评价、碳排放空间约束下的三线划定、碳达峰与产业空间结构调控等方面提出了面向碳中和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从差别化的生态碳汇提升方案、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体系、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方案、基于生命周期的建设用地碳排放评估、低碳高效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多层次国土空间碳补偿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关键领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变叶   陈安琪  
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信贷资源配给不均衡、融资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但核心企业权益无法拆分、信用不能转化并顺畅传递等也成为供应链金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无法逾越的鸿沟。区块链技术的融入为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的优化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双链”模式下“四流”数据上链解决信息割裂问题,利用数字凭证可进行债权多级拆分和流转,从而赋予小微企业所需信用,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进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平   郭青华  
“双碳”目标下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而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减轻财政压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财政资金来源。基于2018—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空间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显著地降低了碳排放水平,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绿色地方政府债券制度中,发行规模越大和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越多,则越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水平;平均利率和项目收益率越高,则越不利于降低碳排放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来降低碳排放水平。因此,需要实施属地和区域联动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明确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分担比例;基于地理、经济和碳排放等空间差异,发行不同类型的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结合碳减排目标和现状,优化绿色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与偿还制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各环节的专业审核、监督与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